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砚听了,不由叹息一声,道:“李节度,这乱世中,做点生意可不容易呀。”说着,苦着一张脸,把沿途的事情说了。

    这一路上,不仅在蜀国国内被刁难,在南平、楚国、大唐等地,更是受到极重的剥削,一路上关税极高。费砚还花了不少钱,打通了各方面关节,这才一路艰辛地到这里。

    费砚说着话的时候,眼珠在转动着,声音充满了哀怨,就像一个丧偶的寡妇一般。李弘义猜测着,他觉得费砚很有可能是商人,如今这么说话,无非是想要提高粮价。

    李弘义知道,蜀国一向平静,自从孟氏建立了蜀国,蜀国没有经历太大的战事,再加上天府之国并非虚传,所以,即使费砚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去打通关节,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依然有利可图。

    商人嘛,最注重的便是利益,费砚来福州,怎么可能做亏本的买卖?

    李弘义故意沉吟着,等到费砚说完了,这才叹息了一声,道:“如今乱世,做点生意也不容易呀,这批粮食,本将接手了。”

    费砚听了,立刻大喜,拱拱手,道:“如此多谢李节度。这个价格嘛,自然是极为优惠的。”

    李弘义嘴角微微翘起,道:“这一路上辛苦,也不知道费兄以后还能运送粮食来吗?”

    费砚一愣,旋即笑道:“李节度放心,蜀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粮食。只要李节度需要,我便能运送粮食来。只是,一路上需要打点,多需要一些时间,李节度需要的时候,需要提前半个月告诉小人。”

    李弘义抿抿嘴,费砚说的好听,实际他这是在想办法提价。费砚就算优惠,也是以福州粮价来进行比较,福州的两家比起蜀地,差的可不是一倍两倍,至少有数十倍,这样,费砚才有利润可拿。不过两人各有所需,所以李弘义认为没有什么不妥。想到此,便点点头,道:“这个是自然。费兄既然辛苦,本将便腾出几间店面,供费兄卖米。”

    李弘义买的,是军粮,至于那些个百姓,李弘义哪有那么的精力去管?费砚来了,不可能不挣钱,而粮食卖给百姓有极大的利润,李弘义就让费砚去赚这个钱,这样,李弘义购买粮食的价格,还可以降低一些。

    至于这样做,有什么后果,李弘义暂时是管不着了,如今就算是挖肉补疮,他也只能如此。唉,看一步走一步罢。

    李弘义当即表示他需要购买三十万石的粮食,两人就粮食的问题,商量了半响,一个急于获利,一个急于得到粮食,很快就达成了协议,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李弘义很满意,费砚也很满意。

    费砚立刻表示,要在福州城内最大的酒楼,宴请李弘义、李弘通兄弟。

    李弘义想了想,也有意拉拢费砚,当即便答应着,并派人叫来了兄弟李弘通。

    李弘通匆匆来了,知道了兄长喊他之意,立刻去点了心腹五十人,保护两人的安全。说起来,福州城虽然是李弘义的势力,但在城外百余里的地方,吴越国派了骁将鲍修让领兵五千,说是协助李弘义守城,但实际上,却有监视之意。这五千人虽然不多,但却像一根钉子,钉在李弘义的心头,只是如今与吴越国关系尚可,双方都很是默契地驻扎在各自的区域,没有越雷池半步。

    一行人出了府,浩浩荡荡,城中的百姓见了,忙纷纷躲开,这样的架势,一看就是节度使出来了,在这福州城,他就是皇帝,他就是王,百姓有谁敢惹?那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费砚骑在马上,左顾右盼,只见城中的百姓,多半有菜色,显然是长期得不到食物所致,再加上福州战乱,吃的东西非常有限。尤其是查文徽虽然兵败,但自从他上任之后,不断派兵偷袭福州,破坏福州生产,甚至在秋收之际,派人烧毁农田,使得李弘义对查文徽很是痛恨,不然也不会如此设计,抓住了查文徽。

    李弘义眯着眼睛,跟在费砚身后,表面上面无表情,实际上暗中观察着费砚的一举一动,粮食的事情虽然有了大致的沟通,但李弘义仍然不放心。

    一行人走了半柱香的时间,李弘义忽然勒住了战马,呵呵笑道:“费兄,俗话说手里有粮心头不慌,还是先劳驾费兄,带我去看一看粮食。”刚才说了半响,他居然忽略了这一点,费砚的粮食在哪里?如果是运输进了城,他不可能不知道,因此才有此一问。

    费砚摇摇头,道:“李节度,并非小人不带你去看粮食,而是粮食都在船上,船只都在闽江。”

    闽江是福州一带最大的河流,正是它造就了福州这个河口城市,福州四周都是山,星罗棋布地还有很多山丘,水运是最方便的运输方式。而闽江穿城而过,东流入海,如此便利的闽江,成为了福州最大的水运枢纽。

    费砚利用水运来运输粮食,这个李弘义能够理解。粮食放在闽江的船上,李弘义只是微微皱眉,就能知道费砚是小心谨慎,但话又说回来,恐怕也有信不过自己的意思,生恐李弘义强行夺了粮食。毕竟蜀国与福州山高水远,夺了他的粮食又能如何?难道蜀国能穿过南平、楚国、大唐来攻打福州不成?

