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都赋-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梅老头饶有兴致地看着苏寒山。

    秋塘刀不离身的顾长亭也静静看着苏寒山。

    今时今日,他或许有些理解当初叔叔朝堂之上为自己力争此差事的用心良苦。

    大将军顾惜刀是七皇子拥护者,这早已不是秘密。一旦七皇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入主东宫,那么顾氏家族在苏唐帝国自然无人撼动。

    可凡是皆有例外不是?

    九皇子苏寒山若是意料之外的变数,那么护送其北归的差事对顾长亭来说刚好是一种建立信任的良机。

    在七皇子与九皇子身上都压下筹码,唯如此方能保证顾家立于不败之地。

    渐渐体会叔叔为家族的苦心孤诣,顾长亭心中也想知道,九皇子究竟是否值得他压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这一局的筹码。

    苏寒山沉默良久之后,摇了摇头:“该来的始终会来,逃避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何况,我也很想见一见七哥的风采是否真如天都里传言那般卓世。”

第三十一章 杀局三百里,等君入瓮来(中)() 
昏暗天空下,漂泊大雨让苏唐帝国南境边疆大梁城显得朦朦胧胧,似真似幻。

    城头上楼角飞檐飞出一只雨燕,那雨燕朝城门俯冲而下,挤出指甲盖大小的黄金,大雨中划出一条弯弯的弧线,随后高高飞走。

    那两黄金鸟粪随着雨水滴落在守将张秋霁肩上盔甲,从头至脚全副甲胄披身的张将军并无所察,满门心思净在数百米外一行黑色铁骑之上。

    雨中朝着大梁城缓行而来的黑色铁骑约莫百人。

    这群黑甲个个身背穿云弓,右手持缰,左手整齐地握着绘有夜幕二字的护背旗雨中飘扬,胯下是苏唐军中赫赫有名的绝地战马,马首覆银具。

    百人队伍沉默地驶在泥泞荒道上,威凜不凡。

    铁骑最前方有四位与众不同的年轻人。

    四人未穿黑甲,反而是一身衣角绘着道符、胸前八星连珠星图的道袍装扮。

    四人撑着伞,并肩行在铁骑前方。但若仔细观去,可以看出其中两男一女浅然无声落后着一名男子半肩,似是对那男子表示着尊重。

    确实!

    无论依照苏唐道门辈分来算,还是论起身份尊贵,那名为苏幕遮的英朗男子都应该受到这种待遇。

    因为苏幕遮是苏唐七皇子,也是道门八小重山里的三师兄。

    八小重山里排行第四的梁州令望了眼身旁三师兄,问道:“大师兄半途离去,可曾说有何要紧事?”

    苏幕遮正视前方城门下早已恭候多时的大梁众将,微微笑道:“他啊,恐怕比我还心急。”

    师兄弟里排行第五体型微胖的落梅风吐了颗枣核,大惊小怪地道:“大师兄不会去找九殿下麻烦去了吧?若被逮个正着,我们跳进渭水也洗不清这一身嫌疑了!”

    梁州令对四肢发达智商堪忧的五师弟颇感无奈:“大师兄又岂会不知分寸?”

    苏幕遮笑道:“以师兄的高傲,我那九弟尚未修行难入法眼。他的目的,应该是青草池塘一住甲子年不问江湖事的黄梅老头。”

    最爱吃红枣的落梅风说道:“那我就更不解了!黄梅老头即使曾入剑仙,眼下也不过是证虚境界,百兵鉴未入前十,值得大师兄走这一遭?”

    苏幕遮笑而不语。

    身旁六师妹枕屏儿清秀眉目浅笑嫣然:“等你到了师兄的境界,就知道为什么了。”

    黑甲铁骑抵达大梁城门前。

    守将张秋霁领着一众副将忙前叩礼:“张秋霁恭迎七殿下!”

