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探秘-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的品质,也体现了菊花从无到有的过程。《菊影》与《对菊》和《供菊》不同的是,此时菊花在黑暗中看不太真切,有些朦胧难辨,但它的魂在,它的神在,它的香气依然如故,并没有因为环境的不同而有丝毫改变。“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这句话说的是,人们凭借自己的记忆,依然可以追逐到它的踪迹,依然可以感受到它不畏风霜的独特魅力。《菊影》显然是在影射“真事”,隐身作者身份,隐身这本书的真相。

    这一回的题目叫“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表面上看,好像这是一次薛林二人的才艺大比拼,通过作诗看一看谁的才华更胜一筹。其实不然,这是作者惯用的障眼法,其真实的目的是在点题,点明菊花和螃蟹才是书的重点,才是故事的主角。菊花和螃蟹的对立显而易见,它们的性质截然不同:一个纯洁高雅,一个横行无忌;一个带有“花”的芬芳,一个具有“刘”的属性;一个是与“九九”相匹配者,一个则是对“九九”虎视眈眈者。把二者放在一起,其象征意义一目了然,不用说,菊花代表“真”,螃蟹代表“假”,前者是被歌颂的正面角色,后者是遭到唾弃的反面人物。

    林黛玉之所以夺魁菊花诗,并不是因为她的诗比别人作的有多好,而是因为她的诗更能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能体现这部作品作为自传的性质。

    被奉为全诗之冠的《咏菊》这样写道: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无赖诗魔昏晓侵”,这第一句话就把诗人整日受到心魔的困扰,对菊花总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满脑子被它占据,无心它顾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满纸自怜题素怨”则道出了作者所吟、所写、所怨、所恨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与他人无关。也就是说,这本书是自传。“片言谁解诉秋心?”作者不知道他的这一“诉秋心”能否被世人理解,能否得到历史的回应。“秋心”指的是“黄花”,它既是书的主题,也是作者的身份,可是“谁其中味”呢?作者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担忧。“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因有君子的高风亮节,受到世人的推崇和喜爱,然而对它最痴迷,最疯狂的当属弃官归隐的陶渊明了。可是,诗人对菊花的热爱,对菊花的痴狂,一点都不亚于陶渊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问菊》这样写道:

    欲问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一连串的发问,不仅说出了诗人的顾虑,也说出了诗人的希望。菊花不单单是菊花,里面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东西,所以它的花开得特别的迟,它宁可孤独绽放,也不愿与百花争艳。这其中的“秋情”有谁知晓?“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尽管它“孤标傲世”,但并不等于说,在这个世界上它没有知音,没有可谈者。菊花本是“解语花”,它自己会说话,它自己能表达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所以,不用担心,知音一定会出现,可谈者一定会出现,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

    《菊梦》是点题之作,因为它与《红楼梦》的书名暗合,自然就有了这一功能。诗的内容是: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梦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因为是梦,所以菊的形象清幽朦胧,依稀难辨,如梦似幻。“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尽管梦境朦胧,但诗人在梦中化蝶,翩跹起舞,并不是想成仙,而是为了“忆旧”。所谓“忆旧”就是“忆九”,这个“九”就是“黄花”。“陶令盟”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出家归隐,创作此书的约定。这句话表明,作者很早就有出家归隐,完成自己的梦想的打算,只是在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便毫不犹豫的践行这一承诺,义无反顾的朝自己的梦想走去。这首诗的重点想要说明的是,鸳鸯蝴蝶梦并非书之本意,“忆九”才是它的真正目的。(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04章 、《红楼梦》创作地点和创作时间之谜(1)()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这句话说的是,梦中如果没有鸿雁的声音,只有蟋蟀的鸣叫,这个梦不就成了一场惊梦了吗?大雁是传情的使者,它能把诗人的情传向远方,传向未来,让诗人的梦想成真。而蟋蟀总是躲在阴暗的角落,发出短促的“蛐、蛐、蛐”声,叫的人心烦意乱。“蛐”和“曲”谐音,隐含对书的内容,对作者意图的曲解和误读,让作者的梦想落空。“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梦醒之后他的幽怨又能向谁去诉说呢?只能寄托在这“衰草寒烟”的秋情之中。

