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渊剑-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夫人看自己丈夫神色不对,道“昨夜听闻二弟匆忙回来,难道江湖上又起争端吗?”

    陈敬峰点点头,“江湖之事虽然棘手,但此事还有一见更麻烦的事!”

    “什么事?”

    陈敬峰知道始终瞒不过去,只得见女儿出走一事,细细与夫人说明。

    陈夫人闻言大惊,接过陈素青的信看了一遍,问陈敬峰道,“你准备如何?”

    “本准备亲自去找,又怕家中不安,左右为难。”

    “江湖上风雨之秋,你不能离家,这样,我去找!”原来陈夫人年轻时候也是一位侠女,本名叫李碧璇,后来嫁给陈敬峰后一心相夫教女,也不在江湖上行走,如今听闻女儿任性出走,不由得又急又气。于是要亲自找她回来。

    “唉,我一直在想,要不要找她回来。”

    “什么意思?”

    “你的女儿,你不了解吗?她那个犟脾气,你要拧着她来,把她找回来,她能安心出嫁吗?”

    “可是沈家的亲已经定下来了。”

    “她不是不懂事的,我相信她会回来的。”

    “江湖险恶,只怕她出事。”陈夫人担心道。

    “她的功夫比大多数人都好的多,能出什么事,放心吧。”陈敬峰安慰自己的妻子道,“我们年轻时候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她要是个儿子,我早就把她赶出去了。”

    陈夫人叹了口气,也只好依丈夫所言。只盼望自己的女儿没事。

第十章 花神庙里求花签(一)() 
姑苏的二月,草长莺飞,整座城迷朦着淡淡的水气,一个年轻公子牵着一匹枣红色骏马从青石的街上走过。

    白衣胜云烟,长剑似霜雪。

    乌黑的头发束起,用一根白玉簪子固定着,皮肤白皙,眉目清雅。这个青年公子正是改装之后的陈素青,原来她自离家之后,处处感觉女子行路多有不便,干脆换了男装,行了半月,竟然顺利到了姑苏城。

    进了城,陈素青择了一家清雅别致的客栈,安顿下来之后,陈素青便点了几样特色的苏式小菜,望着窗外斜阳轻烟,小桥流水,不禁出了神。

    少女愁绪就如同这水上轻烟,不知因何而起,也不知何处散去。

    陈素青在客栈中闷闷坐了半日,盘算着如何能得到沈家的消息,想了半日,左右不得其法,半夜才枕着水声睡去。

    第二日天刚朦朦亮,陈素青变被楼下声音吵醒,叫卖行走,各式人声,吵吵嚷嚷,陈素青只得起来,穿戴完毕推窗看下去,只见楼下水道上和岸边的青石街上船行马走,将老扶幼,各式男女,往来不息。

    陈素青走下楼去,店中已有不少来吃早点的人了,她在一个角落坐下,招来小二点了一份素面,又随口言道,这一清早,就这么热闹?

    小二听了话,笑道,“公子不知道吗,今天是二月望,花朝节啊,这人都是赶着去虎丘花神庙赶花朝会的。”

    “花朝节吗?”

    “是啊,公子家中不过吗?”

    “哦,出门多日,不觉已经十五了。”

    “公子今天好去虎丘玩玩,天下数我们这的花朝节最热闹了!”

    陈素青笑着点点头,不再言语。实际却是动了心。

    实际她家中风俗,二月望并没有赶花朝会的习惯,只不过在家中祭一祭花神,家中姐妹只有二人,也没有什么趣味,所以也从不当一个正经节日过。今日在苏州,尽然清早便如此热闹,又加上早已仰慕虎丘盛名,便决议前去游玩一日。

    吃罢了面,陈素青便招呼小二牵马。

    小二过来笑着道,“公子要去虎丘吗?”

