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7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样的房子却非常怕火,不管是木头还是竹子,在有风的时候点一把火,一烧一大片。

    徐泾心中大喜,本来现在是刮西北风的时候,今天夜里忽然起了些东风,这样他便有了新的打算。

    攻占了码头之后,便立即派人在东边的房子放火,借助风势,可以用大火对敌军造成大规模的杀伤。

    史云喜欢近距离的肉搏作战,他个人的武艺也不错,所以更享受手刃敌人的快感。

    但徐泾不同,他更谨慎小心,能有方法更简单快捷的消灭敌军,他从来不会带领手下将士去近身肉搏拼命。

    这或许也是杨怀仁任命他为水军主将的原因,这一点性格徐泾和杨怀仁是相似的。

    杨怀仁的想法很简单,自从军中有了火药武器之后,他便觉得冷兵器时代的末日就要到了,有远程杀伤敌人的武器之后,近距离的冷兵器对战,则会极大的减少。

    能用最小的代价获胜,他不愿意任何一个将士因为鲁莽白白葬送了了性命。

    他带了这么多将士出来,最大的希望是战胜敌人之后,能把每一个人都完完整整的带回去,让他们和家人能团聚,共同享受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荣耀和利益。

    史云见徐泾给他打了个火攻的手势,尽管心里有点不喜,但他还懂得军令如山的道理,既然主将下了命令,他自然会毫不保留的遵从。

    距离岸边还有三百步的时候,小艇停止了航行,徐泾示意将士们下船入水,口衔兵刃,凫水靠近码头。

    大家都能懂得一个道理,从亮处往暗处看,视线是相当短的,而从暗处往亮处看,视线却相对较远。

    灯光都来自岸上,所以从岸上往水上看,视距不会超过百步,而从水上的暗处往岸上的明处看,视线却能看到三百步之远。

    徐泾就是利用了这个光线的原理,在岸上人无法看到他们的时候,便下船凫水,要的就是出其不意的突袭岸上的敌人。

    水军将士们都是从江南各地厢军中挑选出来的,一个个的水性都极佳,凫水三百步的距离,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们没有穿甲胄,所以身子非常轻便,随身携带的兵器可以衔在嘴里,一点儿水都碰不到。

    而身上携带的几枚手榴弹,是专门为了水军作战使用而专门蜡封了的,短时间里可以有很好的防水能力。

    

第1462章:夜袭(下)() 
吉婆岛码头外,黑暗的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出现了一大片人头,即便是凫水前进,水军将士们依旧能保持一个很好的队形。

    最先出发的一队几十人,是去暗中解决那些不多的岗哨的,李朝仁就是这支特别战术小队的队正。

    自从李朝仁加入了武德军水军之后,他便立即给家乡的家族族长写了家信,只是刚开始的时候老族长不相信他。

    一个贼配军能被前身还是禁军的武德军相中,这简直不可思议。

    李家老族长怀疑是李朝仁这小子故意往自己脸上贴金,还回信把李朝仁大骂一通。

    后来李朝仁没办法,求了他那一军的将军天霸弟弟帮他写了封信证明,才让李家族长真的欣喜过望。

    李家族长再给李朝仁来信,那口气就不同了,告诉他一定要为杨怀仁和武德军好好卖命,以报答王爷对他的再造之恩。

    至于他家中的母亲妻子,还有家里的土地,自然会有族中兄弟帮忙照应着,保准不让他在军营里担心。

    最后,自然是希望李朝仁能在武德军中立功,好光耀李家家族的门楣。

    古人思想相对简单,李朝仁为了家族的声望,为了母亲妻子的名声,自然也成了个不要命的主儿,当初遴选特别战术小队的时候,他便领着几个老乡一起报名。

    说是特别战术小队,这名头还是杨怀仁取的,其实呢,在军中将士们的理解里,这就是敢死队。

    类似于侦查、集中攻坚、秘密潜入等,类似这样的相对比较危险的任务,就是特别战术小队的活。

    干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要冒着极大的危险的,杨怀仁当初决定成立这样的战术小队的时候,便也想好了,有家有口的人不能进队,家中独子的也不能进队。

    只有那种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的将士,才能加入战术小队。

    杨怀仁这么做,也是不想有心理负担,一名将士战死,从来都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他背后的家庭,甚至是家族,都和他的命运息息相关。

    李朝仁带着手下兄弟们凫水到岸边,在一个灯火找不到的角落里攀着石头上岸。

    他们一身灰黑色的衣衫,在夜色里很好的保护了他们,他们小心翼翼的前进,脚下并没有发出一点点的声响。

    一名至少的交趾士兵打了个瞌睡,不耐烦的站起身来,走到码头边沿的海边,解开了裤子准备放水。

    忽然间他感觉裤子被什么东西一拽,他还没来得及看清是什么,更没来得及张口大叫,一支大手捂上了他的嘴巴。

    紧接着脖子上感觉到一丝凉意,刹那间里浑身的力量从身体里倾泻出来,他忽然感到很冷,意识也渐渐模糊,最后眼前变成了一片永久的黑暗。

    李朝仁按着脖子上仍旧在冒血泡的交趾哨兵缓缓跌坐在地上,然后把小刀在尸体的身上擦了擦,心中骂道,“这臭小矮子,尿了爷爷一身骚。”

