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团穿越到晚明-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事?有你那样做好事的吗?”王兴不屑地说道。

    “不信?不信你看,街上这么多穷人,活命都成问题。你看,那边有一家四口,其中一个女孩,我要是给她几两银子把她买走,不但能救活她的命,她全家都有活命的希望,你说她一家人不对我感恩戴德?我不算做了好事?”李忠指着蜷缩在街角的一家饥民说道。

    “唉,你说的有点道理。不过,你是趁人之危,算不得大仁大义。”王兴评价道。

    “切,大人,你们文人讲究天下为怀,讲究仁义道德,我们这些太监都不能算人,还讲究什么大仁大义?”李忠理直气壮地说道。

    “夏虫不可语冰!懒得跟你废话。”王兴看李忠那副样子,也觉得跟这样的人讲什么大仁大义确是找错了对象。

    “嘿嘿,大人,我也没有什么大的理想,也没有什么高尚情怀,跟你出来这趟,好歹能捞点银子就知足了。”李忠不以为异地说道。

    “捞银子可以,可不能死人骨头上刮油,现在可是非常时期。再说了,你要用急,银子的事我来替你解决就是了。”王兴怕他胡来,连忙嘱咐了一句。

    “嘿嘿,大人,咱可不会乱来。捞也只会从那些贪官污吏身上捞,坑害老百姓的事,咱可不干。”

    “嚯,看不出,你的境界还是有的嘛。”

    “大人说笑了。”

    两人边走边谈,一路来到千佛山脚下。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这里有历城县设的施粥棚。

    王兴极目看去,就见顺千佛山脚下搭了大约有一里的长棚,数十口大锅热气腾腾,走近一看,锅下柴火熊熊,锅里米汤翻滚,虽达不到插筷不倒的程度,但也不算稀。

    此时已近午时,每个粥棚都有饥民排队等待施粥,有的拿着碗,有的拿着瓦罐,还有心眼多的,拿的是一口锅,但无论拿什么,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块竹牌,却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别挤,别挤,早晚都有份啊。看你挤起来这么有劲,看来还是饿得轻!说你呢,别加塞!”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手拿水火棍的差役在不停地大声吆喝,维持着秩序。

    李忠没看到这些,他只看到了饥民排成的队伍就像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龙,遂低声嘟哝:“怪不得叫龙的传人呢。”

    “瞎说什么呢?龙的传人是这样来的?真有你的。”王兴听到了李忠的嘟哝,差点把鼻子气歪了。

    每个粥棚有三个人,一个负责给饥民舀粥,一个负责烧火添柴添米,另一个给喝上粥的饥民递过来的竹牌子上划一道杠。

    “井然有序,不错!这个历城县知县看来有点能力。”王兴心里想:“不知道这些米能撑多长时间?有没有趁机作奸犯科的?嗯,有些情况得找这个知县了解了解。”

    如此想着,王兴就走到就近一处粥棚,看那个舀粥的是个年轻人,身上穿戴很整齐,干活也利索,舀了这么长时间的粥,身上仍然还是干干净净的,不由得心生好感。

    王兴问道:“请问你们历城县县衙在哪?”

    “问县衙干吗?”那个年轻人抬眼看了王兴一眼,边舀粥边反问了一句。

    “你管得倒宽。”王兴心想。

    “找知县大人有点事。”王兴说道。

    “流民这么多,知县能在衙门里坐着喝茶?年轻人,看你的样子是个富家公子哥吧?读书人?这时候找知县肯定是想乐输了?要说你们读书人就是有境界,知道为国分忧,知道积德行善,可不像那些黑了心的商贩,贪利忘义!我说,你是捐银子啊,还是捐粮食啊?”年轻人手上不停,嘴里也不停。

    哪跟哪啊这是?我就问了一句,你就说我是来乐输的?还别说,这个年轻人嘴皮子真够溜的,还会忽悠人,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一把好手!高帽子一顶一顶扔过来,好人也能让他忽悠瘸了,好像要不乐输一点,就觉得对不起人似的。

    “这是谁啊?可不像寻常差役。”

    王兴立马对此人有了兴趣。

第237章 赈饥平乱(五)() 
“问你县衙在哪,你就回答县衙在哪就行了,哪来这么多废话?”李忠见那人絮絮叨叨,心里烦了,不耐烦地喝斥了一句,一时间忘了王兴的嘱咐。

    那个年轻人一愣,然后看了看王兴和身后的洪林、潘九,心里打了个激灵,连忙招呼过一个差役,替了他的舀粥工作,他则擦了擦手,走到王兴身前,道:“这位公子,请借一步说话。”

    王兴点了点头,然后跟着他到了粥棚后边一处空地。

    那人见四处无人,对着王兴一揖:“下官正是历城县令于良臣,不知可是钦差王大人当面?”

    “哦?你就是历城县令?”一听上言,王兴白了李忠一眼,心说,不让你说话你偏说,这下露了行藏了吧。

    “正是下官?”

    “嗯,鄙人正是赈饥钦差王兴。”

    “此处鱼龙混杂,不易关防,请大人恕下官不能大礼参拜。”于良臣又深施一礼道。

    “那是自然。来,于大人,咱们坐下说话,有几个情况我了解一下。”王兴指着地上的两个马扎说道。

    “大人和这位公公请坐,下官站着伺候就是了。”于良臣可能见李忠横眉瞪眼地不好惹,所以谦让着让李忠先坐。

    “别磨叽了,大人让你坐你就坐。”李忠说道。

    他在曹楷面前吃瘪,那是没办法,人家是从二名的高官,但在于良臣这个七品小官面前耍耍威风,还是可以的。

    “行,那下官就告个罪,听公公的。”于良臣冲李忠一拱手,坐到王兴对面的马扎上。

    “那些竹牌子是干什么用了?”王兴问道。

    “下官把饥民都登记造册,每人发一块竹牌,凭竹牌来此领粥,目的是防止有奸滑之人重复排队领粥。”于良臣答道。

    “嗯,不错。饥民主要来自哪里?”

