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暻对皇城的经营很是用心。一个贪图享乐之人,怪不得大唐只是打了几仗,国力就不济,原来是浪费在这上面了。

    皇城内还有宫城,这才是皇室的居住之所,包括皇后、嫔妃以及年幼的王子、公主等等,都在这里居住。

    宫城内更为华丽,不少地方用红漆刷了,用来自巴蜀的锦缎铺就,若不是大唐富庶,根本无力支撑李暻如此挥霍。

    杨琏、李征古等人进去之后,便在等待着皇帝陛下的召见。杨琏也不急,眼观鼻,鼻观心,悠闲得很。倒是李征古有些紧张,这一次战败,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局?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李征古双腿都有些麻了,这才看见齐王李景遂从宫里走了出来,看见杨琏,李景遂微微点头,脸上带着笑意离开了。

    片刻之后,便有太监带李征古进去,杨琏等了半个时辰,也不见李征古出来,倒是刚才的那名太监,又带了高审思进去。

    难道李征古被下了大牢?杨琏猜测。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那名太监依旧是带了朱匡业进去,还是没有看见李征古与高审思。

    “搞什么名堂?”杨琏暗自想着。这一次等的时间只有半柱香,那名太监匆匆出来,引了杨琏进去。

    “公公,李副使与高统军他们怎样了?”杨琏问道,左右看了一眼,四周无人,迅速从袖口里掏出一块银子,不动声色地递给了太监。

    太监咧嘴一笑,轻声道:“没事。”说着,便朝着大殿走去。

    杨琏跟在身后,绕了好几圈,才进去了一间屋子。

    屋子里有些阴暗,朱红的漆已经变得暗红,杨琏不觉有些奇怪。太监微微一笑,带着他继续向前走去。

    走了二十多步,依旧十分阴暗,太监站定了,低声道:“陛下,杨琏来了。”

    杨琏向前看去,只见前方约有三十多步的地方,有一个人影,显得有些飘忽。

    杨琏也不理李暻究竟在弄什么玄虚,一抱拳,道:“微臣杨琏见过陛下。”

    “杨琏,你可知罪?”里面那人说道。

    “苏常战败,微臣未能提醒李副使,的确有罪。”杨琏淡淡的道。

    “哼。”里面那人冷哼了一声,道:“朕说的,可不是这个。当年你侥幸逃走,本该离开大唐,偏偏你不怕死,还来大唐,莫非你是想要复国吗?”

    “陛下这是何意?微臣来到金陵不到一年,在此之前从未到过,不知陛下指的是什么?”杨琏倒是很冷静。不过他想不到,在这里,居然有人这样对他,从这人的口气来看,不太像天子,可是他又是何人?

    “哼,狡辩!”那人又是一声冷哼,声音有些尖锐,见杨琏不为所动,道:“来人呀,将杨琏抓起来,狠狠拷问一番,我倒是想知道,是他的嘴巴硬,还是朕的皮鞭硬!”

    随着他的声音,几名甲士从暗处走了出来,他们全副武装,铠甲摩擦的声音让人心惊,刀锋在烛光的照耀下,闪动着嗜血的光芒。

    一个小太监点亮了更多的蜡烛,屋子里越发的亮堂起来,杨琏终于看清了前方的那人,身着黄袍,头戴冲天冠,大约三十多岁的模样。

    在杨琏打量着他的同时,那人也在打量着杨琏。看见杨琏的面容的时候,那人身子一震。杨琏说不上丑,但脸上的那道伤疤为他减分不少,看起来颇为吓人。

    死死的盯住杨琏看了半响,那人终于开口了:“怎么,你还不承认你的身份?”

    杨琏忽然笑了起来,一开始笑声很低,接着慢慢变高了起来,丝毫没有因为面前的这个人是大唐的天子而害怕。笑声越来越大,那几名甲士面面相窥,不知所措。

    杨琏笑了半响,这才停止了大笑,认真地问道:“陛下真的认为微臣是前朝的旧太子吗?”

