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承训皱了皱眉头,道:“杨尚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邠拱拱手,正要说话,不小心却碰着伤口,忍不住“哎哟”一声,倒吸了一口冷气,道:“太子,打我的,可是二皇子啊!”

    刘承训一愣,失声道:“什么,是二弟?”但他仍然不肯相信,二弟怎么会将杨尚书给打了?虽说二弟行事乖张,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但与杨尚书没有什么关系,两人怎会爆发冲突?

    刘承训示意杨邠安静,道:“杨尚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详细给我说说。”

    杨邠事情也只知道半截,他压根不知道是杨琏派人将刘承祐的管家揍了一顿,因此只是说他派人去请杨琏,不料杨琏在二皇子的府上,拒绝不出来。本着两国友好的心思,杨邠一而再再而三派人去请杨琏,不料二皇子勃然大怒,带着一群侍卫打上了尚书府,弄得鸡犬不宁,初步估计,杨府上下一百多号人,至少受伤过半,甚至还有数人死于非命。

    至于尚书本人的状况,刘承训可是亲眼看见,便不用多说了。

    杨邠一边说一边老泪纵横,这是怎么一回事啊,莫名其妙就被打了一顿,若是旁人也就罢了,偏偏打他的是二皇子,令他投鼠忌器,不敢妄动,只能找监国的太子投诉。

    刘承训听了,站起身来踱步,杨邠依旧在哭诉,道:“太子殿下,你可要为我做主啊。”说着,连声哎哟叫个不停。

    刘承训一时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毕竟一个是朝廷重臣,一个是自家的弟弟。若是事情真如杨尚书这般所说,那倒是二弟不是了,不过,在父皇和母后面前,这事情总要有个交代才是。

    刘承训也没有急着下定论,便道:“杨尚书,你的委屈孤已经知道,如今你受伤不轻,还是先回去休养,这事情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杨邠也知道要刘承训立刻做出决定是不可能的,毕竟两人是亲兄弟,血浓于水,哪能一下子做出决定?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说法罢了。想到此,便站起身来,略略施礼,道:“多谢太子殿下。”

    说着,慢慢站起身来,走了出去,身边的人扶持着他,走出了太子府。

    刘承训眯起了眼睛,这件事情看来不简单,可是线索太少,他又不能立刻做出决断。刘承训隐隐觉得,这件事情应该和杨琏有些关系,毕竟这段时间,他是有所耳闻,知道杨琏与二弟走的比较近,说不定这件事情是杨琏主使的。

    先要调查调查,再做决定,而且,父皇应该就快要回来了,这件事情让父皇处理,或许会更好一些。刘承训打定了注意,忙叫来了李业,让他去查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

第十三章 大雪飞扬() 
李业的办事效率很快,不过半日的功夫就将事情打听清楚了。详详细细回报了刘承训之后,刘承训越加肯定这件事情,暗藏杀机。

    可是,让刘承训想不明白的是,杨琏为何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趁胜追击。或者说,从表象来看,杨琏在这件事情上,一直都保持的很理智,甚至他还假意劝慰刘承祐,让他不要冲动。

    但刘承训非常清楚,杨琏这是在欲擒故纵,以二弟冲动的性格,不可能会听旁人的劝慰,打上尚书府也就在情理之中。不过,刘承训有些不明白,杨邠派去请杨琏的人怎会在二皇子的府上动粗,打伤了管家?

    本来事情也简单,若是找到杨邠派去二皇子府上的人,详细盘问一番,事情也就有了结果,可是,偏偏那人死在了尚书府上,想来是刘承祐杀进尚书府的时候,一群人胡乱打着,不小心打死了他。除了这个人之外,还有三个人也被打死,死的模样和这个人差不多。

    这就基本排除了他杀的可能,只是如此重要的人死了,取证就十分困难,只能通过二皇子府上的管家了解此事。而那管家又十分肯定,打他的那个人就是尚书府的人,因为管家见过这个人好几次,他信誓旦旦的说,那个人便是尚书府派来的人,绝不会有错。

    事情有些棘手,刘承训心中想着,不敢轻易做出决断,但为了安抚朝野的心,他派兵将二皇子的府邸包围了起来,严禁任何人出入,就算是刘承祐本人也必须要得到允许才能出入。

    “这个刘承训倒也不简单,他名义上是严禁二皇子出入,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保护。”得到消息的杨琏淡淡地说道。

    林仁肇兴致勃勃,道:“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接下来?”杨琏笑了笑,十分笃定地笑道:“接下来我们什么也不用做。喝喝茶,下下棋,那就最好了。”

    林仁肇摇摇头,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真的什么也不用做?”

    “真的不用做。”杨琏笑道。伸手取过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棋子。

    太子东宫,刘承训仔细听着李业的报告,李业是个机敏之人,他办事。刘承训还是信得过的。李业正在禀告着这几日调查的情况,主要便是对杨琏等人的观察,据他发现,这几日杨琏、林仁肇等一行人,每日都在鸿胪寺内,不曾出去。如果说有什么活动,那边是杨琏、林仁肇等人每天都会早起锻炼罢了。

    这根本没有任何消息嘛,刘承训很是头疼,随着时间流逝,这几日朝廷更加是议论纷纷。吏部尚书被打,而且还是被堵在家中被打,可不是一件小事,朝廷内,有与杨邠关系较好的官员,又或者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官员,纷纷上书,有的要为吏部尚书讨回一个公道,有的认为要将此事调查清楚,有的则称吏部尚书乃是国之重臣。如今被打,被打的可不是吏部尚书,而是礼法,是汉国的颜面。

    这样的折子很多。几乎堆满了东宫的书房,令刘承训十分头疼。他本来希望从杨琏那边找到突破口——如果这一切都是杨琏的策划,那么事情就迎刃而解,可是,他派人监视了很多天,依旧没有查到线索。

