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虎女-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公主心里也知道不可以,还是问了一句:“为什么?”

那日松耐心解释:“因为那样就距离你父亲太远了。”

九公主没有说话。

那日松轻声叹了口气,道:“殿下,您还看不明白吗?内阁之所以能一手遮天,全是因为你父亲的纵容和信任,你想除掉他,就得比他更多的得到你父亲的信任。”

九公主用手摁住心口,沉默了一会,忽然笑了一下:“你说是不是很可笑?我的父皇母后,还有自幼教导我的夫子太师,他们都告诉我,为人磊落行事光明,才是君子行径。可是哪有什么君子天佑,还不是得像小人一样算计,才得保一世平安。”

那日松一时词穷,不知该如何答话。他母亲只是一个归降部落献给铁勒可汗的女奴,并没有如何美若天仙,因为生下他,才有了一个妃妾的身份,在此后漫长的二十一年中,大可汗就像忘记还有这么一个妃子和儿子,就连草原上的盛会,他们母子都没有资格参加。

没有人教给他所谓的君子行径,崇尚武力的草原告诉他的是弱肉强食,君子并不能让所有人低头,弯刀才可以。

现在弯刀在曹德彰手里拿着,所以他们不得不低头,想要抬头,就得把那把刀从曹德彰手里夺过来,再架到他自己的脖子上去。

被脑补成弯刀大侠的曹德彰这会正在跟皇帝吹耳旁风:“陛下既然赐昭平伯入京受封,索性再赐一场宴给他吧,先前文誉公主前去三屯营掌兵时,曾经不分青红皂白将人的军旗给斩了,正好借这个机会让公主给昭平伯道个歉,免得他心里不舒服,以为陛下有意偏袒。”

皇帝想了想,深以为然,立刻点头:“就这么办吧。”

曹德彰又道:“臣以为,这件事,先不急和公主殿下说,不然以殿下的性子,不知还会捅出什么篓子来。”

皇帝更加深以为然:“曹卿思虑周到。”

李劭卿在腊月初的时候回到长安,接受了昭平伯的爵位,一门两爵在大央氏族中并不多见,而且李劭卿又年纪轻轻,正是前途无限风光的时候,他一回来,各种有闺女的世家便按捺不住了,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都能写到请帖里去。李劭卿把收到的所有请柬看了一下,欣喜地发现,假如每家去一次的话,那从腊月十二开始,他能一直吃到二月初不重家。

没想到老子居然已经这么受欢迎了……昭平伯李劭卿对着镜子照了一下自己的脸,很沾沾自喜地如此作想。

只不过有一家的宴是必须要去的,推辞不得。酉时三刻,李劭卿沐浴更衣,换上伯爵朝服,还特意跑隔壁周磐府上跟周夫人借来一个心灵手巧的婢女,梳了个比较帅的发髻,才雄赳赳气昂昂地往内皇城进发了。

他在路上跟领路的太监搭话:“不知陛下近来是否龙体康泰?”

太监一脸谄媚的笑容:“陛下很好,时常惦念爵爷。”

李劭卿点点头,继续搭话:“中宫娘娘也好?”

太监脸上笑成一朵菊花:“也好,时常提起爵爷。”

李劭卿又问:“东宫殿下呢?”

太监道:“待赐宴毕后,倘若时辰还早,爵爷可以去向这两宫请安。”

李劭卿点点头:“正有此意。”

他不说话了,那太监便一路奉承他,快走到交泰殿的时候,李劭卿忽然问了一句:“进来京中没有喜事吗?”

那句话问的又急又快,连他都能听到话语里掺杂的紧张之意。

然而那太监只是将腰躬的更狠:“爵爷说呢,您回来,不就是长安最大的喜事吗?”

