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知远若是身体健康,也投鼠忌器,如今身体不适,更不敢动郭威。如今摆在杨琏面前的,是要如何收拾郭威,杨琏想了想,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不过杨琏也知道,这个办法成功率很低,毕竟郭威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将头伸过来让人砍?

    至于刘知远那边,杨琏已经不指望了,刘知远迟迟没有做出动作,摆明了杨琏的反间计已经失败。

    消息不久传了回来,高行周带着箭伤回到皇城,将事情详细禀告了一番,当然,在他口中,自然要添油加醋一番,反正杨邠、王章府上的人都死光了,根本没有人可以和他对峙。各种污水朝着杨玢、王章泼了过去,杨琏听见高行周的理由,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杨邠、王章居然组织了一批足有两百多人的死士,准备夺取皇权,幸亏高行周及时应变,这才将这场随时可能爆发的叛乱扼杀在摇篮中。刘知远听了不仅没有怀疑,反而重重奖赏了高行周、高怀德父子,又见高行周受伤,还让御医为他疗伤。

    杨琏能掌握的情况也就这样,他并不知道,在高行周退下之后,刘知远和李皇后还有一番对话。

    刘知远其实也知道此事不对劲,杨邠虽然挂着枢密使一职,虽说掌管着兵权,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文人,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造反的机率很低。再说就算杨邠要造反,也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在尚书府造反,并且提前暴露出身份,这不是傻吗?

    虽然心中如同明镜一般,但刘知远清楚,事情已经酿成,而且高行周是奉命而行,所以这个结果刘知远只能往嘴里咽。这时候他需要安抚高氏父子,不然那些禁卫军士兵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刘知远与李皇后商量了一番之后,立刻找来了苏逢吉,宣布立二皇子刘承祐为太子,即日起开始学习处理军政大小事情。

    这个消息杨琏是在次日得到的,得到消息之后,杨琏先去拜访了二皇子刘承祐,他带去不少贺礼。刘承祐很是开心,这一次顺利成为储君,杨琏立功不小,因此很是客气地招待着杨琏。

    杨琏千般叮嘱,要刘承祐将此事闭口不说,此事一定要烂在肚里,不然日后对刘承祐的帝位会有威胁。刘承祐虽然顽皮,但也知道此事的重要,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守口如瓶。

    杨琏在刘承祐府上吃了午饭之后,便在街上转悠,确定没有人盯梢之后,这才去找曾忆龄。

    “杨邠、王章两家人五百多人,居然一日之间,全被杀了,这开封城内,当真是血流成河,怨气冲天啊。”曾忆龄知道是杨琏设计,虽说她知道这符合杨琏的利益,但心中难免有些怨言。

    杨琏知道曾忆龄心头有些堵,毕竟是一个女子,心比较软一些。杨琏也不是解释,心中却在想着,如果真有怨气,恐怕那坐在金陵城中金銮殿上的人,早就死了多少次了。

    曾忆龄见杨琏不说话,免不了冷哼了一声,坐在凳子上,一脸郁郁。

    杨琏有些不明白曾忆龄到底在想些啥,心中微微一笑,也就揭过了,低声说起事情来。这一次,杨琏要做的,是另一笔大买卖,听得曾忆龄是花容失色,不由得对杨琏又有了新的认识。

    “你,你确定要这么做?”曾忆龄问道。

    “无毒不丈夫。”杨琏淡淡一笑,成王败寇,这个道理最浅显不过。想那历史上,后来赫赫有名的李后主,江山没了不说,还被人戴了绿帽子,就算有人骂赵匡义又能怎样,也不能改变李后主失败的事实。

    曾忆龄咬着嘴唇,有些犹豫。她选择与杨琏合作,无非是为了报仇,可是她恨的是李昪,然后迁怒于他的后人,李璟、李弘冀等人都是她想要杀死的对象,可是对于别人,她反而没有杀意。

    杨琏见她不说话,便问道:“怎么,这件事实施有难度?”

