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神棍-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女子笑起来,“卦也算,相也看。”

    正觉女冠正欲笑言,只见那女子眼角一挑,毫不掩饰地看向檀生,“不过,大菜开始前都要上几道清粥小菜开开胃的。女冠身边这位小道长相貌俊秀、目光灵气,我不介意让这位小道长练练手。”

    女子眉眼一转,再看向正觉女冠,“女冠算卦前请小道长算一算小女子此番来意,不知有无妨害?”

    正觉女冠面色一敛,眉眼收拢。

    夭寿了!

    在她面前欺负合真,这不是打着灯笼上茅房——找死吗!?

    正觉女冠气沉丹田,正欲挡回去,却听身后脆生生的一语。

    “只问序章,不问今后,自是无妨的,贫道也不收香油钱。”檀生抿唇笑,“施主请贫道算来意,那贫道便算上一算。”

    檀生越步而出,从那女子额角、耳廓看向下颌,默了半晌方道,“施主耳廓明晰、眉浓眼亮、下颌圆润,均为贵人之相,然而施主额发向后,眉断发浅,可推知令尊令慈均早亡,虽出身大族却过早操劳生计以养活幼弟幼妹。”

    该女子身着华服,一身贵气,丝毫看不出身世如此坎坷。

    一般来说,如今变成人上人的是不太乐意被人揭穿往日的卑微。

    正觉女冠担心这女子发火,出乎意料的是,这女子眼中兴味愈浓,聚精会神地看住檀生。

    檀生再道,“可如今施主华服加身,一派贵气…”檀生自然弯腰,执起女子的手粗粗扫过,语气笃定道,“您的命,是在十三岁时改的。”

    那女子眼神闪过一丝激赏。

    檀生背过身去,默默呼了口气。

    妈的。

    蒙对了。

    檀生眼风从女子裙摆处一扫而过。

    镶边的裙摆、绛暗的配色、上贡的云锦缎子…

    她虽然不会看相,但她是看衣裳的一把好手啊!

    这摆明了是宫里正流行的配色和用料啊!

    这美人儿摆明了是从宫里出来的呀!

    陕北、内宫、女人。。。

    檀生记得上辈子陈太后还活着的时候,最喜欢看安塞腰鼓了。。。因为那是她家乡的记忆…陈太后有个美艳绝伦的侄孙女从十三岁起就在太极宫中住着,如今算起来应当约莫十六七的年纪,正好与这佳人年岁配上…

    “昌盛县主,陈姑娘,您还要贫道接着算下去吗?”檀生笑言。

    “啪啪啪——”三声。

    檀生口中的“昌盛县主”鼓了三下掌。

    “名不虚传,名不虚传!”昌盛县主笑得和缓,“久仰合真道长大名,如今一见实在名不虚传。我素来偏安太极宫一隅,不喜与人交集,故而京中知道有昌盛县主此人,却也鲜少有人知道她的模样、年纪、性情。道长今日将我平生诉尽,这一趟,来得值。”

    檀生等着昌盛县主开口加香油钱,奈何等来等去也没等到。

    抠!

    檀生抿抿嘴。

    正觉女冠拂尘一搭,青书带着两个刚扎头的小道姑出屋掩门。

    离了山野蝉鸣,里间顿感静谧。

    昌盛县主抿唇轻笑,“可合真道长到底也没算出我为何而来呀。”

    檀生一脸高深莫测,“有无、善恶、爱憎相生相济,您为何而来、为何而去皆为因,此因是您亲手种下,此果也应由您亲自点破。”

    一般来说,骗人骗到这里就够了。

    有时候遇到不懂事、难缠的,也得硬着头皮编下去。

    比如…现在。。。

    “道长您算不出来吗?”昌盛县主一语即中红心。

    檀生心里在骂娘,脸上笑嘻嘻。

    为啥来呢?

    好好的太极宫不待,摸黑起早专门来东岳观会一会她?为什么呢?

