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海八荒录-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勒——”王子乔微一摇头,“王某素未听闻。”

    石勒耸耸肩:“我只是大燕绣衣司的一个无名小卒,来建康当个包打听,混口饭吃,先生没听过并不稀奇。”

    绣衣司是大燕君主慕容观亲置的密探机构,爪牙分布诸国各族,专司收集情报、缉捕秘犯。王子乔蹙眉道:“王某跟绣衣司可没什么交往。”

    石勒笑道:“我倒是留意先生很久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和先生独处的机会。有些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那就不必讲了。”王子乔足尖一点,兰舟荡开涟漪,滑向远处。此人看似豪爽,实则心机沉密,不过与他这个域外煞魔玩花样,委实班门弄斧。

    “我替先生不值啊!”石勒站在岸上,顿足长叹,“先生才华惊世,名震八荒,可惜在这纸醉金迷的建康城中蹉跎岁月,沦为豪门世家找乐子的清客!”

    他瞧见王子乔似在倾听,连忙又道:“先生请恕我交浅言深。当今道门排斥异己,世家骄奢淫逸,先生空有一身本事,却无英雄用武之地。”

    他目光灼灼,趟进河水,大步走向王子乔:“我大燕君主英明神武,求贤若渴。先生何不来我大燕,共谋霸业?”

    王子乔凝视着石勒的眼睛,灰黄的瞳孔深处,闪耀着一缕野心的火焰。他莞尔一笑,这是个人物,兴许可作局上一枚新的棋子?

    石勒探手握住舟缆,躬身说道,“石勒不才,愿为先生驾车驱舟,以效犬马之劳。”他气度不凡,语声诚挚,虽以下人自居,却仪姿洒脱,毫无卑微之态。

    “这只是你自己的意思吧?”王子乔深深地看了石勒一眼,“要以荐我之功,为自己谋取进身之阶?想必你在绣衣司,也是苦无出头之日吧?”

    石勒坦然一笑:“这是合则两利的事。先生,大丈夫活在世上,岂能庸庸碌碌,随波逐流?”他挺起雄壮的腰背,目光睥睨,顾盼自雄。

    “想与王某合作,你够资格么?”王子乔心念数转,忽而冷笑出声。

    石勒不由一愕,王子乔目锐如针,透过水面,在石勒袍摆上的粗劣针脚、趾头裂开的麻鞋上刻意逡巡了一会儿,“一个潦倒的小探子,想从我身上捞点好处?”语气轻蔑,渗入域外煞魔独有的魔力,镇魂摄魄,直钩心神。

    石勒雄躯一震,王子乔长袖一甩,抛出一锭十两重的黄金,丢向石勒。“赏你的,滚吧!”

    “啪嗒”一声响,金锭落入河中,冰凉的水花溅在石勒脸上,沿着眼角缓缓淌落。

    能成为王某的棋子,也算是你一生之幸!王子乔漠然转身,再也不屑一顾。

    石勒木然而立,松开缆绳,兰舟曳然远去,满河月光摇成锐利的碎片。

    隔了许久,石勒慢慢弯下腰,从河底捡起金锭,死死攥住。黄金灿亮的光,刺痛他的眼睛。

    “今日之耻,石勒终身不忘。”

