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一万五千人,加上江阴军,总数三万人,支援常州。

    南方的异动杨琏虽然能猜到一些,但这时他已经离开了楚州,扬帆北上,在两国边境停下,为了不引起符彦卿的误会,他派陈铁亲赴徐州,带去了符金盏的一封书信。

    徐州城。符彦卿显得十分忧心,自从符金盏去了南方,他就一直担心女儿。后来听说她过得还不错,心中稍安。但是随后,他又担心起符茗来。符茗假冒符金盏,嫁给了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两家联姻本来是好事,可是谁又知道那李守贞竟然利欲熏心,造起反来。

    李守贞之所以造反,符彦卿知道一些内幕,据说是一个方外人士到了河中,看见符茗,说她有帝后之姿,李守贞这才动了心思,造反前曾经联络过符彦卿,但符彦卿根本不曾有这个心思,他赶走了李守贞的使者,并把书信给烧了。

    李守贞被灭了之后,符茗被郭威救走,后来做主把她嫁给了郭荣。这个郭荣符彦卿认识,是个很不错的青年,据郭威的来信,说郭荣很是喜欢她,所以符彦卿想了想,也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可是没有过太久,他有得到郭威造反的消息,令符彦卿进退两难。郭威造反有他的原因,说起来也是被逼,在汉国没有良将的情况下,郭威很有可能拿下开封,从而清君侧。

    可是,符彦卿也得到了消息,杨琏那边也在积极备战,似乎有北上的企图,为此他还派人去楚州刺探消息,杨琏刚刚从楚州出发,第三日符彦卿就得到了消息,符彦卿立刻派兵把守徐州要隘,不管怎样,杨琏是唐人,他是汉人,绝不能轻易放杨琏进入徐州。

    杨琏在边境停下的消息,符彦卿也知道了,不久,陈铁带来了一封书信。书信是符金盏写的,在书信里,女儿述说了离别之意,后来又说,如今汉国大乱,符氏一门非常危险,若是郭威被汉国击败,恐怕汉国皇帝就会找符彦卿算账。

    符彦卿的女儿嫁给了李守贞的儿子,后来又嫁给了郭荣,这种关系足以让刘承祐警惕,更不用说郭威与符彦卿关系莫逆。似乎摆在符彦卿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帮助郭威,夺取开封。

    不用女儿的提醒,符彦卿也知道其中厉害,天子曾经令他改镇兖州,被他想办法拒绝了,后来刘承祐继位,又想让他镇守青州,符彦卿又假装生病,汉国平定李守贞之际,更是想要召见他入开封。可是有了当年的阴影,符彦卿不敢去开封。当杜重威被活活毒死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

    符彦卿不想死,就算是死,作为一个武将,也要死在战场上,而不是被人毒死、害死。郭威虽然声势浩大,可是能不能拿下开封,仍然是未知之数。

    符彦卿看完了书信,仔细想了想,道:“大唐兵马北上,意欲何为?”

    陈铁早就得到杨琏的吩咐,便回答,道:“两国之盟,大唐不敢忘,如今汉国内乱,令顺天节度使提兵相助,剿灭反贼。”

    符彦卿笑了笑,这自然是托词,唐人的心思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可是,唐人大兵压境,他真要以徐州一地来对抗大唐兵马吗?无论是大汉天子还是郭威,在如今的情况下,显然不可能派兵支援他。

    符彦卿犹豫了好一会,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要杨琏来徐州见他。这件事情陈铁不敢做主,当即告辞走了。符彦卿立刻召见诸将,整顿兵马,积极备战。

    “符节度要我亲赴徐州?”接到消息,杨琏忍不住问道。

    “正是,杨节度,这显然有诈,不能去。”陈铁提醒。

    杨琏仔细想了想,徐州乃是天下重镇之一,若是能兵不血刃拿下徐州,东可以庇护海州,北可攻打兖州、青州一带,向西则可以攻打宋州、亳州,意味着随时可以攻打中原诸郡。杨琏不想在徐州浪费太多的时间。印象中,郭威造反攻入开封的时间似乎不长,而更重要的时候,杨琏不可能依据他所知的判断事情,因为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有提前进入开封,他才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掌控。