    檀生绕步三圈,低头看龟背上的纹路。

    说实话,这龟背的纹路在她眼中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方形,这还是一个方形。。。。

    陈太后的族人屈尊降贵亲往东岳观,这意味着陈太后也知道,或者说这昌盛县主就是为陈太后而来。

    如今看来,昌盛县主对她的关注比对正觉女冠的关注更多。

    陈太后为什么会对她一个小小姑子感兴趣?

    上一个对她感兴趣的宫中之人是高淑妃。

    等等,高淑妃!?

    高淑妃是想拉拢她才召她进宫。。。

    檀生将龟背朝袖中一掩,抬起下颌,朝昌盛县主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贫道只能说,您与前些时日贫道见的那位美人,意图相似。”

    昌盛县主克制不住地眉梢高高抬起。

    不管这个小姑娘到底是神算还是神棍,就冲这股聪明劲儿,她们也用得着她!

第两百二十七章 投靠(下)() 
    说实话,上辈子这辈子加在一块,这位太极宫陈太后的名头都不响,前有荒诞离奇任性妄为的昭德帝,后有天真愚蠢胸大无脑的高淑妃,内宫的所有动态都围绕这两朵奇葩实时跟踪,分给陈太后的关注就着实委婉了些

    檀生对陈太后唯一的印象就是,上辈子,陈太后薨逝时,昭德帝那个缺心眼的非得让定京城里所有官宦人家的夫人奶奶全他妈都得在内宫门口跪着哭!还必须哭!论哭行赏!谁哭得大声谁家就升官发财!

    东城苏郎中家的大奶奶凭借哭厥过去都拽着袖子还在流眼泪的实力,为苏大爷挣了个五品同知回去。

    简直是好哭狗成了精。

    除却昭德帝作的这起妖,陈太后在定京城里委实没啥存在感,就是一位老老实实养花逗猫的小老太太。

    如今这位小老太太想干嘛?

    想碧波掀大浪,淹死一个是一个?

    还是想闷声发大财,做螳螂后面那只黄雀?

    檀生抹了把额头,上辈子也没看出来这小老太太有这么宏伟的志向呀

    “意图相似是一回事,态度不同又是另一回事。”昌盛县主笑了笑,原是个冰霜美人儿,这一笑如雨后初霁,“想必高氏身边那位嬷嬷已经将利弊和道长您说得清清楚楚了,我昌盛好话不说二遍,道长您且记得一点,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如今信昌侯只手遮天、玩弄权术,敬一道长佞臣误国,叫圣上偏听偏信。太后忧心史册无情,总想拨乱反正,如今只待道长您站在太极宫立场,奸佞总会消亡、世道总会恢复平静。”

    高淑妃劝她是明晃晃的名与利。

    昌盛县主劝她是正义道德。

    檀生:???

    昌盛县主是不是对她有什么误解??

    银子都没打动她,所谓的道义能?

    况且这道义算什么道义?

    是她陈家一族的道义,更是皇帝宗室的道义。

    这拨乱反正的根源在于昭德帝,打压了一个敬人道长,还有万万个敬人道长站起来;灭了一个信昌侯,还有信昌马、信昌猪、信昌鸡

    只有换个英明神武的君主,这大昭才算有盼头。

    但是,陈太后真舍得把自己儿子拉下马?

    大义灭亲这种事吧,一般来说,就不要报太大希望了。

    檀生高深莫测地盘膝坐下,静默不语。

    正觉女冠温水斟茶,笑问,“不知县主要包几袋荞麦茶带走?贫道叫人好准备。”

    昌盛县主也不恼,神情释然,“不过,道长是出世之人,凡尘俗世都与您无干,这趟浑水不趟总比趟要好,做个清闲人谁不想呀?”昌盛县主抿嘴一笑,眼眸流转,“只是,您不想白溢将军堂堂正正进京吗?”

    昌盛怎么知道白家舅舅!?

    檀生掌心紧蜷,关节凸显!

