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仙葫-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撒丫子跑开,各自寻找煞气去了。

    柳旭将手下打发走,自身则顺着长廊挨个偏殿查看,希望能寻到玄极地微煞。

    这远古长廊似是没有尽头,等他走了两日,却依旧不曾发现,而且至少路过了数百个偏殿。

    等他转过一个拐角,却发现梁红玉正背靠着墙壁,低声哭泣。

七十四章 恍惚中得见第一煞() 
“梁道友为何如此作态,难道魏道友遭遇了不测?”柳旭连忙过去,低声询问。

    梁红玉抹了抹眼角,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哪有你这样盼着人家死道侣的?莫不是柳道友喜好寡妇这一口?”

    此刻四周无人,孤男寡女,梁红玉居然不在似先前那般卑微,居然开起了玩笑。

    柳旭讪讪一笑:“那你为何独自垂泪?难道有何碍难?”

    梁红玉微微一叹:“柳道友有所不知,宏厚已经找到了所需煞气,而我所修习的功法乃是家传,家父传下的心法只有凝练归一地权煞才成,据我所知,天下间为人寻到的只有三道,一道就在这北极大雪山,具体方位刚刚才知晓,另外两道都为人占据,根本就不是外人能得。”

    言毕指了指背后的偏殿,神情低落至极。

    柳旭查看一番,果见匾额上写着地权煞,不过入内查看之后,却发现已经枯竭多时,连大殿都坍塌了大半。

    “归一地权煞我也知道一处,就在我宗门北极阁内,不过此去万里之遥,你不等魏道友了吗?”

    梁红玉本有些凄凉,她父母死后,自己法力低微,到处受人欺负,虽然有几个相熟的道友,但大都是觊觎她的美色,勉强依靠红袖善舞,维持住场面,但总是四处求人,心中早就有些羞愧了。

    上一次也是遇上了仙泪城中的登徒子,恰好魏宏厚出于义愤帮助了她,一来二去,两人就结为道侣,这才有了些依靠,寻到罡萨处,前来寻找煞气。

    本来满心希望,谁知却又大失所望,心中正有些自怨自哀,听得柳旭说起还知道有一处,不由得升起了几分希翼。

    当下莹莹一拜:“还望柳道友成全!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宏厚在此凝煞最少需要两三年之久,而且说句难听之言,万一夫君他被煞气浸染,岂不是……而我正可趁此机会前去。”

    柳旭看着她的表现,心中暗自感叹,“前几日还情比金坚,宁可为了对方去死,而此刻却为了长生大道,又显得无比决绝,修道修道,真要绝情断性吗?哎!”

    等他亲笔写了封书信,叫梁红玉带走之后,继续往深处行去,一连过了月余,还是一无所得,期间还碰见一只金丹期的阴魂,仗着无影遁的玄妙,才险险躲过。

    随着越往里深入,隔着很远距离,才有一些偏殿,而且有门户相隔。

    这日,柳旭正闭目打坐,恍恍惚惚中,似是被人接引,接连穿过几道门户,至一处所在,眼前出现一座巨大的拱门,上书天下第一煞的字样。

    “天下第一煞,真够狂妄的,也不知是何种煞气,居然敢用此名头,左右无事,那就进去看看吧。”柳旭也不知是梦境,还是现实,壮着胆子迈步。

    等他跨入拱门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座巨大的殿宇,足足有数百丈方圆,中间有一个类似凡间取水的圆井,只是略大了些。

    周围用无数大块的玉石堆砌了一个法阵,一股一股的精煞如水汽一般弥漫上来,幻光流离,却被法阵反弹回去。

    精煞之气来回激荡,越发的浓郁,而后又化成汁水,落回井内,再被冲上来的煞气一激,发出汩汩的巨大声响,甚是壮观。

    这股煞气精纯之极,化作滴滴水珠流转,还未等柳旭到近前,只觉体内的通天真解自发运转,似是形成一个无形之手一捞,几滴精煞之水被他摄入体内,顺着经脉运转。

    柳旭全身一哆嗦,就觉得一股阴冷冰寒的气息,比以往见过的任何一种煞气来,更加阴寒,令人难以抵抗。

    柳旭将通天真解运行了数遍,凭借庞大的真气将其淹没、稀释,才将其彻底吸纳,与丹田内的一滴阴阳玄真融合,随即觉得一股寒气上涌,冲入养魂楼内,神魂受其感染,顿时便又凝练了几分。

