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9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了顿,“现在不同了!陕、甘二省,不仅早已靖定,也已经大致的回到气儿来了,新疆呢,马上就要尽归版图,陕、甘、新,眼见就是‘一盘棋’了!所以,嗯,这个铁路的修筑,可以提上日程了!”

    “修这条铁路,有两大益处——”

    “第一,为了西北的长治久安。”

    “如果没有铁路,新疆和内地,始终交通困难——你们看,托胡迪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新疆人出来当个兵,多少年回不了一次家,探不了一次亲!如是,新疆和内地,就始终是隔了一层,变不成真正的一家人!”

    “事实上,就算是一家人,也得常来常往,不然,关系也一定会疏落的!这个,俗话说的好,‘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嘛!”

    “人员如是,物资亦如是!没有铁路,什么都得靠马拉人拽,新疆、内地,天长地远,一路上戈壁黄沙,物资的输送,实在是太困难了!没有铁路,内地的物资进不去,新疆的物资出不来——能进去的、出来的,就那么一丁点儿,对彼此的经济兴作,其实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可以说,如果没有铁路,新疆的经济,始终是发达不起来的!”

    “这一层,这一回替西征大军筹划辎重粮秣,我是太有感触了!”

    “当时我就想,如果有一条铁路,将新疆和内地连了起来,这场仗,不晓得能省下多少银子的军费?——修铁路花钱,可是,这些个地方省下来的,也多啊!”

    “还有,时间上也省啊!——如果有了铁路,新疆的乱子,几个月前,大约就已经平掉了!”

    “不对,应该这么说——如果有了铁路,新疆的乱子,根本就起不来!第一个火头点起来,十天半个月,朝廷的军队就进去了,怎么可能眼见遍地烽火,束手无策,徒呼荷荷,终至不可收拾之局面?”

    “所以,如果有一条铁路,从北京通达乌鲁木齐,就等于,朝廷的手,从京师探了出来,一下子伸到了几千里外,将新疆紧紧握在手中,一切掌控自如!”

    听起来是不错的……

    “第二,”关卓凡继续侃侃而谈,“如果有了这样的一条铁路,将来对俄的战事,可操必胜!”

    几位大军机,都是微微一震。

    “目下,”关卓凡说道,“俄罗斯在中亚,是没有铁路的,他们使的,是个‘堡垒线’的招数——沿途修筑堡垒,以为凭依,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将中亚诸国,一小块、一小块的蚕食掉。”

    “这一招,虽然比较扎实,可是,短时间内,能够调动的军队不多——别的不说,辎重粮秣就跟不上来!‘堡垒线’这一手,对付浩罕国一类的对手够用,对付咱们,不见得够用——如果咱们有了连通内地、新疆的铁路,俄罗斯这套把戏,就百分百的不够瞧了!”

    “所以,咱们要修这样的一条铁路!”

    “还有,过多几年,俄罗斯说不定也会在中亚修铁路,等他把铁路修好了,这个仗,可就不好打了!”

    “所以,咱们要赶在他的前头——哪怕只抢前他一年呢!”

    最后,关卓凡一字一句,“铁路通达乌鲁木齐之日,就是咱们对俄开战之时!”

    轩亲王舌绽莲花的“两大益处”,文、曹、许、郭四位大军机,没有不为之心动的,可是——

    修铁路是要花钱的啊!

    修“京乌线”,不论有什么益处,修好之前,是一两银子也见不着的,能见着的,是花出去的银子——

    这……可是堆成了山的银子啊!

    这座“银山”,其重几何,目下,根本无法计算,甚至无法想象!

    这个钱,在哪里呢?

    *(未完待续。)

第一二零章 赔钱!赔钱!() 
轩亲王口若悬河的说了这么多,做下属的,再沉默不语,就不合适了。

    “请教王爷,”文祥试探着问道,“这条铁路,是否由‘石太线’西延而去?”

    “是啊,”关卓凡说道,“由太原南下西安,由西安折而西北至兰州,穿过河西走廊,由哈密入新疆,最后抵达乌鲁木齐——嗯,暂且称其为‘京乌线’吧。”

    跟咱们想的是一样的。

    “请王爷的示,”文祥还是试探的口气,“既要修筑‘京乌线’,那么,‘两纵两横’的规划,是否要……嗯,做些调整?”

    曹毓瑛、许庚身、郭嵩焘都竖起了耳朵。

    “这个嘛,”关卓凡沉吟了一下,“略作调整吧——主要是‘石太线’的工程,嗯,要加快些了。”

    略作调整——四位大军机,无一不将之理解为之前担心的“轩亲王改了主意,管他‘几纵几横’,统统都先搁了下来,把所有的力气,全放在这条‘京乌线’上”。

    这怎么行?

    几位大军机相互以目:这件事情,我们不能阿附,要劝谏!

    第一个说话的是郭嵩焘,“王爷,我以为,此事恐怕有些不妥。”

    话说的很率直嘛。

    “哦?”轩亲王面色如常,“哪里不妥呢?”

