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著仙途-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打招呼,过了两个路口就又转入小巷,渐渐的听到了读书声,在一个传出读书声的院门前停下,然后敲门。

    门开了,只见到是坤哥开的门,坤哥笑着对杨成和张素娘打招呼:“杨叔,杨婶,妹妹你们来了,快进来。”

第二十一章。私塾() 
“我去跟夫子说你们来了,”坤哥子转身就一溜的往里面跑。【 】

    张素娘等杨成抱着肖瑶进来了,把门关好,微笑着默默地看了杨成一眼,然后和杨成往里走。肖瑶觉得整个身子都微微的抖起来了,肯定不是自己在抖,疑惑的看着杨成。

    这个院子比肖瑶他们住的院子要大,一排3间房,两侧各有一间房,跟现代的四合院相似,中间是个院子,在西侧间边上还有一颗大树,树下有石桌子和几张石凳子。一家三口经过了两侧的房子,从窗口望进去,看到一边房子里面坐着大概20个6-8岁的男孩子,坤子哥也在,另一边的房子坐着大概也是20个左右的9-12岁的男孩子。都在专心的朗朗的读书。

    杨成三人进了堂屋,一进堂屋就看见中间挂着孔子的画像,下面有一张供桌,还摆着一个香炉。供桌两边分别放了两张有靠背的椅子,再下来就是两边各放了两张椅子和一张小方桌,以便客人来访可以坐的。

    三人刚坐下,就看见一个大概40岁左右的、留着小胡子的、穿着儒袍的、看起来很严肃的中年大叔进来,抱着肖瑶的杨成和张素娘都站了起来,叫道:“爹。”

    “嗯,回来了,都顺利?”中年大叔点点头,然后看了看肖瑶,坐在首座又说:“都坐下吧,不用拘谨”。

    “是,都顺利。”杨成抱着肖瑶慢慢的坐了下来,“我父母都没事,只是要休养,我留下了银两给了大哥,由他们照料了。”

    “好,没事就好。你等会是不是要去一趟镖局销假?”张秀才脸无表情的看着杨成点点头,又说:“看看老李在不在,叫上他一起过来吃顿饭,素娘你等会去多准备几个菜,大家一起吃顿饭。”

    “是的,爹。我现在就去吧,免得他等会又出去了。”杨成赶紧起身说,然后抱着肖瑶就往外走。肖瑶很好奇为啥杨成这么的紧张,这样急冲冲的。

    “等等,去那里要那么着急?把娃子给我放下。”张秀才赶紧阻止说。

    张素娘一手捂着嘴巴,眯着眼睛偷笑。

    “哦,哦,”杨成紧张的转身把肖瑶放在张素娘的手上,然后点点头说,“我去去就回。”肖瑶看到杨成这样子,乐得直拍手。

    “哎,都这么久了,都没点长进。”张秀才笑着摇着头说。

    “那是爹爹你威武呀。”张素娘笑着说。

    哦,肖瑶明了,这是典型的女婿到岳父家的表现。而且这张秀才还有恶趣味,老是喜欢吓唬杨成的结果。

    “素娘,你来说说这娃子是什么回事。”张秀才笑眯眯的看着张素娘和肖瑶说。

    “爹,这娃子是我们在清山河河边捡到的,当时就只有这娃在河边,周围都是山呀,树林的,我们不能把她丢在那里的。是吧。”张素娘神色认真的说。

    “嗯,没错。”张秀才抚摸这胡子,点点头说。

    “而且我也想要个孩子了,所以就把大妞留下来了。”张素娘看着张秀才笑着说。

    “好,你既然已经走出来了,养一个孩子也好,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决定了就要好好的对孩子,知道吗。哦,孩子叫什么名字?”张秀才笑着问。