    昌盛县主连声道,“合真道长,您千万别以为我在胁迫或是威逼,我陈鹤,生而为人不屑做这等低劣下贱之事。”

    这话,正觉女冠信。

    她看相观人数年,这位昌盛县主三庭五眼端方正气,目光不避不惧,脊背挺直不屈,若是男儿必定顶天立地,若是姑娘也应是位行端坐正的好人。

    只是好人,并不意味不做坏事。

    白家舅舅是檀生内心最隐蔽的隐秘美好,只是如今一想却也是这么回事——许仪之从京中派人前往四川便能事无巨细打探得清清楚楚,纵然天下再难求暗影一支,可若当真花了心思,其实白九娘和白家的存在并不难打听清楚。

    信昌侯与高淑妃之流高高在上太久,不屑于在一个孤女道姑身上花太多时间,认为一点银钱、一点名利便可让檀生乖乖上钩。

    陈家与昌盛县主则不然,她们只能背水一战,才能挽救于万一。

    加之陕北近四川,摸排数日便能将赵家和白家的恩怨查得一清二楚。

    檀生轻轻颔首,“县主有心了。”

    并未否认。

    昌盛县主大舒一口气,初来时的骄矜早已不知去向,语气稍稍加快,“道长您的身世,除却你我、太后再无旁人知晓,您尽可放心。”微微一顿,似是在组织语言,尽量不叫檀生误会,“白将军奋勇杀敌从北疆凯旋而归,习武带兵之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旦白将军抵达定京,李质朴、赵显之流岂会反应不过来?恕我冒犯,赵显其人畏缩如鼠不足为惧…”

    昌盛县主不敢再说,害怕檀生生气。

    檀生摇摇头,“没什么可冒犯的,我已和赵家没有任何瓜葛了。”

    昌盛县主方点头再道,“可他那泰山李质朴却是狠角色一个,为了揪出杀害亲女的凶手宁可致仕辞官,若他反应过来,对您对白家将会开展铺天盖地的报复。加之信昌侯必定忌惮白将军手握重兵,二人蛇鼠一窝,白将军又暂有个去不掉的朝廷钦犯的名头,您与白将军的处境,堪忧。”

    檀生笑道,“县主若为男儿,必是苏秦张仪之辈。”

    昌盛县主也笑,“合真道长谬赞,若是此时我不显出几分胸襟,您也不敢放心站到太极宫不是?”

    啊。

    好想念翁笺。

    傻傻蠢蠢的。

    那才是高高兴兴长大的小姑娘呀。

    昌盛县主幼年曲折,稚龄进宫,陈太后不受重视,她自然双面受气,平白担个县主的名头,却上也要哄,下也要哄,这得练了多少年才养出如今的人精样儿啊。

    檀生神色如水,不点头也不摇头。

    昌盛县主也稳得住,站起身来主动向正觉女冠讨要了几袋荞麦茶便告辞欲离,正觉女冠也不留人,檀生将其送到道观门口。

    昌盛县主笑道,“古有三顾茅庐,今便有数探都梁,往后我来饮茶问道,合真道长别嫌烦。”

    檀生只笑,不答话,又是寒暄三两句便回了六音阁。

    正觉女冠叫住檀生,“可是回绝了?”

    檀生摇头。

    正觉女冠再道,“那可是应了?”

    檀生也摇头。

    正觉女冠蹙眉,“钓大鱼是可以的,只是别将自己栽河里了。”

    檀生点点头,举步朝外走,抬了脚又落下,“我今儿和许仪之商量商量再说呗。”说完便绝尘而去。

    以前都是同师父商量的如今变成和许仪之商量了

    正觉女冠瞬间有种把道观的墙再筑高两米的冲动。

第两百二十八章 煎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道观的墙也并不是一天就筑高的。

    许仪之轻车熟路得地翻墙落地直奔六音阁旁边的小阁院,当许仪之疾驰的黑影从正觉女冠的窗棂外一扫而过时,正觉女冠寝室的灯“咻”一下就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