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朝仙侠传-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她一身盛装,菱纱垂地,高挽云髻,尽显一派端庄贤淑之貌。

    褚蒜子已经许久没有这般细心的打扮了,上一次这样应该还是三年前,那是两岁的儿子司马聃登基,自己成为太后接见朝臣的日子。

    作为东晋的太后,如今朝堂的真正掌控者,她觉得今夜同样有必要如此打扮。

    因为丢失了半壁江山的王朝,终于再次收回了数州之地,而今夜她作为太后,便要接见并赐宴这位大功臣,征西大将军桓温。

    当然还有那个神秘的云台道人。

    相对于桓温,其实褚蒜子更加好奇云台道人,因为女人的直觉告诉她,真正让桓温取得巴蜀之地的,不是那几万精锐大军,而是这个云台道人。

    “太后,不好了!”就在褚蒜子一面描着眉,一边思绪万千的时候,內侍急促的脚步声,还有慌乱的喊声让她秀眉微蹙。

    “什么事?如此慌张?”褚蒜子放下了手中的眉笔,微微侧身向身后问道。

    一个內侍气喘吁吁的跪在帘外,低着头连忙答道:“会稽王与朝中诸公在朱雀桥迎接征西大将军,原本一切顺利。但过了朱雀门后,那云台道人忽然走入了民巷之中,并在一处宅院前驻足不前,还说要立刻买下那处宅院。云台道人不走,大将军也不走了,现在会稽王和朝堂诸公们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內侍简短的将司马昱迎接桓温的经过讲了一遍,待他说完之后,褚蒜子也是一脸错愕,她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满朝上下迎接凯旋的功臣,甚至皇宫中已经备好了酒宴,现在功臣进了城却不来了。这还是亘古未有的事,这一下丢的可是朝廷的脸面。

    “可知那处府邸原是何人所有,与那道人有何关系?”褚蒜子站起身来,有些急切的问道。

    怠慢云台道人,这是司马昱和殷浩提出的,不过褚蒜子原本是不赞成的,但她又不想在这种小事上与二人争执,给世人留下独断专行,太后干政的印象,便由着司马昱和殷浩去了,却没想到最后弄成这个样子了。

    “那宅院本是秘书郎李醇的府邸,与云台道人有何关系尚不清楚,不过在云台道人走进宅院时,原本牌匾上的李府二字,变成了周府。”负责传话的内侍,将不久前发生在周诚身上的事情简单的向褚太后汇报。

    “周府?难道这云台道人本姓周?建康的老宅院,莫非他本是建康人?”褚蒜子自言自语的说道。

    她聪慧异常,内侍简单的几句话,褚蒜子已经想到了许多与周诚有关的线索。

    “立刻让人追查,李醇的府邸原是何时修建?经历过多少主人,将所有周姓之人的信息全部列出来。”随即褚太后再次下令。

    “报。。。。。。”就在褚太后脑海之中不断思索时,又一个内侍的声音传入了殿中。

    褚蒜子看向殿外,有些无奈的说道:“又是何事?”

    “禀报太后,征西大将军正在前来皇宫的路上,那云台道人于一刻钟前,踩着一道剑光飞走了。”又一个内侍的声音响起,将最新的情况带了过来。

    褚蒜子神色大变,连忙问道:“大将军带了多少人?”

    “呃。。。。。只有几个随从,会稽王和朝中诸公与征西大将军同行。”内侍连忙低头答道,他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让太后有些误会了。

    “哦,知道了,本宫随后便到。”褚蒜子长出了一口气,她也担心桓温逼宫,如今看来只是来赴宴的。

    不过一想到那云台道人竟然不会出现了,褚蒜子心中还略微有些失望。

    华灯初上之时,建康皇宫一片歌舞升平,不过觥筹交错间却是尴尬至极。

    征西大将军桓温坐在众臣之上,除了太后代表朝堂敬的第一杯酒,桓温浅浅的尝了一口外,随后任凭谁人敬酒,他都毫不客气的推迟掉。

    甚至司马昱亲自起身相敬,桓温也托词身体不适,不便饮酒。

    从头到尾,桓温就那样端坐在席上,一副巍然不动的样子,显得与整个宴会都格格不入。

    “日前大将军曾上书,言及灭亡成汉之功,十之八九皆在云台观,大将军可否为本宫讲一讲这云台观?”就在整个宴会气氛无比尴尬之时,褚太后的声音终于出帷幔后传出。

    听到褚太后说话,桓温终究还是对着御案后的帷幔微微躬身,不过他随后说出的话,更令褚太后和满朝文武惊愕不已。

    “回太后的话,灭成汉之功,非十之八九在云台,而是全奈云台真人。当日真人闭关之时,臣与三万大军都被若兰仙子摄于璇玑图中,若非第三日真人出关放出我等,只怕早已全军覆没。”

    “璇玑图?这是何物?竟能将几万人装入其中?”褚太后惊讶的声音从帷幔后传出,她虽然知道世间有能人异士,却从未想过这些神话传说一般人和物竟然真的存在。

    “荒唐,若世间真有此等宝物?岂不是以一人之力便可得天下?”有人相信有人疑惑,自然还有人觉得桓温的话荒谬无比。

    质疑桓温的正是殷浩,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桓温刻意抬高云台道人的说辞。

    桓温看向殷浩,原本毫无表情的脸色露出一丝讥讽之色,而后淡淡的说道:“夏虫不可语冰。”

    一句话后,桓温便不再理会殷浩,而是看向褚太后身处的地方,继续说道:“云台观弟子数万,太后应该听闻过几年前的那个传说吧?臣只能说那个传说不仅没有夸大其词,甚至还不足以说明云台观实力之万一。”

    “请大将军细细道来。”褚蒜子的声音似乎有些急促,任谁第一次听闻这些神异之事,也会无比好奇的。

    桓温缓缓站起身来,面向着帷幔,而后朗声说道:“云台观有数万杂役奴仆,皆远胜军中劲卒,还有数千外院弟子,皆能飞天遁地,可以于千里之外,飞剑取人首级。更有内院九十九位道长,每一个都有移山倒岳、翻江倒海之能,其中云台九子,那皆是神仙中人,一人便可斩百万雄师!”