☆、第七十回灰心忍事霜鬓论兵

皇帝对这次的赐宴很用心,他也知道,现在他把杭远山玩残了,蓟辽那边得尽快找个靠谱的武将镇守,其实他对李劭卿也并不是十分放心,毕竟李思从和杭远山铁板钉钉的关系在那摆着,不过首辅大人说可靠,那就是他了,反正暂时也找不到别人。

李劭卿给皇帝请安谢恩,又汇报了蓟辽防区的近况,曹德彰在一边使劲帮他说好话,两人把皇帝哄得眉开眼笑,大大夸了他一顿。到四刻的时候,皇帝从龙案后站起身,带着曹德彰和李劭卿一同移步柏梁台,临出门时忽然想起什么,对孙知良说了一句:“去把九娘也叫来。”

李劭卿的心猛地抽动了一下,一个念头电光火石般的一闪,冲上心头:今日这场赐宴的目的,难道是……选婿。

他一瞬间激动起来,九公主已经过了及笄之年,又许过婚,却迟迟不办婚礼,今日皇帝赐宴外臣,又是和九公主背后的杭氏不对付的曹派外臣,还要特意将九公主叫来作陪,皇帝的用意简直不言而喻。

李劭卿咳了咳,用力忍住自己的心花不怒放出来,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平静地、淡定地、昂首阔步地跟在皇帝后面走了。

九公主正在博望苑,孙知良去请她的时候,在座的人都吃了一惊。太子微微皱起眉,连手里摇着的扇子都停了下来,问道:“父皇赐宴昭平伯,怎么会叫九娘前去出席?”

孙知良道:“老奴只是奉命行事,请殿下移驾,陛下和昭平伯还在柏梁台候着呢。”

“好吧,那就去吧。”九公主站起身,理了理裙子,向太子浅浅欠身:“臣妹告退。”

太子没答话,依然皱着眉,眼光一转,看了那日松一眼,那日松便跟着九公主一同站起身来,对孙知良道:“在下久慕昭平伯的名号,不知是否有幸与公主殿下一同列席呢?”

孙知良滞了一下,犹犹豫豫道:“这……”

太子手里的扇子又摇了起来,刺绣的墨竹影影绰绰,仿佛是真的有风穿堂而过,吹动了那一丛幽竹:“既然如此,那就都去吧,铁勒如今与大央交好,那日松殿下与昭平伯也应该同席共饮。”

太子都发话了,孙知良自然不愿意得罪这个大央未来的皇帝,当下便点头应允,三人一同向太子告辞。到柏梁台的时候,案几与菜肴都已经摆好,皇帝和曹德彰都没料到那日松会跟来,一时间有些仓促,那日松看了看唯一空着的那张桌案,对上殿行礼道:“臣是不速之客,不敢为陛下添忧,臣与文誉殿下为同窗之友,同席即可。”

皇帝不好将人赶走,只能点头答应,孙知良叫人来添了一副餐具,九公主便与那日松一道,在李劭卿阴沉的目光中一同入席了。

李劭卿的席位正对着九公主,一抬脸就能看到,九公主整场都垂着眼睛,刻意避免了与他目光接触的机会,正好能让他肆无忌惮,逮着时机就有意无意的盯着她瞄两眼。

酒过三巡的时候,气氛正好,皇帝浅酌了一口,放下杯子,对九公主道:“九娘,先前你去三屯营的时候,为昭平伯带了不少麻烦,正好趁这个机会,给他道个歉吧。”

李劭卿:“……”

九公主:“……”

原来真实目的是个这……不消说肯定是首辅大人的主意,给钱给人给地位给名利,现在连面子都一手包办了,为了拉拢拉拢个有真本事的武将,也真是辛苦他了。

李劭卿低头抿了口酒,辛辣的液体从口腔一路流进腹部,压住了心头奇异的失望感,他抬头看了九公主一眼,九公主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皇帝见她没动静,忍不住催促:“九娘?愣着做什么?”

