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8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露台极为宽大,一大两小的三张案几,一长两短的三张“梳化椅”,亦不过只占据了其中一角。

    慈禧没有坐下,她走到露台边缘,手扶汉白玉栏杆,仰起了头。

    一轮玉盘,当空而挂,偌大一个园子,草木亭台,“水法”雕像,历历在目,清晰几如白昼。

    视线越过围墙,湖面上素晖朦胧,波光粼粼,隐约可见。

    再往远看,浓重的夜幕,四垂于地面,一切景物,便不大可辨了。

    慈禧生出了一种错觉:此身所在之处,好像一座孤岛,四周皆为汪洋大海,目下虽然平静,可是,不晓得天亮之后,会不会波涛涌起?

    月光洒在她光洁白皙的脸庞上,浮动着一层莫名的淡淡的光辉,生产之后丰腴起来的面容,依旧艳丽不可方物。

    只是秀眉微蹙,山黛之间,隐现乌云。

    她伸出手去,月光之下,柔嫩的掌心,似有流水晃动。

    轻轻摇晃着手掌,地面上,影随人动。

    流水,无从把握,无可捉摸。

    她缩回手,长长的、无声的透了口气。

    *

    *

    昨天下午,胡氏过来请安,进门的时候,满脸堆笑,慈禧一眼看去,便晓得,这个女人,一定“有事”。

    胡氏行了礼,起身之后,朗朗说道:“启禀圣母皇太后,奴婢刚刚得了一个极好的消息,赶着过来回给太后——轩王爷明儿个就要来天津了!”

    慈禧一双凤目,倏然放出光来:“哦?”

    一旁坐着的楠本稻,站起身来,深深一福,欢然说道:“臣妾给圣母皇太后贺喜!”

    侍立的玉儿,也满面笑容的请下安去:“奴婢给主子叩喜!”

    楠本稻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民女”了,慈禧封了她一个“朝议大夫恭人”,这是从四品官员的正妻的封诰,楠本稻虽然没有老公,也照封不误。只是,这个恩典,暂时只能是口头的,还不能就过了明路——圣母皇太后“静修默祷”期间,实在找不到理由去封诰一个还没有入籍的日本女人。

    慈禧承诺,一俟“静修默祷”的一年之期结束,一回到北京,就吩咐礼部,替她正式办理相关手续。

    对于这个“朝议大夫恭人”,楠本稻十分惶惑,辞了几次,不得要领,只好向轩王爷请示,轩王爷的回复是:这是好事啊,应得应分,何必辞?

    于是,楠本稻就变成了“朝议大夫恭人”。

    慈禧虽然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激动,但脸上的喜气,却是难以掩饰,她对楠本稻和玉儿报以一笑,虚抬了抬手,示意她们起来,然后,转过头来,对胡氏说道:“明儿?嗯,什么时辰到咱们这儿啊?”

    口吻是平静的,声调却有一点点颤抖。

    “回圣母皇太后,大约是中午吧。”

    慈禧的秀眉,微微一扬:“他要……连夜赶过来?”

    心想,这么赶,是天津这边儿,出了什么急事儿吗?抑或是要赶着回北京?——如是,他在官港行宫这儿,可就待不了多久了。

    “回太后的话,”胡氏说道,“天津到北京的火轮车,已经开通了,轩王爷到天津来,坐的是火轮车,快的话,一个半时辰就能到,慢得话,也不会超过两个时辰,一大早启程,中午就能够到天津的,用不着连夜赶路。”

    慈禧露出讶异的神色:“‘京津线’通车了?”

    “是。”

    “好快——我竟不知道!”

    说罢,她转向楠本稻和玉儿,自嘲的说道:“你们看,我真正成了桃花源里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

    楠本稻陪笑说道:“臣妾想,这个‘京津线’,大约是刚刚开通的,还赶不及回禀给圣母皇太后知晓。”

    “是,”胡氏说道,“楠本先生说的,一点儿也不错,‘京津线’确实是刚刚开通,还没有正式对外头……这个,‘运营’!就是轩王爷这次到天津来,也是‘京津线’头一回办军务之外的差使呢!”

    “你说——”慈禧的秀眉,又是微微一扬,“这是‘京津线’头一回办军务之外的差使?”

    “是啊。”

    “就是说,”慈禧说道,“‘京津线’虽然还没有正式‘运营’,不过,在此之前,可也是办过正经差使的——都是军务,对吧?”

    “呃……是。”

    “军务——就是运兵了,对吧?”

    “呃……是……”

    “运兵——从哪儿往哪儿运呢?从北京往天津运,还是从天津往北京运?”

    胡氏没有想到,自己话中一个小小的漏洞,一露头,便被圣母皇太后抓的牢牢的,不过,圣母皇太后的敏锐凌厉,她不是第一次领教了,也早就有了应对的法子。

    “回太后的话,”胡氏从容说道,“这个,奴婢哪儿晓得呢?就知道天津的火车站,一队又一队的兵,来来去去的——这个,呃,如果不是运兵,这么些个兵,跑到火车站里去做什么呢?”

    “这些兵,”慈禧说道,“自然都是轩军了?”

    “呃,回太后,奴婢也不晓得,不过,应该……是吧?”

    “这可奇怪了,”慈禧沉吟说道,“北京、天津两处,会有什么调兵的事情呢?”