    刘承训无奈地摆摆手。让李业继续监视。李业领命而去,留下刘承训在书房里,他想了半响,正要提起笔来,在一本奏折上批注着什么,突然一阵咳嗽,他急忙用手捂住了嘴,等他松开了手,掌心的殷红更加多了。刘承训脸色大变,急忙拉响了一边的铃铛。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赵延乂出现在刘承训的面前,他猛地将一颗金丹塞进了刘承训的嘴中,又喂他喝了几口水。刘承训奋力将金丹吞下,盘膝调息了半响,脸色逐渐变得红润起来,整个人也精神了许多。

    “你先退下吧。”刘承训喘息着。

    赵延乂点点头,身着道袍的他默默消失了。

    十一月下旬,中原大地忽然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白色,屋檐上,树枝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鸿胪寺内,杨琏靠在窗边,看着纷纷扬扬不停歇的鹅毛大雪,道:“润雪兆丰年,这可是好兆头。”

    林仁肇和陈铁在一旁,两人原本都是闽国人,压根没有见过雪,后来在金陵虽然见过下雪的模样,但那里有开封的雪这般大?两人身着厚厚的衣裳,还是觉得有些冷。

    杨琏倒不觉得,一方面是他身体强健,另一方面是北方的冷大多是干冷,冬日里,大多数的天气可都是出太阳的,前几日开封没有下雪的时候,便是艳阳高照,让人舒坦得很。

    这时,不知那家的小孩在院子里玩着雪,打着雪仗,陈铁看了半响,忽然奔了出去,像个孩童一般在雪地里玩着。林仁肇也有些按捺不住,也快步走了出去,与孩童们嬉戏在一起。

    “杨将军为何不去?”这时,一个轻柔的声音响起。

    杨琏无需回头,便知道是傅姑娘,便淡淡一笑,道:“傅姑娘,你看这雪,恐怕要下个一两天,才会结束。”

    “只有能承受住冰霜的考验,来年才能茁壮成长。”傅姑娘说道,若有深意。

    杨琏鼓掌笑道:“人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傅姑娘之言,杨琏受教了。”

    傅姑娘意外地看了杨琏一眼,道:“这些日子,杨将军大门不迈,就在这鸿胪寺内,莫非是要隐藏什么呢?”

    “那傅姑娘以为我要隐藏什么呢?”杨琏不回答,反而问道,同时目光炯炯地看着她,仿佛要从她说身上看出什么似的。

    傅姑娘摇摇头,目光居然十分大胆地与杨琏对视,道:“妾身只是一个小女子,那里能看出什么端倪?还望杨将军告知一二。”

    杨琏哈哈一笑,道:“如果我说没有,你相信吗?”

    傅姑娘笑道:“杨将军这话,可真是言不由衷。”

    杨琏沉默了半响,忽然道:“傅姑娘,开封乃是是非之地,我这一次奉命出使开封,困难重重。”

    傅姑娘抬起头,美目看了杨琏一眼,道:“怎么,杨将军就要轻易放弃了吗?”

    杨琏摇摇头,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不由握紧了拳头,道:“我怎么会轻易放弃?”

    傅姑娘没有说话,而是看着杨琏那双闪着光亮的眸子,若有所思。

    杨琏说完,忽然道:“我刚才那番话,不是在为我担心,而是在为你担心。我这一行,荆棘无数,也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如何。你跟着我们,同样也是危险重重,若是害了你的性命,我可担当不起,心里内疚不已。”

    傅姑娘听杨琏一本正经说完,见他神色坚定,不似作假,一颗心顿时砰砰跳个不停,他如此关心自己,难道有什么深意吗?

    杨琏却没有发现傅姑娘的表情,依旧看着窗外,悠悠叹息了一声,道:“出门在外这么久,其实你该回家看一看的。”

    傅姑娘抿着嘴没有说话,神情十分复杂。

    “有些事情总要去面对,一味地逃避总是不成的。”杨琏又道。

    傅姑娘点点头,杨琏的话说的很对,可是她却有难言之隐,又怎能轻易回家?她不能将她的幸福,寄托在一个从未谋面的男人身上。

    这时,有人快步走了过来,朝着杨琏拱拱手,道:“杨指挥,魏州有消息了!”

    “魏州有消息了?什么消息?”杨琏心中猜测着,慢慢收回目光,看着来人,原来是部下孙羽。

    孙羽看了傅姑娘一眼,傅姑娘很是冰雪聪明地微微施礼,退了下去。见傅姑娘的身影消失了,孙羽这才禀告着,道:“杨指挥,刚得到确凿的消息,数日前,杜重威已经选择投降,大汉天子并没有杀他。据悉,不日即将返回开封。”

    杨琏轻轻敲打着窗棂,道:“这杜重威还是撑不住了啊。刘知远能够不杀他,果然是有雄主风范。”

    “魏州城下,汉国士兵死伤足有数万,汉国天子为了攻打魏州,拿下杜重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期间他还不断招降杜重威。如今杜重威投降,汉国天子应该会杀掉他,为三军泄愤吧?”孙羽说道,如果换做他,一定杀掉这个不服管教之人。

    杨琏却淡淡一笑,道:“杜重威是个朝三暮四之人,这一点刘知远岂能不知?只是,如今汉国藩镇林立,刘知远需要作出一个姿态,那就是杀鸡儆猴。而杜重威就是这只鸡,至少就目前而言,刘知远不会去动杜重威。但如果回到了开封,恐怕事情就说不一定了。”

    孙羽一愣,不解地问道:“杨指挥,为何说回到开封之后,就不一定?”

    杨琏哈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