    “果然不愧为天下第一煞,神妙无方!”柳旭心中喃喃,这股煞气究竟是不是玄机地微煞,他也捉摸不定,不过仔细品味,的确是阴阳之道,对柳旭来说,真是凝练通天真解的无上精煞。

    既然已经凝了一丝煞气,却再也无法更改,除非自费功法,否则只有一条道儿,走到黑了。

    想罢,头也不回的跳进了深井中,顷刻之间,精煞之气被柳旭搅动的翻滚不休,水汽弥漫,浓郁的仿似化不开的浓雾,再也看不见什么,只有法阵的光芒流转四射,甚为鲜明,犹如指路明灯。

    柳旭把所有阴阳玄真缩回丹田,此种真气对精煞要求极高,若是不相合的煞气,只会污染了真气,变得驳杂无比,日后再无寸进。

    这没有具体名头的天下第一煞,可以说,好似是专门为通天真解量身打造。

    柳旭将一滴玄真放出体外,形成一个太极图,黑白分明,随即运转凝煞的口诀,无数精煞之水奔流而至,密密麻麻的在太极图内推挤摩擦,缓缓融入其内。

    无论是哪种功法,凝煞炼气并没有多大区别,无外是以地煞精气混杂本身真气,将其凝练,威力增加。

    待一身真气将煞气熔炼,以鸿蒙之阴气,凝练魂魄,进而为炼化罡气作准备。

    可以说,罡煞合一之后,才能形成真正的法力,算是步入修道的门槛,法力混含天地至道,出手破敌,威力大增。

    周围滚滚荡荡的阴寒煞气,浓郁到近乎实质,柳旭此刻战战栗栗,若非有真光葫芦护身,怕是早就被冻成了冰坨。

    深井之内,也不知通向哪里,还有一阵阵的阴风从地底吹涌上来,将煞气搅动的更加暴乱。

    盘膝坐在真光葫芦上,发出若隐若现的光明,柳旭犹如深海狂流中的一叶扁舟,飘飘荡荡,似是随时就要被淹没。

    随着第一滴玄真运转,太极图发出绝强吸力,那些煞气都如汇海的江流,源源不绝的冲过来。

    柳旭紧守道心,凝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淬炼煞气更是缓慢而枯燥,丝毫不能着急,否则就如那李兴远一般,被煞气浸染,最终化为一缕阴魂,连转世重修都不能。

七十五章 探井底一心只为煞() 
晃眼两年多的光阴过去,柳旭凝煞的功夫已经成了一半,丹田内的阴阳玄真,经过煞气的结合,已经与原本的真气泾渭分明,在养魂楼内积蓄而起。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养魂楼内的真煞越来越多,密密麻麻的如闪亮的光点,连成一条条光华四射的长线,行成一条黑白二色的天河,将冥冥漠漠,虚虚实实的神魂缠绕。

    而丹田中的玄真受此激发,也发生了异变,本来是涓涓流淌的小溪,随着流出体外,与无穷煞气炼化、融合,竟然也渐渐串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乃是以无穷真气显化在体外,是真实的存在。

