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清-第10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莱芒点了点头,“玛尔香死的很悲壮,不过,死后得教廷‘封圣’,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玛尔香是被凌迟处死的。

    博罗内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第二次是前年——一八六六年的‘丁导之乱’,这次叛乱,得到了西贡的交趾支那总督府的暗中支持,可惜,嗣德王运气好,咱们再次功败垂成——就差那么一点儿!”

    *

第二十二章 这一次,我们该烧掉中国人的哪座宫殿呢?() 
“确实十分可惜!”克莱芒说道,“不过,与其说是嗣德王运气好,倒不如说是越南军队——政府军也好,叛军也好,战斗力都太过低下了!”

    顿了一顿,“叛军获得接应,顺利攻入皇城,然而,到了皇宫门前,却打不破大门!——真正是匪夷所思!这才叫嗣德王有了喘息之机,翻转盘面,嘿!”

    “这个你倒是说对了,”博罗内说道,“越南人确实太无能了!单靠他们自个儿,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所以,仅仅给他们‘暗中支持’是不够的!”

    微微一顿,“如果我是交趾支那总督,我会直接插手一八六六年的政变——派一支海军陆战队守在顺安河口,城里一乱,立即登陆——以保护在顺化城里的西方传教士的名义,然后,顺势攻入皇宫!如是,今天,整个越南就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

    海军陆战队云云,克莱芒倒是有些不以为然的,顺化不是西贡,如果一支法国舰队——不论规模大小——出现在顺安河口,必然引起越南方面的高度警惕,顺化很可能会全城戒备,这么一来,叛军大约就没有法子像一八六六年的“丁导之乱”那样,突然发难,攻入皇城了。

    不过,不必在这个问题上和领导争论,至少,博罗内“直接插手”的思路,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关键在于怎么个“直接插手”法儿。

    “无论如何,”克莱芒说道,“反对嗣德王的人很多,他的统治,并不算如何牢固,不然,也不能有一八六六年的政变——如果他不能遂我们的意,再次发动政变,换一个肯听话的,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最关键的是,”博罗内说道,“反对嗣德王的人中,有不少是宗室,一八六六年的政变,就很说明问题——丁导不必说了,他是安丰郡王的儿子;接应叛军的尊室菊,也是宗室——不过是什么‘远支’罢了。”

    顿了顿,“丁导和尊室菊虽然事败身死,可是,类似的人,还有不少——譬如瑞国公,以及英睿太子的后人,等等,这班人,可都是姓‘阮福’的,理论上,都有做越南国王——嘿嘿,做越南的皇帝的资格的!”

    “对!”克莱芒说道,“这些人,大多向往文明世界,热爱法兰西帝国,他们中的一个,如果做了越南的皇帝,一定百分之百的倒向我们,中国人的那个‘宗主’,可就靠不住了,哈哈!”

    “一点不错!”博罗内目光灼灼,“新皇帝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布诏书,宣布越南和中国脱离‘宗藩’关系!”

    顿了顿,“到时候,嘿嘿,我特别好奇,那个关逸轩亲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是怎样的一个表情?”

    克莱芒一愣,随即附和的笑了起来。

    “最好是——”博罗内说道,“嗯,最好这个‘不幸’的消息,关亲王是从我这里得到的——我是说,由我当面来告诉他!如是,我就可以亲眼目睹他的表情的奇妙的变化了!哈哈哈!”

    呃……看来,署理公使对关亲王的怨念很深啊!

    克莱芒干笑了两声,说道:“您说,在收到越南‘独立’的消息后,中国政府会作出何种反应呢?啊,我说的不是表情——我是说,中国会不会像历史上一样,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呢?”

    博罗内狞笑一声,“这还真不好说——不过,我衷心希望中国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

    克莱芒心中一跳,“您是说——”

    “越南新皇帝即位,”博罗内说道,“我们自然要和越南的新政府,签署一系列‘友好互助’条约,其中,自然也包括军事方面的‘友好互助’——如果中国入侵,我们就依据条约,为越南人提供全面的保护!”

    说到这儿,博罗内的眼中,放出狂热的光芒来——

    “亲爱的克莱芒,到时候,我相信,战场绝不会只局限在越南——我相信,一八六零年亚罗号战争的美妙场面,必将重演!这一次,我们该烧掉中国人的哪座宫殿呢?是他们刚刚竣工的颐和园?还是……紫禁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

    慈禧一进明间,便听到次间传来了女子的说笑声,她不由微微一怔:还有人?

    钟粹宫总管孟敬忠先扯着公鸭嗓子,喊了声,“圣母皇太后到!”然后,上前一步,打起了次间的帘子。

    慈禧抬脚跨过了次间的门槛——哎哟,真的“还有人”,且好几个呢!

    和慈安隔着一张梅花小几,并坐在炕沿上的,是慈丽;对面的椅子上,坐着婉贵妃和玫贵妃。

    哎,方才到长春宫请我过钟粹宫的那个小宫女,可没说目下的钟粹宫如此热闹啊!

    一看见她进来了,慈丽、婉贵妃、玫贵妃都站了起来,慈丽微微颔首,喊了声“姐姐”,婉贵妃、玫贵妃两个,则“臣妾给圣母皇太后请安”,袅袅娜娜的福了下去,只慈安坐着没动。

    慈禧一边儿转着念头,一边儿向慈丽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向婉贵妃、玫贵妃虚抬了抬手,“都起来吧!”

    顿了顿,“今儿倒是热闹啊!”

    “有一件事儿——”慈安笑着说道,“挺好的一件事儿,得大伙儿一块儿商量着办,我就叫人把你请过来了——嗯,你先坐吧!”

