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灭六国,中国政治中,政权和军权便开始做彻底的分离,除了一个诸葛亮,“正常的情况下”,关卓凡想不出来,还有哪个首辅,同时集政权军权于一身的?

    就是诸葛亮,也不见得“正常”到哪里去。

    如果出现了政权军权集于一身的首辅,几乎就意味着皇帝已经成为傀儡,接下来就是篡位,就是改朝换代了。

    肃顺固然跋扈不臣,然而手里并没有军权。恭王固然根基深厚,然而手里亦没有过军权。唯一不同的是,肃顺算是先皇的人,恭王则是“恭王自己”的人。

    这样的事,以慈禧的精明,本不会容忍。自己占了旗人身份的便宜,又是出身于微末,迭立大功,属于慈禧“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不仅被慈禧视为“自己人”,而且因为有一层肌肤相亲的关系,更被当做真正的“身边人”,这才有了绝对的信任,慈禧也才不会往旁的地方去想。

    然而只要安德海略作提示,她醒悟过来,重新审视一下的话,一定会遽然心惊。

    比肃顺还要厉害!

    先是去掉帝师,下一步就是出军机,然后多半就是黜落轩军的兵权。

    或者倒过来:先黜兵权,再赶出军机?

    要出事了。

    五载艰难,奋斗至此,想想肃顺的下场,难道一切就这样化作泡影?

    不成!

    关卓凡亢奋起来,找出随身携带的钥匙,打开保险箱,取出密码本,开始下札子——他要连夜调动京左的吴建瀛部和天津大本营的轩军。

    “卓凡,吃粥啦!”外面门吱呀一声,跟着图伯把帘子一掀,却是白氏亲自端了一个托盘,替他送夜宵来了。

    关卓凡被免去弘德殿行走的差使,府里的人这几天都有些惶惶不安,只有白氏,每天晚上都要亲手替他做点东西,算是给他的一点安慰。托盘里头,放了一大碗粥和两样精致的小菜,白氏低头看着路,终于笑着把托盘往案子上一放。

    “燕窝粥,还有你最爱吃的……卓凡,你这是怎么啦?”白氏低呼一声。

    关卓凡抬起头,额上冒汗,面目狰狞的脸上挤出一副漫不在乎的笑容:“我怎么啦?没什么呀,吃粥,吃粥!”

    说罢,伸手把粥移了过来,才拿起勺子,却竟控制不住右手的战抖,小小的银勺,在碗壁上磕磕碰碰地敲出几下清脆的响声来。

    白氏走到他的身边,双手轻轻按住他的肩膀,柔声说道:“卓凡,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儿?”

    关卓凡把勺子扔回碗里,向后一靠,半晌才低声说道:“双双,这一回,怕是有些为难了。万一有什么事,我不知道,你……”

    关卓凡不晓得该如果措辞,顿住了。

    “我?”白氏半蹲了身子,把他的双手握住,望着他的脸说道,“从前过的就是苦日子,跟了你,才过了这一段做梦都想不到的富贵日子,我怕什么?现在只当梦醒了,大不了再跟你一起过从前的日子就是了。”

    “也不尽是日子苦不苦的事……”关卓凡艰涩地说道。

    “嗯,我知道。”白氏的神色,却是意外的平静,从从容容地说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外面那些大事,我原也不懂。不过你做了这么大的官儿,我的心里面早就想过了,原来肃顺那样的大人,不也说杀就杀了?现在小芸也长大了,你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陪你了去就是,断不让你黄泉路上少了人照顾。”

    关卓凡猛地抬起头,只觉得一股暖流,在胸臆之中弥散开来。白氏温暖的手和她安详的语调,给他带来了莫名的鼓舞和安慰,方才那颗躁动得四处乱串的心,慢慢静下来了。

    他缓缓地合上了密码本。

    *(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夜伤情() 
这样的大变故,是关卓凡不曾真正经历过的事,从感受上来说,八里桥的生死血火,密云县的旋转乾坤,都不能与之相比。一无所有的时候,与拥有一切却即将失去的时候,人心的反应,便大不相同了,方才内心那一连串震撼翻腾,让他结结实实出了一身大汗。

    现在清醒过来,看看白氏,心中大为惭愧——不是一直自诩“每逢大事有静气”?结果还不如一个女人沉得住气。

    “双双,我没有事了。”关卓凡感激地在白氏手上一握,展颜笑道,“我早该听你的话的。”

    “怎么呢?”白氏睁着一双大眼睛,不解地问,“哪一句话?”

    关卓凡笑着摇摇头——自然是吕氏这档子事情。不过在白氏面前,想到自己跟慈禧之间的一段故事,多少觉得有些内疚神明,是再怎么样也没法子对白氏说明白的。

    “你去歇着吧,”他柔声说道,“还有好些事情,我要好好琢磨琢磨。”

    人既然冷静下来,心思也就变得清明,就在方才那短短的一瞬间,灵光乍现,已经想通了。再想到刚才自己几乎就要称兵造反,不由得哑然,暗骂自己糊涂。

    自己的势力,远未到掌控全国局面的地步,这个时候铤而走险,只会迅速发展成全面内战。中国还没从发捻之乱回过气来,中国人和中国人就又大打出手,天下大乱,四分五裂,什么改革建设、雪恨外侮,都成泡影。

    更重要的是,事情还远远没到那一步。

    关卓凡知道,在军国大事上,慈安太后是最没主意的,而慈禧则是最有主意的,特别是对于刻不容缓的事情,最有决断,一定处置得简洁明快,绝不会去做拖泥带水的事情。

    也就是说,假如安德海已经把“第二个肃顺”这样的话递进去了——而慈禧也听进去了,那么,慈禧便绝不会单单做什么“暂且免去弘德殿行走”这种只能起到打草惊蛇作用的处置。

    反过来说,既然只是这样的处分,也就表示安德海的这句话,还没有来得及递进去;或者就算递进去了,慈禧没有听进去——当然,这个情况的可能性比较低。

    不过,即便安德海的话还没有递进去,按照李进喜的话,“只在这几天内”了,自己须得即刻行动,不能把任何一丝的侥幸心,放在慈禧“听不进去”。不然;这个种子种下了,迟早发芽,后果依然不堪设想!