    “难道不是吗?”那声音很是冷静。

    “微臣的确是杨琏,祖籍关中长安。如果陛下真的认为微臣是前朝旧太子,那就认为是吧。陛下是大唐之主,而微臣不过是大唐的臣子,岂敢忤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在死之前,微臣有一句话想说,微臣与那前朝旧太子没有丝毫关系。”

    杨琏说着,闭上了眼睛,一副引颈自刎的模样。

    那人看着杨琏半响,道:“你当真不怕死?”

    “怕死,微臣当然怕死。更怕死得不值。微臣虽然死了,却为陛下担忧啊!”杨琏淡淡的道。

    “为朕担忧?”那人奇怪地道。

    “常州兵变,败兵差一点就攻打常州,若是如此,常州生灵涂炭不说,吴越国恐怕也会借着福州大捷,趁机攻打常州。那时候,大唐势必陷入战乱之中。微臣不才,侥幸解除了此祸,就算没有功劳,也不至于被降罪。微臣死不足惜,陛下若是杀了微臣,恐怕于陛下名声有损啊。那时候,群臣、百姓恐怕会说,陛下擅杀有功之臣,不是明君。”杨琏侃侃而谈,一副为天子考虑的模样。

    那人沉吟,杨琏不过一介武夫,居然口舌伶俐,令他有些意外。

    就在这间屋子的隔壁,烛光明亮,齐王李景遂站在一人身后,笑道:“皇兄,你看此人究竟是不是前朝旧太子?”

    被唤作皇兄的正是大唐天子李暻,而在外面与杨琏问答的是他的弟弟李景达。虽然李暻觉得这个杨琏不可能是前朝旧太子,但还是进行了一番试探。

    杨琏的话虽然有些不敬,但也不失为一个铁铮铮的汉子。由于齐王曾经告诉过他杨琏曾经救过怀柔郡主,而杨琏本身是个草莽,所以李暻也没有觉得特别过分。尤其杨琏主动请死,但又特别为他考虑,李暻觉得杨琏是个大有前途的青年。

    见杨琏如此,李暻哈哈一笑,首先走了出去,齐王李景遂也随后走了出去。

    “景达,此事到此为止。”李暻笑道。

    李景达忙将身上的黄袍除下,冲天冠也摘下,朝着李暻施礼,道:“陛下,微臣得罪了。”

    “你奉命行事,何罪之有?不必多礼。”李暻笑道,看着杨琏脸上的那道伤疤,打量着他,对杨琏又有一番新的评价。

    这一次杨琏立下功劳,常州刺史眭匡符、枢密院副使李征古先后上书将此事禀告,李暻对杨琏有着很深的印象。

    在福州、苏常战线都先后失败的情况下,斩杀了吴越国的一名指挥使、数名都头,甚至还从沙山将枢密院副使,两军的高级将领救了出来,已经是了不得的功劳了——要知道这人不过是一个将虞侯而已。

    但这还不算完,谁又能想到,他单枪匹马,力擒吴越国的探子,解除了常州之围!

    对于李暻来说,在几个战线都崩溃的时候,杨琏的功劳就像黑暗里的一根蜡烛,照亮了李暻一颗受伤的心。

    此时,他又确认了杨琏不是前朝旧太子——不仅仅是杨琏的相貌、声音不同,他们的性格也截然不同!以前的前朝旧太子性格懦弱,文采风流,而这个人,顶多是一个机智的武夫罢了,应该没有几分文采。

    李暻心中肯定之后,再无顾虑,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毕竟大唐名将逐渐老去,而今天下未定,群贼汹汹,李暻需要能打仗的军人为国效力。当下看着杨琏脸上的刀疤是越看越欢喜,这才是军人才有的气质,才像一个男人嘛!

