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唐仙侠-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那东西做什么?”

    “去河西做生意有用啊。”

    “这街面上哪有?”

    “那哪有?”

    “皇宫大内。”

第三百二十一章 英雄无主() 
又寻访了几天,莫聪总算明白一个事实:在坊间找这河西地形图是不靠谱的。便和大家商量,谁有什么事儿赶紧办,过几天就出发去河西。

    “急什么,刚过完年。”李克用不大乐意。

    “长安居,大不易!”莫聪嘿嘿了一声。

    “又不住客栈,又不买财米油盐。有什么不易?”

    在长安出门都要花钱,莫聪倒不好意思出口,这时就听萧玄衣道:“是啊,这大长安多好玩。”

    “不是那意思。据说河西跟受降城差不多,现在咱们这里开春,那里还是天寒地冻,再说又荒凉,几百里没个人影儿,去了能干什么?”李克用分辨。

    “反正都是给你们李家办事的,你不急,我们急什么?”

    “我还得找人给我那只螃蟹画一张图呐。”李克用勉强找了一个理由。

    “对了,我得告个假。”鲁奇站起来正经八百的说道:“上次跟那个郭老丈说好,要到他家拜访的。”

    “行,我陪你一块去。”莫聪道。

    “我也去。”萧玄衣也响应。

    看看第二天就是吉日,几个人便先备了一些礼品。李克用装模作样地问几个纪纲:这长安城有几个写真好手,哪个最好

    到了这天出门时,李克用便跟了出来。萧玄衣纳闷:“你怎么不画你的横行图去?”

    “正托人忙着呢?”李克用含糊其辞。

    “整天说人装逼,这回自己装上了。”

    “我哪装了?”

    “把弄得自己跟个大忙人儿似的,其实闲得蛋疼。”

    李克用打着哈哈:“老三你说话这么糙。”

    郭老汉家在城西,走金光门最为便当。出城数里,大家明显感觉到春天的迹象:柳色含青,麦苗秀发,时而一阵风吹来,也不那么冷了。

    远山隐隐,道路迢迢,几处烟村散布在田野上。偶然遇到些村夫野老,或牵牛,或荷锄,春耕已经开始了。

    几个人一边走一边打听,很快就找到了老郭家。一个十来岁的应门童子飞跑进去报信,几个人便在院门外等候。

    这郭老汉僻居乡里,虽不是什么高门甲第,但门户齐整,青瓦粉墙,远非一般人家可比。

    那郭老汉急忙迎出门来,跟几个人分别见过礼后,就拉着鲁奇的手:“正要借重老弟妙手,你怎么才来?”

    “老丈什么事儿早说啊?”

    “既然来了,也不急这一时。”

    郭老汉领着几个人进了院子。果然是养花种树人家,窗前阶下尽是药栏花池,庭院中放了一口硕大的青缸,萧玄衣问了一下,才知道这缸是栽莲用的。

    来到客厅,那应门童子便端上茶来,鲁奇喝了几口茶,又问郭老汉什么事。

    “我有一块木料,想请老弟看看能不能解开。”

    “天底下还有木匠解不开的木料?”李克用笑了。

    “要解开这木料大有讲究。不瞒几位老弟说,我这块木料放了三十年了,长安城内的能工巧匠也都问遍了,没有人敢下锯。”郭老汉卖关子。

    “老丈能不能让我先看看这块木料。”鲁奇好奇。

    “我已经让家人杀鸡备酒了,用过饭后再看不迟。”

    “怎么着?怕我不尽力,先用酒饭拿我。”鲁奇开玩笑。

    “既然老弟这么说,那咱们先去看看。”

    郭老汉便领着几个人又进了一道院门。这进院子跟头一进的布局差不多。只是没有栽荷的大缸。

    郭老汉打开西厢房门,几个人跟进去,屋里摆着锄头、犁铧一类的农具。半空里悬着一口木箱。比棺材小不了多少。

    “就在这里了。”郭老汉指着木箱道。

    “为什么要吊在梁上?”萧玄衣问。

    “木料最怕潮,怕虫。”鲁奇解释。

    “也怕老鼠。”郭老汉补充罢又说:“哪位老弟搭把手,把这箱子放下来。”

    萧玄衣看了一下,那箱子被两根绳子挂在梁上,两边梁头下的墙上各有一个铁环,绳头系在铁环内。

    萧玄衣示意了一下李克用,李克用便替下郭老汉,两人各自将绳头解开,徐徐落下箱子。

    郭老汉找来一把斧头,将铆着箱盖的四个钯钉砸掉,萧、李二人把箱盖移开,里面放着水桶般粗细的一段木头。

    “老弟,你能看出这是什么木头?”郭老汉问鲁奇。

    “桑木。”鲁奇应声答道。

    “老弟果然好眼力。”

    “这桑木除了粗大些,也没看出有什么奇特之处啊。”鲁奇不解。

    “从外面当然看不出来,解开来才有。”郭老汉说罢又解释了一番,众人这才明白:

    木料锯开来,断面上都有一些纹路。据郭老汉说,这块桑木锯开后的纹路呈飞鸟形。

    “要这样那就是宝贝了,越逼真越值钱。”李克用也知道。

    “这么说吧,如果下锯没有一丝儿偏差,解开的两个面上正好是一对鸳鸯。翎毛都不带少一根的。”

    “这倒是不太容易。”鲁奇吸了一口气。

    “是啊,我问到过的顶尖好手,有一个说他能解出一只来,鸳鸯,鸳鸯,一只算什么啊?”

