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唐新世-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腕搭在李丛嘉的手腕上,杨清铉脸色越来越沉重,好半没说话!

    “没事吧?”李丛嘉让她给弄毛了:自己不会有什么内伤太医没看出来吧?

    “不是没事,是很麻烦!这一脚不光踢碎了丹田两处经脉,还阻滞了元气流动。恐怕对习武有大碍!你先不用着急,我和老钟商量一下,实在不行,就醍醐灌顶!”

    李丛嘉送走杨清铉,一直昏睡到第三天早上,才觉得神清气爽,整个人都精神不少!

    他爬起来问问日子,明天就是和吴越国文战的日子,自己得准备一下啊!

    十个人参赛,现在人数还不够呢!

    当他赶到太学,才知道十人已经凑齐了:除了太学之中的名士,包括赵普、田方两位外国之人,也算在内。十人名单之中,居然还有刘奇源和一位武人!

    这是为了防止对方出奇题:毕竟这是面子之争,谁能想到对方出些什么样的怪题险题呢!

    见众人准备停当,李丛嘉也无心读书,直接带人赶到城外,查看周家赠给他的那个山庄大小、地势,为筹办“兴唐学院”做准备。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本章完)

第44章 能工巧医智慧众() 
足足数十个大院子,占地有几十亩,周围山峰林立,门前小桥流水,更远处,长江的支流穿梭而过。

    李丛嘉站在半山峰上,并不清楚那条大河叫什么,也无暇细问。他的目光盯着正从山上向下奔跑的三十多人,一脸惊诧莫名。

    自从安排李庄这些娃娃到此地训练,他可是一次没来过。只是把训练的方法告诉了王国庆,安排了两个禁军士兵负责训练。

    本以为这些娃娃就此放了羊,谁想到从山上奔下的众人,竟然整齐划一。

    最让李丛嘉惊诧地是跟在队伍后面的那个魁梧大汉,一条长长的皮鞭甩在空中,不断炸响一串串响雷般的鞭梢音。听着这尖锐的呼啸之音,李丛嘉莫名地感觉身上发寒。

    这东西要是抽在身上,恐怕立即会浮起一条血痕,让人痛不欲生吧!

    似乎和他的感觉相同,那些小娃们都缩了一下脖子,本能加快脚步,队伍更加整齐。

    站在队伍最前面的一男一女两个娃娃,个头都比李丛嘉高,身披黑甲,小腿上绑着砂袋。尤其是那个男娃,背上还背着两只五十斤重的铁锏,每一步都震得地面颤动。

    李丛嘉惊讶地叫出声来,一下子惊动了正在训练的众人。

    那些娃娃们惊喜莫名,一下子就要扑过来,却听后面鞭声急响,马上又止住脚步,恋恋不舍地缓缓向山下奔去。

    大汉身高将近一米九,重眉大眼,两绺长须,青椎穿发,额头刺字,正是一个“军”字。他腰间围着一条蛇皮,似乎刚剥下不久,远远地就能感觉到那条大蛇的头部似乎还在动,仿佛活的一般。

    大汉一手执鞭,另一只手提着石锁,足有二百斤,背上一双更大的铜锏,碰撞在他身侧的树枝上,发出悦耳的声音!

    王国庆站在李丛嘉身后,比李丛嘉的惊讶表现得更为惊讶。

    “国庆,这人是谁啊?莫非是柳一凡?不对啊,如果是他的话,武器应该是长枪才对!”

    王国庆摇头:“我也不认得他啊!不过打头的两个娃娃,肯定是柳家小崽子无疑!”

    一行人奔下山去,竟然无一人问起众人来历,更无人停歇!

    吴璋微微颌首,对着妻子杨清铉笑笑,似乎很满意的样子!

    四人带着百名禁军来到门前时,王一笑早就站在门外,远远的向王国庆一点头:“国庆,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

    不等王国庆解释,李丛嘉已经抱拳大笑:“不通知就是想给你们一个惊喜!陶大哥和刘奇源研究得如何了?那些刘家的匠人水平怎么样?”