    陈素青点点头,道:“听你说的如此热闹,怎好不去看看。”

    “这便是了,不过我劝公子别骑马去,今日虎丘人多的不行,骑着马也难行,又没处拴,没人看顾,到时候挤来挤去反而累赘,正经的,不如出门雇条小船,坐着船去。到了虎丘,下船行不得几步就是花神庙,岂不轻便!”

    “如此也好,何处雇船?”

    “出门右转,河边便是。”

    陈素青依言来到河边,只见河边上依次排着几只小船,几个船娘正招揽着生意,都说着吴语,软软的,听个半懂不懂,只觉得好听。

    她打量了一圈只看见有一个小姑娘羞赧的站在一条船上,也不吆喝,只怯怯的看着她,便跳上了她的船,船在河上晃了三晃,陈素青险些跌倒,小姑娘忙扶着她坐下,陈素青朝她笑笑,小船娘又红着脸去了船头。

    “去虎丘。”

    小船娘点了点头,手中篙子一撑,船便悠悠前行。

    陈素青打量眼前的船娘,只见她不过十三四岁,穿着一身粗布的青色衣裙,头上梳着两个双丫髻,头发微微干黄,两个发髻上各戴着一朵用粉色彩纸精心剪出来的杏花发饰,脸和手都白白净净的,像一朵沾了露的花蕊,水灵灵、清爽爽。

    姑苏的河道不宽,两边挨着青石街和民居。两岸杨柳倒垂,陈素青坐在船上,垂下的柳梢就轻轻拂过面颊,倒有几分缱绻。

    只因今日是花朝节,河上尽是些往来船只,不远处,有船娘唱起了江南小调:

    “江南美景知多少,风光嘛正正好。绿水青山艳阳早,燕儿上柳梢街头闻啼鸟,桃花红啊梨花白,青青啦河边草。游春的人儿乐呀乐陶陶。

    江南美景知多少,风光嘛正正好。朦朦青烟雨潇潇,碧波引画桡,垂杨见红桥,望尽水天万里遥,高楼接碧霄,慢慢船坞今朝水上漂。

    江南美景知多少,风光嘛正正好,春风十里忘不了,人在那画中摇,春思风来报,山也好来水也好,醉倒光阴老,一曲小调,看我多逍遥。

    哎呀哎嘿呀,山也好来水也好,醉倒光阴老,一曲小调,看我多逍遥。”

    船娘唱歌用的是吴语,陈素青只能听个大概,但那船娘唱的婉转,声音又甜,加上吴歌吴语,自然天成,一曲唱完,不禁让她拍手称妙。

    陈素青噙着笑,对正在船头摇橹小船娘说

    “你们这的歌可真好听!”

    小船娘回头望望她,复而又将头低下,微微的点了两下,算是回答。

    “你会不会唱?”

    小船娘头低的更低了,又摇了摇。

    陈素青也不勉强,只笑着将目光送向远方。

    小船悠悠晃晃行了一路,陈素青坐在船里看两岸风景,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姑苏的景色果然不虚,精致温柔,像诗里写的,一时间心也被这烟雨江南浸的湿湿的。

    “公子……”

    “嗯?”陈素青被船娘轻柔的声音拉了回来。

    “前面就是花神庙了,要是去云岩寺,还要再往前划。”

    “那么就靠花神庙下船吧。”

    “嗯。”

    “船资多少?”

    “十文。”

    “我这有三十文,傍晚可否接我一次?”

    “嗯。”小船娘点了点头,从她手上拿走了二十文,又慌忙去船头停船了。

    陈素青笑着收起了手中剩下的十文,提起剑,一步跨上了岸。

    上得岸上,陈素青同小船娘摆了摆手,小船娘看到,青涩一笑,复而抬手向右指了指,陈素青了然,那是花神庙的方向,于是笑着向她点点头。

    陈素青理了理衣摆,紧了紧发束,便跟着人流向花神庙方向走去。

第十一章 花神庙里求花签(二)() 
吴郡风流地,花朝得意时。

    苏州城的男女老少悠然在早春的景色里前行,两边的商贩叫卖着各种精巧的玩意,有各式胭脂花粉、绢花珠钗甚至笔墨纸砚、珍玩玉器应由尽有。

    陈素青长期居住在山庄中,哪有机会到这么繁华的集市,看见两边各式花粉首饰,毕竟小女孩心性,如何不动心?

