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殖道-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孙道玉把一盏茶慢慢喝完后,才假笑道:“道友暂且把折子放在本司,贫道待通政司有暇时,必将折子送上。”

    大明通政司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勘合关防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实封建言、陈情申诉及军情、灾异等事。可以这么说,通政司一年四季除休沐之ri,几乎没有暇时。

    孙道玉如此说,简直就是把李玄宗当白痴在耍。李玄宗当然明白,就算是再忠厚之人,面对孙道玉如此行径,也不禁怒气勃发,还好武当掌教的镇定修为不错,没有在道录司当场爆发。

    “道友既如此说,贫道告辞。”李玄宗捏着折子,拂袖而去。

    李玄宗离开道录司后,寻思着如何面见天子,不知不觉中来到皇城大明门外。此时宫门两边分列着旗手卫力士,威武雄壮,铠甲光鲜,一行人等正从门内出来,看装束是内监,众人簇拥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监。

    李玄宗正在低头思量,不小心挡在了前头,一个小黄门呵斥道:“哪里来的野道士,敢冲撞怀恩公公行事。”

    “小悟子,有何事?”当代司礼监掌印怀恩问道

    “禀公公,不知道哪里来的野道士挡在前头,小的这就去赶开他。”这个被唤作“小悟子”的小黄门,姓解名悟,入宫前是四川青城山人士,进京投亲不得,后来为了生计,不得已净身入了宫。幸得他为人伶俐,幼时也曾读过几天私塾,颇识得几个字,入宫不久就得到司礼监掌印的赏识,现在怀恩身边随侍。

    “且慢,杂家看这人服饰,不似一般道士。你请他过来,就说杂家有话问他。”怀恩道。

    此时的李玄宗才反应过来,刚才呵斥它的那个小黄门上前道:“怀恩公公有请。”李玄宗当然知道当今司礼监掌印的名字。

    “请问这位道长出自何宗,为何事徘徊于宫门前?”怀恩见多了企图自荐于天子,以求富贵的道门中人,但在大明门前还是第一次见到。

    “贫道李玄宗,腆为武当道掌教,yu陛见天子,往道录司递折,奈何遭其面辱。彷徨无计,并非有意于宫门外逗留。”李玄宗无意中给道录司狠狠上了一剂眼药。

    怀恩闻得堂堂武当掌教竟在道录司如此遭遇,心中也不禁愤然。武当道自洪武、永乐以来,均得到历代天子看重。成祖靖难之时以武当供奉的真武大帝为保护神,即位后大修武当宫观,武当祖师张三丰在大明更是有活神仙的声誉。

    即使是近些年来,武当道与朝廷的关系不如以前那么紧密了,但区区道录司也敢阻拦武当掌教的折子,这分明是对天子和朝廷制度的蔑视。怀恩为人耿直,对这类欺上瞒下的勾当最是不齿。

    “原来是武当掌教真人,杂家久闻贵宗祖师三丰真人之名,今ri见得真人,果然是有道之士。真人的折子,杂家倒是可以代为转达。”怀恩笑道。

    大明制度,通政司的折子要递到天子手中,也要经过司礼监,如今有怀恩一言,李玄宗的陛见请求,上达天听的可能xing是百分百了。

    “多谢公公好意。”李玄宗当然不会拒绝,抽出折子交给了身旁的小黄门。

    “不知真人下榻何处,若得万岁召见,也方便宫内传旨。”旁边的小悟子轻声问道,全无初时的气势,

    “贫道暂居于京城东岳庙。”李玄宗也不好与小家伙计较。

    “杂家还有事要办,真人请自便。”怀恩一行人等往宫外去了。李玄宗见大事已了,就自回东岳庙等消息了。

    此时的沈静圆,自从那ri与弟子史国安会面后,也在京城中寻找机会,他自知没有官方名位,也就绝了直接与朝廷打交道的念头。

    对张玄庆所言的佛门意向,他倒是颇感兴趣:以天竺贝叶经文为饵,不知能不能钓起佛门这条大鱼。沈静圆打算亲自接触一下佛门,也算是为开海之事尽绵薄之力了。

    大明当今以净土宗和禅宗信众最广,净土宗的信众主要是普通民众,而禅宗的信众以士子阶层为主。自宋以来,禅宗的大机大用已逐渐趋于丧失,其峻峭潇洒的机锋、杀活自如的棒喝已演变为ri常游戏,文字禅、棒喝禅泛滥成灾。不少禅师对此痛心疾首,逐渐开始接受净土宗的修行方式,讲究禅净合一,禅宗净土,殊途同归。

    只要拉拢了净土宗,在佛门内部的阻力就要小得多,在这一点上沈静圆与张玄庆的观点倒是一致的。

    沈静圆直往京城广化寺而去,广化寺始建于元,明初被废,成化四年重修,曾得内官监太监苏诚资助,重建后的寺庙规模宏大,眼下正是净土宗道场。

第十七章 广化寺中() 
沈静圆来到广化寺后,出面接待的是第五代住持圆环。圆环为净土宗门下,自接掌广化寺以来,为了净土宗在京城的发展,可以说是尽心竭力,但信众的范围还是集中在普通民众。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们要么是对净土宗的态度,还不如禅宗,士大夫以参禅为风雅事,但净土宗那种口头诵佛的方式被他们鄙视为愚民之术,甚至有些文官还把净土宗与白莲教联系起来,要知道朝廷对白莲教可是严格禁绝的。

    沈静圆稽首道:“贫道今ri登门,实为汉家佛门而来。自永乐以来,历代天子对佛门虽礼敬有加,但多宠信乌斯藏密宗传人。我汉家佛门若无天子的支持,实难光大宗派。”

