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烟传-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延将军这真是……”弥射顿首在腿上拍了一掌,唏嘘长吁。

    张韫娘早已跟着落了几回眼泪,玉勒图孜也红着眼眶吸了吸鼻子,试问道:“此番平西疆,延将军立下的军功可不小,就不能……将功折罪么?”

    弥射思忖着点点头:“确也是个法子,况且受了重创,人至今还昏沉着,当今圣人仁爱厚德,咱们若是联名上个奏报,将延将军的功绩表上一表,兴许圣人还能网开一面。风灵,你莫要心焦,明日一早,我便亲送他归营,命军中医士好好诊一诊,顺势也同苏将军商议商议如何写奏报。”

    “大娘可听见了,快莫要再哭了。”张韫娘忙将一方绢帕塞到风灵手中。

    风灵接过绢帕,慢慢地拭过眼泪,低声却绝然道:“阿兄不必忙那些,阿延也不必送去唐军营地,我……我已想妥了,阿延不能回长安去,我带他走。”

    帐中众人皆吃惊地望向她,弥射不确定的问道:“你可想好了?”

    “阿兄知晓我行事向来果决,自然是想明白了的。”她将面上残泪拭去,“阿延替大唐征战半生,不负国不负君,不贪权不恋官。可天家负我,我本就是个商户,不懂甚大义,只知欠债就该偿还,便拿他们护国云麾将军的后半生,予我作个补偿,即便他自此再不能醒,也值当了。”

    弥射的目光在她脸上滞了一滞,眉头舒了又聚,聚了又舒,终是抚掌大喝了一声“好”,“头一回见你便知你是个快意的,果然不错,时至今日也不曾有变。你既决定了,剩下的事阿兄替你安排善后便是。可想妥了要往何处去?”

    风灵将帐中的人一一扫视过来:帐门边守着的是佛奴与木托,上首坐着阿史那弥射与玉勒图孜的丈夫,自己身侧各坐着张韫娘同玉勒图孜,都是能教她全信的,遂点着头道:“唐军营中还有一个筹措粮草的秦岩知晓我的底细,西州和沙州是去不得了,余杭暂也不能回,免得祸水东引。思来想去还是要往西去才稳妥,阿延祖上乃康居国人,我便带他往撒马尔干城去,想来他也会情愿的。”

    弥射沉吟道:“这也使得,此处确也不宜久留,你早作准备,我尽快安排下人手送你们前往。”

    “这却不劳弥射将军,如今西疆坦坦大道,咱们顾坊自家的部曲足可担当护送。”大帐门旁一直未开口的佛奴忽道,说罢又向风灵道:“大娘只管照料延将军,余事自有我呢。”

    风灵欣然点头,转身向弥射郑重一拜:“借了阿史那依勒的假名过了这些年,如今也该归还了,幸而未教阿史那的姓氏受辱,风灵万谢。”

    不等弥射发话,张韫娘已上前架住她,搂着她的肩膀低泣:“咱们姊妹好容易相聚不几年,你便又要走,这一走又不知哪一年能再见。”

    “小可敦言重了。”玉勒图孜瞧不下去这悲悲戚戚的离苦,忍着眼眶里的热意:“大娘不是才收了你家的定礼,那样贵重的定礼,大娘哪里敢跑远,只待她那孩儿落地,且有你们相见的时候。”

    风灵睁着朦朦胧胧的泪眼,忽而朝她们露出一个清浅的笑,一如年少时的模样。

    。

第二百九十五章 撒马尔干() 
风灵抵达撒马尔干城的那日,正逢二月初二开市,此地唐风不盛,不见有人在郊野作那些春播的祭祀。

    进城时的盘查也不甚严厉,守城的兵将只问了她随行人数并来意,风灵下车作了答,只说商户,来投亲行商的。守城兵士朝她的车一指:“车里还有什么人?”