    郭老汉说罢,连萧玄衣这种外行都知道这事儿太不容易,首先那鸳鸯纹路在桑木的哪个位置,除了郭老汉没人知道。再一个,还要把鸳鸯一分为二,不能有丝毫偏差,除非鬼斧神工了。

    “幸亏没有先吃老丈的酒饭。”鲁奇突然笑道。

    郭老汉怔了一下:“成与不成,这酒还是要喝的。”

    “那岂不让人愧死?”

    “偌大个长安城,都没人能解开,老弟也不必惭愧。”郭老汉说罢又叹息了一声:“我有生之年,怕是不能亲眼看到这对鸳鸯了。”

    “老丈早就看到了,只是别人看不到而已。”鲁奇安慰郭老汉。

    “也是!”郭老汉掀髯一笑:“只是埋没了这块木头。”

    “老丈的心情应该跟当年的卞和差不多。”莫聪插了一句。

    郭老汉愣了半晌,这才大赞:“老弟之言深得我心!深得我心。要是能让这对鸳鸯大白于天下,便是砍了我的两只脚,也是心甘情愿。”

    英雄无主,幽兰空谷,原是世间一大憾事。萧、李、鲁、莫几个人各具怀抱,闻此言不禁动容。这时就听鲁奇说道:“鲁某不才,愿斗胆一试。只是我有一个请求。”

第三百二十二章 以心传心() 
鲁奇开始之所以婉拒郭老汉,原是没有十分把握。稍有不慎,这稀世之宝就毁在自己手里了。

    技艺到了鲁奇这般地步,肯定是爱惜羽毛的,就算郭老汉不追究,他自己也要抱憾终身。

    及至听郭老汉说起卞和,鲁奇心中不由激奋:那卞和为了一块璞玉,先后被楚王砍掉两只脚,这种用心,不是“功名利禄”几个字能解释的。

    所谓“欲成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操”。天下事必待有十成把握才去做,这世间何来英雄?

    想至此,鲁奇便跟郭老汉主动请缨。郭老汉闻言愣了一下,以手拈须道:“老弟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运斤成风’的故事老丈应该听说过。”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郭老汉竟然背诵了一段原文。

    “不是晚辈自夸,‘运斤成风’的手段,鲁某还是有的,但如果没有郢人,也成不了事。”

    萧玄衣虽然文盲,也听出了一些门道:鲁奇的手段虽然高明,但没有莫聪和他心照,运斤也成不了风。

    郭老汉显然也明白鲁奇的意思,当下点点头。于是鲁奇接着说道:“这段桑木就好比那郢人,我要解开它,必须要知道它。”

    要知道一段木头,这话怎么说的?萧玄衣有些懵懂。这时就听郭老汉缓缓说道:“老弟莫非要学我那‘运睛入木’之法?”

    “运睛入木?”鲁奇不太明白。

    “这名字是我自己起的,也就是能看到木头里纹理的法门。”

    “要不差分毫解开这桑木,只知其然不行,我还要知道其所以然。”

    “我好像给老弟说过,我的技法属于‘心传’一路。悟性高也就是几句话的事儿,悟性差的话,怕是几十年也参不透。”

    “我的手艺原是家传,从五岁开始,解开的木头不下万数,对于木头里面的纹路也思考过,始终不得要领,看来是资质驽钝了。”

    “老弟也不必过谦,悟性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看老弟与此法有缘没缘。”

    鲁奇正不知如何回答,这时就听莫聪说道:“我们都是行外人,也听不懂,还不如到院子里看看老丈的花木有趣。”

    郭老汉用手一指:“那边有个角门,进去就是花圃,几位随便看吧,老汉不奉陪了。”

    莫聪便跟萧、李二人使个眼色。两人还傻不愣登的站着不动。莫聪只好扯上萧玄衣和李克用,三个人出了西厢房。

    角门原来被西厢房影着,三个人转过西厢房的墙角之后就看到了。进了角门,又是一个大院子。

    园子里栽满各种花木,中间是几间草堂。三人来到堂前,这才看到一个青石砌边的水池,不方不圆。

    池边一丛竹,竹下几块怪石,有的石块上面十分光滑,估计供人坐的。池内有几尾鱼正浮上来晒太阳,见人不惊。

    “这郭老丈倒也是个雅人。”莫聪自言自语了一句。

    “还不知那老郭肯不肯教呢,你拉我们出来干什么?”李克用有点儿不爽。

    “你们真是看不出火色儿。”莫聪拥鼻笑道。

    “怎么了?”萧玄衣问。

    “那老丈已有心将技艺传给鲁奇大哥,就是因为我们在场,这才吞吞吐吐。”

    “我也就是当故事看,谁稀罕那套‘运睛入木’。”李克用不鸟。

    “话是这么说,但人家毕竟是心传之迷,所谓‘真法不传六耳’。”

    “‘心传’到底啥意思?”萧玄衣问。

    “这里面原是有个典故。”

    有一次,大梵天王请佛祖释迦牟尼为众人说法。佛祖端坐在灵鹫山的莲台之上。大梵天王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顶礼佛足后退坐一旁。佛祖拈起金婆罗花,瞬目扬眉,遍示大众,却一句话也不说。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晓得佛祖是何用意。这时迦叶尊者破颜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种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方式就是‘心传’。后来开了禅宗一脉。”莫聪最后总结了一句。

    “我怎么听不明白,那佛祖到底传了没有?”萧玄衣问。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证明已领悟到佛法的精义了。”李克用境界比较高。

    “这么玄乎。”萧玄衣叹道。

    “比你的玄衣还玄!”

    莫聪点点头:“所以我才叫你们出来,咱们在也听不懂。反而有瓜田李下之嫌。”

    “也说不定,这心传全靠悟性,我觉得我的悟性比鲁奇大哥要高一点点。”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