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唐仙侠-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句话叫“一贫如洗”,遭过水灾的人家就是这个样子。宋、汴二州的老百姓要拉饥荒了。

    按照朝廷惯例,一个地方遭了灾,要蠲免赋税徭役的。但上至天子,下至里正,都喝酒吃肉惯了,何况那些大人先生们还要养爱姬美妾,税收少了怎么过?

    朝廷要蠲免,地方官又受不了,这么一搞,赋税反而征收的更加急迫。生怕夜长梦多。

    老百姓伐木拆屋,鬻妻卖子尚不能完税,死在徽纆之下者多有。宋、汴二州难免十室九空了。

    宣武军的治所就在汴州,节度使的牙兵大多是汴州人,军民关系盘根错节。眼见亲人遭灾,官府横征暴敛如故。深更半夜,篝火狐鸣,牙兵们哗变了。

    汴州到洛阳不足五百里,中间大多是平原,无险可守。汴州一乱,天下震动。朝廷快速出动东都禁军。

    牙兵们本来没什么蓄谋,正开仓放粮闹得欢,便被禁军一鼓捣入。当下擒住作乱牙兵八百人。

    估计是怕激起汴州民变,这才把那些牙兵押到洛阳来处决。

    那少年口齿伶俐,一说起来便滔滔不绝。抡锤的铁匠停下来喝止他好几次,仍然没妨碍他把故事说完。

    “小孩家口无遮拦,几位客官不要往心里面去。”估计铁匠怕出言成祸,便拭着手过来解释。

    “我这都是听你说的。”少年顶撞。

    铁匠老羞成怒,举起手来要打,又缩了回去:“这孩子真是没一点儿眼力价儿。”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老一少应该是爷儿俩。唐静便劝道:“我们不是那种人,又都是过路的,大叔尽管放心。”

    “你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李克用也说道。

    铁匠明显很开心,口中却说道:“有什么出息啊,能把我们家传的手艺学会,饿不死就行。”

    “我才不学打铁,我要领兵打仗。”那少年嚷道。

    “天下太平的,你打什么仗啊。”铁匠在儿子头上推了一把。

    “我说得是打南诏蛮。”

    南诏近年来几番入寇,少年故有此言,见儿子说话还靠谱,铁匠又去打铁了。

    “要说打仗啊,死个万儿八千的也不算什么,这太平世道,一下杀那么多人,我还真是第一次见。”那少年被李克用赞了一回,有点老气横秋。

    “要处决八百人,你们这些刀,也不够用啊?”

    “这洛阳城算上我们有五家打铁的,每家做五十把,再加上官府原本就有的,也差不多了。”

    “克克,我有点不明白哈。”唐静问道。

    “怎么不明白。”

    “比如杀鸡,一把刀能杀好多鸡,为什么一把刀只能杀三个人。”

    “行刑讲究干净利落,一刀下去,人头落地,不能骨断筋连的。一把刀砍三个人,刃口都卷了,又不能现场磨刀。”

    “原来是这么回事。”

    见铁匠儿子伶俐可爱,李克用有心要照顾他们的生意,便提出要买一把弯刀。估计弯刀多为胡人所用,铁匠铺里没有。

    弯刀的主要作用是削拉,弧度上很有讲究,李克用考校了铁匠一回,见那铁匠手艺果然家传,便给出了弯刀的尺寸和大样,付了定金,说好三天后来取。

    三人出了铁匠铺,见萧玄衣一直不说话,李克用有点纳闷,便开玩笑道:“老三,是不是又让你破费了,你心疼啊。”

    “跟你在一起,啥时候不是我破费啊。”萧玄衣嘟囔。

    “那你怎么愁眉苦脸的,好象别人欠你钱似的。”

    “我愁眉苦脸了吗?”萧玄衣对着唐静呲了呲牙。

    “对了,我想起来了,萧大哥家是夷门的,汴州遭灾了。”唐静道。

    “我怎么把这点给忘了。”李克用恍然大悟:“你家里不是还有个弟弟嘛。”

    “是啊,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萧玄衣忧心忡忡。

    “要不这样,这里的事儿交给我,你先回汴州一趟。”

    “羊肠坂上那几位不也是我大哥吗。”

    这句话算是道出了萧玄衣的两难境地,一面是鲁奇、莫聪、盖寓,一面是孟知微。

    “弯刀已经订了,再买一张好弓,对付高并,我一个人就行了。”李克用自信满满。

    “你不怕高并的妖术啊?”

    “当时我要是有箭,高并妖术肯本就发不出来。”

    “你要真有把握,我这就回夷门了。”

    当然萧玄衣也不能说走就走,还得跟李克用把弓箭买了。言谈之间,三人已来到了洛阳西市。

    洛阳城的大致规划是这样的,利用纵横十几条路,将城内分成上百个网格,一个网格一般为一坊。个别网格定为“市”。

    洛阳城内有三个市,其中北市和西市相当于一个坊那么大,南市有三个坊那么大。

    北市因为靠近皇城,所以最为繁华;南市最大,繁华仅次于北市。最不起眼的就是西市。

    西市里都是一些冷门生意,比如买棺材的,买寿衣的,买瓦刀泥墁的

    见西市冷冷清清,李克用不禁皱了一下眉头,买弓箭的怎么选这么一个地方。

    三人在西市转了半天,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一个小门脸儿,招牌也没有,大白天的还挂着门帘。

    掀帘进去,还真是卖弓箭的,两侧的墙壁上挂着几张弓,弓上满是灰尘,几个箭袋,有两个箭袋里还插着十来支白羽。

    李克用见此情景掉头要走,萧玄衣连忙拦住:“怎么了。”

    “这里的弓有一张能用吗?”