    王子乔一叶轻舟,溯流而上,悄然驶近城东郊外。

    林木森郁,山空夜寂,一处高台隐现峰上。台名“知音”,昔日琴圣钟牙与鬼谷的霓裳羽衣舞传人戚飞燕在高台邂逅,从此琴舞合璧,共谱佳话。

    王子乔步下兰舟,沿着山阶拾级而上。

    两旁的浓荫林影里,隐隐闪耀着铁甲的寒光,夜风也透出丝丝肃杀,仿佛一根根绷紧的弓弦。王子乔视而不见,徐徐走上山巅处的知音台。

    月白如霜,风凉似水,一名身躯修长的男子背对着他,手扶栏杆,面向南方淮水,以莹白的玉簪轻敲朱栏。“笃——笃——笃”清冷的声音一声一声回响……

    箫声幽幽响起,王子乔轻按箫孔,临风吹奏,恰是他名动建康的一曲“华亭难复”。

    男子翩然转身,广袖挥洒,宛如白鹤月下展翼,迎着婉转的箫声俯仰起舞。高台上,月光积水空明,婆娑的竹影流动在男子一袭白衣上,如藻如荇,明灭变幻。

    箫音和着舞姿,舞姿又和着箫音,初始风致幽凉,似冷泉脉脉,密林寂寂。忽地,箫音拔高突起,铿锵激昂,化作金戈铁马,踏破冰河。男子砰然击节,身姿跌宕,动作变得雄峻阳刚,英姿矫健,甩动的广袖、翻滚的袍摆、飞扬的衣带都透出锋芒。

    百余年前,华亭陆氏的一代人杰陆机,与儿时好友——天魔门的青年领军人物裴长欢决战于怒江之上,战败自弑。临终前,陆机凄然长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裴长欢抱友痛哭,谱下“华亭难复”一曲,就此退出天魔门。

    高亢的箫声渐渐低回,悲凉复反,月光为之黯然。男子舞姿沉郁,徘徊起伏,一如孤鹤折翅,遥望故土的苇草水塘,发出哀声断鸣。

    箫音杳杳渺渺,似一缕一缕散在溶溶月色里。男子广袖低垂,抬首折腰,恍惚化作百年前的陆机,怅然回首故乡。

    一滴冰凉的夜露从竹叶间坠落,落在箫孔上,凝着清冽的光。王子乔放下玉箫,凭栏远望,也许终此一生,他都不能再回域外煞魔的天地。

    “子乔。”男子徐徐起身,对王子乔微微一笑,“这一曲‘华亭难复’,纵使裴长欢亲至,陆机复生,也不会比你吹奏得更好。”

    “乐声只是人之情欲罢了。”王子乔收回目光,淡然说道。

    男子走到王子乔身旁:“我实在好奇,你如何能将箫曲吹得感人悱恻,自身偏又无动于衷呢?”

    “倾月,你知道的。”王子乔侧过头,静静看着男子轮廓明朗的侧脸,“这是我的本性。”

    “可这未必是你的本心。”

    “我哪来的本心呢?人事于我,不过是来的容易,去也无痕。”

    “来和去之间呢?总会留下些什么。”高倾月张开手掌,揽向夜空,风从玉石般莹白的指间穿过,“风过无痕,可我的手指触摸得到。子乔你的心虽空,可这箫音落在别人耳里,便不再是空。”

    王子乔默然半晌,道:“说正事吧。燕击浪是佛门请来的帮手?”

    高倾月道:“佛门有位法号道安的高僧,是燕击浪的好友。你还不知,燕击浪已经放出话来,要是道门再敢恣意杀戮僧侣,他也会大开杀戒,屠尽道门小辈。”

    王子乔道:“那不正好?”

    高倾月悠然一笑:“当然很好。由他去当出头鸟,为你我冲锋陷阵。子乔,不如我找人宰了道安,激他动手如何?”

    王子乔沉吟片刻,道:“此可留作后手,先让晋明王与道门硬抗一波再说。”

    高倾月道:“陛下这些日子患得患失,既想一统王权,又不想和世家道门彻底决裂。故此颁下旨意,定于下月初一,佛门与大晋道门在城北的钟山升坛辩道。若佛门获胜,陛下会在京都划出一座寺院,赐为佛门传法之所。若是败了,佛门就要打道回府,重返灵荒。”

    王子乔沉声道:“想要改天换地,颠覆大势,佛门就绝不能败!”

    “我会尽力。”高倾月轻叹一声,“你那边的事情顺利么?”

    王子乔颔首道:“对方从潘安仁那里是查不出什么的,我早已做干净了手尾。至于永宁侯那边,我也安排妥当,断不会有变故。”

    高倾月拍了拍栏杆:“你找的世子人选不错。‘京都百里繁华,我只一骑白马闯。’便是我听了,也觉豪气干云。”

    “那小子不好对付。不知怎地,总觉得看不透他。好在他既入了侯府,生死便操于我手。只是——”王子乔的目光投向远方的茫茫淮水,相传淮水下有一条暗流,直通八荒之外的无尽海。

    “只是,倾月,你真的准备好了么?”王子乔幽幽地道,“你已炼虚合道,几近破碎虚空,长生久视。却要陪我下这一局棋,就不怕事败落亡,粉身碎骨的那一天么?”

