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松纪-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武松。

    武松见此后,只好深深的向阔叔鞠躬,然后离开。

    等武松走后,阔叔手中的木头渐渐成形,是一个穿着龙袍、带着冕冠的男子。若是仔细一看的话,就会发现木头人的面容竟和武松有九分相似。

第七十五章智真长老() 
武松骑马离开小山村后,便按照阔叔的指点来到五台山之中台翠岩峰山脚下。武松抬头望去,只见翠岩峰绵延起伏、状若雄狮。就在武松准备登山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下起急促的暴雨,武松只好牵马来到旁边的一处山洞中避雨。

    盛夏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不一会儿后便雨过天晴。武松把坐骑留在山洞后,便独自一人沿着湿漉漉的山路登上中台台顶后,只见满目碧翠生辉;特别是雨过天晴之后,石面上的苔藓经过雨润,望去碧翠欲滴,仿佛是巨块翡翠,不愧是“翠岩峰”之名啊。

    武松继续走了一段路程后,便看到一处巨石堆积,一色灰白、棱角分明,这就是阔叔口中的“龙翻石”。传说龙翻石是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取来的歇龙石,老龙王的五个儿子得知后追到翠岩峰讨还,挥舞龙爪,在台顶乱翻乱挖形成的。

    且说武松看到龙翻石后顿时大喜,随后武松加快步伐。不久之后,武松便看到远处大片苍翠松柏之下隐隐约约的有些许院落、屋脊。

    武松走近后便看到一处院门,牌匾上面写着“文殊禅院”四个字。寺院中门大开,武松望去便见照壁上写着“南无阿弥陀佛”。此外,院门的两旁还各站着一个和尚,其中一个直直的站着发愣,一个则靠着墙壁直打哈欠。

    武松来到门前咳嗽一声后,右手单掌(左手拿着花枪)向两名和尚俯首行礼说道:“阿弥陀佛,小子武松武二郎见过二位大师!”

    那名发愣的和尚听到武松的话后,便回过神来仔细的看了看武松说道:“你便是智真长老所说的贵客?不过,你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

    武松听后一愣,连忙问道:“贵寺的智真长老如何得知俺要来?”

    旁边那打哈欠的和尚听后说道:“长老也不知道具体贵客是哪位?只说有贵客登门。”

    那发愣的和尚则双手合十向武松行礼说道:“贵客,里面请!”

    武松跟二位知客僧进入禅院后,其中一个和尚便把寺院中门关上只留下一扇小门,看样子是为了迎接武松才特地打开中门的。进入山门后,依次是天王殿、文殊大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阁。此外,寺院内还有钟鼓楼、祖堂、准提殿、罗汉堂、三圣殿、五观堂等等。

    两旁配以禅、观、客、斋和念佛堂、职事房,各个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形成一个个封闭的四合院。房舍俱为木石结构,柱石琢磨精细、斗拱雕饰玲珑。

    武松跟随两位知客僧走了长长一段距离后,便来到一处不知名的院落前。其中一名知客僧向武松双手合十行礼说道:“贵客请进!智真长老已经等到多时了。”

    武松听后连忙单掌回礼道:“多谢二位大师。”

    随后,武松便推开木门进入院落,进门后武松便看到一名老年僧人站立院中。只见老年僧人身着洗的发白的僧衣,脚蹬一双芒鞋,脖子上挂着一串念珠、双手捻着一串念珠;老僧身材高大魁梧,眉毛、胡须俱白,面色红润,双目紧闭。

    武松见此后便向老僧默默的单掌行礼并静立一旁。

    在武松刚行完礼后,那老僧突然睁开眼睛、双手合十行礼说道:“贫僧智真见过贵客!”

    武松见后连忙回礼说道:“小子武松见过大师。”随后,武松又说道:“小子恩师铁臂膀周侗周老爷子让俺向大师问好!”

    智真长老听后一愣,然后笑着说道:“原来贵客竟是周师兄的高徒啊!贵客里面请!”

    武松听后心中一笑,果然不出自己所料,恩师周侗与智真长老果然是师兄弟关系啊!不过,恩师不是师公谭正芳最小的弟子吗?怎么又出来一个师弟啊!不过,武松却面不动色的说道:“师叔不必叫俺什么贵客,直接叫俺武松或武二郎就行了。”

    等武松、智真长老进入客舍后,智真长老便询问周侗现在的情况。武松连忙把周侗父子以及弟子卢俊义、林冲等人的情况详细的告诉智真长老(因史文恭被逐出师门,武松未提起)。

    智真长老听后感叹道:“周师兄真是好福气啊!所收弟子俱是天下少有的练武奇才,尤其是二郎师侄啊!以前贫僧推算到等十多年后周师兄才收到真正的得意弟子,只是没想到时间居然提前二十多年,而且还是一位贵不可及的弟子!”

    武松听后笑了笑说道:“师叔,您以后也会收到得意弟子的!”

    智真长老听后不可置否的说道:“呵呵呵,贫僧暂居文殊禅院正是等待未来的弟子!”随后,智真长老又说道:“今日早课打坐参禅之时,贫僧突然心血来潮推算到紫气东来、贵客登门。只是没有想到居然是二郎师侄啊!对了,二郎师侄,周师兄是如何知道贫僧暂住文殊禅院的?”

    武松听后苦笑一下,说道:“其实,恩师和俺都不知道师叔在文殊禅院的,只是机缘巧合而已。”随后,武松便把自己寻找文殊禅院并遇到阔叔的经过说了一遍,武松为何要找文殊禅院则是一笔带过。

    智真长老听后笑了一下说道:“原来是阔叔老施主啊!也许,冥冥之中自有缘分啊!阿弥陀佛……”

    武松听后,便忍不住的问道:“师叔,阔叔前辈真名叫做什么?是何来历?”