    说着,向着炕几另一边、慈丽的那个位子,微微的偏了偏头。

    慈丽已经离开了炕榻,桴鼓相应的将手轻轻一让,“姐姐请!”

    慈禧说了句“我偏了妹妹了”,然后便坦然坐下,待她坐定了,慈丽方才在婉贵妃的那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婉贵妃也好,玫贵妃也好,都不能和皇太后并坐,于是,就坐到了旁边的两张圆杌上。

    宫女上了茶,慈禧端起茶碗,抿了一小口,放下茶碗,合上碗盖,这才慢条斯理的问道,“什么事儿啊?这么人齐的?”

    慈安先看了婉贵妃、玫贵妃一眼,然后转过头来,对着慈禧,“婉贵妃、玫贵妃她们,过来跟我说,大冷的天儿,轩军近卫团的兵,杵在外头,顶风冒雪,这个,怪辛苦的!嗯,人家既然是替咱们站岗,咱们在屋子里头,暖暖和和的,是不是该……嗯,表示、表示什么呢?”

    慈禧目光一跳。

    “我一想,也是啊,”慈安继续说道,“就问,那你们说,该如何加恩呢?”

    顿了一顿,“婉贵妃、玫贵妃说,她们姐妹几个——哦,还有祺贵妃,还有璷妃、禧妃、吉妃、庆妃、容妃、璹妃她们几个——私下底商量过了,想了一个主意出来——叫御膳房熬几桶姜汤,请轩军的弟兄们喝了,暖一暖身子,她们姐儿几个,愿意掏梯己出来,凑这个份子。”

    慈禧的秀眉,微微一挑,脸色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了。

    慈安一无所觉,继续说道:

    “婉贵妃、玫贵妃说,主意是有了,也不晓得合适不合适?于是姐儿几个就公推她们俩过来请懿旨。我想,哎,这是挺好、挺窝心的一个主意啊,这个……显得大伙儿多和睦、多融洽啊!不比赏银子、赏物件有意思?而且,自己凑份子,费用不用官里来出,愈发显得情分重了!”

    说到这儿,笑了一笑,“反正,轩军在宫里的兵,人数虽然不少,可是,到底不过几桶姜汤,能值的多少?未必就吃穷了咱们!于是我说,好啊,这个份子,也算我们姐儿仨一份儿!”

    略略一顿,“婉贵妃、玫贵妃说,三位皇太后的份子,很该她们姐儿几个孝敬,我说,哎,我们怎么好赚你们这个便宜?你们几个,若娘家宽裕些还好,娘家若没那么宽裕,日子其实也是过的紧巴巴的,我们三个皇太后,到底比你们有钱些吧!于是乎,一个推、一个让——这不,你来的时候,我们正在为这个事儿打擂台呢!”

    慈丽、婉贵妃、玫贵妃,都笑了起来。

    *

第二十三章 有人要来抢圣母皇太后的“专利”了() 
慈禧也轻轻的笑了一声,不过,没有说话。

    等了一小会儿,慈安略觉奇怪,“哎,这个事儿,你觉得怎么样啊?”

    慈禧还是没有马上答话,过了片刻,才慢吞吞的说道:“这件事情,问过轩军那边儿的意思吗?”

    啊?

    问轩军的意思?——什么意思?

    慈安愕然,“没有啊……这个,呃,你什么意思呢?”

    “这算‘劳军’了,”慈禧闲闲的说道,“对吧?”

    “呃……算是吧。”

    “上一回去天津‘劳军’,”慈禧说道,“可是……‘那边儿’先开的口啊,这一回,是不是也该先问一问人家的意思呢?如果人家没这个意思,咱们——哎,我倒不是说咱们上赶子什么的,我是说,打人家一个措手不及,不大好。”

    不大好?

    慈安、慈丽、婉贵妃、玫贵妃,都大出意料。

    这么好的一个事儿,您居然不赞成?

    至于缘由——慈禧说的缘由——什么“上一回”、“这一回”的,呃,这两个“回”,是一回事儿吗?

    “上一回”——天津的那一“回”,确有“劳军”的意思在里头,不过,摆在头一位的,还是“巡阅”;“这一回”,所谓“劳军”,其实也可以说是“加恩”,本质上,跟赏银子、赏物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此“劳军”实非彼“劳军”,您将两“回”混做一谈,怎么个意思呢?

    您不可能不晓得,“上一回”、“这一回”,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啊?

    难道,君上有赐,还得先问上一问,哎,臣下呀,我要赏你二两银子,你要还是不要啊?你如果要呢,我就赏了,你如果不要呢,咱们就算了。

    “上头”的恩典,臣子自然也有“力辞”的,可是,怎么着也得等“上头”将恩典赏了下来,才谈得上辞还是不辞啊!

    正因为如此,虽然事实上这个事儿已经问过了“轩军那边儿”的意思,可是——不能明说啊!

    几个妃嫔,私下里凑在一起,叽叽喳喳,捣鼓出一个主意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哪里可以不先请旨,就自己先跑去“问过轩军那边儿的意思的”?

    难道说,啊,俺在御花园里赏雪,“巧遇”了“轩军那边儿”,于是,俺们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当场就把这个事儿给定下来啦!

    当然,彼时,皇帝也在现场,也可以说是已经“请过了旨”,可是,先朝妃嫔不归皇帝管,归皇太后管,请旨,是请“懿旨”,不是请“圣旨”。

    一时之间,慈安接不上慈禧的话茬,滞了一滞,转过头,求助似的向婉贵妃看去,然而,婉贵妃却垂下了眼帘,两个人的目光没有对上。

    屋子里原本热烈欢快的气氛,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几个女人,都难堪的沉默着。

    打破沉默的,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