    杨琏决定之后,只带着陈铁、朱琦两人,赶赴徐州。

    区区三人进入徐州,符彦卿很快得到了消息,杨琏胆大,符彦卿是知道的,可是他料不到杨琏的胆子居然如此之大,他立刻赶往城门,亲自迎接杨琏。

    城门打开,杨琏昂首而入,丝毫没有畏惧之心。符彦卿亲自迎接他,回到了节度使府上。

    杨琏没有急着询问,符彦卿也在装傻,吃过了一席极为丰盛的酒宴后,书房里,两个未来会成为翁婿的人开诚布公地进行了一场交谈。

    杨琏的态度非常强硬,也非常简单,他希望借道徐州,赶往开封,支援即将到来的大战。因为他知道刘承祐肯定守不住开封,一旦被擒,郭威上位,北方的势力就会越加强大。一个强劲的对手显然是很难对付的,所以杨琏想要吧这种可能降到最低。如果能击败郭威那是最好,如果不能,至少也要救出刘承祐,日后大唐出兵北方,也就有了理由。

    当然,杨琏不可能把事情和盘托出,他只是告诉符彦卿,他必须要阻止郭威,理由呢,就是他当年与刘承祐关系非常不错。

    符彦卿嗤之以鼻,唐人明显狼子野心,大唐天子李璟这几年来四处动兵,一会攻打吴越,一会攻打闽国,去年更是帮助楚国马希萼成功夺取了楚王的位置。唐人来汉国,目的只有夺取汉国的土地,根本不可能有好心。

    两人激烈地交锋了很久,谁也说服不了谁,符彦卿甚至还拍着桌子,大骂唐人。门外几名侍卫破门而入,十分紧张,符彦卿又大声把他们骂了出去。

    杨琏十分冷静地看着,他知道,符彦卿是放不开这个心结,符彦卿历经数朝,从后唐时期就开始从军。符彦卿虽说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等几代,但身为臣子的他,一只不曾背叛,也算忠孝双全的人。

    要符彦卿立刻投降,显然不太现实。杨琏说了心中想法,符彦卿能不能接受那是另一回事。两人足足说了两个多时辰,最终符彦卿派人来,带杨琏先去安歇。

    次日一早,杨琏带着陈铁等人离开,临别符彦卿之前,两人又低声说了几句话,杨琏这才骑上战马,回转军中。路上,陈铁颇有几分好奇地问杨琏,两人究竟说了些什么?既然符彦卿如此愤怒,为什么不杀了他们?

    杨琏笑而不答,回到军中之后,立刻下令扬帆北上,直抵徐州城外,选择了一处地方扎营,随后便派人四处砍伐树木,制造攻城器械。徐州是重要的枢纽,杨琏不可能弃徐州北上,不然后续的粮草辎重无法通过徐州,若是粮食不济,他这一万五千人就会陷入缺粮的境地。

    唐军在城外砍伐树木,城门的符彦卿关闭了城门,加强了防守,符彦卿时不时亲自带兵巡逻,视察城中各处,激励士兵,鼓励百姓,唐人虽然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只要城中军民齐心协力,就能挡住他们。

    与此同时,符彦卿写了折子,派人送到开封,把徐州的情况说了,唐人背信弃义,数万兵马攻打徐州,希望朝廷派兵来支援,不然徐州一失,山东各郡就危险了,中原腹地也暴露在大唐兵锋之下。

    杨琏驻扎在徐州城外七八日后,携带着大量粮草的皇甫晖、李金全等人也赶来了,有了这批生力军的加入,杨琏的兵力达到三万五千人,如此多的兵马,要拿下徐州,似乎是唾手可得的事情。要知道,徐州城中的兵马不过五千多人。只要赶制了一批攻城器械,四面攻城,唐人英勇,拿下徐州不过是一两日的事情。