    “本府武定州、滨州的居多,下官估计,德州的大部分北上,而泰安州的大部分南下江淮一带。”

    “赈米都发放到位了吗?”

    “本县的饥民都发下去了,这些流民的赈米没发。”

    “为什么?”

    “大人,流民中不光是善良百姓,也有奸滑骄横之徒,再说,本县也有不少地痞,发到他们手里,他们也留不住,恐怕还得发生流血事件。下官把这些赈米集中使用,每日在此设粥棚,保证每人一碗稀饭,虽然不能吃饱,但不至于饿死。”于良臣答道。

    王兴点了点头,于良臣想得非常周到,也很负责任。如果不是非常了解民情,断不会有此措施。

    “这些赈米能坚持多长时间?”王兴又问道。

    “济南府的流民大约分三部分,一部分北门,巡抚衙门在那里设的粥厂,一部分在西门,藩台衙门在那里设的粥厂,但大部分是在这里。昨天登记的流民数量是一万三千五百一十七人,本县还有赈米九百四十五石。按每人每天二两米计算,大概能撑七天,最多不会超过十天。”于良臣答道。

    王兴听了,暗暗点头称赞,此人真是有心,记的数字有整有零,可算一位能员。

    “粮食价格聊下来了么?”王兴又问道。

    “平粜米太少了,全省总共六万石,分到济南府也就是二万石,如此巨大的粮食缺口,这点粮食根本就不起作用。”

    “巡抚衙门不是已经出台打击不法粮商的措施了吗?”

    王兴问道。

    现在市场上的米价已经到了每石十两,巡抚衙门严令不得囤积居奇,每石售价不得超过五两。意思是你有粮食不能不卖,卖的话还不能超过我定的价格。

    “大人,蛇有蛇道,鼠有鼠道,那些粮商太黑心了。官府定的价格已经让他们有五倍的暴利了,他们却仍然想着十倍甚至更多的利润,哪管百姓死活、官府忧虑?不信你等着看,现在还有粮食可卖,估计到明天,最迟到后天,他们都得说粮食已经售磬。”于良臣说道。

    “哼,这种黑心商人,只要查实,定严惩不贷。”王兴恨恨地说道。

    “大人,查?谁查?查谁?不是那么简单啊。”于良臣说道。

    王兴听了不由一愣,于良臣好似话中有话啊。这还不好查,查他的粮仓不就得了?除非,王兴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不由得心里打了个突。

    原来,这朱良臣是在给自己提个醒啊。

    王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又问道:“于大人,你后续还有什么措施。”

    “没别的,一是等上面再有赈米到来,二是劝倡义助,三是下一步想筹一笔银子,在这一带搭建木棚,眼看天就要冷了,好歹让这些可怜的百姓有个窝,尽量别被冻死啊。”于良臣说道。

    “还有别的难处吗?”

    “现在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是人少,施赈需要人,治安也需要人,历城县衙所有差役全部出动,也不够用;二是没钱,下官想建木棚,想给流民准备一些棉衣棉被,可没有银子啊。”

    于良臣可能觉得机会难得,连忙给王兴倒苦水。

    “这于良臣深谙为官之道啊。”王兴心想。

    “嗯,我有数了。”王兴说道。

    “于大人,流民聚集,你想到治安一条还不够,还忽视了一条,那就是防止瘟疫和传染病。以后每天要在聚集地喷洒石灰水,如有死人,立即拉到城外深埋。最好用板蓝根熬点药汤,流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喝上一碗就能管用。再说,有病治病,没病防病,没什么坏处。”

    “是。下官一定照办。”于良臣听王兴语气有了指示语气,连忙站起来躬身应道。

    “于大人,再问你个问题,你怎么不在衙门里呆着,反而跑到这里来舀粥了?”王兴仰着脸说话不舒服,遂也站了起来。

    “嘿嘿,大人,下官确实有点小心思。”

    于良臣一开始判断出王兴身份以后,心里有些忐忑,心想钦差大人一定会指责自己不在衙门值守,已经想好了如何应对。没想到王兴东扯西扯,只问一些赈饥的零碎事,就是不问自己为什么不在衙门。

    跟王兴谈了几句后,他的紧张心理舒缓多了,见王兴此时才问,他决定实话实说。

第238章 赈饥平乱(六)() 
“大人,附廓县令难当啊,上有府衙、巡抚衙门、三司衙门,还有分守道、分巡道,哪个衙门都惹不起啊。上边衙门有事,派个师爷来就算好的,大部分就是派个差役来,你说接待不接待?接待的话,得好声好气,低三下四,这还好说,关键你就没有时间处理公务了。你说忙没时间接待?好吧,你再去这些衙门办事,准卡得你死死的。”于良臣说道。

    “所以你就躲出来了?”王兴问道。

    “嘿嘿,我都躲了二年了,让县丞领着一帮师爷去应付他们,反正都是常规公务。如果有大事,县丞也不敢不报,大印在我这里呢。就说现在吧,只要我的辖区饿不死人,不发生民变,其它还有什么大事?与其坐在衙门里虚应故事,还不如给饥民舀碗粥得劲呢。”于良臣说道。

    “这就是个滑头,官场油子,不过,是一个有基本良知的官油子。”王兴想:“能做到这一点,也算难能可贵了”。

    “好吧,我就不耽误你的舀粥大计了,告辞。”王兴倒很喜欢这样一个肯做实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