    “大妞,”张素娘回答说。

    “大妞只能作为小名,大名就不行了,你们两又不是不认识字,干嘛这么随便呀?”张秀才没好气的说。

    “爹,这不是等你嘛,这大名还要你老起才好的。”张素娘赶紧安抚说。

    “当然要我才行,说什么我这是开私塾的,大名我来起。”张秀才开心的说。

    “好的,爹你怎么说怎么好了。”张素娘眯眯眼说。

    肖瑶看着也挺好笑的,这张秀才就是个老顽童,得顺着来的。

    “来,孩子给我,你去准备吃饭的事。”张秀才伸手要抱肖瑶,微笑着说。

    “是的,爹。”张素娘抱着肖瑶站起来走去首座,把肖瑶交给了张秀才,对肖瑶笑着说,“小鬼头,好好跟外祖父呆着了。”

    “爹,那我出去了。”张素娘跟张秀才打了招呼就拿着一个包裹出了堂屋的门转向西边走去了。

    张秀才双手扶着肖瑶站在腿上起来,当好两人面对面时,肖瑶对着张秀才呵呵的笑,张秀才脸带微笑着对肖瑶说:“哎呀,我终于可以抱孙子了,这两个不孝的,让我等了这么久。大妞,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是外公,人称张秀才。记住了吗?哈,哈,”

    “公,”肖瑶笑眯眯的双手合起来对着张秀才拱拱手说。

    “咦,你会说了。太好了,聪明的娃。以后我一定会教你读书写字的。”张秀才大笑,接着又说:“先来起个好名字,有个好名是个好的开始。来,你喜欢什么大名?”

    张秀才接着又摇着头念:“财货琦玮,珠玉白璧。”

    看了肖瑶一眼又念:“少而婉慧,有志操。”

    看着肖瑶没反应,然后就闭一只眼继续慢慢地念:“辞言娴雅;神闲智敏;钟灵毓秀;恬淡简易;此心冀可缓,清芷在沅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瑶林琼树含奇花;苟余情其信芳。”

    肖瑶一听到瑶林就开始拍手,并且“呀,呀”的叫起来。

    张秀停下来看着肖瑶说,“悠然见南山?”肖瑶摇了摇头,张秀才又说:“瑶林琼树含奇花?”肖瑶马上点点头,“嗯,嗯。”

    “哈,哈,你真是个鬼丫头,这么点大就听明白咯?”张秀才大笑着说,“得,你就叫杨小瑶了,小瑶,逍遥过一生呀,哈哈。”

    “嗯,嗯,”小瑶开心的直点头。

    “是个聪慧的孩子,可要好好的教导才行,我可要盯紧点,可不能让他们两个养坏咯”,张秀才摸着肖瑶的头自言自语的说。

    “小瑶,来,跟外公去看看小伙伴们是怎样读书的。我们是不可能比他们差的,”张秀才抱起小瑶就往外走。

    门外可热闹了,一出到堂屋的门口,就看见两个课室的小朋友都出来了,可能是课间休息吧,有的你追我,我追你的跑来跑去的;有的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边不知讨论什么;有的就呆呆地靠墙坐着。

第二十二章。 餐椅() 
在院子里玩耍的学童看见张秀才出来,都赶紧的站好,然后行礼,“夫子。”

    “嗯,好了,休息好了就回座位,对于刚刚学过的以及以前遗留的有什么疑问的整理好,等会解答。没有疑问的先练字,等会解答的时候也要好好的听,知道了吗?”张秀才严肃的说。

    “知道,”学童们都大声的回答,然后一个个的慢慢回到课室,有的孩子还偷偷的瞄了小瑶一下,坤子哥对着小瑶挥挥手。旁边的小孩看见了马上上前勾搭着肩膀,打听夫子抱着的是何方神圣。

    张秀才抱着小瑶站着看了一会,小瑶也觉得奇怪张秀才怎么不进去?

