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1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支是吴建瀛部,因为做了“首都卫戍部队”,在序列上,并入了丰台大营,名义上,不但移出了松江军团,还移出了轩军,吴建瀛的“经制”头衔,也由“丰台大营右提督”而“丰台大营左提督”,最终合左、右为一,成了“丰台大营提督”。

    不同于刘玉林部,吴建瀛部暂时没有明确的“独立第某师”的番号——当然,这丝毫不影响辅政王对这支部队的指挥调动。

    另一支是展东禄部,也即参加西征的轩军。这支部队,并不止于展东禄“禄字团”的旧部,而是由轩军各部抽调,然后统交展东禄管带,西征战事结束之后,并不归建,整编为轩军“独立第二师”,长驻西北。

    “轩系”里头,上海道杨坊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物,辅政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别的嫡系,都是火箭般蹿升,唯有杨坊,辅政王做江苏藩司的时候,他就是上海道了,这么些年过去了,他还是上海道,一步窝儿也没有挪过,为此得了一个“万年上海道”的花名。

    这并不是关卓凡不提拔杨坊,而是他根本就无意离开这个“天下第一道”的位子。

    事实上,关卓凡的势力扩展的太快,在在都要用人,不止一次提出要升杨坊的官儿,都为他婉谢了。

    个中缘由,外人也说不大好。有人说,这是因为,杨坊的官身之外,还是一个商人,他的大部分的生意,都在上海,“高升”到外地的话,生意就照顾不到了——一家之言,姑且听之吧。

    码头上“候驾”的要员中,还有一位,也很特别的——以浙江巡抚身份“护署”闽浙总督的刘郇膏。

    嗯,又是一个“护署”。

    不过,刘郇膏的“护署”闽浙总督,不同当初赵景贤之于两江总督、钱鼎铭之于外务部尚书,亦不同目下钱蕴秋之于江苏巡抚,刘郇膏的资格,是已经足够“真除”闽浙总督的了——轩军体系内,刘郇膏一开始就是大管家的角色;轩军体系外,刘郇膏是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和李鸿章是同年。

    某种意义上,刘郇膏的资历,比赵景贤还要深厚——较之于赵景贤,刘郇膏进入“轩系”更早,而且——赵景贤的科名,仅止于乡试得意,比不得刘郇膏的进士及第。

    刘郇膏之所以还不能“真除”闽浙总督,是因为闽督一向驻节福州,刘郇膏却还不能就够赴福州的任上,这是因为,中法之战,江南防务的重点,是杭州湾——在浙江巡抚辖境之内,所以,必得这一仗打完了,刘郇膏才谈得上“真除”闽督的。

    现在呢,先把这个位子占上了再说!

    另一方面,闽督不赴本任,并不影响福建的备战,福建防务的重点,只有一个福州,而福州防务的重点,又只有一个马尾——福州船政所在地,有福州船政大臣张之洞和驻防的轩军一部,足够用了。

    再者说了,福建巡抚也不能吃白饭啊。

    说刘郇膏“特别”,是因为这里是上海,是江苏的地界,他一个浙江巡抚、署理闽督,“跨界”跑到江苏来迎迓上官,未免奇怪哉也——一般来说,封疆大吏守土有责,必要事先请旨,才能离开辖境。

    程序自然是全的——刘郇膏到江苏来候迓辅政王,不是“请旨”,是“奉旨”,因为“东南防务,互为一体”,“苏、浙二省,尤为紧密”,辅政王在江苏、浙江期间,苏、浙二省相关职官,要一路随侍,“以备商咨”——也就是说,不但刘郇膏要到江苏来迎候辅政王,到时候,赵景贤、钱蕴秋、金雨林这帮子两江、江苏的,也得跟到浙江去。

    除此之外,迎候人群中,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包括各国驻上海的领事,中外招商局、租界工部局的洋董事。

    当然,法国人不在其中。

    另外,就是身上有功名的江浙士绅的代表了——譬如,“加按察使衔补用道员”的胡雪岩。

    等等,等等。

    “冠军号”、“射声号”庞大的身躯缓缓靠岸,舷梯放下,军乐奏响。

    关卓凡步下舷梯,待部下们行过礼之后,着意同一班外国领事、董事们周旋了一番——他这一回到上海,不是来办外交的,没空儿专门接见、宴请这班洋夷,就靠码头上的这一小段时间同国际友人们“欢叙”了。

    这班人中,不止一个,对中国在中法之争上的立场,表达了隐晦的支持,关卓凡一一表示“衷心的感谢”。

    欢迎仪式结束,辅政王一行,怒马如龙,离开码头,假座江苏巡抚衙门,召开会议。

    这个会,一气开了一个半时辰,随后,辅政王就——回家啦。

    清雅街的家里,等着关卓凡的,两位美丽的侧福晋之外,更有一对可爱的子女。

    虽然两个孩子的成长,关卓凡都通过照片“分享”了,但及至见了面,方才晓得,人生之美好,其实过于想象。

    两个孩子,一般的粉雕玉琢,一般的玉雪可爱,站在一起,十足十的一对儿金童玉女,关天杲不过两岁八个月,关晓晓不过刚刚两岁,但已可以百分百的确定,长大之后,一个帅哥,一个美女——不消说的了!

