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昨日之门-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的社会青年就瞧见了。

    那人正跟一个刚来的大混子热络的聊着,赶忙三两句请进去,几步跑下台阶迎了过来。

    “余哥你来了,这边请。”

    “好。”

    心里发憷的余杉也不多话,跟着往里就走。进了大堂,顿时一股嘈杂的声浪扑面而来,一楼二十几桌都快坐满了。几个服务员战战兢兢的伺候着,反应稍微慢一点立刻引得咒骂声不止,有等不及的混子干脆自己搬箱酒放在脚边,没有瓶起子就用筷子起来,一时间觥筹交触好不热闹。

    刚子的手下人面很广,一路上总有混子瞧见了起身说两句话,还有熟悉的灌了他两杯啤酒。一路走走停停,社会青年把余杉引到了一处包厢。

    包厢不大,席面已经上来了,里头一个人没有。把余杉请进去后,那社会青年歉意的说:“对不住,余哥。刚哥本打算今天就请你一个人的,结果来的时候碰上了胡老六,胡老六嘴欠,他一嚷嚷半个齐北道上的兄弟全都知道了。你先吃着,刚哥说了,待会儿他应付完就过来。”

    房门一关,社会青年走了。没一会儿门打开,那社会青年带了两个人过来陪余杉。跟外头的混子一比,这俩人明显顺眼多了,没有刮青的头皮,也没有明晃晃的大金链子,张口闭口的也不把脏话挂在嘴边。落座后一介绍,白脸的叫田志超,红脸的叫吕伟,这俩人都跟着刚子讨生活。

    吕伟个子不高,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齐北社会上那点事儿就没有他不知道的。倒是田志超话不多,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不知道的底细的绝对不知道这家伙也是个混子。

    又等了一会儿,刚子还没来。余杉心里反倒松了口气,这辈子他从没跟刚子这种社会大哥级的人物打过交道,吃饱喝足打个照面就走也不错。唯一烦恼的是怎么把包里的碟片交出去。

    他这儿正心里打鼓呢,房门一开,呼啦啦进来一票人。领头的头上缠着绷带,胳膊上还打着石膏,相貌平平,唯独那双眼睛狂傲里头透着一股子狠辣。余杉赶忙起身相迎,吕伟跟田志超俩人也起身恭敬的叫了一声‘刚哥’。

    刚子笑着冲俩人摆摆手,目光始终盯着余杉,离得老远伸出完好的左手:“余先生,大恩不言谢。要没有你,我刚子这条命说不定半个月前就交代了。军子!”

    “哎!”刚才那社会青年应了一声。

    “倒酒!”

    军子抄起一瓶五粮液先给余杉满上,又找了个空杯倒满。刚子抄起酒杯跟余杉碰了一杯,“啥也不说,我先干为敬。”一仰脖,三两白酒一饮而尽。

    余杉看得直皱眉头,他天生酒精过敏,要是一杯啤酒也就罢了,问题是这可是白酒。但这时候不喝也得喝,余杉皱着眉头同样一饮而尽。三两白酒进肚,余杉顿时感觉从嗓子到胃跟火烧的一样。

    更要命的来了,军子提起酒瓶子又要给余杉满上。余杉赶忙止住:“等会儿等会儿。”他苦笑着对刚子说:“先等一会儿,我这人天生酒精过敏。刚才那一杯喝完我都不知道能不能走出去,再来估计真得进医院了。”

    刚子愣了愣,好像头一回听到酒精过敏这种事。正要说些什么,就瞧见余杉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跟着胳膊上慢慢起了一些小红点。

    “余先生你这就见外了,不能喝酒你早说啊。”刚子说完,抢过余杉手里刚倒的半杯酒一饮而尽。酒是喝不成了,刚子吩咐人搬了箱饮料,又让小兄弟给余杉买了抗过敏药。

    落了座,刚子先介绍了余杉,又把跟进来的几个人一一点名介绍,说都是他刚子的兄弟。一众混子跟余杉打了招呼,大家伙这就算是认识了。

    酒桌上略显尴尬,余杉有些拘谨,但包括刚子在内所有混子在内同样都很拘谨。余杉没跟他们这类人打过交道,他们同样也很少跟余杉这样浑身书卷气的人打交道。于是除了吕伟层出不穷的段子,就剩下频繁的敬酒了。