    “这个事儿,”胡氏陪笑说道,“何必太后劳神儿呢?反正,轩王爷明儿个就到了,太后当面问问他,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这么说,也有道理。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他这次来,什么叫做‘军务之外的差使’?他到天津来,难道不是用‘查看军务’的名义吗?”

    “呃……不是的。”

    “那——”慈禧微觉疑惑,“用的是什么名义呢?

    “回太后,”胡氏小心翼翼的说道,“电报上说,轩王爷奉母后皇太后出巡天津……”

    “什么?!”

    胡氏的话还没有说完,慈禧的脸色已经变了。

    楠本稻和玉儿,也是一脸愕然。

    “母后皇太后?”慈禧的声音,明显低沉了下来,“你说的是……母后皇太后?我没有听错?”

    “回太后,”胡氏愈加陪上了小心,“电报上是这么说的。”

    顿了一顿,“呃,电报上还说……‘七福晋随侍’。”

    七福晋?

    “醇郡王福晋?”

    “呃,回太后,电报上说的,是……‘七福晋’。”

    *(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七福晋——必定就是婉贞了,在世的亲王、郡王,除了奕譞,再没有第二个行七的了。

    可是,“七福晋”只是个日常的称呼,莫说行文,就是较为正式的对唔,不论君臣之间,还是臣下之间,语及叶赫那拉。婉贞,都必定呼之以“醇郡王福晋”或“醇王福晋”的,这封电报,怎么会用了这么个古怪的称呼?

    此时的慈禧,再怎么聪明,也想不到,妹妹的“福晋”封号之前,已经没有了“醇郡王”三个字了。

    不过,诧异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称呼什么的,不及深究,真正古怪的,是……婉贞怎么会跟了“东边儿”过天津来?

    郡王尤不能随便出京,更不要说郡王福晋了!

    不过,虽没有郡王福晋出京的规矩,太后出巡,却有“命妇随侍”的规矩,是不是因为这个,叫婉贞跟了过来?

    这……

    不对,不对……

    还是说不通啊……

    说不通就先搁着——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东边儿”过来做什么?!

    “太后出巡”……

    上一次的“太后出巡”,是自己这个“西边儿”的差使;“东边儿”呢,呆在北京没动窝,拿已经过世的倭老夫子的话,就是什么……嗯,“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圄?”——自己去天津“扞牧圄”,“东边儿”留在北京“守社稷”。

    难道,“东边儿”不甘心,也要凑一回热闹,出一回风头?

    可是,“东边儿”……不是这样的人啊!

    她一向怕出远门儿,也怯于和臣下打交道,人愈多,心里头愈打鼓,上一回,可是她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不要来天津的呀!

    难道,因为“京津线”通了车,一路之上,自在轻松了许多,不再望旅途而生畏,于是,被什么人撺掇着,出来……开开眼界?

    倒也不是全无可能……

    不对!

    就算“东边儿”也要“太后出巡”,那……怎么也得等到我这个“静修默祷”的功德圆满、回到北京了,然后她再出京吧?

    最关键的是,不管是“东边儿”自个儿静极思动,还是被人怂恿的动了心,她的“太后出巡”,最终能否成行,决定权并不在她自己手里,而是——在关卓凡手里。

    如果关卓凡认为她的“太后出巡”不合适——至少,眼下这个点儿不合适,他自然能够拿出来一百种办法,或者打消“东边儿”这个念头,或者阳奉阴违,使之无法成行。

    就是说——

    这一次的“太后出巡”,关卓凡是赞成的。

    这是最古怪、最古怪的地方了——

    这个事儿,他为什么不事先和自己商量?!

    不方便?来不及?

    怎么可能?

    现在有了电报,音讯转瞬即达,一日之内,彼此来回说多少趟车轱辘话,都没有问题啊!

    就算没有电报,快马来回,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呀!

    如果——

    如果他拿这个事儿和自己商量,自己会怎么样呢?

    不用说,必定是反对的。

    如是,“东边儿”的“太后出巡”,就无法成行了。

    这一层,关卓凡必定是心中有数的。

    就是说,关卓凡不事先同自己商议,根本就是故意的!

    待生米煮成熟饭了,才跟自己闲闲的打个招呼,叫自己就算反对,亦无从措手——不论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赶不及了!

    也即是说,“东边儿”此行,关卓凡不但赞成,甚至——这根本就是他的主意!

    他——

    想干什么?!

    目下,我是怎样的一个情形,他不晓得?!

    目下,官港行宫是怎样的一个情形,他不晓得?!

    “东边儿”过来了,我要不要见她?

    目下,我这个情形,怎么能够见她?!

    这个事儿,实在是……太古怪了!

    他古怪,北京那边儿,整个都很古怪!

    北京那边儿……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

    而且,不会是小事情!

    出了……什么事情呢?

    为什么……一点儿信儿都不透给自己?

    他,到底想干什么?!

    我怎么……愈来愈看不懂他了?

    看不懂他——

    这,不是今天才生出来的感觉。

    ……

    无数念头,此来彼去。

    圣母皇太后的脸色,阴晴变幻不定,笑容已经看不见了,楠本稻、玉儿和胡氏,都不敢说话,尤其是胡氏,不由自主,身子俯的愈来愈低了。

    “李莲英呢?”

    慈禧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情绪,声音听起来还算平和。

    “回太后的话,”胡氏低眉顺眼的说道,“李总管自然是……呃,侍奉母后皇太后的銮驾,和大伙儿一块儿过来的。”

    并不意外。

    可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