    高倾月洒然一笑,月色皎洁,白衣胜雪,仿佛世间所有的尘埃都无法落在他身上。

    “你说的,来的容易,去的无痕。”

    永宁侯府,琉璃碗底,两滴鲜血缓缓相触,融合在了一起。

第十章 世子风波终定() 
    十来个族老的目光隐晦交触,原景仲轻咳一声,正待说话。

    “小辈,听好了!”原天锡抢先咋呼了一声,双目瞠视支狩真,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少年脸上,“别以为自己是永宁侯世子就了不起!看到老夫照样得规规矩矩,尊称一声六公!要是出言不逊,没大没小,老夫自会请出族规治你!”

    原景仲面色一沉,目光刀刃一般刮过原天锡,起身向上一礼:“老太君,族长,此子虽怀原氏血脉,但那赵蝶娘出身庶门,家世卑微,怎可……”

    “赵蝶娘的身份,大可容后再议。原老太君,诸位族老,既然滴血验亲无误,便按侯爷的意思,立原安为侯府世子。”王夷甫打断了原景仲的话,目光掠过一干族老,沉声说道,“诸位见证过了原安的血脉,接下来,是侯爷的家事。”他是永宁侯下属、王氏族人,又是官身,无需太过迁就这些族老。

    原景仲冷笑一声:“事关原氏门楣,高门家声,可不是原敦一个人说了算的。”暗中使了个眼色,其余族老便要附和。

    “喂,你这是说话不算话吗?”丹顶仙鹤不耐烦地一拍翅翼,丝丝缕缕的微风拂向原景仲,锐如千针万剑。原景仲骇然闪开,身后的墙壁“噗噗”轻响,陷出无数只深深的孔眼。

    众人大惊失色,原老太君侧目瞧了瞧仙鹤乌溜溜的眼珠子,暗感讶异。不过鹤儿与她多年相伴,生死与共,情分胜似姐妹,她自不会当众相驳。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老夫说话,向来一个唾沫一个钉!”原天锡拍拍胸脯,大声喝道。

    众多族老恍然看向原天锡,又瞟瞟上首那头丹顶仙鹤,转而神游物外,一言不发。这趟水深得很哪,还是让别人出头好一些。

    原景仲无奈之下,频频向屋角的少年示意。后者却仰头翻眼,故作不知。

    逆孙!逆孙!原景仲心下大怒,要不是为了你的前程,何至于此?他硬着头皮,欲再分辨几句,又被支狩真抢白道:“即便我是永宁侯世子,我也姓赵,不姓原。”

    “狂妄无礼!你必须姓原!老太君,族长,老夫要请出族法,狠狠惩治这个忤逆小辈!”原天锡横眉竖目,指着支狩真怒声喝斥。

    原景仲气得七窍生烟,这两个贼子一搭一档,句句坐实了侯府世子的身份。他将心一横,还要再说,原老太君轻轻一点凤头拐杖,顿时满座正襟危坐,鸦雀无声。

    原老太君静静地看着支狩真,美目仿佛两汪古潭,水色明澈却难以见底。隔了良久,她开口道:“老身只有一句话要问你,你在穷乡僻村居住了十一年,而今来到繁盛京都,将欲如何自处?”

    众人心知,老太君是在考究少年的心志。这也是世家、道门的惯例,师长发问,子弟作答,以此明心见道。

    原景仲不由精神一振,原老太君的话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若少年回答要大展宏图,志在鸿鹄,容易沦为夸夸其谈,甚至有忘贫贪贵之嫌。试问一个乡野小儿,凭什么在龙争虎斗的建康有所作为?但若以清高自诩,谈君子固穷,那又何必从乡野来此富贵之地?

    支狩真沉吟片刻,道:“入乡随俗。”

    丹顶仙鹤的瞳孔里露出一丝笑意,原景仲心叫不妙,听到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