    张秀才转身回了东屋,把肖瑶放在床上,让小瑶乖乖的别动,自己跑到床尾蹲下了,然后用力拖东西,是想把什么东西拖出来。过来一会,看到了,是一张儿童座椅,就是现代的儿童用餐椅,不过就很矮,整个只有一张没靠背的凳子那么高,看着没有破损,只是布满了灰尘。

    张秀才拿着抹布把用餐椅擦了一遍,看起来手工很不错,用的木料也挺好的,是深褐色的,黑亮黑亮的。张秀才先把用餐椅搬出去,然后又进屋把小瑶抱起,一边出房门一边说:“小瑶呀,这张椅子以后就是你的专用椅子了,等你有了弟弟妹妹,再转给他们用阿。呵呵,”

    小瑶也很给面子,直拍着手。

    张秀才一手抱着小瑶一手提着用餐椅进了小班的课室,把用餐椅放在讲台上,然后把小瑶放进了用餐椅坐好,轻轻的拍了拍小瑶的头,意思是让她乖点咯。下面的小朋友们都呆呆的看着夫子的动作。

    “啊嗯,”张秀才大声的提醒下面的学童,“上课要专心,不能被外来的声音、行为影响自己,要做到在任何环境都要专心一致的做学问。”

    “是;”学童们大声应道。

    “现在开始答疑,从最简单的开始,从三字经开始,再来百家姓,然后千字文。”张秀才说。

    按照小瑶的角度,这个课室的桌椅是分3列4排摆放的,每张桌子可以坐两人,坐的是长板凳。

    现在开始提问的是右手边的一列,其中一个穿着灰色短打整洁衣服的6岁的学童站起来大声问:“夫子,‘昔孟母,择邻处’,这是为什么呢?”

    张秀才点点头说:“昔孟母,择邻处。另外一种简单的说法就是‘孟母三迁’,为什么要三迁?有谁可以解说一下?”

    中间那排的一个穿着青色小儒袍的7岁学童举手,张秀才点点头让他说,小学童站起来说,“讲述的是:孟子三岁父亲去世,母亲独自一人抚养他。孟子小的时候很贪玩,而且喜欢模仿别人。他家原来住的地方是在坟地的附近,他看到了别人安葬和哭坟,就常常玩建坟或学别人哭拜。孟母觉得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这时,孟子看到了市场上别人做买卖和杀猪,就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孟母觉得这个环境也不好,于是就把家搬到学堂的旁边。希望孟子他能好好的专心读书。”

    “不错,解释的很好。”张秀才一边让解说的男童坐下,一边又对着提问的男童说:“现在明白了吗?生活的环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孩子,跟着有好习惯的人就学到了好习惯,跟着坏人就学坏人的做法。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男童点点说,“明白了。”然后坐下。

    张秀才点点头,问还有问题吗?等了一会,就看着中间那列,问:“你们呢?”

    中间的一列摇摇头,张秀才走到边上的那列接着问:“你们呢?”

    一个年纪大点的大概8岁的男童站起来就问:“夫子,‘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此为何解?“

    张秀才认真的看着男童说:“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意思是说如果知道自己犯了过错,一定要改正过来;如果遇到适合自己干的事,就不要轻易放弃。不要随便去谈论别人的短处,更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真实的、诚实的话要能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做人的器度要大,对小事情不要斤斤计较的,要让人觉得你难以估量。”

    小瑶明白了,张秀才是个能人呀,这是按才施教,按个人的程度施教,一点都不呆板,很灵活呀,而且还实施得很好,让学童做一回夫子,既复习巩固了又可以用学童理解的方式解说了一遍,一举两得。真的要给他点个赞呀,比现代的一些填鸭式的老师好多了。

    等张秀才在这边小班的解说完了,安排好小学童们自己复习或练字,然后就叫了坤子,让他帮忙把小餐椅搬到对面课室,自己就抱起小瑶直接的走到对面课室。等坤子把椅子放好,张秀才就帮小瑶坐好,挥挥手让坤子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