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拾旧路-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几个小混混也看到了成平和张兵两人,追了几步,眼看不可能追上就停了,站在那里冲远去的两人放着狠话。

    “哈哈哈”两人笑着,骑车飞快的冲到了外面的大路上,几分钟过后就到了新华书店门口,远远地就看到刘刚和荣宇两人站在书店门口的台阶上,他们家属区离书店很近。

    汇合后,放好车子,四人就进了书店,书店里人很多,大多都是些学生,这个时代没有太多娱乐,没有电脑、没有网吧也没有游戏厅,周末很多学生的活动都是逛书店,在书店里消磨一天的时间。

    书店不算很大,但已经是整个县城最大的书店了,前世张兵在这个书店里渡过了很多的周末。所以现在对这里很熟悉。

    进来后大家都是各自有目标,他们三个都奔小说小人书而去,张兵直接来到摆放专业书的书架处,然后沿着书架开始寻找自己想要的书籍。

    这块地方基本属于成年人,很少有孩子到这边来,突然看见有个小孩在书架前煞有其事的在寻找书籍,大家都感到有点惊讶。

    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张兵找了一圈,始终没有找到相关的书。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的想个办法”,张兵站在原地想了一会,直奔这层的服务柜台,看到柜台里坐着一位阿姨,正在那里看书,张兵问道“阿姨,打扰您一下”

    柜台内的阿姨抬起头看着张兵,“小孩,你有什么事?”

    “您好,我想找两本书,刚才找了一会没有发现,问问您,看看咱这里有这两本书吗”,张兵说道。

    “你找什么书?说说我给你查查有没有”阿姨说着,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厚厚的书籍目录。

    张兵想了一下,耍了一个心眼,对这位阿姨说“阿姨,我有点忘了是什么书了,是我家人让我找得,不过我知道是文物鉴定相关的书籍,要不您帮我查查,如果有我都看看,看到名字就想起来了”

    看着眼前的小孩,阿姨十分不情愿的翻起了目录“不一定找到,我给你找找看,如果没有就别怪我了,可能没有进吧,这种专业书咱们县城也没有买,一般不会进”。

    说完翻动着目录,很快就翻到了这类书籍所在的页处,开始查找,找了一会,抬头对张兵说“还真有,不过很少,就剩两三本了,好几年前进的,一直没有卖出去,在哪里一直放着,你去找找,应该还在,在专业书对第三排的第二层,仔细找找吧”,说完就合上了目录,又开始看他自己的书了。

    张兵写过服务员,然后来到书架前,在他刚才说的地方开始找,很快就找到了要找的书籍,很久都没有翻动这两本书了,上面有一层土,张兵轻轻的拍了拍树上的图,看到这两本书分别是许之衡先生的《饮流斋说瓷》和王世襄先生的《明清家具珍赏》,能找到这两本书让张兵大喜过望。

    瓷器是古玩收藏里最大的一个门类,也是中国古玩的代表,最具价值的品类,而许之衡先生的《说瓷》可以说是最权威的介绍瓷器类收藏知识的书籍,是每一个瓷器收藏者必备的专业指南书籍。只是许之衡先生的书籍成书于二十年代,大多是用繁体书写的,不过对于有二十年知识储备的张兵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明清家具收藏也是中国文物收藏里的一个大类,王世襄先生可以说是在这个门类内是登峰造极的大家,后世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拿着王先生的《明清家具珍赏》,满世界的按图索骥的搜罗明清家具,到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市面上的明清家具已经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大多标着天价。

    拿着眼前的两本书,张兵简直有点爱不释手,立刻席地而坐,开始翻阅。

    看着书里的前人的智慧和总结的经验,让张兵对于自己脑海里那些浅薄的收藏知识感到羞愧,这两本书就如同一个宝库,在张兵面前打开了大门。

    被书里内容深深吸引的张兵,仔细的阅读者送中的每一个字和每一副图,不能自拔。

    下午就这样度过,很快图书馆就要下班了,张兵对于两本书还没有吃透,翻过书,看看后面的价目表,有翻翻自己的口袋,发现口袋里的钱不太够,只够买一本的,富裕一点,张兵想把两本书都带回家好好研究研究。

    抬头看了看周边没有发现成平他们几个,张兵拿着书走到柜台前,找到刚才的服务员,告诉她,先把书放到这里,一会过来付钱。转身就去找成平他们了。

    在小人书的柜台找到成平,他们三个都在这里看小人书,张兵找他们借了一点钱,就去把书款付了。

    书店下班了,他们也从书店里出来准备回家了,看到张兵拿在手里的书,成平他们好奇,都拿过来看了看,发现完全看不懂,就还给了张兵,奇怪他怎么会买这种书,张兵笑着也没有解释。

    和刘刚他们分开,张兵他们两个就骑车回家了,再次路过二中的门口时,几个学校的小混混已经不在门口了。

    到医院门口告别成平后,张兵一人骑车很快也回到家了,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一周就这样过去了,重生以来的第一周过得平淡无奇,但是生活已经改变了,自己也在发生着变化。

    时间总是慢慢的度过,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周围的一切事物。

第十三章 八零猴票() 
整整一夜,张兵都没有睡觉,一个通宵就将两本书彻底的看了一遍,将书中的内容牢牢的记在了脑海里,对书中讲到的每种瓷器、家具,无论特征还是鉴定方法都记在了心里。