    圆环黯然道:“自成化以来,老衲闻得当今天子,历年所册封之密宗番僧不计其数:乌斯藏番僧札巴坚参,封金刚普济大智慧佛,其徒札实巴、锁南坚参、端竹也失皆封为国师。

    再封札实巴为法王,班卓儿藏卜为国师,又封领占竹为西天圆智大慈悲佛,又封西天佛子札失藏卜、札失坚参、ru奴班丹、锁南坚参、法领占五人为法王,其他授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者不可胜数。

    况且密宗行事取荒冢顶骨为念珠,髑髅为法碗,实在骇人听闻,有违佛家慈悲之意。”

    沈静圆接口道:“当今天子宠信的汉家僧人继晓,也非佛门正宗出身,其人勾结内监,以方术献媚于天子,实在有坏佛门名声。贫道观密宗与继晓其人,能得宠于天子,实是以奇术惑人。想来佛门诸宗也有神通术法,若是。。。”

    圆环打断道:“我佛门各宗当然也有神通术法,只是显宗与那密宗不同,只求本xing修为,不以神通术法为念。佛祖也曾言,不得随意在世人面前显露神通。”

    “贫道闻得佛门有六大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又有八识之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不知大师已证得何种神通?”沈静圆知道圆环能主持广化寺,当然是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在京城立足。

    “老衲惭愧,修行数十载,勉强证得神足通。”圆环也不隐瞒,只不过他一向并不在意这些。

    “净土宗果然不愧为佛门大宗,当今汉家佛宗内能证得六大神通的,屈指可数,大师成就阿罗汉果指ri可待了。”沈静圆笑道。

    圆环叹道:“佛门自宋以来,已无同道证得阿罗汉果,老衲以知天命之年,能证得神足通,于愿足矣。”

    “贫道闻得密宗说密,身密、心密、意密,一切的修行与传承完全在一个上师和一个弟子之间单独进行,整个过程完全由上师来根据传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因而传承很难断绝。又有灌顶之法,还有活佛转世之说,一世修行不成,可转世再来。如此一来,密宗的修行者岂不是要比显宗,有更多的修行时间,其证果的机会也高得多?”沈静圆诚心问道。

    “老衲对密宗转世之说也有耳闻,即使转世,也有胎中之迷,若不得见xing,也无法悟知前世,只不过是从头开始。”圆环认为密宗的转世之说,其实是投机取巧之道,实在有违佛门本心。

    显宗讲究顿悟,其中以禅宗为最,俗话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顿悟的写照。显宗修的是无为法。

    密宗讲究渐悟,而且密宗有一整套的修行密法,不讲即身成佛,而是给了修行者指明了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比显宗对悟xing的要求低得多。密宗修的是有为法。

    因此,密宗能得大明历代天子看重,除了稳定藏地的因素外,能让天子看到一套有明确效果的修行方式也是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显宗所言的那些虚无缥缈的悟xing,也就只有那些追求风雅的士子文人看重,而天子更重视的是能够显露出来的实际效果。而显宗又不愿擅自显露神通,当然就被天子轻视了。

    沈静圆认为获得佛门的支持,显宗和密宗缺一不可,张玄庆只是联络过净土宗,忽视了密宗的势力。

    “大师言之有理,但天子对密宗之崇信,远超别宗,贫道知道显宗修得无为法,对世间权势富贵视如粪土。但寺院要修,金身要塑,僧众要传,都离不开财势二字。因此借天子之力,是很有必要的。”沈静圆正se道。

    圆环知道沈静圆所言不无道理,否则自己独自修持即可,何必来做这个广化寺的住持,佛门虽然修的是出世法,但也摆脱不了这红尘之事。就如同佛门弟子的度牒必须由朝廷发放,没有哪家宗门敢擅自为人剃度。

    “贫道觉得既然密宗是以有为法,而得天子崇信,那么显宗仅仅用参禅打坐、口头诵佛此等法门是无法获得重视的。我道门张真人去岁于内库得见天竺贝叶经文,据传是当年三保太监下西洋时,从天竺佛国带回来的。贫道想来,显宗要求有为法,当往天竺一行。”沈静圆直到此刻,才开始吐露自己的来意。

    “自大唐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之后,我中土僧人再无人前往天竺。况且自唐末以后,西域丝路已断,我中土大德之士yu往佛国而不得。”圆环道。

    “贫道以为不然,虽然西域丝路已断,但三保太监于永乐年间,所开辟的海路同样可以抵达天竺,而且以海为途,远胜陆路万里跋涉。而今我道门yu推动朝廷重开海路,希望佛门能共襄盛举。我道门正一道掌教张真人已经拜访过贵宗祖庭东林寺住持慧觉大师,也曾谈及此事,慧觉大师对此并不反对。”沈静圆此刻把全部底牌都亮了出来,若能取得这位净土宗高僧的支持,自己也算是为开海之事尽力了。

    “原来慧觉师兄已经知晓此事,为了光大佛门,老衲也赞同前往天竺求法之事。只是如同真人所说,如今我等宗门并无力影响天子,恐怕对推动朝廷开海之事并无助力。”圆环赧然道。

    “大师所言差矣,贵宗虽不能影响天子,但在黎民商贾之中的影响力是非同小可,那些权贵的家眷也多有信奉。这些信众或于民间,或于权贵内宅,也能为开海之事造势。”沈静圆细言道。

    至此双方已经达成一致,沈静圆打算回东岳庙,与张玄庆商议如何处理密宗之事,圆环也要考虑如何借助信众之力。

第十八章 密宗之事(一)() 
张玄庆自从拜访过各位尚书后,对开海之事信心倍增,几位尚书都没有明言拒绝,而且此时正是他们遭汪直构陷,急需有人在天子面前替他们说话,而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宫中内宦之外,就只有道佛两家。

    沈静圆前来与他商议关于密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