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都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让游走江湖的前辈奇人强留一夜,顺便问问苍生鬼神。

    与老相师师徒二人秉烛促膝,便在谈话过程中,老相师透露今夜罗浮山将有贵人落脚。

    陈丹青经不起老江湖故作神秘吊胃口,最终追问出结果缘由……原来竟是苏唐帝国九皇子与南朝太子爷路过罗浮。

    唯恐怠慢贵客,陈丹青这才唤书童早早候在山门。

第十九章 罗浮八问() 
文殊院依山傍水,庄中小筑清幽别致。

    陈丹青算半个文人墨客,自小受满院画卷熏陶,自然懂得在怎样的地方招待苏寒山与李天下两位见惯了玉殿金楼不同朝却同龄的皇子……

    庄里后院有片荷花开遍的镜湖,湖心没有莲亭,倒是有座周围檐角挂千灯随风舞的塔楼,那是文殊院藏画楼。甲子年江湖里许多著名画师大多有墨宝珍藏于此,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小楼圣地。

    院主陈丹青双手插袖站在千灯楼下,远远瞧见苏寒山一行五人,连忙抖擞精神,转过身向楼内老相师师徒告了声招呼,便快步迎来。

    从相师处得知,苏唐帝国九皇子自幼生长在姑苏城外桃花山寺,眼下是初次北归。陈丹青上前拜礼,略微打量了五人。

    黄梅老头与黄裳儿自是不用多说。顾长亭英气逼人腰佩秋塘刀,容貌虽俊,但却少了分贵儒之气。他又看了看白衣抱剑的太子爷李天下与木簪绾青丝一袭青衫的苏寒山。

    陈丹青半生鉴画无数,自有常人不可及的眼力,分清李天下与苏寒山各自身份后,便欲躬身作揖。

    罗浮山文殊院坐落江湖,年轻时考取过秀才的陈丹青却算不得江湖人,因此方行书生礼。

    李天下眼疾剑快,伸出剑鞘托住陈丹青双臂道:“免了。”

    陈丹青微怔。

    想着此处乃江湖,也就不再拘束:“谢过两位公子。”

    李天下点了点头,说道:“陈院主如何知本太子爷行程,还特意嘱咐书童山下恭候?”

    陈丹青侧身让路。

    千灯楼内,有名跛脚年轻道童搀扶着老相师走来。

    陈丹青便解释说道:“不敢欺瞒殿下。乃是这位老相师好意相告,故而得知两位公子已至罗浮山下。险些怠慢,实在有愧。”

    苏寒山闻言,望着那师徒二人。

    李天下也极为好奇。

    对他们北归行程了若指掌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同行者,另一种就是处心积虑想要取苏寒山项上人头的杀手。

    不知这对师徒是哪一种。

    他当然不会像逼问楚门客那般直接,通常老江湖大多如江中鲤,太滑。

    唯有旁敲侧听:“老先生真乃前辈高人,竟能预知晚辈落脚行程。李天下此生鲜有钦佩者,唯对先生五体投地。”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身份尊贵的太子爷从能听懂人话开始便被恭维至今,这种比之江湖酒更能让人飘飘欲仙的辞藻随口就来,无需腹稿。

    原本黄裳儿与黄梅老头对李天下无耻行为相继鄙夷,实在没有一朝太子该有模样。可听那耄耋之年的老相师答话后,方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公子这话不假。老道云游江湖,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便是这天下前后各推三百载,也未必有老朽不知之事。”那一身袍绘着星宿图的老相师极为得意捋着长须,看来很受用李天下的恭维。

    李天下笑道:“如此说来,晚辈倒真有些许个疑难要请教先生了。”

    “老道定当知无不言。”

    罗浮山文殊院院主陈丹青见太子爷与老相师相谈甚欢,望着李天下的眼里带着同道中人相逢恨晚的神色。

    连忙将几人请入千灯楼……

    黄梅老头对所谓前后各知三百年的老相师毫无兴趣,这种靠着一张嘴便能吃遍江湖的术士,他百年江湖阅历见的何曾少?