    院子内人声嘈杂,却没有人再出来说话。

    把禁军留在外面,五人到了里面,穿过一个大院子,看到四个老头正争吵呢!而旁边的陶云墨握着一团泥巴出着神,刘奇源正在用笔勾勒着什么!

    李丛嘉咳嗽好几声,刘奇源才抬起头,看到李丛嘉,一跃而起:“六殿下来得正好!我刚才算过这齿轮之间咬合的次数,似乎不太对劲!”

    李丛嘉微微一笑:“不对就改呗!我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准的!”

    陶云墨终于抬起头,看着王一笑嗔怪地眼神,他有些不好意思,走过来向李丛嘉见礼,却被李丛嘉一把拦住。

    众人坐下,刘奇源给他介绍那四个老者:陶匠莫侗,铁匠李涛洋,木工张齐,鞋匠李自成。

    他们四个争吵的内容让李丛嘉大为兴奋:那“脚踏式缝纫机”针孔设计和跳线走向。

    四人意见最大的不同在于:丝绸、麻布、锦、缎、布各有不同厚度,缝合的密度也不同。甚至针的大小都不一样,如何能更好的改进机器!

    说实话,李丛嘉就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鞋匠李自成第一个就认识到这个问题,随后张齐也提出,现在不解决好的话,一旦机器成型,恐怕好多地方都得修改。

    前世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李丛嘉搜肠刮肚,提了几点想法,被几个老者批得一无是处。看着四人又有争吵的苗头,李丛嘉摆摆手:“四位这种精神正是我提倡的,但是光争论不解决问题,不如用木头先制一个机头,试验一下!实践出真知!”

    四个老者马上跑开,根本不管众人异样的眼光。

    李丛嘉见众人盯着自己,他摆手道:“我一点都不介意!如果咱们搞研究的,都是这种精神头,何愁大唐不兴!陶大哥,你的几个问题解决没有?”

    几人研究好久,就铸造、利用山中溪流建立一个水车和锻压设备等又进行了探讨。

    当众人听说李丛嘉来此是看看地势,准备在这里建一个学院时,都极为兴奋。

    尤其是王一笑,脸上满是红云,仿佛这个消息是春天的药香,一下子点燃了她的激情。

    挥手站起,她豪气干云,将面前的酒碗一口喝尽:“六殿下,既然你已经得到了陛下恩准,速度就要加快啊!时不待我,我刚刚听说,汉国近二年恐有变故,大将郭威蠢蠢欲动,一旦他夺位成功,必然加快北方统一步伐。大唐再想北望中原,就难上加难!”

    李丛嘉奇怪地盯着她:“姐姐从何处听来的?这个消息恐怕朝中知道的人也不多!郭威现在已经和小皇帝闹掰了,准备离开汴梁城回自己的地盘去!”

    王一笑有些迟疑,见身侧的吴璋点头,她微微一笑:“我认识几个花船上的姐妹,经常给她们送农家新鲜时令蔬菜,听她们闲谈的!”

    李丛嘉根本不相信,不过知道人家不愿意正面回答,也不愿意再深究。毕竟双方还不是特别熟悉,等时间久了,这些人认可自己,自然会说的!

    后院中奔出一个壮汉,他一把将刘奇源拽起来:“快走,我的内外复合垛箭口设计成功了!这一次一定能防住对方的箭枝!任凭契丹人再厉害,恐怕也射不到守军!”

    刘奇源一把将壮汉手握住:“李自达,先见过六殿下,然后再去看你的泥墙吧!”

    跟随着这个壮汉来到后院,半面短墙奇形怪状,却堆砌得极为结实巧妙。内外两层青砖,几十个草人摆在各个方位上,显然这是在试验着城墙防守!

    未等陶云墨解释,李丛嘉哈哈一笑:“天助我也!李自达,修建整个学院的事情就指望你了!”

