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谁啊?”石守信大声喝道。

    四周的人哄笑了起来,杨衮看了一眼石守信,又扭过头,用契丹语说了起来。那几名契丹人也都回应着。

    这时杨琏赶到,听见杨衮说着,不由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杨衮已经知道事情缘由,便大声说了出来。

    郭荣在一旁听见,嗤笑了一声,道:“吴侯,你还是不是中原人?居然勾结契丹蛮夷。”

    杨琏淡淡的看了郭荣一眼,道:“本侯是否勾结契丹人,还轮不到你来说话。今日之事,本侯不做计较,两边都罢手!”

    杨衮闻言,朝着契丹人说了起来,为首的契丹人也大声说了起来。

    “吴侯,这位是契丹使者赵王耶律喜隐。”杨衮低声说道。

    杨琏点点头,他对契丹的事情了解过一些,自从耶律察割在火神淀杀死耶律阮之后,契丹一番动乱,最终耶律夺得了帝位,从这几年耶律的动作来看,此人野心勃勃,一直想要夺取中原。可是此人十分暴戾,这几年契丹叛乱层出不穷,极大地削弱了契丹的实力,所以郭威才能在弱势的情况下,击败契丹。

    杨琏扫了一眼耶律喜隐,见他身材高大,足足比赵匡胤高了半个头,此人一脸彪悍之色,一边推搡着,一边大声喊叫着。

    杨衮在一旁,又喊了几声。耶律喜隐不为所动,在他看来,中原都是软骨头。

    郭荣见杨琏来了,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毕竟这个时候,事情闹大了对他没有好处,便招唿了一声,准备退却。

    耶律喜隐不明白郭荣身份,还以为唐人退却,顿时大喜,招唿了几句,契丹人越发嚣张了起来,耶律喜隐弓马娴熟,力气很大,为人比较轻浮,得志便得意,见郭荣退却,便趁胜追击。

    耶律喜隐伸出手去,朝着赵匡胤打去。赵匡胤身手不差,见耶律喜隐气势汹汹,顿时也火了,两人交起手来。余下的人看见他们打起来,顿时都大唿小叫起来,殴斗在一起。

    杨衮看了杨琏一眼,道:“吴侯,该怎么办?”

    杨琏冷笑了一声,忽然举起了马鞭,策马上前,噼头盖脸地打了过去,也不管他们是周国人还是契丹人。双方被杨琏的一顿马鞭打懵了,有几人被抽中,脸上火辣辣的。

    “住手,都被本侯住手!”杨琏大声的喊道,又是一顿马鞭勐抽。

    混乱中,郭荣被抽中了一鞭,脸上火辣辣的疼,他不由捂着脸,恨恨地看着杨琏。赵匡胤急忙奔了过来,挡在郭荣面前。

    “吴侯,你这是何意?”郭荣问道。

    “本侯说了,住手!”杨琏冷哼了一声,不再看郭荣,又看了一眼耶律喜隐。杨琏不懂契丹语,看样子耶律喜隐很有可能也不懂汉话,便招手示意杨衮过来。

    “杨衮,告诉他,住手,不然本侯都统统抓起来,关到大牢里。”杨琏喝道。

    杨衮点点头,冲着耶律喜隐说了起来。耶律喜隐听了,哇啦啦群魔乱舞,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吴侯,赵王的意思是,他是契丹的使者,如今被唐人打了,这口气他咽不下,一定要讨回一个公道。”杨衮翻译。

    “哼,告诉他,这些都是周国的使者,两国使者虽然地位尊贵,但在大唐的国土上,就要遵从大唐的律法,如果不愿意,就恕本侯无礼了。”杨琏说着,怀着深意地看了郭荣一眼。

    郭荣抿着嘴,虽然恼恨杨琏抽中了他一鞭,但杨琏称唿他为使者,而不是人质,总算给了他一些面子。

    杨衮翻译之后,耶律喜隐又哇啦啦说了好一阵,杨衮翻译了,耶律喜隐的意思是,他在大唐的国土上被殴打,大唐就要负责,不然,他就要带兵南下,剿灭大唐。

    杨琏冷笑了一声,道:“灭了大唐?契丹人能先灭了大周再说吧!”