    “跑这么远来了,好歹也要问问吧。”

    正说着,一个老者从店的内门进来:“客官要买什么?”

    “你们除了墙上挂着的这几张,还有别的弓没有。”

    “倒是没有存货,不过我们可以定做。”

    李克用一听这话又要走,萧玄衣又问:“你想要什么样的弓,给掌柜的说一下。”

    “做一张硬弓,没有三个月下不来。”李克用冒了一句。

    “这位客官一看就是行家。”掌柜的插话:“做一张好弓,要用北土的羊角,辽东的桦皮,东海的鱼鳔胶”

    “你说得这么在路,你这怎么没有好弓啊?”

    “要说起来,这事儿得怪玄宗皇帝。”

    天宝年间,海内升平,猛士良将守在四方。玄宗皇帝有意偃武修文,便下了一道诏命:中原人不能挟带兵器,习弓矢者有罪。

    从此中原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甚至有当武官者,其父兄皆以之为耻。

    没多久,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个月便攻下东都。这跟中原人不习武有很大关系。

    安史之乱后,朝廷也意识到自废武功的不妥,对兵器不再禁止,但中原人重文轻武的风气已经形成。

    没有人需要,也就没有人生产,所以整个洛阳城内,卖弓箭的也就这么一家。

    想想在铁匠铺,官府连法刀都要临时定做,虽然囚犯的人数多一些,但兵器在洛阳城没有市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洛阳城仅此一家,李克用只得捏着鼻子挑了一张弓,几十支箭。一出西市,李克用就叹道:“老三,这下我帮不了你了。”

    “啥意思。”

    “去汴州你得缓一缓,高并的事儿还得借重。”

    “我就说嘛,无我不成席,不过我对高并的妖术也没什么好招儿。”

    “高并啊高并,我该拿你怎么办?”李克用自言自语。

    “其实我有个主意。”唐静插嘴。

    “那还不快说。”

    “你们还记得杨华吗?”

    “就是在太行山上遇到那个色鬼吗?”

    “什么色鬼,人家是神将好不好。”

    “神将算不上,顶多也就是个鬼头领。”

    “就算是鬼头领吧,他应该能对付高并的妖术。”

    “鬼对妖,有点意思,不过去哪里找他呢?”

    “你忘了他说过的一句话了。”

    太行山上月明之夜,唐静问杨华要去哪里?杨华说,他要去洛阳收取八百健儿。

第二百九十四章 洛水决囚() 
汴州的八百牙兵不就是八百健儿吗?杨华属于神道,是没法直接收活人的,但这八百健儿,明天就成鬼了。

    一经唐静说出,萧、李二人恍然大悟。李克用嘿嘿坏笑:“只要找到杨神将,高并不过是一只妖孽。”

    “咱们的自己事儿,干嘛要求别人。”萧玄衣不大情愿。

    “人生一世,谁没有个难处,再说兵凶战危的,求人也不算丢份儿。”李克用不以为然。

    “要求人你求,反正我张不开这个嘴。”

    “三弟又在说笑了。”

    “你男子汉大丈夫,面子抹不开,求人的话我说行了吧。”唐静语带讥笑。

    “那就有劳妹妹了。”李克用补了一句,当即把话敲实。

    “还有一个哈,咱们去求他,他也未必答应。”萧玄衣又提出。

    “不求你怎么知道他不答应。”

    “等你知道时就晚了。”

    “晚了就晚了呗,晚了我照样还能吃宵夜。”

    “就是,他拒绝了咱们,他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费了半天唇舌,去找杨华这事儿总算定了下来,但到哪里去找呢,几个人又伤了脑筋。

    杨华此处来洛阳办差,差事没完,他肯定还在洛阳,只是洛阳城近十万户人家,找一个人无疑海底捞针。

    三人合计了半天,最后还是唐静说,明天在城东的洛水决囚,到法场去找找,或者可能有点线索。

    计议已定,三人当晚便在洛阳城内找客栈歇了,一宿无话。

    连日奔波,三人都累得够呛,第二天很晚才起床。洗漱一番,便出了客栈,直奔延春门而去。

    延春门是城东三门的中间一道门。要去洛水南岸,出延春门最为便当。

    出得城来,郊外尚有一些残雪,寒风料峭。天空里半云半雾,模模糊糊,看不出什么时辰。

    官道上人来人往,多是引车卖浆者之流。三人也没问路,跟着人群往前走,不久就到了决囚的地方。

    洛水南岸人山人海,鼓噪声不时从人海里传出来,绵绵不绝。决囚应该已经开始了。

    “我去去就来。”李克用有点兴奋。

    “干什么你,咱们今天不是来看热闹。”萧玄衣当即喝止。

    “就一会儿。”

    “半会儿也不行。”

    “克克,咱们三人就你最大,你怎么带头不务正业呢。”唐静帮腔。

    “行!行!咱们开始找杨华。”

    杨华是老是少,是胖是瘦,三人心里谁也没底儿。就在人群外围转悠。外围象赶集似的:有买饼买糖人儿的小商贩,有袖手看天的闲汉,还有人穿得破破烂烂,背着一条口袋,不知道干什么的。

    三人出城前没吃饭,萧、李二人倒不觉得饿,唐静估计嘴馋,便要了一串冰糖葫芦。

    象没头苍蝇似得转了半天,李克用开始发牢骚:“这么找,到天黑也找不着。”

    “你说怎么办?”

    “杨华不是喜欢听咱妹唱歌吗?让咱们唱一曲,他就自己来了。”

    “傻啊你,官府在这杀人,你让阿静唱曲?”

    “那你想个办法。”

    萧玄衣和李克用互相推诿,这时唐静咳嗽了一声,对二人使了一个眼色,悄声道:“那个人倒有点象杨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