    尤可喜者,两个孩子动作、语言的发达,明显过于同龄的幼儿,关天杲三岁不到,行礼、磕头,像模像样,一句“孩儿给阿玛请安”,虽然是童稚嫩声,却是清清朗朗,虽说不上字正腔圆,可也是明明白白。

    关卓凡喜心翻倒,几乎就要伸过手去,一把将儿子捞了过来,举过头顶,打他七八个转儿。

    不行,还有关晓晓呢。

    关卓凡笑吟吟的看着女儿。

    关晓晓这儿,却好像有点儿卡壳,说了一个“阿”字,便打住了,好像忘了那个“玛”字似的,拿起一根小小的指头,送到嘴边,黑水晶般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扈晴晴有些着急,在一旁蹲下身子,轻声说道:“额娘都教过你的呀……”

    关卓凡笑着摆了摆手,“你别催她——我等得及。”

    关晓晓又说了一个“阿”字,还是打住了。

    扈晴晴正在着急,突然之间,关晓晓好像想起来什么似的,小小笑靥,明媚如春花之绽,紧跟着,两只小手张了开来,清清楚楚的喊了声:“爸爸!”

    关卓凡一怔,一把将关晓晓抱了起来,高举过顶,放声大笑。

    半空中的晓晓,也“格格”的笑了起来。

    扈晴晴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不由自主,轻轻的按了按自己的胸口,然后,暗暗的透出一口气来。

    关卓凡将晓晓放下之后,再次将她抱了起来,不过,这次只用左臂;然后弯腰,伸出右手,将天杲拉了起来,再一蹲身,将儿子也抱了起来,一左一右,儿女双全,大声说道:“好!好!好!”

    清雅街的欢声笑语,足足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告一段落。

第二零九章 晴晴,这不是太委屈你了吗?() 
辅政王远游归家,今天的晚膳,自然是扈侧福晋亲自下厨掌勺。

    烹炸煎炒,正在热闹,一个打下手的丫鬟轻轻的喊了声:“侧福晋!”然后退后半步,向着门口的方向,蹲了一福。

    扈晴晴一转头,果然,关卓凡正站在厨房门口,负手含笑。

    另一个丫鬟,也立即下蹲行礼。

    “厨房好大的油烟,”扈晴晴微微嗔笑着说道,“王爷来做什么呢?——别熏着了!”

    “为有源头活水来——”关卓凡笑道,“饭香哪儿来的?就是打油烟中来啊!这个,食色性也——咱们家的厨房,饭香、花香兼备,我倒要给好好儿的‘薰一薰’才好!”

    此“薰”非彼“熏”,关卓凡话中的风情,两个丫鬟懵懵懂懂,扈晴晴却清清楚楚,白玉般的面庞,本就被厨火的热力,烘的微微泛红,现在,更加是红云淡染,犹如又多抹了一层胭脂。

    “我腾不出手来招呼王爷,”她妙目流波,“王爷自便吧!不过——可不许捣乱!”

    “当然,当然!”关卓凡笑着点头,“我懂得规矩的——眼看手勿动嘛!”

    说着,走了进来。

    见两个丫鬟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扈晴晴乃叮嘱道:“不干你们的事儿,你们干你们的活儿——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关卓凡绕着厨房,转了一圈儿,一边儿微微的抽着鼻子,一边儿“啧啧”有声,最后,在扈晴晴身边站定了,偏着头,看着美厨娘,感叹的说道:“工作的女人最美丽——诚不我欺啊!”

    “工作的女人最美丽”——这句话扈晴晴是第一次听到,而且,这个时代,“工作”二字,还有“兴作”和“工程”的含义,因此,扈晴晴怔了一怔,才明白丈夫话中的意思。

    两朵红云,又回到了脸上;剪水双瞳,愈发的明亮了。

    低下头,轻声笑道:“这都哪儿跟哪儿呀——还说你不捣乱!”

    顿了顿,换成了正常的音量、语调,“王爷,你是不是有什么吩咐啊?若有,就请说吧——”

    “我们家晴晴,真正是冰雪聪明!”关卓凡微笑说道,“哎,话说回来,还真是有个事儿,要和你商量、商量呢。”

    什么事情,要跑到厨房里来商量?

    扈晴晴一边儿转着念头,一边儿看了看两个丫鬟,然后目视关卓凡——意思是,要不要她们回避?

    两个丫鬟也反应过来了,立即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微带惶惑的看着两位主人。

    关卓凡连忙摆手,“不必,不必!就侧福晋说的——不干你们的事儿,你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既如此——”扈晴晴说道,“王爷就请吩咐吧!”

    “是这样子的——”关卓凡说道,“上一回,我答应了婉儿,得空儿了,带她回一趟江阴,替她爷爷扫一回墓——”

    微微一顿,“我是一、两年难得回一次上海,这个,赶早不如凑巧,就这一次吧!明儿个一早,我就带婉儿去一趟江阴,嗯,你看——”

    扈晴晴大为诧异,也不及细想,略略一转念,说道:“这个事儿,王爷已经说给婉儿听了么?”

    “还没有——这不是先来和你商量嘛!”

    怪不得要跑到厨房里来商量呢!——不然的话,明儿一早就动身,今儿个,还真未必找的到单独“商量”的机会呢!

    可是——

    “这个事儿——王爷应该跟婉儿商量才对啊!”

    关卓凡微感尴尬,“你是姐姐——还是得先同你商量。”

    “我明白王爷的意思了——王爷一定是怕我吃婉儿的味儿吧?”

    关卓凡真的尴尬了,“不是,不是!没这个意思!呃……”

    “实话实说,我还真有点儿吃味儿呢!”

    啊?

    “不过,王爷想叫我不吃这个味儿,也容易的很——江阴之行,把我也带上就是了。”

    “这……”

    “我和婉儿是姊妹,”扈晴晴正色说道,“婉儿的爷爷,自然也就是我的爷爷,我去替老人家磕几个头,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呃——

    这可不是什么天经地义的啊!

    扈晴晴、杨婉儿这对“姊妹”,只是同侍一夫的关系,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血缘关系,在宗法社会里,自己亲生爷爷之外,只有丈夫的爷爷算是自己的爷爷,“姊妹”的爷爷,同自己是毫无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