    再想想自己这些天来的应对,实在是想当然,大错特错!

    先是错在对安德海的应对上。周家玉的话,自己不肯信,及至被证实了,又一厢情愿地认为安德海不过是想出一口气,自己拿一个“静”字来应付便足够,所谓任他狂风暴雨,我自岿然不动,导致行动上的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甚至还在一门心思琢磨着该如何安抚安德海,结果反而给了安德海从容施展的空间,让他一再得逞。

    到现在才看明白,安德海竟是要置自己于死地。

    那就要拿出全副的手段来对付他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何况他还不是一只兔子,而是盘踞在慈禧太后身边的一条毒蛇。

    而对于两宫所给的处分,自己的应对则更是匪夷所思,竟然以为可以“淡看天边云卷云舒”?

    恭王说得不错,“暂且”两个字,当然是以观后效的意思,然而所观的,一个是自己的态度,一个是自己的行动。自己依旧勤谨当差,这是不错的,错在“宠辱不惊”的态度上——两宫分明是在等你去认个错的,现在这样的态度,简直不啻于沉默的对抗。

    何况宠辱不惊这四个字,亦容易触犯为君者的忌讳——你已经宠辱不惊了,则君上还能拿什么来对你有所羁縻?自然只好收拾到你“惊”了为止。

    这个道理,和当初自己与两宫联手对付恭王,一模一样。恭王想避重就轻,不对上谕的指责一一认账,就是说,“不认罪”的话,是过不了关的。

    那么,自己的“罪”在哪里呢?

    这个倒比恭王的事情简单的多了,就在城东的那处宅子。

    关卓凡默默点了点头,看来自己仅仅是绝足城东,还不足够,非得有所处置不可了。

    那位婶娘,保不住了。

    把这些事情想清楚了,又在脑子里仔仔细细地过了一遍,按照轻重缓急,把先后的顺序,一件一件地排出来,决定分成三步来走。

    吕氏的事情,不能不办在前面,有了这一条,才算是有行动,也才能谈到下一步的态度。

    至于态度,不管是说年少轻狂也好,还是说私德不检也好,总归要在养心殿上认一个错,否则若说自己没错,岂不就变成两宫大错特错?只有认了错,自己跟两宫之间,彼此才能有一个台阶可下。

    这个情况,亦跟恭王起复仿佛。

    把上面两条做到了,自己的地步大约就可以稳住,才能够放手对付安德海。

    他抬眼望了望壁前的落地大自鸣钟,指针已经过了九点半。二更已经打过了,街上更是早已经禁了夜,他不由得犹豫,心里想着,要不然,好歹再让她睡个安稳觉?

    不成,他立刻便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事情,只在争分夺秒之间,还谈得上什么睡个安稳觉?

    “图伯。”

    “在。”关卓凡没睡,老头是绝不肯先睡的。

    “备车!”关卓凡吩咐道,“叫图林带人等着,再叫张顺进来一趟。”

    图林的宅子,还是关卓凡以白氏的名义赏给他的,就在贝子府的斜对面。他是军营里过惯了的,一听消息,立刻翻身起床,几分钟内便扎束停当,来到贝子府外招呼亲兵车马,等到关卓凡带着张顺,大步行出来,便伺候这位爷上了车,用探询的目光看着关卓凡。

    “城东。”关卓凡闷声道。

    *

    *

    深夜之中的京城,寒气袭人,车驾四周亦是暗沉沉的,难得见到一丝光亮。在前面开道的两骑顶马,都挑着斗大的灯笼,上面简简单单地写着两个“关”字,照亮了马前马后的一小块地方。马儿四蹄之上的蹄铁,则在青石大道上,敲出咯哒咯哒的响声,在静夜之中,显得格外清晰。

    这在普通百姓来说,就算是“犯夜”,倘若被捉到,是要送顺天府,吃四十下小板的。但现在是关贝子的车驾,自然不同,即便是巡城御史碰上了,也要先让出道路,举手为敬,至于步军衙门巡夜的小队,则更是立刻退避道旁,恭恭敬敬的请安为礼。

    坐在车中沉思的关卓凡,一路听着粼粼车声,并不理会外面的情形。直到前面驾车的亲兵轻喝一声“吁——”,车势缓缓停下,他才自己把帘子一掀,跳下了车。

    在宅子外面,有阿尔哈图派在这里护卫的四个兵,此刻见到车驾,早已跪下请安。再略过片刻,院门打开,管家老黄衣衫不整地跑出来垂首一跪,畏缩地喊了句“贝子爷”,等他的吩咐。

    “去,就说我来了。”关卓凡的话异常简洁。

    老黄一去,跟着便见到内院有光亮起。关卓凡负了手,站在门前的石阶之上,仿若一尊雕像,凝立不动。再过了一会,才见老黄气喘吁吁地跑出来,躬身道:“小人伺候贝子爷进去。”

    “不用了,张顺跟我进来!”关卓凡说完这一句,头也不回地迈步进了院子,张顺自然紧紧跟在后面。

    待得走进内院,才到正厢跟前,门便吱呀一声开了。

    “也不着人知会一声儿,大半夜的,说来就来了!”门口的佳人,语带笑意,半真半假地埋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