    看得出来刚子威信十足,所有混子朝余杉敬酒,头一句就是‘我喝酒余先生喝饮料就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先前的拘谨慢慢退去。余杉倒是跟身旁的田志超聊得火热,这个文质彬彬的混子简直就不像是混子,国内国外的大事小情,尤其是时事政治,这家伙门儿清的很。

    刚子偶尔会插上一嘴,询问余杉的职业、家乡、年纪。余杉说自己倒腾电子产品的,老家在齐北下面的郊县宜安,又说了自己的年纪。俩人一论,余杉实际年龄比刚子大三岁。

    许是喝酒的缘故,刚子管余杉叫了声哥,又指着余杉冲着所有混子说:“余哥救了我一命,他要有事儿兄弟们帮衬点儿。余哥是文化人,跟咱们不是一路,没事儿别去烦他,都听见没?”

    一众混子轰然应诺。刚子在包厢陪了余杉快一个钟头,有小兄弟过来耳语几句,瞧刚子的神色是打算散了饭局,出去招待外面道上的朋友。

    余杉垂在饭桌下面的手攥成了拳头,抢在刚子开口之前突然说:“刚子,我能跟你单独聊聊么?”

    刚子一滞,左右看看,冲着自己的兄弟点点头。六个混子跟余杉打了招呼,呼啦啦离开包厢,顺手还关上了包厢门。

    包厢里就剩下余杉跟刚子,刚子敬了余杉一根烟,自己也点燃说:“余哥,你有啥事直接跟我说。我刚子在齐北大小也算号人物,能办到的绝不含糊。”

    余杉沉吟了下,问:“上次袭击你的人……找到了么?”

    刚子脸色沉了下来。一个赫赫有名的社会大哥让人给送进医院,这绝对是损名声、掉面子的窝心事儿。“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余杉抽了口烟,说:“不瞒你说,我从滨江找了私家侦探来对付一仇人。没找到仇人什么把柄,倒是有意外发现。”

    说着,余杉打开包,掏出了那张光盘。这年头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中期的饭店,包厢里不但有电视,还有配套的麦克风、影碟机,客人喝高兴直接在包厢里连唱带跳。

    在刚子疑惑的目光中,余杉起身打开电视与影碟机,将那张光盘放了进去。拿起遥控器按了播放,那段截取的视频在29寸电视里放了出来。

    余杉选取了隐藏在窗口的摄像头,一盆吊兰将镜头稍稍遮挡,只露出半个客厅,看起来就像是有人趴在窗口偷拍一样。随着视频的播放,房门打开,先进来的是晓燕。

    余杉留意着刚子的神色,发现刚子看见晓燕的刹那眉头明显皱了起来。随着视频的播放,黑子与晓燕的对话一字不落的透过电视播放出来。

    视频很快放完了,刚子的反应很奇怪,他不但没有愤怒,反倒意味复杂的盯着余杉看,看得余杉直发毛。

    “余哥,你……跟黑子有仇?”

    单杰因黑子而死,这仇大了去了。余杉点了点头。

    刚子左手拍了下大腿站起了身:“余哥,你今晚没啥事吧?没啥事就多留一会儿。我招待招待道儿上的朋友,回来咱们再聊。”说完,刚子起身推门而去。

    余杉怔在那儿好半天,也没琢磨明白刚子到底是什么意思。过了一会儿,包厢门打开,吕伟跟田志超这俩刚子的手下有进来陪余杉了。俩人陪着余杉吃吃喝喝,谈天说地,每每余杉看时间,总有人劝余杉多留一会儿,说刚哥交代了,他们俩必须把余杉给留住。