    早晨顶着一对熊猫眼,张兵来到学校,上午的时间,一直在教室里补觉,支着一本书在眼前,用双手支撑着脑袋,藏在书后,貌似听课,其实在睡觉,由于坐在最后,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老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熬过了一上午的时间,中午放学的铃声响了,张兵立刻满血复活,精神百倍的冲出了教室,找到周鸿伟,约好一会午饭后去他家,周鸿伟家就在学校门口的巷子里,非常近。

    飞快的骑车回家吃饭,到家后随便垫了两口午饭就匆匆的又骑车赶到了学校,放好车以后,出了校门,很快就到周鸿伟他们家门口。

    敲了敲门,周鸿伟出来把他带入自己家院子,穿过前院的一个角门,就进入了后院,后院的空间很大,是他们家的库房,院子中央是堆着很多刚收来的旧家具、家电和其他的一些旧货,旁边的屋里放着一些瓶瓶罐罐的易碎的旧货。堆的满满当当的,无处下脚。

    周鸿伟拿着钥匙,问“你要看什么东西,我给你开门。”

    张兵说“我也不知道你们家这里都有些什么,都看看吧”

    周鸿伟一听这样,接着说“我可不陪你了,你自己看吧,小心点就行,别打碎东西就好,我回去睡觉了”,说着就把院子里几个库房的钥匙塞进了张兵的手里,并指明具体对应的房间,就回去睡觉了,整个后院就剩张兵一人。

    看着院子里这么多的东西,张兵有种‘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感觉,不知从哪里开始。

    “不管了,挨个来吧”,张兵索性一个都不放过,从角门进来的第一个房间开始。

    打开房门,看到屋子里堆的满满的都是旧货,这个屋里基本都是些收来的旧金属制品,大多是些报废零件,有机器零件,报废的汽车零件等,还有一些家庭淘汰下来的金属物品,张兵看了大约十分钟,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就锁上门离开这个房间。

    打开第二个屋子,屋里发的是一些这个时代电器产品,坏了或者更新换代下来的,型号很老的收音机,录影机,风扇,电视等等,在张兵看来,这些都是一些即将被时代淘汰的垃圾,可是在周鸿伟家人看来,这可能是家中旧货中最值钱的宝贝了,码得整整齐齐的,所有的东西放置的井然有序。

    在屋子里张兵仔细的转了几圈,没有发现什么自己想要的东西,倒是看到几台很精美的座钟,看不出来什么年代的产品,用手掂了掂,很有份量,放下座钟。张兵想了想,在座钟上找找,发现了一些铭文,有的座钟是民国时期的产物,有的是解放后的,这个时代钟还是家里很重要的一个大件,一般人家都是非常珍惜的对待它,这几台座钟看上去都保存的非常完好,没有什么毛病,最多就是有轻微的磕碰,功能都没有问题,可能是家里更新换代换下来的,这几年,流行石英钟,哪东西既美观、走时又准,而且没有声音,也不用经常上发条、对时间,所以很多家庭都把家里的座钟换了石英钟,过几年有他们后悔的。

    虽然眼前的几台座钟的年代都不怎么久远,但是看其制造的精美程度,在这些座钟生产的年代,也应该是精品,很是值些银子的。尤其是两台民国初期制造的座钟,上面的雕饰带有非常明显的巴洛克风格,很可能是从欧洲进口的,那时只有大户人家才有可能拥有这样的物件,不知怎么流落到这里了,又被现在的主人当做旧货给卖了,真是明珠暗投啊。

    想来周鸿伟家人收上这几台座钟也是花了不少的钱的。

    张兵很想把这几台座钟拿下,可是看看自己可怜的腰包,只有放弃,只能眼睁睁的错过了,看来需要早点想办法找点钱了,否则会错过很多机会。

    张兵将几台座钟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然后就退出了这个房间,锁好门,就走到对面的库房。

    这个库房堆放的是一些收来的旧书旧报,这时的人们了解国家大事和外面的世界都是通过报纸、电视,没有以后时代那么多的渠道,上班的人们普遍有订报的习惯,而且单位发的工资里面也有这项内容,不用自己花钱,所以这里旧报纸很多。

    看到这些,张兵像是发现了宝藏是的,两眼放光,快步进入里面。

    张兵开始仔细的搜检,大多数东西都是家庭里淘汰的旧书、旧报,有价值的东西不多,张兵按照年代开始查找,近二十年的报纸大多直接放过,只对那些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的报纸才留心,还真是找到了几张很有意思的报纸,都是《人民日报》,是解放后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大事的日子当天的报纸,尤其是发表重大社论的报纸更是张兵选择的重中之重,像是****的标志“1966年夏,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发出的‘**********’和《****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即‘十六条’,当天的人民日报,当天的头版头条的社论就是它,这是整整影响了几代人的一个决定”。

    此外还有****结束,真理标准大讨论等各个标志性日子的《人民日报》,张兵挑出其中品相好的放在了一边。

    继续在故纸堆里翻找。

    陆续的发现了一些还不错得东西,比如成套的连环画,这在过些年以后都成为了收藏的一个小的分类,很有一些喜欢的人,尤其是手绘的连环画,价格也不低,诸如五十年代出版的《水浒》,《三国演义》等手绘连环画都拍出了让人咋舌的价格。

    将这些手绘的连环画中的品相好的、比较稀有的张兵都挑了了出来,找了张报纸垫着,和刚才找到的报纸一起,放在了屋外的空地上。

    重新返回屋里,继续翻找着,过滤完报纸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