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不遗憾-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天的工夫,滞留在洛阳城的全部关中劳力,都已经返回长安城,并沿着官道,返回各自的家乡,开始投入紧张的秋收工作中

    秋收工作在紧张的进行中,而李安也让研发中心的工匠,加紧建造蒸汽火车头,按照批量的标准,第一批二十辆,按照目前一条铁轨的实际情况,二十多个蒸汽火车头,应该是够用了。

    车厢已经建造率一百多节了,不过,这显然不够,还需要继续大批量的建造,一批的标准,是五十节客运车厢和一百节货运车厢,以保证日后的大批量运输要求。

    秋收的具体工作,自然有各级官员和小吏负责,像李安这样的大官,当然不需要去过问,李隆基就更不用亲自过问了。

    为了下一步将铁轨铺的更远一些,李安准备了一番之后,前往大明宫面见大唐皇帝李隆基,以提出自己的构想,同时,也可以化解李隆基的各种疑惑。

    “大家,李侍郎殿外求见。”

    李隆基大喜,下令道:“快宣。”

    李安进入紫宸殿之后,李隆基挥了挥手,让所有太监和宫女全部退下,有些事情,他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李侍郎,你这个火车真是威力不小啊!短短两日,就将滞留在洛阳城附近的数万劳力运回长安城,保证了他们家里的秋收,否则,这些劳力至少也要大半个月才能返回家中,肯定会耽误农时。”

    李隆基兴奋的说道。

    “陛下,这就是火车的巨大运力,这会彻底改变我大唐的运输状况,日后,不论是行人,还是商队,只需要大半日就可以从长安城抵达洛阳,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李安如实回答。

    “火车的运力的确非马车可比,大大方面了日后长安城和洛阳城之间的联系,这一切都是李侍郎的功劳,朕是有功必赏的人,李侍郎需要什么奖励。,但说无妨。”

    李隆基笑着问道。

    “陛下,微臣不需要赏赐,微臣只希望大唐能铺设越来越多的铁路,如此,微臣心愿足矣。”

    李安现在已经富得流油了,哪里还需要赏赐,需要什么好东西,自己都可以发明,比李隆基拥有的还多,当然,杨玉环这样的肉乎乎妹子倒是缺一个,李隆基又肯定舍不得,如此,还不如什么都不要。

    “哈哈!李侍郎的功劳,朕会记下的,以李侍郎之见,下一条铁路应该铺向何处。”

    李隆基轻声问道,他想听听李安的意见。

    “陛下,洛阳城有大运河通往东北和东南,这两个方向暂时并不继急需铁路,但安西和朔方,对我大唐极为重要,而交通却极为不利,所以,安西和朔方的交通极为重要,可先修建通往安西和朔方的铁路,尤其是安西,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远了,最远的位置,居然有万里之遥,腿脚慢的,可能要走一年多才能抵达,就算是商队,走一趟也需要大半年,这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一旦铺设铁轨,五至十日就可以抵达安西,军需和补给数日可达,朝廷经费将大大减少,这会极大的方便大唐控制安西。”

    李安说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百三十三章 铁路局() 
李安说出的线路,与李隆基的心意完全符合,这让李隆基非常的高兴,当然,只要是有战略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安西和朔方都是极为重要之地,尤其是安西,对大唐帝国非常重要,这一地区是大唐帝国对外交流的大通道,也是大唐帝国扩大影响力的地区,若要京城安稳,安西必须保住。

    这也是大唐帝国,为什么要花费巨大代价,维护安西这一块区域的原因,只是由于路途太过遥远,维护这一块区域甚为不易,在安西维持两万兵马,所要花费的钱财是内地的十倍,够京城附近养兵二十万了,这也是安西军必须是精锐的原因,花十倍的价钱,若不养精兵,那还有什么意义。

    而现在铁轨和蒸汽火车头都发明成功了,只需要将铁路铺向安西,日后,朝廷的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往安西,从而大大减少路途的损耗,大唐也可以派遣更多的军队进驻安西,从而将安西控制的更加的牢固,甚至,进一步开拓疆土,攻下更远的土地。

    “安西,很好,朕与诸位宰相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安西最远距离京城有万里之遥,铺设这一条铁轨的工程量,是不是太大了一些,材料、人力和财力是否充足,李侍郎可曾计算过。”

    李隆基非常渴望,修建一条通往安西的铁路,但并不能确定这一条铁路的花费,毕竟,除了铁轨的长度可以直接计算之外,诸如地基、桥梁、涵洞等等问题,都是无法确定的。

    “陛下,线路还未确定,这一切都不好计算,必须先确定线路,然后才能进行计算,还有,陛下若是觉得一口气铺不完,可以按两步走,先铺设一条通往玉门关的铁路,并连接鄯州和凉州,如此,陇右与河西的兵马,就可以更方便调动了,剩下的另一半,则可以以后再铺设,以减轻一次铺设的压力。”

    李安给出建议,毕竟,这种阶段性胜利,才是最合适的。

    “恩,那李侍郎觉得,何时铺设为好。”

    “陛下,秋收之后,天气就会转冷,可以利用这一时间确定线路,并储备铁轨,来年春耕之后,立即征发劳力,开始铺设铁轨。”

    李安正色建议道。

    “好,就这么办了,秋收之后,立即派遣两路人马,一路探查通往玉门关的铁轨线路,另一路人马,探查通往中受降城的铁轨道路,明年春耕之后,两条铁轨一同铺设。”

    李隆基当场决定下来,新的铁轨线路,他都考虑很久了,在听了李安的建议之后,立即就决定下来了。

    “陛下,还有一事,微臣必须要说。”