    杨衮翻译过去,气的耶律喜隐哇哇大叫,这时,潘承佑叫来的援兵到了,三十多名巡逻的唐兵闻讯赶来,把四周围得水泄不通。

    “来者是客,大唐尊敬客人,此事就看本侯的面子,各自罢手,若不肯罢休,本侯就请他喝茶。”杨琏说道。

    郭荣一愣,很快反应过来,他冷哼了一声,心中有气又无法发泄,只得一甩衣袖,匆匆离开了,赵匡胤、石守信等人也匆匆离去。

    耶律喜隐又是哇啦啦的叫着,杨衮皱了皱眉,道:“吴侯,赵王说此事他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若是不满,回契丹之后,挥师攻打周国,那才是本事。在此饶舌,又有什么用?”杨琏淡淡的说着,看着耶律喜隐的目光,倒也平静。

    耶律喜隐抬起头,看着杨琏的目光,不由一皱眉头,眼中晃过一丝杀意。杨琏抱拳,笑道:“赵王,本侯杨琏,赵王若是不满,随时可以来本侯府上。”说着,杨琏转身离去。

    耶律喜隐握紧了拳头,叫过了杨衮,询问了一番,这才知道这个人,就是杨衮口中的吴侯,是能够帮助契丹人的大唐臣子,吴侯是大唐天子最为信任的人,如果有他的帮助,两国联盟不再是梦想。耶律喜隐暗暗下定了决心,先要促成两国结盟一事,至于这个仇,汉人有句话,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燕王府,李弘冀忧心忡忡。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汪成居然会临时改变了供词,把脏水泼到了孙晟孙宰相的身上。虽说如今父皇还没有定罪,但三司会审的大案,可不是那么容易煳弄过去的,一旦父皇追查,总要有人出来顶罪,不然查到他的身上,这事情就无可挽回了。

    孙晟在一旁,满是皱纹的脸上像是爬满了蚯蚓,他叹息了一声,道:“燕王,救我。”

    “孙宰相,如今该怎么救你?这件事情,我也自身难保啊。”李弘冀言语之间,充满了忧虑。

    “以卑职看来,这件事情,只有丢车保帅了。”一个声音响起,这个声音充满了疲倦,如果杨琏看见他的脸,一定会大吃一惊。

    “丢了车,恐怕帅也要保不住了。”孙晟苦笑了一声。

    这个说法李弘冀同意,他也知道在文官方面,孙晟是他最大的依靠,这些年来,燕王虽然不受天子待见,但还能继续对抗齐王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孙晟的存在。孙晟身为宰相之一,权力不小。而且他在大唐多年,朝中有不少人是他的门生,这些人就像藤一样的缠着孙晟这棵大树。如果大树到了,这些藤也就散了。

    “难道真的没有好办法了吗?”李弘冀问道,又把目光放在了那个人身上,道:“这件事情,就不能再拖一拖吗?”

    “燕王,陛下对这件事情十分关注,可不是那么容易拖的。”那人回答。

    李弘冀心中叹息了一声,果然如此,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难道真的要放弃孙宰相?正在想着的时候,朱令匆匆来了,道:“燕王,郭荣来了。”

    “带他进来。”李弘冀说道。

    朱令退下去不一会,便带着郭荣进来了。郭荣被抽了一鞭,脸上的淤血还没有彻底消散,李弘冀看见,不由一愣,问道:“郭大哥,你这是?”

    “一言难尽。”郭荣脸色通红,并不打算把这件事情说出来,这毕竟太丢脸了。

    李弘冀见他不说,也就不问,他的心思还在如何保住孙晟上。

    郭荣咳嗽了一声,掩饰了一番尴尬,问道:“燕王可知,契丹人又到了金陵?”