    索性背着棋盘,独自寻地儿下棋去了。

    秋塘刀不离身的顾长亭起初心有警戒。寻常人等,谁会对九皇子殿下行程感兴趣?

    可当见着老相师后,实在难让他不与江湖中坑蒙拐骗的方术之士作联想。

    至今只因领了护送九皇子北归差事而入过一次朝堂的他不知钦天监南怀先生之名,更别说识得其容。

    稍作放松却仍不敢掉以轻心的顾长亭跟了上去,千灯楼门前驻足,守在门外。

    灯楼内茶香四溢。

    陈丹青并非附庸风雅,着实是招待贵客才狠心取出珍藏许久的海底珍珠,平日哪里舍得。

    受邀落座,苏寒山四周环望。

    见楼墙四壁挂着些许颇有意境的水墨画,一时被吸引了双目。

    黄裳儿紧挨着苏寒山跪坐,嘴馋的姑娘见不得茶香,连忙端起面前茶盏趁着热气腾腾啜了一小口,俏脸儿上露出惊讶。

    扯了扯苏寒山袖角,小心翼翼将茶盏递了过来:“苏哥哥,尝尝。”

    始终惦记着正事儿的李天下瞥了苏寒山一眼。

    而后用上等海底珍珠漱了漱口,看其架势,势必要与老相师上演一场十八里杏坛论辩的模样。

    这奢侈的一幕被陈丹青瞧在眼里,如心在滴血。可碍于太子爷尊贵身份,他哪里敢流露半点儿肉疼的神色。

    一本正经,只听李天下开口道:“晚辈第一问,问前辈可知江湖百年武道修为最无敌者?”

    作为东道主的陈丹青虽不是江湖人,却也听闻北燕镇妖塔慕容玄虚之名,心想着太子殿下第一问,可真是等于白问!

    老相师神态自若:“北燕老匹夫。”

    李天下继续笑道:“第二问,问的是我李氏南朝说禅论法第一人。”

    老相师精神内敛的眸子看着苏寒山,接过身旁弟子递过的茶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李天下接道:“哦?说的是本太子么?”

    老相师又将茶水递回:“确是皇子,并非太子。”

    黄裳儿一听,发现新大陆般转着骨碌碌的眼眸,开心地盯着苏寒山……又挖掘未来夫婿一项优点,口才好!

    对此,苏寒山很不自然地挪了挪身子,挤到李天下身旁。

    太子爷没好意的瞪了苏寒山一眼,转而继续问道:“第三问,江湖最高的楼阁是哪座?”

    “凌云阁。”

    “最深的山呢?”

    “十方山。”

    李天下诡异地笑了:“您猜本太子爷今世能活多少载?”

    前面四问,不过是小试牛刀。

    这第五问,才是开始。想着饶是老家伙见多识广,也断然猜不出本太子爷能活多大岁数。

    一副看戏的神色盯着老相师,对自己的聪明才智,李天下满意之极。

    谁曾想此问,老相师不假思索脱口答道:“七十九。”

    两人视线相对,老相师内心讽笑:只要不是当下死,活多少岁不成?老朽随便报个数字,你也得几十年后才知真假!现在嘛,谁敢言错?

    李天下正想辩论,才后知后觉,发现根本无从争论。

    顿时语结。

    一旁苏寒山也不忍瞧着为自己安危操碎心的太子爷失落,抱了抱拳:“接下来,可否由苏寒山代问?”

第二十章 春秋多少年() 
黄裳儿秦舞阳满脸期待。

    李天下看着苏寒山,陈丹青看着苏寒山,老相师与身侧跛脚年轻道童都在看着苏寒山。

    被众人目光锁定,忽觉有些不自然。

    苏寒山再次抿了口香茗,沉思小会儿似在组织词汇,说道:“龙生九子,囚牛温顺,睚眦必报,嘲风镇邪,蒲牢呱噪,狻猊威严,赑屃驮碑,狴犴好义,负屃高雅,鸱吻善水。敢问老前辈,可知这九子之中善恶都有谁?”