    桓温对云台观已经极为了解,他也没有对褚太后有所隐瞒,将知道的情况详细的说了出来,不过这其中桓温却唯独没有提及苏若兰和周诚。

    “那云台道人岂不是更加深不可测?他有如此实力,如此庞大的基业,所求又是什么呢?”褚太后到底是能够临朝听政的人,除了惊讶云台观的势力外,更是想到了周诚建立如此基业的目的。

    “这个恐怕就要太后亲自询问真人了!”桓温对着帷幔微微一拜,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随着桓温这一拜,褚太后沉默不语,整个大殿之中都变得安静起来。

    片刻之后桓温的声音再次响起:“时候不早了,臣多谢太后款待,这便告退了。”

    桓温说完,也不等褚太后有何反应,便衣袖一甩,在几个心腹的簇拥下,直接向着殿外走去。

    这一刻,桓温抛开了应有的君臣之礼,将这半月来心中积蓄的怒气,直接在这皇宫大殿上发泄了出来。

    桓温走出大殿,无一人敢出言指责,更无人上前阻拦。只不过他飞扬跋扈的权臣形象,倒是彻底形成在了满朝文武心中。

    “都散了吧!”桓温已经走出大殿,帷幔后才响起褚太后有些无奈的声音。

    一场宴会不欢而散,不过周诚却还不知道,建康皇宫之中因他而发生的这些事情。

    此刻他与苏若兰正立在一片平静的湖面上,远处有山峰岛屿,湖面上还有点点渔火,倒是一片恬静祥和之景。

    “这里是西湖?叔叔每到月圆之夜,来的就是这里?”苏若兰早已将神念散开,虽然她还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却也知道了这里就是钱塘县旁的西湖。

    周诚直接踏在水面上,脚下荡起微弱的波纹,他落下的这个地方,正是当年与盖丽娘最后分别的地方。

    “对,这里就是西湖,它以前还有个名字,叫钱塘湖。”周诚踏在水面,随意的走了两步,仿佛要在水中寻找曾经的足迹。

    苏若兰站在周诚身后,看着他有些莫名其妙的举动,越发好奇的问道:“看来叔叔与这个地方有许多故事,告诉我可好?”

    “东汉年间,有一女子,生于延熹三年,乃是先秦剑道宗师盖聂之后。因所修剑仙之道,尤擅刺杀,便得刺客剑仙之名,她叫盖丽娘。”周诚娓娓道来,果然如讲故事一般。

第114章 兰亭文会() 
苏若兰静静的听着周诚讲述盖丽娘的过去。

    不知为何?当听到盖丽娘这三个字时,她忽然感觉脑海中多出了许多原本不属于她的记忆。

    再看周围的西湖之景时,好像这里也给她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周兰以前也常跟你来这里吗?她也知道你与盖丽娘的故事?”苏若兰下意识的开口问道。

    周诚依旧背对着苏若兰,没有出声回答,不过点了点头,也算回答了苏若兰。

    “我知你终有心结,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你终究不是她!”周诚的声音忽然响起,身躯开始缓缓的转了过来。

    当周诚彻底转过身来,看向苏若兰双眼时,又认真的说道:“做回你自己吧,苏若兰。”

    苏若兰神情复杂的看着周诚,她怎么也没想到,周诚会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跟她说这样的话。

    这一两年来,苏若兰都一直在努力接受周兰的过去,甚至她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就是周兰了。

    不过短暂的神情变化后,苏若兰坦然的迎上了周诚目光,一脸认真的向周诚问道:“你在害怕?你怕我真的成了周兰?”

    两个人的举动都有些莫名其妙,周诚只是静静的看着苏若兰,好像还在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你曾经对我说过,你的身躯已经不是原本的肉身,而是一种名叫琉璃玉身的躯体,无垢无漏的玉身,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但是你这一年来,又多了几根白发,这是怎么回事?”苏若兰继续说了下去,目光最后落在周诚的鬓角处。

    周诚抬脚向前走了几步,随着脚下一圈圈涟漪荡开,最后他停在了距离苏若兰五步远的地方。

    “你是我见过最聪慧的女子,我从未对你隐瞒任何事情,这些我自然也会告诉你。”周诚开口说道,就在他说话之时,元神遁出躯体,躯体还立在原地,而元神已经站在了苏若兰的身侧。

    当元神离体之后,周诚的身躯之上一阵光华闪过,接着一具纯粹的琉璃身躯木然的立在水面。

    身躯之上已经没有了丝毫衣物,仿佛一块琉璃雕琢的玉像,这玉像看起来浑然天成,似乎它本就是这个样子,先天成就,生而如此!

    “我已经触摸到了大罗金仙之境,五行灵气正在不断炼化,上次自幽冥返回,我发现自己这玉身中生了一丝魔性,而这便是所谓的心魔。”周诚元神开口说话,声音就在苏若兰身旁响起。

    随着周诚开口,那琉璃玉身上也开始生出了变化,从四肢头顶五个方位,有五道颜色各异的灵气向着玉身腹部汇聚,五色灵气便代表着最基本的五行之力。

    只不过随着五行之力不断汇聚,在玉身之上突然出现一丝细微的黑气,等到周诚说出心魔二字时,那黑气越发凝实,最后竟化为一个有眼耳口鼻,与周诚一般无二的漆黑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