    无论言行举止都让所有与之接触的人心服口服的苏幕遮下了马,没有自持皇子身份,将手中伞交给身旁师弟,上前搀扶起守将张秋霁:“诸位将军为我大唐驻守边关劳苦功高,幕遮该代表苏家拜谢诸位才是,怎敢受此大礼。”

    张秋霁戍边二十余载,未曾去过天都,更难得见传说里诸位皇子尊荣。今番目睹七殿下风采,心中暗自赞赏:“殿下谬赞,臣受之有愧。”

    苏幕遮微微笑着。

    随后掀起道袍衣角,撕扯了一片,亲自为守将张秋霁拭去肩膀上那两黄金。

    后知后觉的张秋霁受宠若惊,又再躬身欲跪。

    苏幕遮一手托着张秋霁双臂:“张将军戍边二十余载,怎的还如此婆婆妈妈?走,随我一同入城,让幕遮见识见识我大唐将士的无双风采!”

    淋了许久雨的张秋霁心中颇暖,侧身让出大道:“请。”

    苏幕遮与三位师弟妹大笑入城。

    守将张秋霁随后紧随其上,望向左右副将喝令道:“传令下去,七殿下离开之前全城戒严,所有出入关者,皆需谨慎盘查,不得有误!”

    ……

    苏唐帝国龙脉汇聚的天都里最高的一座云楼并非景佑皇帝的宫城,也不是城外天符山道门青莲与昊天圣殿,更非钦天监观星台,而是第一楼。

    天都城里最高的云楼就叫第一楼。此楼共有四十四层,比起九五之尊四十五刚好少了那么一层。

    此刻天都也在落着大雨。

    这雨已落三日,如今到了夜晚,依旧没有消停的趋势。不过比起第一楼四十四顶楼中火锅里的沸腾,外面的雨倒显得平静了些。

    有位年约五十而知天命的贵儒男子端起一碟牛肉,用竹筷颇为熟练地往火锅里夹着,而后又极为讲究地在身旁火炉里温了一壶酒。

    对面一身商人装扮身形发福的花甲老者看着贵儒男子熟练的手法,呵呵笑道:“老弟隔三差五便往我这小楼里闲逛,如今炖火锅的娴熟都赶得上我这位掌柜了。赶明儿我也休息几日,让你做几天第一楼的掌柜体验体验。”

    那贵儒男子笑道:“行,我做几日掌柜,哥哥便做几日皇帝,咱们换着来。”

    心宽体胖的老掌柜说道:“那可使不得。”

    贵儒男子说道:“如何使不得?这天下本就有一半是哥哥的!况且弟弟让你过把皇帝瘾,又不是真把天下让给你,紧张个甚?”

    老掌柜呵呵笑道:“这辈子哥哥是没那福气过上皇亲国戚的生活了,只能让佛衣那丫头将来替我享享人间清福,也就知足。”

    眉眼透露着帝王之气的贵儒英凡男子又忙活着往锅里放青菜,好奇道:“那孩子去了吗?”

    老掌柜摆放杯盏:“走了有几日了,总得私下里瞧瞧未来夫婿模样。”

    贵儒男子说道:“无论相不相的中,这门亲事都是没法反悔了!朕着实对那丫头喜爱得紧,配上朕的儿子,才是真正天作之合,郎才女貌。”

    第一楼掌柜孟神通从炉中取出温酒:“是是是,龙生九子,岂有凡品?”

    当今苏唐帝国景佑皇帝朝着楼门外默默候着手持雪银尘、满头白发的老貂寺魏千岁挥了挥手:“来来,你也过来尝尝朕的手艺。”

    皇帝近侍老貂寺魏千岁手握雪银尘微笑叩道:“陛下与龙王兄弟叙旧,老奴岂敢扫兴。”

    唐帝笑道:“真不吃?”

    老貂寺魏千岁岂敢抗旨,再三叩礼后,躬身走来。

    想起陛下身体状况还如此不忌口,心中一阵无奈喟叹。

    ……

    城外天符山。

    补天教青莲圣殿里,掌教神阙大人对着下方一众青袍大主教颁布一则教谕:“传令各地道殿,九皇子一旦入了苏唐国境便由我补天教接手。凡补天教徒务必全权担负起护送之责,直到天都!胆敢中途拦路者,一律杀无赦!我神阙的徒儿,补天教未来掌玺人,岂容他人觊觎?”