    风灵回头示意佛奴将车上帘幔打起,半露出躺在里头的拂耽延。

    “里头是我夫君,本是康居国人,路上身子抱恙,昏昏沉沉地睡着。”风灵说着粟特话,眼里流露出几分楚楚可怜,顺顺当当地将那兵士打动,挥手示意放行。

    她重回车上,默然执起拂耽延的手,有意垂眼不去看城门的巍峨宏壮。车帘落下,遮住了她脸上的怔忡。“阿延,这便是康居撒马尔干城,以往西来的商客总说撒马尔干城如何气势恢宏,如何堂皇耀目,今日咱们也到了此处,你不想瞧一眼么?”

    躺在她身旁的人毫无反应,她却说得若无其事,好似她所说一字一句,他皆能听到一般。末了,她微微叹息,抓起他的手贴在自己的面颊上,“阿延,方才进城门时,我一眼也不曾去望那城门,待你醒来,咱们一同来瞧。”

    “阿耶,那歇也不曾望过。”风灵身后突然冒出一把脆朗的童声,那歇自她身后探出脑袋来瞧拂耽延:“阿耶,阿耶,你快些醒醒罢,咱们都到康居国啦,那歇甚想看那城门。”

    风灵伸手搂住那歇的肩膀:“你阿耶他太乏了,一十五岁便披甲征战,二十多年来从不曾歇过,咱们莫要吵着他,教他好好地歇着。”

    车在城中晃晃悠悠地行了一阵,佛奴隔着车帘冲里头吆喝了一声:“大娘,到地方了。”

    杏叶从另一车上跳下,忙赶着上前来搀扶风灵下车。佛奴将一扇幽蓝的青金石精细描绘过的大门打开,半砖半木的宅子齐齐整整,收拾得甚好。

    风灵粗略走了一圈,上上下下总有二十来间屋子,并两个园子,宅子后头还有半条巷子,足可容下顾坊百来多部曲居住。宅子不似唐地一贯的宅子那般规整,楼起的也不高,但黄砖砌就的墙面显得异常宽敞明亮,仿佛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教阳光照见。

    “匆匆忙忙间,我也只能找到此处,暂先将就着罢,好歹孩子能有个安稳的落地之所,延将军”佛奴话说至一半,惊觉说错了话,大大地啐了自己一口,“我是说,阿郎也好有个地方先将伤养着。”

    风灵浑不在意,打量着周遭笑道:“极好,我瞧着此处极好,也够宽阔,顶要紧的是合得上眼缘,我甚是喜欢。你也莫再费事去寻旁的宅子,歇上两日,赶紧回西州将阿幺接来是正经。”

    佛奴点头称是,“如今开了春,路上不难走,也不必歇着了,明日我便回西州去,先将阿幺他们接过来,再处置顾坊的搬挪。”

    “佛奴,我没出息,教你跟着我受累,从沙州到西州,这会儿又到了康居,顾坊的买卖要你拾掇了三次。”风灵略有些懊丧,她从不同佛奴见外,这回却是诚心愧疚。

    “确是劳苦了些。”佛奴毫不客气地受下了她的愧疚,转而笑了起来:“亏得七夫人总说你生就是行商之材,怎还没看明白,沙州不过是个小商镇,中转中原与西州之间的货品,咱们挪到了西州之后,做的却是大唐同域外的买卖,格局已教沙州大不同。眼下到了此处,城中是何情形,你也瞧见了,那做的可是天下的买卖,较西州又大出一圈去。往后且有的是大买卖做,顾夫人,你可得兜住了。”

    风灵伸手推了他一把,露出了几分踌躇满志的浅笑。佛奴忧心了一路,恐她日夜照料拂耽延,不肯撒开一点点手,顾坊有他盯着尚不会有什么乱子,可她如此下去便要将自己荒废。现下见她斗志不落,心中大安。

    有部曲抬着拂耽延进门,风灵忙撇下佛奴,着紧地一路引着他们往上房去安置。佛奴猛然忆起曾听人提过康居的一位名医,有肉白骨活死人之能,仿佛正是在撒马尔干城中住着。他匆匆交代了几句,便径自出了宅子。