    “杨爱卿,适才是朕试你一试,莫要惊慌。朕已经知道你与那前朝旧太子毫无关系。”李暻笑道。

    杨琏后退一步,吃惊地看着李暻、李景遂、李景达三人,结结巴巴地道:“陛、陛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六十三章 圣心难测() 
李璟微微一笑,不愿多解释。

    李景遂呵呵一笑,道:“杨琏,你不必惊慌,本王在皇兄面前举荐你,毕竟你曾经救过怀柔郡主,可是你也知道,你的姓名过于敏感,因此陛下试你一试。”

    杨琏擦了擦脸上的汗水,道:“陛下乃是真龙天子,这一试,可是吓坏了微臣。”

    李璟哈哈一笑,看了看杨琏,倒也还满意,道:“杨爱卿,你这一次立下奇功,朕一定会好好赏赐你。说,你要什么?”

    “陛下,微臣只有一个请求。”杨琏施礼。

    “但说无妨。”李璟点点头。

    杨琏身着甲胄,深深施了一礼,道:“陛下,此次常州****,完全是吴越人暗中捣乱,微臣侥幸平乱,陛下洪福齐天,微臣不敢居功。但微臣请求陛下,饶恕神武军、天雄军的士兵,陛下仁慈,三军将士必定铭记于心,日后精忠报国,为大唐开疆拓土,也不失为美谈。”

    李璟尚未说话,李景遂却笑道:“好,好,好一个开疆拓土。”

    李景达呵呵一笑,道:“恭喜陛下。”

    李璟眯起眼睛,打量了一番杨琏,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杨爱卿的这番话,朕记在心中了。既然杨爱卿为众人求情,这笔账,朕就暂且记下,允许他们戴罪立功。只是这样一样,未免对爱卿不公平。”

    “朕赏罚分明,这一次既然你立下大功,朕就要有所赏赐。朕听说神武军损失不小,不少指挥使、都头战死,朕就令你为指挥使,日后若有功绩,再另行升迁。”李璟说道。

    杨琏忙施礼,道:“微臣杨琏多谢陛下赏赐,必当竭尽全力,为国分忧。”

    齐王李景遂呵呵一笑,摆摆手,道:“杨琏,你出征也有一些日子,不妨先回家看看吧。”

    “微臣告退。”杨琏说着,后退着退出,门口早有一名小太监,领着杨琏走出宫城。

    大殿内,李璟慢慢踱步,道:“此人果然不是前朝旧太子。”

    李景遂笑道:“皇兄英明,此人若真是前朝旧太子,以他的个性,怎敢来到金陵?恐怕早就躲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了。”

    李景达也道:“陛下,那樱洲还有前朝旧太子的坟墓,他怎能从坟墓里爬出来?死人复活的事情,我可不信。”

    李景遂微微皱眉,道:“四弟,不可胡说。”

    “无妨。”李璟倒是显得十分大度,自家兄弟嘛,李璟还是十分放心的。

    李景遂想了想,道:“皇兄,杨琏虽然不是前朝旧太子,但他的名字太过于敏感,若是在朝为官,难免引人非议,那些个谏官恐怕会不停弹劾。杨琏此人又个性刚强,不肯改名,实在是让人头疼。”

    李璟笑道:“你倒是维护于他。”

    “皇兄明鉴,他救过怀柔郡主,若是出了什么事情,我这心里不安哪。”李景遂道。

    李璟喜欢的便是他的这份仁慈之心,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朕就亲自下一道圣旨,封他为神武军指挥使,为从五品,同时特赐银鱼袋,以示嘉奖。”

    有了皇帝亲赐的银鱼袋,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身份已经被李璟知晓,除非有不长眼的人,根本不会来惹杨琏麻烦。想到此,李景遂拱拱手,道:“皇弟在这里替杨琏多谢皇兄。”

    杨琏走出皇宫,回头凝视了一眼曾经居住过的皇城,脸色微微一变。虽说刚才他看起来十分冷静,实际上还是有些紧张的。李璟是个性格古怪的人,他精通琴棋书画,是个文人,按道理这样的人性格应该比较温和。可是,他毕竟是个帝王,继位之后,一改李昪与四邻和平相处的政策,四处用兵,足见他是一个有大志,或者说好大喜功的人。刚才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