    五点开始的饭局,一直持续到十点多。余杉中间光厕所就去了三趟。十点半一过,余杉再也坐不住了,正这个时候包厢门打开,喝得脸色煞白的刚子回来了。

    他似笑非笑的冲着余杉说:“余哥,走吧,我请你看一出戏。”

    余杉出去的时候,发现饭局早就散了。大堂里的狼藉早已收拾干净,服务员换上了干净的桌布与杯盘。出了饭店,刚子没让余杉开车,叫来军子开过来一辆本田,拉着余杉坐进后排,汽车发动朝着市中心开去。

    一路上刚子沉默不语,车厢里的气氛很诡异。余杉几次要开口询问去哪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车行十几分钟,本田停在了胡同口边儿上,斜前方就是蓝彪的金碧夜总会。

    刚子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就说了一句话:“干吧!”随即挂断了电话,目光死死盯着金碧夜总会的大门口。

    过了一会儿,就瞧见刚子从金碧夜总会大门走出来。一手拿着电话讲话,一边还四下张望着。放下手机,刚子跟门口的迎宾调笑了几句,顺手捏了捏一个迎宾的脸蛋,迈着四方步朝街边走去。

    正这个时候,从街东面缓缓开过来一辆摩托车,车上坐着俩戴头盔的人。摩托车减速,停在黑子面前,后座的人问了一句什么,黑子诧异了一下,随即扭头就跑。

    但一切都太晚了,后座的人从夹克里掏出一把锯短了枪管的双管猎枪,朝着奔跑中的黑子扣下了扳机。

    吭!吭!

    两枪打完,黑子惨叫着倒在了地上。摩托车发动,加速轰鸣着呼啸而去。

    枪击就活生生发生在余杉眼前,距离也许都不到五十米。强烈的感官刺激,让余杉心跳加速。他身旁的刚子很平静,若无其事的点了根烟,降下车窗吩咐军子:“走吧,戏看完了。”

068 没有人是傻子() 
回程的路上,刚子一口口的抽着闷烟,吐出的烟雾被车窗灌进来的风吹散。他丢了烟蒂,突然说:“怎么样,余哥,刚才那出戏还满意么?”

    余杉嚅动了下喉结,咽了口吐沫,一言不发。他确实不知道该如何接口,哪怕此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直到血腥的一幕在眼前上演,他才真正意识到他要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刚子的口碑很好,讲义气,重兄弟,从没传出过欺压良善的负面消息,这些美好的描述有一阵甚至恍惚了余杉对其的认知,忘了刚子是社会大哥的事实。

    怎么定义社会大哥,余杉说不清楚。但他很清楚,一个人心不黑手不狠,根本就不可能当得了社会大哥。作家孔二狗写的书里曾经对社会大哥乃至涉黑团伙有过阶段性的分析,书中孔二狗将流氓团伙分为三个阶段。

    八十年代的古典流氓,九十年代的拜金流氓,新世纪的黑涩会。受口岸影响,南方沿海地区的黑涩会发展迅速,但实际上滨江黑涩会出现的甚至比沿海地区还要早。八十年代末的时候,乔四跟杨馒头号称一人占了一半东北。其实杨馒头在乔四手底下跟打杂的没什么区别。要不是乔四作死,估计杨馒头还指不定什么时候能出头。

    当时国家领导人来滨江视察,前有警车鸣笛开道,所有的车都让了,结果乔四开着五个8车牌号的奔驰不但没让还超了车。领导人很诧异,问那是谁的车。答:“乔四老爷的车。”接下来的事儿新闻上就能看到了,据说抓捕的时候国家根本就不信任滨江警察系统,异地调的警察,抓到乔四的时候,乔四正跟滨江市几个领导打麻将。

    九一年乔四被枪毙,滨江市民提起乔四头一个反应不是拍手称快,而是崇拜。是不是很邪门?莫非整个滨江的市民都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有老百姓就说了,乔四在的时候比现在治安好多了,起码黑枪没那么泛滥。这话说得没错,乔四活着的时候就是滨江道儿上的龙头大哥,道儿上的事儿从来不是谁有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