九公主深深吸了口气,猛地抬头,讥诮地笑了一下,将脸转向皇帝,那日松一看她的反应便心知不好,手臂一动,在桌几下一把扣住了九公主的颤抖的手腕,声音压得极低,连九公主都只能勉强听到:“忍住。”

这么近的距离,以李劭卿的目力,就连九公主脸上施的脂粉都清晰可见,更何况他们之间这样明显的小动作。

他隐在桌下的手猛地收紧,修剪整洁的指甲抵住掌心,眼睛一下瞄住了九公主,想等着看她会有什么反应。

九公主的嘴唇剧烈抖了一下,慢慢吐出一口气,将手腕从那日松掌中挣出来,执起桌上的酒盏,对李劭卿举了一举,硬邦邦道:“昭平伯,先前得罪了,还请见谅。”

昭平伯瞪着她,眼神狠得好像要吃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曹德彰看了看这两方人马,心中暗道怪不得李劭卿要叛出杭派,果然过节不浅。

半晌,李劭卿勉强按捺住自己的情绪,同样硬邦邦地对九公主举了举杯:“殿下严重了,微臣愧不敢当。”

九公主有点被他先前的目光吓住,下意识地扭头看了那日松一眼,那日松对她微微笑了一下,她才把头扭回来,对李劭卿点了一下头,又饮了口酒,勉强算作回答。

场面一时间冷了下来,那日松见状站起身,对他一揖,语气诚恳道:“在下于铁勒王庭时便就闻昭平伯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昭平伯这会正不爽得很,对九公主尚还克制着,对他自然不用客气,当即动也不动,只冷笑一声:“是吗?那真是不巧,我们本可以在铁勒王庭相见。”

言外之意,我们本可以在大央彻底踏平特勒的时候相见。

那日松有点尴尬,也不好驳他的面子,只能道:“幸好如今铁勒已经交好,使得你我有机会在陛下的金殿里,把盏言欢。”

“把盏言欢?”李劭卿冷声道:“质子觉得你我言欢吗?”语毕不等他回答,又道:“你觉得欢,那就欢吧。”

那日松:“……”

那日松感到他明显尖锐的敌意,不知道自己哪得罪了他,有点无辜地扭头看了九公主一眼,九公主对他轻轻摇摇头,示意他多说无益,闭嘴坐下吃饭。

于是那日松也对他举了举杯,饮一口酒算最回答,闭嘴坐下吃饭了。

对于李劭卿来说,这顿宴吃的真是惊心动魄跌宕起伏,前半场心潮澎湃满怀期待,后半场气得半死食不知味,就连皇帝与曹德彰问他话,他回答的语气都冷硬的狠,更别说那日松这个倒霉孩子,人家明明已经偃旗息鼓,他还时不时过去讽刺一番,几度将现场气氛弄得十分尴尬,到最后连皇帝都看不下去,出面打了个圆场。

那日松很抑郁地跟太子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明明是第一次见面,昭平伯对我的敌意简直显而易见,若非有陛下在场,想必昭平伯能拿刀削了我。”

太子打着扇子哈哈大笑,又去问九公主:“九娘你呢?他难为你了吗?”

九公主不愿意多提他,只撇了撇嘴,道了一句“还好”,便结束了这个对话。

那日松也知道九公主当初曾经对李劭卿很心动,当下也没再多说什么,只道:“怎么最近不见傅大人?”

太子道:“临近年关,他家中也有不少俗事忙碌,很早便告假了。”

他这么一提,九公主这才想起来,她的确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傅博彦了,上次在东宫见到他,仿佛还正值秋季。

“他好像很少进宫了,”九公主问道:“哥哥给他派了什么差事吗?”

太子歪着头看她,含着莫名笑意:“他这么久没有进宫,你可想念他?”

九公主脸上一红,有些无奈:“太子哥哥没了可以辩论的人,便整日里打趣我。”

太子笑了笑:“他终究是你未婚夫婿。”

九公主轻声笑了一下:“父皇还会愿意将我嫁给他吗?”

太子道:“当初的确是这样,但现在未必了,只要卫国公淡出朝堂,你依然可以是父皇心爱的小女儿。”

九公主苦笑一声:“何苦拖累他。”

太子没再说什么,傅博彦不进宫,他也没机会见他,傅家先前还急得要死,隔三差五上奏催婚,这会反倒偃旗息鼓,十天半个月没动静。

傅博彦终究姓傅,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