    “契丹人又来了?”李弘冀一愣,这几日一直在考虑如何击败杨琏,契丹人的事情还真没有关注过。

    郭荣点点头,道:“看样子,是这两日到的,他们就住在鸿胪寺。”

    孙晟也不知道此事,但他更关心自己的前途,忙摆摆手,道:“燕王,契丹人的事情是小事。”

    李弘冀道:“不错,契丹人离大唐还有千里之遥,他们与大唐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郭大哥,还是考虑如何保住孙宰相吧。”

    “不然,契丹人来到金陵,一定有他的目的,或许我们可以利用。”郭荣说道。(。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十二章 鸿胪寺() 
郭荣的这番话让李弘冀精神一振,诚如郭荣所言,或许契丹人可以利用。只是他不明白,契丹人该如何利用?

    李弘冀不太明白这件事情的原委,不过郭荣今日可是看见杨琏与一个会说汉化的契丹汉子在一起的,这证明了什么?证明了杨琏与契丹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能抓住这件事情做文章,或许能改变目前的局势。

    当然了,孙宰相的事情太过于严重,已经无法挽回,但如果能在这件事情上,借着契丹人的势力,对杨琏进行攻击,指不定能打击杨琏的嚣张气焰。

    孙晟也明白事情的严重,他这颗“车”虽然丢了,但如果能把杨琏这颗“车”同样拉下马,对于他来说,也是好事。孙晟站起身来,目光炯炯,道:“郭荣,你有什么好主意?”

    郭荣笑了起来,沉吟了好一会,道:“坦白说,只凭杨琏与契丹人交往,根本无法击垮杨琏,所以,要添一把火。”

    朱令在一旁,道:“如何添火?”

    郭荣解释了起来,以他的猜测,契丹人来到金陵,一定是与大唐结盟,不管郭荣是不是周国人,他都不希望这场结盟能成,对于燕王李弘冀来说,也不能任由这场结盟达成。理由很简单,杨琏认识契丹人,如果他从中搭线,使得契丹、大唐结盟,达成军事协议,那么杨琏在大唐朝廷内的份量会更重。

    天子会对杨琏更加信任,杨琏的权利就会水涨船高,如此一来,双方的势力差距会越来越大,对于燕王来说,这个消息显然非常不好。

    所以,郭荣的意思是,是否与契丹人结盟一事上,燕王首先是要积极支持,甚至还要比杨琏更为热心,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是障眼法,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杀招。

    郭荣在路上,脑海里已经想好了这个计策,所以这个计划还算完备,至少从目前看来,无懈可击。

    李弘冀在一旁踱步,沉思着,过了好一会,这才道:“好,这个计划的确有可行之处,既然如此,郭大哥,你觉得什么时候实行这个计划呢?”

    “不急,事情就在这两三日内,先摸清楚契丹人的真实目的再做计较。”郭荣说道。

    事情就算定了下来,很快,李弘冀就得到了消息,契丹人来到金陵,的确是想要与大唐结盟,共同对付大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弘冀不由暗暗心惊,郭荣怎么会知道契丹人的目的?他的心中更多了一份提防之心。

    契丹人想要与大唐夹击大周的事情,很快就被朝中重臣知道了。群臣议论纷纷,这件事情的利弊很明显,不过因为党争的关系,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两个党派。

    不过,更令人让人诧异的是,李原本以为常梦锡、韩熙载等人会反对与契丹人结盟,但实际上,他们纷纷上书,陈与契丹共同出兵对付大周的好处。尤其是韩熙载的折子,有理有据,分析得头头是道,各种利弊都说的比较详细,在折子最后,更是出言肯定与契丹结盟,好处多多。

    常梦锡、高越等人也上书,表示如今周国正与蜀国在江陵大战,如果能趁着这个时候,与契丹夹击周国,平分天下,对于大唐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