    至少在监军范冲敏的心中就是如此想的。(。)

第八十九章 巧遇() 
“杨招讨,大军已经在徐州停留了七八日,为何还不进兵?”说这话的是监军范冲敏,他是户部员外郎,计算粮草是一把好手,对于杨琏还不进兵,很是不满,只见他掐指算了算,又大呼小叫起来,无非是这七八日一来,消耗了多少粮草,大唐出兵,是来攻打徐州,夺取更多的土地的,而不是来空耗粮草的。ΩΔ看书阁e。la

    事实上,这几日唐军都在打造攻城器械,闲下来的时候,杨琏与皇甫晖、李金全商议了攻打徐州的对策,也曾带兵视察了徐州的地势,都觉得徐州城城池坚固,想要攻打并不是一日之功。

    守军说是只有五千人,但实际上守城的一方占尽地利,有了城墙的掩护,他们可以投入很少的兵力阻挡更多的敌人。唐军虽然有三万多人,但不可能全部消耗在徐州城。若是为了夺取徐州城把士兵打的差不多了,以后还怎么打?

    只有备足了充足的器械,才能进一步减低士兵的伤亡,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杨琏懂,皇甫晖懂,李金全也懂,只有范冲敏不懂,他时常借着监军的名义,催促杨琏进兵。

    杨琏一开始还解释,后来范冲敏催得多了,压根就不理他,范冲敏很是气愤,偷偷写了一封书信,传回金陵。

    不过,天子没有收到这封书信,接到这封书信的是宰相孙晟。孙晟接到消息,立刻赶往了燕王府,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李弘冀。

    李弘冀抿着嘴神情严肃地看完了,忍不住道:“孙宰相,这是一个好机会。”

    “老臣也是如此觉得,杨琏出兵徐州,消极怠工,根本不为大唐考虑。若是说徐州难啃也就罢了,但他至今驻扎在徐州已经有大半个月,不曾攻打徐州一次,足以证明他有私心。”孙晟说道。

    李弘冀点点头,虽然这一年多来他非常低调,但不代表他已经死心,他蛰伏,是在寻找机会,一次可以扳倒杨琏的机会。他不能再失败,失败了就一无所有了。

    孙晟又道:“这两日,老臣就让人写几分折子,弹劾杨琏不作为。”这样的弹劾并不能影响杨琏的带兵,但却可以催促杨琏尽快攻打徐州。孙晟毕竟是人老成精,知道两军交战,必然要有足够的准备,若是准备不足,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杨琏攻打徐州不利,在天子面前的信任就会逐渐消失。

    李弘冀点头,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他没有想过一下子扳倒杨琏。

    次日,有几份折子摆在李璟面前,其中两份是户部的折子,折子里弹劾杨琏出兵徐州,却不攻打,空耗粮草。户部的官员掌控这朝廷的米粮,这人很是专业,一笔一笔计算,三万多大军消耗的粮食让李璟很是肉疼。

    李璟一连看了几分折子,其中有五分之一是弹劾杨琏出兵不利的,这些折子有户部的,有兵部的,甚至还有礼部的。李璟抿着嘴,很不开心,这些人消息很灵通嘛,似乎比他这个天子还要知道的多。

    李璟耐着性子看完了,让高泽叫来了李景遂,把这些折子递给他看。李景遂看完了,皱皱眉,很显然,这是有人对着杨琏使绊。

    李景遂想了想,道:“皇兄,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杨琏谨慎一些也是好的。”

    这个道理李璟懂,他想了想,道:“这样吧,你暗中派人去告诉杨琏,让他安心处理军务,朕不要求他收复中原,但能达成他所说的目标,也是好的。”

    “喏!”李景遂答应着,两兄弟又聊了几句,李景遂这才退了下去。

    数日后,杨琏看着李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