    智真长老听后笑着说道:“贫僧也不知阔叔的具体来历,据说阔叔以前是一名阔少,因酷爱玄学道术,最终导致家道败落。虽然阔叔学的一身先天卜算之术,但为人疯疯癫癫、不修边幅,渐渐的无人知道其真实姓名,便称之为‘阔叔’。阔叔与先师关系甚好,故认出你的枪法并有意指点。”

    随后,武松又问道:“师叔,俺听说恩师周老爷子可是师公最小的弟子啊,莫非师叔是师公的记名弟子?”

    智真长老听后解释道:“先师讳名谭正芳,出家后法号‘金台’。周师兄是先师出家前收的关门弟子,贫僧是先师出家后收的佛门弟子。贫僧与周师兄俱是先师的嫡传弟子,余者皆是记名弟子。此外,先师未出家时还曾代替师公收过几名记名师弟,不过,他们不入师门祖谱。”

    武松听后顿时恍然大悟。比如孙立的师傅便是师公代替师傅收的记名师弟,虽然孙立也算是恩师周侗的师弟,但地位却远远不如智真长老。

第七十六章历史渊源() 
智真长老讲完师门秘辛后,武松不由的想起一句话,那便是“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王不过项”中的“项”便是西楚霸王项羽。据说,项羽先后经历七十多场战役无一败绩,直至垓下之围。即使垓下战败后,项羽身边只余二十八骑、身后数千汉军骑兵,但项羽仍能独自斩杀汉军都尉、杀死汉军数百骑兵。“力拔山兮气盖世”,论武力和勇猛,无人可敌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将不过李”中的“李”是指十三太保李存孝。相传,李存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使八百斤禹王槊,“骁勇绝冠,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人称“飞虎将军”。传说李存孝曾率十八骑攻取长安,虽有夸大之嫌,但也看出李存孝的勇猛;就连当时的第二猛将王彦章在李存孝手下也打不了几个回合。

    而,“拳不过金”中的“金”就是武术大师金台,也就是谭正芳。传闻,金台是中国武学第一人,号称武功古今天下第一。武松怎么也没想到赫赫有名的金台居然是自己的师公。

    同时,武松还想到历史上谭正芳籍籍无名,而金台却鼎鼎有名,莫非自己师公出家后还有什么奇遇不成。随后,武松摸摸自己的后脑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问道:“师叔,俺师公号称拳法天下第一,他老人家可是留下什么拳法之类的没有?”

    智真长老听到武松的话后说道:“先师所学武艺尽数传授于周侗周师兄,并未留下什么武功秘籍!不过,术业有专攻,周师兄擅长箭术和枪棒武艺,贫僧则是擅长拳脚功夫和禅杖武艺。”

    武松听后连忙说道:“师叔,要不您老人家指点一下俺的拳脚功夫如何?”智真长老听后点点头,他也想看看师兄周侗传授弟子的武艺如何。

    “嘿!哈……”“哈!”……

    随后,武松便来到院子之中打起“戳脚翻子拳”。智真长老看后便不住的点点头,此时的武松已经把这套拳法练到骨髓里面了,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等武松练完后,智真长老笑着说道:“二郎师侄,你在‘戳脚翻子拳’的造诣已经登峰造极,难以进步。不过,你若是想在拳法方面有所突破的话,就只能自己创造拳法,毕竟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拳法。”

    武松听后点点头,然后又说道:“师叔,俺还有一套拳法,请师叔指点。”

    武松说完后又在院子中一板一眼的打起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在刚开始的时候,智真长老看到武松所练的拳法过于简单还不以为然,但等武松练完后智真长老顿时瞪大眼睛。

    武松收势后,智真长老连忙上前问道:“二郎师侄,这是什么拳法?贫僧为何从未见过这种拳法?”

    武松听后笑着说道:“这是俺小时候机缘巧合得到的一本拳谱并经过恩师推演后创造出来的拳法,名叫‘形意五行拳’!”随后,武松便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当然是武松自己改编的版本了。

    武松看到智真长老双眼放光后,便大大方方的把拳谱的内容以及周侗推演的招式讲解一遍,并在院子中一一演示。智真长老看后也不断在一旁比比划划。

    在以后的时间里,武松、智真长老二人不断的验证彼此的拳法并吸纳对方拳法中的精华。武松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在拳法上往往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而,智真长老修炼悠久、经验老到,了解各种拳种的分类、见多识广。

    “碰!”“啪……”“崩!”……

    武松、智真长老二人验证到精彩之处,便到院子之中比划一番。毕竟,只有经过实战的拳法才能知道其优劣。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大观元年(1107年)九月份,武松已经来到文殊禅院一个多月了。

    这日,武松与智真长老切磋完拳脚功夫后,智真长老突然说道:“唉!二郎师侄,你赶紧下山去吧!恐怕阔叔时日无多了!”

    武松听后连忙说道:“既然如此,师叔何不和俺一起下山去见阔叔最后一面?”

    智真长老听后摇摇头说道:“相见不如不见,缘去如灯灭。二郎师侄,你下山后就不必再回来了。虽然你的拳法还未到达极致,但修炼到先师金台之境界也并非痴心妄想!阿弥陀佛……”

    武松听后双手合十向智真长老行礼后,便拿起花枪、牵着坐骑快步离开。(武松找到文殊禅院后便把自己坐骑牵到寺院之中。)

    ————————

    虽然只是离开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但等武松来到小山村东头阔叔住处的时候,发现那处院落更加败落,显得毫无生机。

    武松进入院子后,便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