    不多时,那位名医果真就教佛奴带了来。风灵尚惊诧于他是如何在这陌生的城邦,将一位不愿出诊的清高名医请了来,他已带着医士进了上房去替拂耽延探诊。

    那位医士见风灵跟进屋,竟还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向她作礼问好。

    风灵屈膝回了礼,不敢扰医士诊脉,遂拉了佛奴至屋外细问。

    佛奴向屋内一瞥,附在风灵耳旁细声道:“我曾在西州听人说起过这位名医的一些琐碎,因提到他与贺鲁有夙仇便记得格外牢。听闻他原居金牙山,儿孙皆被贺鲁强拉去充作兵士,无一生还,他孑然一身逃至撒马尔干城中行医,定下规矩:但凡是贺鲁部的人皆不救不治。我打听着摸至他医馆,只说我家阿郎在西来途中教贺鲁所伤,侥幸挣出命来,老丈二话不说,背了医笥便跟了来。”

    风灵不置可否地沉吟了几息。佛奴急忙又解释:“我一句不曾诓他,阿郎不正是教贺鲁伤的?”

    正说话间,老医士慢慢地从屋内踱出来。风灵几步迎上前:“敢问拙夫的伤情,可还有治?”

    老医士显得有些沮丧,微微摇着头:“这位阿郎伤体肤无伤,照着情形来瞧,该是伤在了脑颅内,有残血在里头积淤,便教人昏沉不醒。这样的病灶,老朽还真未治过。”

    风灵神色黯然下去,突厥人的规矩她也明白,但凡成了行将就木的负累,便会径直了断,那医士自金牙山来,也是个突厥人,自然不曾有机会诊治过这样的伤病。

    老医士蹙着两道白眉踌躇道:“曾有个孩子,从马上跌落,重击于石,其情状与里头这位阿郎很是相类。老朽因可惜他年少,私下替他灌过散瘀化浊的汤药,本想着他脑中淤血若是自行散了,也便得救了。可这孩子命薄,昏仆着滴水灌不进,白费了那些汤药,到底没能救过来。”

    风灵忽地重新打起精神,向那老医士屈膝不肯起:“求医士将那散瘀化浊的汤药也开予奴,拙夫他并非滴水不进,每日里靠米汤水已撑持了数日”

    老医士二话不说,即刻返身回屋,在案上疾笔写下了一个方子交予风灵:“夫人可得想仔细了,方子我是写予了你,管不管用,只看各人造化。阿郎脑中的淤血若是能散,指不定哪一日便醒了,若是散不了,或即便是散了,也有可能”

    “我省得,医士只管尽心开方便是,不论他日后怎样,我都受着。”风灵接过方子,屈着的膝几乎要碰到地下。

    老医士背起医笥告辞,将充作诊金的两枚小金饼塞回到佛奴手中,重重一叹:“都教贺鲁害得不轻,伤老朽尽力来治,诊金却是休要再提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儿惊啼() 
撒马尔干的春意随着憋了一冬的贸易的盎然复苏,这座城中商户之多,买卖之繁盛,是风灵前所未见的,以往她只当长安与西州的大市已尽繁华之极,现下只一个劲儿地叹自己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了那么多年。

    佛奴颇费了些功夫,新盘下的铺面较之在西州的足大出一倍去,本就是保养得极好的铺面,修葺整理之事,倒也省心。他将大半的功夫耗在市中,每日归家便与风灵细说那些或惊心动魄,或教人称奇的买卖。

    风灵本该同他一道在市中堪视风土人情,学一学此地的营生规矩,而今却只得在宅中等着佛奴来说予她听。一则她将近临产,肚大如箩,不宜四处走动,二则,她每日清早要耗费一个多时辰,以一根空心枯草管,将米汤水和汤药一点一点地滴入拂耽延口中,午后又是如斯一个时辰,夜间还得再喂一回,委实离不得她,更遑论梳发拭身这样的琐碎,她一桩也不愿假手于人。

    “今日我修了书信予去余杭,告知阿爹阿母阿兄我安生何处,过些日子阿兄来瞧咱们,待他到时,小莫诃大约已降生了罢。你可知,那歇如今学业甚好,今日的书信,便是他替我执笔的呢,他说‘康’字是他与阿耶的姓氏,留了好几副,只待你醒来去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