    (本章完)

第45章 为钱想起西游记() 
李自达倒没有那些老工匠的迂腐,听说自己即将受此重任,一下子仆倒在地,连连称谢。

    李丛嘉本以为他一定有许多问题,却不想李自达微微摇头:“六殿下,我准备用几天时间将这周围看一遍!六殿下你可以将想法写下来,这样省得您天天往这跑!”

    李丛嘉想拍着他的肩膀表示亲切,却发现自己比他肩膀高不多少,不由苦笑:“我还太小,真需要各位大能助我啊!修墙之事缓缓图之,目前需要招人去!”

    按照李丛嘉的想法,应该立即将金陵城内外的年轻流浪者,都收容到此,然后挑选一批合格人选,剩下的都充当工人。

    但是,这一想法受到众人极力反对:在金陵城这个地界,但凡用点心,就不可能吃不上饭。这种情况下还流浪,只能怨他懒!这样的人,如果进了军队,肯定是兵痞无疑!

    想成军必然要一批好兵!尤其是中下层军尉,要选身家清白、吃苦耐劳的!

    王一笑微微北望:“其实兵源,北方中原腹地河南、河北、山东最佳。而南唐所属之地,基本上都是繁华所在,但有一点可能,都不愿意当兵的!我提议,去淮北挑选一千名十五岁到二十岁的娃娃!”

    陶云墨脸色阴沉,好半天道:“其实还有一个地方出好兵,闽地、徽州一带农人吃苦耐劳。至于南唐,也有一批不错的兵源——矿山。这些人来自天南地北,穷苦无依,也更清白可靠!”

    李丛嘉微微点头:“我再补充一点,楚地自古多豪杰!古代的项羽不就是楚国猛将吗?其实能吃苦的哪儿都有!大家这几天四处寻寻,争取一个月内把一千人聚齐!”

    说着,他眼望远山,开始思考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钱!

    钱这东西,没有不行,少了不行,花不好也不行!

    看来,自己又要开动金手指了:那远山上高高耸立的庙塔,让他心头大动!

    佛家在南唐、吴越、楚地流传极广,信徒众多。如果自己把《西游记》印出来,会不会有一笔大收入?

    写书的事情他可没有时间细想深思,干脆交给周娥皇吧!让她找几个好姐妹,顺着故事情节,斟酌词句,细抠精磨、研透佛理……至于印刷……

    他猛然意识到:这个时代没有活字印刷术,如果用雕版印刷……那得多少年啊!

    转过身,他盯着陶云墨:“陶大哥,我有一个主意不知道你愿意抽时间试验一下吗?”

    几个与此有关的老工匠围了上来,其他人各干各活去了!听闻李丛嘉的“设想”,众人面面相觑。

    好半天陶云墨才道:

    “殿下,这件事情其实一直有人研究,却没有进展!您不具体操作不清楚,胶泥易裂,烧成陶器后成功率极低。最麻烦的,它不好着墨,印刷效果极差!”

    李丛嘉明白:这东西肯定有一些窍门和技术难点,否则以古人智慧岂能到了南宋时期才完成成型?

    李丛嘉微微一笑:“这方法无外乎有四处难点:一是制字,需选择适合的黏土,要弹性好,不易裂,实在不行,中间加一些蜂蜜之类的!当然,我只是说用蜂蜜,不一定就行的!大家根据经验适当加点其他物质,增加粘性就好!第二就是沾染墨问题。我们可以从墨上着手,比如加些蜂蜜……”

    王一笑从外面走进来:“殿下和蜂蜜较什么劲啊?干脆加糖不更甜?这些老匠人们分工合作,一人带几个徒弟研究,省时省力,还能加快进度!”

    李丛嘉点头表示赞赏:分工合作的理念已经被这些人深刻领悟了!

    他又接着道:“第三方面是彩墨,这一点上大家比我懂,就不多说了!最后一个就是捡字排版问题!我提出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