    不过,李弘义虽然不是商人,但也知道,与费砚做长期生意,对他来说,有莫大的益处,所以,尽管心中有些不满,李弘义还是呵呵一笑,道:“原来在闽江里,费兄你放心,明日我就派士兵去护送粮食。”

    费砚哈哈一笑,道:“李节度放心,这批粮食绝对不会有问题。李节度有了这批粮食,自然是兵强马壮,便可逐鹿天下,称雄于江南丰腴之地。”

    李弘义知道费砚这是客套话,毕竟以他的实力,想要称霸江南,根本就是在做梦,不过好话人人都爱听,李弘义当即哈哈大笑了几声,挥手示意继续前行。(。)

第二十七章 卖粮() 
来福客栈这个名字很俗,俗的大江南北,无论城市大小,基本都有这个名字的客栈。来福客栈是福州城内最大的客栈,同时也是最大的酒楼,酒楼的厨师手艺很好,同样的食料,却能做出不同的风味,在福州城内,可算一绝,再加上价格公道,因此生意一向很好,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成为福州城内大多数人的聚会之所。

    李弘义在来福客栈吃过很多次饭,因此也不怕有什么阴谋诡计,经过他观察,费砚的确是一个商人,贪婪、投机,是他的特征,在这福州城,李弘义相信没有人敢对他动手。

    战马铁蹄碰撞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上。原本的福州城在王氏父子的治理下,还算繁华,但随着战乱,丘陵众多的闽地变得更加贫困起来,城中的主干道也发生了变化,路面凹凸不平,到了下雨的时候,多处积水,情况非常糟糕。

    李弘义如今自保不暇,哪有余力去治理道路?他只能将精力放在城墙的修葺上,此外便是军队的军饷,这一笔开支,已经让他十分头疼了。

    来福客栈位于闽江边上,交通便利,附近便是一个码头,吞吐量不少。一行人到了来福客栈,来福客栈的店小二看见,忙奔了出来,正要打招呼,一眼看见李弘义,先是吃了一惊,很快反应过来,笑道:“李节度,里面请。”

    李弘义翻身下马,把缰绳递给身边的侍卫,迈步走了进去,来福客栈还是老样子,门口摆着两个大狮子,惟妙惟肖。费砚也下了马,跟在身后,笑道:“李节度,这是福州城最大的酒楼,据说饭菜不错。”

    李弘义像看白痴一样看着费砚,心想我在福州城多年,难道没有你知道清楚?

    费砚突然反应过来,摇摇头,自嘲地笑道:“看我这记性,李节度身为福州的父母官,岂有不知道的道理?”

    两人说话间,李弘通已经带着十余名侍卫上了楼,赶走了不少食客,食客们看见是李弘通,敢怒不敢言,只得匆匆下了楼,心中怒骂不已。有极少数人不认识李弘通的,还想讨一讨说法,一把被旁边的人拉住:“你不想活了?”

    那倒是,就算不认识李弘通,他身边这么多的侍卫,人人全副武装,手中的兵刃可不是吃醋的。当即灰溜溜的走了。

    来福客栈的跑堂看见这一幕,目瞪口呆,李弘义虽然是大人物,可是这些人吃饭,都还没有给钱呐!

    这时,费砚走上前,呵呵一笑,道:“这些人的饭钱,我给了。”

    李弘义眯起了眼睛,心中对费砚又有了新的评价,这是一个为了利益不顾一切的人,而他李弘义同样也是如此,这样的人很合李弘义的胃口。这样的人需要提防,但身在福州,李弘义根本不惧,这几日福州城没有大事发生,又是过年,李弘义无需担心,再说,还有这么多的侍卫。

    众人迈步走了进去,侍卫们虎视眈眈,手中持着兵刃,很快,二楼三楼的食客也被赶走,整个来福客栈,只剩下了这些人。李弘通虽然才能不佳,但很是谨慎,他派兵把守各处,可以说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李弘义兄弟如此谨慎,也是因为最近抓到了查文徽,生恐唐人来捣乱,这才谨慎了一些。落座之后,自然是李弘义在上首,李弘通在右手边,费砚则在左手边。

    三人刚刚坐下,客栈兼酒楼老板匆匆赶了过来,老板名叫张德,约有五十岁,肥头大耳,脖子上挂着金链子,很是富态。他一眼看见李弘义,不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心想原来是福州的土霸王来了,不然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张德笑着走上前去,道:“小人见过李节度。”

    李弘义心情颇好,摆摆手,同样笑道:“张德,最近有什么好菜?”

    张德忙拱拱手,道:“这时节,只有早些日子囤积下来的虾鱼。”

    “嗯!”李弘义久居福州,自然知道这个时节有什么,当即点了十几个菜,反正不是他花钱。

    费砚却颇为豪气地叫过了张德,又加了几个菜,这才示意张德速速去准备。

    饭菜准备之际,跑堂端了酒上来。福州虽然地处南方,但对于南人来说,还是有些冷的,李弘通当即为李弘义、费砚倒满了酒水,三人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这话,多半是聊些风土人情。

    费砚是商人,去的地方不少,见过的世面也多,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尤其说到各地的粮价,更是如数家珍。李弘义更加确定,费砚是商人无疑。

    等了片刻,酒菜陆陆续续端了上来,整个包厢内,顿时香气扑鼻,李弘义哈哈一笑,指着菜肴,道:“费兄弟,这些都是福州的特色菜,你既然来了,可要好好尝尝。”

    “这个是自然,小人多谢李节度。”费砚拱拱手,说道,端起手边的酒杯,费砚又道:“李节度,小人敬你一杯。”

    “哈哈,这个好说。”李弘义哈哈笑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李弘义虽然瞧不起商人,但如今,他需要商人来福州经商,带来粮食、布匹等物品,这样他才能收税,才有钱。

    费砚喝了酒,忍不住赞道:“好酒。”

    “想不到费兄弟还能喝习惯这种酒。”李弘义说道。福州被围困多时,粮食奇缺,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用来酿酒?因此,李弘义早就下了命令,严禁用粮食酿酒,因此,城中酒楼卖的酒,都是果酒,从味道上来说,难免苦涩了许多。

    费砚来自于蜀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