    李安想到答应鱼朝恩之事,开口道。

    “李侍郎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无需吞吐。”

    “陛下,现在长安至洛阳的铁轨,已经全线贯通,二十辆蒸汽火车头和大量车厢也正在建设当中,要不了多久,客运和货运的列车就可以投入运营,从而大大方便两城之间的联系,但这肯定是要收取费用的,这其中的利润,将是非常可观的,而且,随着日后铁轨的进一步普及,利润就更大了,何人掌握铁轨的运营权,就可以富可敌国,陛下,岂能将此机会让与别人。”

    李安循循善诱道。

    李隆基闻言,大为心动,最近这些日子,他了解了关于火车和铁轨的很多知识,更通过两天运输数万劳力返回长安城这件事,看到了火车的巨大实用潜力,经过李安这么一提醒,他自然明白,铁路能够带来多么高昂的利润。

    试想一下,一支数百辆马车的大型运输商队,从长安城前往洛阳,需要走半个月,而且,需要大量的马夫、马匹和护卫,马夫和护卫都需要吃饭,也需要付工钱,而马匹也需要吃草料,这一路上的消耗肯定不少,而且,还非常耽误时间,总之,运输成本极大。

    而一列火车,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将这些商品,在一日之内运往目的地,运输成本将极大的降低,而对于拥有火车资源的人来说,只需要开出比马车运输低一倍的价钱,就能够让商人欣喜的接受,而这其中的利润简直要逆天啊!

    “李侍郎的意思,是让朕再加一个产业,亲自派遣心腹负责铁路方面的运营?”

    李隆基开口问道。

    “陛下,微臣正是这个意思,如此高昂的利润,绝对不能让任何世家大族分享,只有全部属于陛下,属于朝廷,才是我大唐之福。”

    李安毫不避讳,直接说道,通过太阳灶之事,他不信李隆基能不动心。

    “李侍郎的提议很好,不过,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朕又该派何人负责铁路方面的运营?”

    李隆基求助的看向李安。

    “陛下,内侍省六局太少了,何不增加一个铁路局,让鱼朝恩担任铁路令,总体负责此事,并为其配属大量相关官员,如此,可确保铁路利润牢牢掌握在陛下手中。”

    李安直截了当的说道。

    “鱼朝恩?这么大的事情,他一个小太监,真的能胜任吗?”

    李隆基对鱼朝恩的能力大为怀疑,太监吗?一般很多都是不学无术的,有本领的太监,相对是比较少的,试想有知识和文化的读书人,会不考科举,而选择去自宫吗?

    “陛下,微臣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发现鱼朝恩还是很有能力的,做事一丝不苟,而且,处处为陛下考虑,就连郭子仪老将军都拿他没办法。”

    李安几乎要笑出来了,一想到郭子仪气呼呼的离开,他就想笑。

    “郭子仪?到底怎么回事?”

    李安也不隐瞒,将郭子仪意图欺骗鱼朝恩,顺走五百太阳灶的事情给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好一个郭子仪,朕让他多等一些时日,他倒好,连朕的东西都敢骗。”

    李隆基嗔怒的表情之中,略带着一丝笑意,他也佩服郭子仪的大胆,若五百太阳灶真的被骗走,他作为皇帝,还真不好处置这个郭老头,毕竟,老郭一切都是为了为军中节约草料,而且,这也不是多大的事儿,做皇帝的,也只能吃哑巴亏。

    但同时,他也发现鱼朝恩的可靠,以及原则性高,若是一般的官员,可能就会屈从郭子仪的要求,如此,五百太阳灶就保不住了。

    “哈哈!鱼朝恩倒还真是个人才,让他负责太阳灶,倒是有些屈才了,也好,反正他只是负责统筹全局,具体的铁路运营事务,还是要由李侍郎来安排。”

    李隆基想通了,觉得可以任用鱼朝恩。

    “是,陛下,微臣领旨。”

    李安高兴的应道。

    “对了,李侍郎,将铁路归入内侍省,肯定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尤其是那些谏臣,肯定会没玩没了的烦朕,朕该如何应对?”

    李隆基突然想到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陛下,大臣们之所以会反对,最大的原因,怕是担忧鱼朝恩的能力,觉得他做不好铁路方面的工作,但鱼朝恩只是负责统筹管理,并不需要负责具体的调度工作,这一点陛下可以解释,另外,这些谏臣只会提意见,什么事情都不做可不行,将他们编入铁路居,负责监督鱼朝恩的工作,谁敢反对,就将谁编入铁路局,这样,不但可以减少群臣的反对,也可以监督鱼朝恩,防止他做出出格的事情,同时,还能让陛下的耳根子清静清静,一举三得啊!”

    李安给出策略。

    “好,李侍郎果然足智多谋,朕就听你一回,不过,内侍各局的品级都太低,铁路局的官位要高一些,最高正四品吧!”

    李隆基决定提高铁路局的地位,以让群臣看到,皇帝对铁路工作的重视。

    随后,李安又将自己研制的软卧、硬卧、软座、硬座、以及餐车和马厩车等情况,仔细的说给李隆基听,并通过计算,确定各种座位的价格。

    李隆基听了这些,感到非常新奇和兴奋,尤其是李安这种,分档次分票价的做法,是最让李隆基兴奋的。

    “李侍郎,秋收之后,朕打算巡幸洛阳城,就走铁路,你一定要好好准备一下才是,还有,现在蒸汽火车头已经发明出来了,运力大大增加,朕的皇家专列也该多挂几节车厢了吧!”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