    曾忆龄摇摇头,道:“此事要实施,有七八成把握,只是这汉国已经够乱了,还要如此,恐怕汉国命不久矣。”

    “那也不至于,只要小心一些,汉国至少还有两三年的活头,而这两三年,足够我们实施下一步的目标了。这一次在汉国立下如此功劳,我想回到金陵之后,李璟必然会重重赏赐,就算不成一方节度使,至少也能掌握禁军的兵权,再有齐王相助,在这两三年之内,我一定帮助你报仇雪恨。”杨琏说到。

    曾忆龄哼了一声,道:“你别忘记了,你也要报仇。”

    杨琏淡淡一笑,道:“你错了,李昪父子虽然够讨厌,但在我的心中,却不是最后的目标。”

    曾忆龄白了杨琏一眼,淡淡的道:“我只想报仇,你要争霸天下,可与我无关。既然你如此肯定,那么这一次,我听你的话。你要什么时候动手。”

    杨琏掐指算了算,道:“就在这五六日内,汉国那些不知缘由的臣子必定会纷纷上书,要求严查杨邠、王章被满门抄斩一事,这段日子,刘知远肯定是火烧眉毛,心急如焚。这个时候,就是最佳的时机,也不容易引起人们怀疑。”

    曾忆龄点点头,站起身来,做出一个送客的姿势,道:“那么七日后,等我的好消息。”(。)

第二十九章 国殇() 
七天的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这几日,杨琏多半在鸿胪寺内闭门不出,偶尔出去,也是在街上闲逛一番之后,然后去找曾忆龄商谈事情。在鸿胪寺的时候,便在练着书法,一副修生养性的模样。

    这个时候,符金盏便在一边为杨琏磨墨,在杨琏书写的时候,不时说上几句,指点一番。符金盏毕竟出身于名门,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书法写的也不错,她甚至还能模仿杨琏的笔迹,若不仔细看,根本找不到破绽。

    期间,杨琏不断去找鸿胪寺的官员,问他两国谈判一事,什么时候开始进行?鸿胪寺的官员唯唯诺诺,只说会回报天子,但一直没有消息。

    这一日傍晚,杨琏化装了一番,又去寻曾忆龄,询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曾忆龄表示,她已经派出死士,成功混进了皇宫,下一步就看能不能实施计划了。

    杨琏也知道此事急不得,毕竟最近开封出了这么多的事情,刘知远严加防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要做到万无一失,慢一些是正常的,若是没有成功,反而会打草惊蛇,引起刘知远的警惕,以后想要再下手那就更困难了。

    杨琏最近倒是没有去找刘承祐,这厮最近忙得不可开交,每天有大半时间在皇城内处理政务,一向玩惯了的他叫苦不迭,心想这储君可不好做。此时刘知远虽然打算立刘承祐为太子,但由于身体不佳的关系,尚未正式宣布。

    杨琏从曾忆龄处出来,反正闲着无事,便立刻去寻刘承祐。刘承祐还住在汴河边上的府邸并没有搬到东宫,杨琏到了地方,刚刚敲门,就见门子露出半张脸,看见是杨琏,忙满脸堆笑,道:“杨使者,你来了。”

    “来了,二皇子在府上吗?”杨琏问道,同时不露声色地掏出半吊钱,递给门子。

    门子嘿嘿笑着接过半吊钱,道:“殿下才回府。”连称呼都变了,看来这门子消息颇为灵通。

    杨琏点点头,道:“我要见二皇子,有些事情。”

    门子一拍脑袋,呵呵一笑,道:“哎呀,瞧我这记性。”说着,忙打开了门。

    杨琏朝着他微微一笑,走了进去,门子殷勤地在前面带路,一边说着好听的话,杨琏便听着他说话,走了几百步的距离,就看见院子里,刘承祐正在苦着一张脸,负手踱步。

    杨琏看见刘承祐,便挥挥手示意门子下去,门子退下,杨琏看着刘承祐,见他陷入沉思,浑然没有发现自己的来到,便放缓了脚步,慢慢踱步走了过去。

    沉思中的刘承祐被杨琏的脚步声惊醒,猛地抬起头,看见杨琏,顿时一喜,忙奔上几步,道:“杨大哥,你来了。”

    这称呼都变了,杨琏微微一笑,道:“二皇子,我看你面有苦色,究竟遇见了什么事情,让你如此为难?”