    苏寒山语罢,灯楼里出奇陷入一片沉默。

    李天下微愣。

    黄裳儿俏脸儿尽是不解。

    便是文殊院主陈丹青也破天荒皱了皱眉。怎的这个问题,比太子爷问岁还要无聊。

    他们望着自称天下前后三百年无所不知的老相师南怀子,问题无聊了些,可也不能否认确实不好答。

    意料之外的是,道袍绘星图的老相师笑意盈盈地盯着苏寒山,他的笑容明明很和蔼,可那双眼睛隐藏的笑意却有些不寒而栗。

    谎称江湖术士的钦天监南怀先生不远千里私下离宫本就为看苏寒山而来。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好奇天生元神有损的九皇子南朝十五年后会变成什么模样。哪怕久闻苏寒山佛国说禅无人出其右,他还是想亲自鉴定一番。

    果不其然,他看到了,也听到了。

    龙生九子。

    很有趣儿的问题。

    或许旁人听不出其中隐义,曾亲手教出大唐太师李国初那般人物的南怀子又岂是梦中人?

    他看着苏寒山。

    苏寒山也在看着他,没有躲避那像极了笑里藏刀的目光。

    当今苏唐景佑皇帝膝下九子,苏寒山排行老末。

    这一路北归,欲取他性命之人层出不穷。虽有所猜疑,却无法查证。苏寒山索性便以龙生九子的隐喻暗有所指,试探这位无所不知来历不明的老相师。

    你若真的万事皆知,那么出现在北归路途中的各路杀手究竟受谁指使?远在天都的八位兄长,究竟熟善熟恶?

    “这一问,前辈可答否?”

    老相师南怀子笑道:“对于龙来说,九子本无善恶。都是自己骨肉,没理由偏执某一方。归根结底,浅水游还是龙入海取决于九子本身!善水者赢……公子觉得老道这个答案可还满意?”

    苏寒山品嚼着其中义。

    老相师虽没有点明幕后主谋,一席话却也让苏寒山受益匪浅。

    龙入海还是浅水游,在于自己是否善水。

    苏寒山嘴角微微弯起,露出浅笑。好在自己是龙之第九子,那个善水者。

    苏寒山再次抱拳:“前辈当真是路过此地?”

    还沉浸在方才一问云里雾里的李天下再次微愣。诧异地看着苏寒山,目光似是在说这也算是一问么?

    苏寒山回敬他个坚定眼神。

    李天下端起微凉的茶水,一口下肚,心中郁闷道:“这都哪跟哪儿。”

    黄裳儿惊奇地看着太子爷。

    李天下说道:“看啥?”

    黄裳儿小心翼翼的问道:“这茶,味道如何?”

    李天下啧了啧嘴,品了品。忽想到先前漱口的那杯茶,双眼盯着空空如也的杯子,脸色顿时铁青。

    内心刹那崩溃的太子爷提着剑跑了出去。

    黄裳儿笑的颠三倒四合不拢嘴。

    灯楼内氛围难得舒缓,老相师笑道:“相逢即是缘。巧合也好偶然也罢,老道云游四方为的是结善缘,不结恶缘,对公子亦不敢有敌意。”

    陈丹青颇为赞同的点头。

    苏寒山解释说道:“晚辈只是随口一问,别无他意。”

    通过两个问题,愈发证明苏寒山心中猜想。

    这位老相师绝非普通江湖术士靠着一张嘴坑蒙拐骗,从他两答之中,苏寒山至少可以断定一件事。

    此人乃至这对师徒,定然与苏唐局中人脱不了干系,甚至极有可能就是执子人手里的一颗子,或黑或白。

    解除心中疑虑后,苏寒山这才有所放下芥蒂,问了一个站在苏唐九皇子角度最该关心的问题。

    “寒山第八问想请教前辈……”

    “春秋当兴多少年?”

    一直以旁听者的身份陪着诸位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