    “‘两纵两横’的资金,”郭嵩焘说道,“除了咱们自己的财政,大部分来自鬻售国债所得——”

    顿了顿,“销售国债的时候,咱们可是黑纸白字的承诺过,这些钱,大致将用在什么地方——主要是‘两纵两横’的铁路网。”

    “如果将这些钱挪到‘京乌线’上头,我怕——”

    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买家会不大乐意!咱们的国债的价格,会有所波动;还有,发行‘二期国债’的时候,也会……有所滞碍。”

    同样是铁路,为什么修“两纵两横”,买家就乐意,修“京乌线”,买家就不乐意呢?

    让我们来看看“两纵两横”都是些什么性质的铁路。

    “两纵”的“京沪线”、“京汉线”,经过的,是中国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两横”的“石太线”,为晋煤外运之关键,煤炭为工业之血脉,在中国大办洋务、各种工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大背景下,这条铁路,简直就是中国的一条“输血管”了。

    “京奉线”则为东北发开之关键,谁都晓得,东北目下虽然荒凉,可是,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充分开发之后,必是一等一的繁庶之地。

    就是说,“两纵两横”,在经济上,每一条,都是有充分的回报保证的。

    “京乌线”呢?

    西北贫瘠,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京乌线”直接的经济回报,较之于天文数字的建造成本,基本上是不成比例的。在这段时间内,“京乌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上头,其他方面的价值,譬如,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神马的,是间接体现的,未必能直接反应于“京乌线”的营收。

    可是,政治、军事——这些不关普通投资者的事情呀。

    因此,如果关卓凡把国债销售所得,自“两纵两横”移于“京乌线”,国债的买家们——不论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会怀疑,到期之后,中国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兑现的能力?

    “筠仙说的都对,”关卓凡微微一笑,“可是,我怎么会去动‘两纵两横’的资金?”

    啊?

    “各位是误会了!”关卓凡说道,“我说的‘略做调整’,只是加快‘石太线’的工程进度——‘石太线’为‘京乌线’之东段,‘石太线’修成了,才谈得上西延,才谈得上‘京乌线’嘛!”

    顿了一顿,加重了语气,“‘两纵两横’,不论那一条线路,都一两银子不少,一天工期不拖!”

    啊?

    几个大军机,大出意料。

    同时,也糊涂了,轩亲王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念头转了几转,文祥以为自己想明白了:

    “王爷,‘两纵两横’的总造价,预估在五千万至六千万两白银之间;‘石太线’为‘京乌线’之东段,造价已经包含在‘两纵两横’之内了,不过,我想,即便不计‘石太线’,‘京乌线’之造价,较之‘两纵两横’之总造价,恐怕亦不遑多让!”

    “是,”关卓凡点了点头,“‘京乌线’工程之艰难,远在‘两纵两横’之上。”

    “既如此——”文祥不由自主的微微压低了声音,“五、六千万两的银子,如此大的一笔钱,这个……借,恐怕不大容易吧?”

    在文祥看来,国债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第一期的国债,尚未到期,没有什么理由,在这个时候,急匆匆的发售第二期国债;就算硬着头皮发售,也多半不会好卖——能有多少人愿意买“京乌线”的国债呢?

    那就只能向银行借贷了。

    可是,除了金额过钜之外,更重要的问题,还是那个问题——“京乌线”回报难期。

    有哪些银行愿意冒这个险呢?

    除非,咱们能够拿出有力的担保——可是,海关已经抵给了英国人,除此之外,想不出还有什么真正值钱的东西可以拿来做抵押啦。

    呃,或者,铁路本身,亦即……“路权”?

    可是——

    第一,以“路权”作押,有出卖主权之嫌;第二,退一万步说,就算咱们肯卖,人家还不一定肯买呢!

    如果是“两纵两横”,自然没有问题,每一条都是香饽饽,洋人肯定抢着要;可是,“京乌线”要来做什么?一转头就砸手里了!

    “借?”关卓凡微微的笑着,“过不了多久,自然就有人替咱们白送钱了,为什么还要借呢?”

    大军机们再一次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轩亲王口误。

    当然,既没有人听错,也没有人口误。

    可是——

    五、六千万两银子——也可能更多,“有人替咱们白送钱”?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各位大约以为,”关卓凡含笑说道,“关某人的觉,还没有睡醒,大白天的说梦话——”

    “啊?不,不……”

    被轩亲王觑破了心思的大军机们,不由大为尴尬。

    “没关系,”关卓凡微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换了我,大约也要以为,这里面,什么地方烧坏了的……”

    大军机们更尴尬了。

    “其实,我一说,各位就明白了——”

    顿了一顿,关卓凡换上了郑重的语气:“只要咱们打赢了对法的战事,这个钱,自然就有人双手奉上了。”

    曹毓瑛反应最快:“王爷是说……赔款?”

    “不错!”

    几位大军机,都是心中一跳。

    可是——

    文祥沉吟了一下,说道:“王爷,《南京条约》,咱们赔了英国人两千一百万银元,折合咱们自己的钱,大约……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天津条约》,赔了英国人四百万两白银,赔了法国人二百万两白银;之后的《北京条约》,将《天津条约》的这两笔钱,统统增加到了八百万两白银,拢在一起,一共是一千六百万两白银——”

    微微一顿,“咱们如果打赢了法国人——”

    话说到这儿,打住了。

    言下之意,几个大军机,都明明白白的:

    之前,咱们打输了的两场仗,都是被人家踹门入户,枪顶在脑门上,不能不签城下之盟;接下来的中法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