    “唉!”刘承祐叹息了一声,摇摇头,又道:“这几日,可真是生不如死,你不知道,每天都有堆积如山的折子要看,还有数不清人,在你耳边嗡嗡嗡地叫着,就像苍蝇一样,当真是让人烦透了。”

    “看些折子,自然是需要的。“杨琏笑了笑,他也知道这小子顽皮惯了,一下子让他安静地看折子,像模像样的处理政务,还真是为难了他。

    “早知道如此,真不想当什么劳什子的太子。”刘承祐道。

    杨琏笑道:“当了太子,便能当皇帝,万万人之上,一呼百应,掌握人的生死,你难道不想吗?”杨琏哈哈一笑。

    刘承祐点点头,道:“我想,可是又不想处理太多的事情。”

    “不急,等你培植了心腹,有了可靠的人,让他们帮你处理政务就可以了。你之所以忙,是因为从来没有处理过,等到积攒了足够的经验,便可以放手了。”杨琏说道。

    刘承祐摆摆手,突然想起一件事,道:“杨大哥,你能留下来帮我吗?”

    杨琏一愣,说起来汉国实力不差,但话又说回来了,如今的汉国可谓病入膏肓,各地有桀骜的节度使,朝内也有各种派系,天子真正掌控的地盘,其实不过河东、中原一带,其他各地大多握有重兵,一旦逼急了他们,随时会造反的。

    “我毕竟是唐人。”杨琏摇头,其实若能在汉国有所发展,也是极好的,可惜杨琏分身乏术,而且大唐那边,还有许多敌人要对付,他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同时应付这么多的敌人。

    “唉!”刘承祐眼中充满了失望,他也知道要杨琏留下来是不可能的,他如此说,只是想试一试罢了。

    “我虽然不能留在汉国,但我在开封一日,便可以尽力帮助你。”杨琏微微一笑。

    在刘承祐看来,杨琏此时的笑容就像冬日的阳光,让他心里温暖多了。刘承祐哈哈一笑,道:“多谢杨大哥!”

    杨琏摆摆手,道:“你我之间何必这么客气?”

    刘承祐见杨琏正色,说的一本正经,便举起手,道:“杨大哥,只要我登上皇帝之位,我的东西便是你的。”

    杨琏在这一霎那有些心动了,如果能在汉国掌握极大的权利,他根本不用去金陵一步一步搏命。但他很快就告诫自己,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各地的节度使就不说了,苏逢吉、史弘肇等人,在汉廷内都是老臣,也有极大的权利,光是这几人就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掌权,毕竟对于他们而言,杨琏身上挂着的“唐使”身份,永远都不可能甩掉。

    既然杨琏是唐使,那么他凭什么在大汉朝廷内掌权?刘承祐就算登上帝位,多半也是傀儡,权利大部分掌握在刘知远的托孤重臣的身上,杨琏几乎捞不到便宜。

    想通了此节,杨琏选择了放弃,还是老老实实在金陵经营自己的势力,当然了,如果能在汉国朝廷插上一两个眼线,那倒是值得的。

    两人说话间,一名太监匆匆跑了过来,尚未见到刘承祐,便高声叫道:“二皇子,皇后召见。”

    刘承祐与杨琏相视一眼,刘承祐皱了皱眉头,问道:“母妃召见,是有什么事情吗?”

    “这个微臣不知,皇后只说是大事,还望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