    其实,在这十二首菊花诗中,最令人称奇的并不是黛玉的诗,而是探春的《簪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簪菊》透露了无时无刻不受到诗魔困扰,废寝忘食在书斋笔耕不止,忘我创作的人究竟是谁。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痴,彭泽先生是酒狂。短径冷沾三径露,葛筋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它的第一句就直奔主题,说出了“镜中花”并不是一位女子,而是一位男子。他是谁呢?“长安公子因花痴,彭泽先生是酒狂”,他既是“长安公子”,又是“彭泽先生”。也就是说,他既是一位王子,又是一位隐士。盖因其对“花”对“酒”的痴迷,故而从“长安公子”变成了“彭泽先生”。“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香”,尽管他成了一介平民,但他的“短鬓”和“葛巾”上依然散发着黄花的香气,仍然带有君王的味道。“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诗人的做法也许不能为世人所理解,甚至可能遭到耻笑,嘲讽,但他毫不介意。这句话充分展示了作者不为世俗之为、之言所累的淡定心态,只要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任何代价,他都在所不惜。

    如果说《簪菊》是作者的自画像的话,那么《残菊》就是他的结束语,这首诗作为十二首菊花诗的压卷之作,自然具有特别的意义。原文如下: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前面说过,这首诗体现了残中有全的思想。诗中的“宴赏才过小雪时”,说的是寒冬刚刚开始,最严酷的季节尚未过去,“残”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此时惹人厌烦的蛐蛐已噤若寒蝉,传情的大雁又迟迟不见踪影,诗人的梦何时才能成为现实?此时他能做的也只有等待。“明岁秋风再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暂时的分手正是为了长久的团聚,他相信,等待总会有结果,冬日过去就是春天。这首诗一方面揭示了“残”的原因,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

    螃蟹咏则另有一番情趣,另有一种滋味,虽然其风格与菊花诗皆然不同,里面字字隐含褒贬,句句夹枪带棒,却也不失诙谐幽默。螃蟹咏写的最绝的人首推宝钗,她的诗是这样写的: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抵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黎香。

    重阳节吃螃蟹,已然成了长安公子的期盼,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螃蟹”是“重阳”之大忌,“重阳”节这一天,一定要吃“螃蟹”,要让它成为盘中之餐,绝不能让它横行霸道,否则大家都会遭殃。“重阳”是二九之合,也就是“金玉良缘”,而“螃蟹”具有“刘”的属性,具有“眼前道路无经纬”的性质和特点,自然是“重阳”的心腹之患。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它的命运只能是“落釜”,只能成为人们饱口腹的佳肴。“皮里春秋空黑黄”,说的是一旦成了盘中餐之后,它肚子里的那点坏水也就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宝钗的这首诗被众人称之为“食螃蟹绝唱”,并说:“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可见,这首诗的寓意颇深,表达了“长安公子”不愿看到无法无天的忤逆之行再次发生,更不愿看到手足相残的悲剧再次上演。所以,黛玉的诗这样写道:“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螃蟹的八足除了有横行无忌的性质外,还有手足相残的特征,所以尤其要把它吃掉,不能让它为所欲为。

    重阳节吃螃蟹,可以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训,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其意义非同一般。要使皇室风清气正,要使天下和谐太平,螃蟹反面教材的作用不容忽视。黛玉的“对斟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所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脂批在这一回的回后批道:

    请看此回中,闺中女儿能作此等豪情韵事,且笔下各能自尽其性情,毫不乖舛,作者之锦心绣口无庸赘谈。其用意之深,奖劝之勤,读此文者亦不得轻忽,戒之。

    这个批语道出了作者的苦心,也说出了文章里面大有深意,希望读者能细心体会,且不可把它当作闲情逸文来读,否则将辜负作者的一片苦心。

    菊花诗和螃蟹咏体现了作者“寓褒贬,别善恶”的创作理念,也反映了这部作品黑白分明的立场和观点。脂砚斋常说“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红楼梦》的成书之谜,笔者的分析到此就结束了,可以说,诗社、诗社的活动、诗的内容,向我们透露了创作方面的许多信息,这是我们在别的地方永远都看不到的,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无比珍贵,其价值怎样评价都不为过。(第十一卷完)

    (本章完)

第105章 、《红楼梦》创作地点和创作时间之谜(2)() 
既然《红楼梦》是在作者的隐居地创作完成的,那么这个地方在哪里呢?它是不是在北京的香山一带?是不是那个被称作“黄叶村”的地方?是不是旗下老屋39号院?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复。因为,对于香山39号院的发现,到目前为止,红学界认可的人并不多,持怀疑态度的倒不少。

    《红楼梦》是在北京的西郊创作完成的,对于这一点红学界几乎没有异议,因为熟悉曹雪芹的张宜泉、敦城、敦敏在他们的诗稿中对此都有反映。比如,张宜泉的“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直接点明曹是在西郊隐居并在那里进行创作。敦城的“阿谁买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也明确指出了曹生活的地方是在那里。

    “西郊”和“西山”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张宜泉、敦诚、敦敏经常在这里活动,所以与“曹雪芹”往来频繁,对“他”的生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