    “轰隆”一声巨响,这大河顺着周身毛孔流入体内,经过丹田,最终与养魂楼内的黑白天河连接到一处,螺旋盘绕。

    就好像大海之水蒸发,升腾于天,成云致雨,落入河流湖泊,终又重流转回大海,一种生生不息的变化意境悄然生出,玄妙无比。

    柳旭道心通透,恍惚间似乎与天地化成一体,他原本修炼神通之时,跟天地间那座十二层高楼之间,只是若有若无的一丝联系,现在却能感觉到,自己真煞之气已经隐隐与之对应。

    凭着这股感应,他就能离地驾风,并且运用煞气应敌,通天真解的许多妙用,这个时候才慢慢的显露出来。

    而体内真气的变化,亦如这天地间的阴阳之变,衍生出十二枚古朴的符箓,前两枚已经炼就,就是玄玉法衣与无影遁法。

    天地之气分阴阳,通天真解也是修炼阴阳之气,能够衍生出的神通,自然广博无比。

    柳旭此刻凝煞,许多需要依靠强大境界才能操纵的神通,却率先一一显化而出。

    虽然只是模模糊糊的虚影,却令内外真气交感,神魂周围环绕的黑白天河,登时漂浮升腾,一路破开阻碍,升到了体内养魂楼的十二层。

    随即化为漫天大雨,顺着顶层一路流淌,在整座养魂楼的每一层内留下些许印记,慢慢感应那些玄奥的符箓。

    而周围的煞气,也随着柳旭诸般神通的变化,而开始加速凝练,纷纷冲入体内,一点一点的被吸收。

    柳旭就这样步入一种忘我的感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体内的真气长河滚滚荡荡,以丹田为湖海,筋脉为河道,奔腾不休,不断变化,生出一股无穷吸摄之力。

    周围原本浓浓的煞气已经被劫掠一空,只有从深处吹来的阴风还在呼啸,发出阵阵呜咽。

    此刻刚刚凝煞大半,养魂楼却似是溢满,生生拔高一层,第三层若隐若现,好似随时就要再领悟一门天赋神通。

    道门之士到了凝煞这一层次,才看的出来心法的高低,若是寻常修道之士,不要说是凝煞了,就算是炼罡大成,也不会有丹田满溢之景,更不会有机缘参悟神通。

    柳旭所修的通天真解,是无上大法,乃是无量紫金铃的传承,在这个阶段表现的尤其明显。

    最为明显的就是,在积聚真气上,实在太过雄浑,柳旭甚至还想,“自己只把真气的三分之二凝煞,已经这般模样,若是把体内的玄真全部凝煞成功,岂不是第三层彻底显化而出?不知能否参悟神通?”

    转念一想,“应该不能,通天真解讲究循序渐进,大概只有罡煞合一,达到炼气三层的境界,那枚符箓才可能完全显化,供自己修炼!”

    虽然前景令人欣喜,然而周围的煞气却已经稀薄无比,而井底冒出的丝丝缕缕的煞气,只是一点一点的往上蔓延,实在是不够他塞牙缝的。

    柳旭每修炼进步一分,原本只能感应数里方圆的天地元气,也渐渐扩散开来,发现这的煞气已经相当稀薄。

    要知道煞气所成,非要长年累月的地脉积累,此刻也不知凝聚了多少年的煞气,被柳旭一扫而空。

    面对这种境况,也没法子收拾,只能一路下行,绝无放弃的道理。

    将新进凝练的真煞一催,周围立刻就生出风旋,平地起来,卷动柳旭往下深入。

    凝煞之后,大的变化就是能够以真气催风,柳旭以前斩杀过的熊罴等人,往往是妖风大作,腥臭逼人,就是因为那些妖怪往往不得丹成之法,止步于凝煞炼罡,只能催动妖风出行,所过之处飞沙走石,动静极大,就是这个缘故。

    柳旭虽然有水云纱,能够御气而行,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修为,此刻难免心痒难耐,感觉上还不如自己凝煞催风来的快意。

    此刻通天真解一鼓一荡,似与天地生出感应,随时而化,举手投足,真气所至,无不趁手如意,当真是畅快舒爽,快意无比。

    这口深井也不知通向何处,柳旭下潜了足足有数百里,发现一枚人头大的石球,布满了孔窍,也不知是什么东西,倒是与白若瑾送往离火道的石珠想似。

    此刻这石球正极速旋转,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