    陈素青一边走着,一边瞧着,买了两对精巧素雅的绢花,一根刻着牡丹花纹的描银簪子,又想着妹妹素冰还未及笄,又挑了一对攒珠短钗。东西都不贵重,甚在江南灵秀,别有一些巧思。

    陈素青正挑着,旁边一个老妪提着篮子向她叫卖

    “公子,好买朵杏花簪下,清早起刚采来的!”

    陈素青向她篮中望去,只见一篮杏花,粉白娇艳,含羞带雨,叫她如何不爱,突然又想到此时正是男子打扮,不禁摇手。

    “我是男子,如何戴花?”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黄庭坚都要簪花,我们怎么好不附庸风雅?”说这话的是一个紫衣少年,也在一旁挑花,一脸快活的神情。

    只见他挑了四五朵花,簪了两朵在头上,又呼喊着远处的同伴“玉昌,你也来两朵戴上!”

    陈素青顺着少年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个男子站在不远处花树下,穿着一身暗红色衣衫,长身而立,远远的朝她旁边的少年摆了摆手。

    “玉树兰芝”

    陈素青突然脑中浮现了四个字,那男子卓然而立,与众人相比,有一股不凡的气度。

    “既然他不要,赠予你吧!”说着少年将剩下的花塞到了陈素青的手中,便向那男子跑去。

    陈素青接着两朵花,正欲答话,紫衣少年已经跑远,她想了想,还是将花小心包好,收入袖底。

    果然江东子弟多才俊,只不知道沈玠又是何等样人,陈素青不免在心底感叹道。

    逛了一时,远远的就看见人头攒动,想是要到花神庙了,花神庙外开始,摆了许多花树,上面披红戴彩,扎了各式彩绸。一路繁华,一直到花神庙里面。

    花神庙内外,大多青年男女,捧着各式花果、清茶前来拜花神,衣香鬓影、红飞翠舞,好不热闹。

    庙门上悬着一幅楹联,写着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

    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陈素青将这联含在嘴中念了两边,只觉得有趣。进了庙中,只见正殿内供了百花神,便拜了一拜,又依样求了一签,上写着,第六十四签。

    解签的是一个老翁,须发皆白,眼神到很明亮,一身灰布衣衫,衬的精神奕奕。见陈素青过来解签,便问道

    “公子求什么?”

    “家宅。”

    老翁于是从后面签柜中抽出一张签文递给了陈素青,上面写着,牡丹第五签,还有一句签文是

    “天香下尘凡,凋落经苦寒。待到春风起,还归群芳冠。”

    陈素青便问解签的人道,“怎么解呢?”

    “这是个苦尽甘来的签,家中纵有不顺,也含着生机,后面要享富贵。”

    “那么究竟好不好呢?”

    老翁看了看她,神秘一笑,

    “若是平常人家要求平安,自然不好,但若真能渡过此冬,又有大造化,好与不好,看公子怎么看了”

    陈素青闻言,默默将那签收起来,暗自琢磨,此时家中正显颓势,今日自己又恰好求得此签,难道真应了签文上的话吗?

    “那么如何过冬呢?”

    “时候到了,自然过了,一天不会多,一日也不能少,至于过不过得去,还要看牡丹自己了。”老翁顿了顿,又道,“不过牡丹终究不是凡花。”

    “谢谢先生了”陈素青向老叟拱了拱手。

    老叟摆了摆手,又打量了陈素青一会道,“我看你倒是红鸾有异象,求一签姻缘才是要紧。”

    陈素青入庙时本就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