第三十二章 杀局三百里,等君入瓮来(下)() 
数日后,楼船夜雪已入浔阳江。

    家住罗浮后山的少年葛小鱼几日来很是无聊,从船舱到三层每个房间来回转悠,已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说话的。

    如今夜雪楼船上除了轮替值岗的三十精骑之外,就只剩下一个人,还是与他不熟的楚南诏,空荡荡的感觉很是无聊。

    这一日午后,葛小鱼实在忍不住心中疑问,就鼓起勇气端来些许酸梅,率先与面色略显苍白病怏怏又话语极少的楚南诏开聊起来:“哥哥姐姐们都去哪了?他们还回来吗?”

    少年葛小鱼本不惧生。

    可楚南诏一直负伤在身,少说些话便是省些气力,这让葛小鱼多少有些害怕的感觉。

    楚南诏盘膝坐在三层楼船门前,望着比起浮水更宽更广更深的浔阳江。雨早已停了,可这江水仍是浑浊之极。

    他转身对着少年葛小鱼笑了笑,从其怀里捏了颗酸梅。他没有吃,只是想让少年葛小鱼不再惧自己:“短时间里,应该不会回来了。”

    葛小鱼露出些许失落。

    楚南诏又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不是吗?”

    葛小鱼茫然说道:“我不懂哥哥的意思。”

    楚南诏唇色惨白,将葛小鱼拉到身旁坐下:“没关系,再过几年你就会明白了。”

    葛小鱼说道:“可我想他们。”

    楚南诏指着茫茫江面并不平静的江水:“你想他们的话,就默默对着那个方向祈祷吧,祈祷哥哥姐姐们平安无事。”

    少年葛小鱼望着。

    他不知道那个方向是哪里,但还是极为乖巧地由坐改为跪,对着大梁城的方向参以佛门大礼,祈诵了一篇吉祥经。

    ……

    荒无人迹的山野里折腾了一天一夜,终于找到官道。又在官道上走了半日路程,方见一处驿馆客栈。

    南朝太子爷李天下双眼放光,望着酒招旗仿佛瞧见黑夜里的救世主般内心激动。

    与秋塘刀不离身的顾长亭一前一后入了客栈,李天下也不讲究随便看到一张空桌便坐了下来。手中剑放在桌上,顺便取出一锭银两,唤了声小二。

    待顾长亭迎面而坐时,这位太子爷已极为迅速地点了十数个小菜和两壶酒。一天一夜没怎么认真对待肚腹的李天下面对桌上民间小菜,少见狼吞虎咽。

    斟满了杯酒递给顾长亭,李天下接着又给自己满杯:“早知就不遭这一趟罪了!本太子一个人鲜衣怒马游历江湖多潇洒,现在倒好,折腾得有上顿没下顿。”

    军伍出身的顾长亭从不饮酒,单独问小二要了壶茶,简单吃了些东西。

    他没有答话。

    当初在姑苏城外可是李天下主动要求同行,如今怨得了谁。

    况且一路来他也有些了解这位南朝太子爷刀子嘴豆腐心的毛病,并不会较真。

    歇息片刻后,桌上只剩残羹菜底。

    顾长亭说道:“烦劳殿下在此等候,我到附近转一转,看看能否寻到马车。”

    李天下挺了挺饱胀的肚腹,极为满意地应道:“快去快回,小心些。”

    顾长亭按着腰间刀起身,转身刚走几步,又折回看着李天下说道:“接下来恐怕要尽快赶路与九皇子汇合,或许不会再有客栈歇脚的机会,殿下还是打包些馒头与水,沿途备用。”

    李天下颇显不耐烦挥了挥手:“知道了。”

    好歹兵分三路扰乱敌人部署的主意也是自己奇思妙想的计策,又岂能不知此中关键?若非知晓接下来行程紧张,也不至于一次性吃了这么多味道极差的粗野饭菜。

    还不是为了体力与肚腹!

    ……

    最早秘密下船登岸,也是绕行最远的苏寒山五人入夜时分到达信陵城。

    兵分三路实为避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