    接着他回头给身后的弟兄们打了个上的手势,几名宋军将士灵巧地翻上码头,含胸抬头,迈着小碎步,分别悄悄地站在了其他几个倚着灯杆打瞌睡的交趾哨兵身后。

    李朝仁见弟兄们准备就位,抬起的手掌倏然落下,那些宋军士兵纷纷从哨兵后方捂住了他们的嘴巴,另一只手轻巧地用锋利的匕首在敌人脖子上大动脉处一抹,哨兵全部被同时解决。

    李朝仁一边给手下弟兄打手势示意继续前进,监视丛林边缘的竹楼,一边回头给海面上的徐将军打手势,示意岸上岗哨已经清除,他们可以迅速安全的上岸。

    水面上的将士们快速的在徐泾和史云的带领下上岸,紧接着快速排出斥候查探周围情况。

    盏茶工夫之后,斥候回报,码头附近的丛林边缘,总共有五十多座竹楼,他们悄悄查探过几个竹楼之后,发现每隔竹楼里大概睡了八到十二个交趾人。

    徐泾掐指一算,不对啊,情报上说吉婆岛的交趾水军应该有四五十艘小型舰艇,军队大约三到四千人。

    但按照斥候刚刚刺探回来的信息判断,船的数目差不多,但军人的数量却只有五六百人。

    徐泾不得不进行一番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如果一大部分交趾水军出港执勤了,那么船的数量应该少很多才对。

    但如果船的数目没有错的话,那么就应该是吉婆岛的交趾水军没有他们吹嘘的那么多了。

    徐泾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对,就算军人数目不对,但五六百人和三四千人的差距也太大了。

    他担心事情有变,所以在没考虑清楚原因之前,他不敢轻举妄动。

    一边的史云急了,“将军,咱们既然是夜袭,兵贵神速啊,再这么磨蹭下去,万一被敌人发现就糟了。”

    徐泾心中也着急,只是情报和眼前的情况差距太大,他总是担心是不是敌人有埋伏之类的情况出现,万一事败,他没法跟主帅杨怀仁交代。

    史云也不是不理解徐泾的心情,这毕竟是多年来大宋水军第一次境外作战,谁都想一举得胜,好壮大军威。

    万一中伏失利,不光是对水军,对整个征讨交趾大军的信心和士气都是极大的打击,不论是徐泾还是史云,都担当不起这样的责任。

    徐泾疑惑道,“照水军的习惯来看,很有可能是交趾在吉婆岛的水军大营,并不在海边码头这里,这里只有一营把守码头的士兵。

    而其余三千余名水军士兵则驻扎在岛内的某处环境好一些的地方。”

    史云觉得徐主将所说的不错,他说道,“将军,很可能是这样,海边风大又潮湿,也不适合储存粮秣辎重,而且人呆的久了确实不舒服。

    岛内的某处可能干燥一些,平整一些,更适合大军安营扎寨,又方便储存粮秣,所以吉婆岛的水军大营并不在海边。

    但眼下的情况,我们必须静悄悄地拿下码头,这就意味这不能出大动静,用火攻还是用霹雳雷火弹都不行。

    而且不管天色多么黑暗,我们必须赶在天亮之前往岛内探索,尽量找到交趾水军的大营所在,然后一举歼灭,绝不能走漏了风声,耽误了大帅的大事!”

    虽然徐泾和杨怀仁相处的时日还不算长,但他深知杨怀仁的脾气,平时绝对的和蔼可亲,但到了大事上,大帅从来都是决绝果断的。

    他点点头道,“咱们带过来的也有四千精干的壮士,绝不怕和交趾人正面交锋!

    不过这次你要听我的,咱们先包围他们的营寨,然后暗中一个个的潜入主楼中解决交趾水军,绝不能放走任何一个人!”

    。

第1463章:首战告捷(上)() 
    四千人围剿五六百人,本来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如果不是徐泾下令不能弄出太大的动静来,水军将士歼灭交趾水军可能用不了盏茶的工夫。

    徐泾确实行事谨慎,他并没有立即让部下开始进攻,而是吩咐每一队五十人的士卒包围一个竹楼,十名各人武艺最好的人冲进去杀人,而另外十人做策应,剩下的三十人防止有人跳楼逃跑。

    等所有竹楼被围定之后,徐泾才下令所有人同时进攻。

    刹那间里,竹楼的门窗同时冲进来十来名宋军,对着酣睡中的交趾人的要害部位或砍或刺。

    因为是大军同时发动的突袭,交趾人也真的一点儿防范意识都没有,这才轻易的解决了助手码头的五六百交趾水军。

    也不是没有几个武艺较好的奋起反抗,也有交趾人曾经跳出竹楼准备逃跑,但当他们发现竹楼外同样是乌压压的宋军之时,这才知道大势已去。

    宋军将士也确实能干,每个人心里都憋着立下军功荫庇妻儿的想法,所以动起手来也从不犹豫,七八个宋军对付一个交趾人,没有不大胜的道理。

    只是当徐泾想起来还需要个活口来打听些事情的时候,再去喊停将士们已经晚了。

    按照大宋的规矩,报军功是需要实际证据的,所以将士们刺死了交趾人之后,第一件事并不是看着一具具的交趾人尸体恶心,而是快速地去割那些小脑袋。

    交趾人的脑袋割下来,便有同伴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口袋来兜住,袋子口用绳子系住,然后便盘算着等大军登陆后去军中主簿那里报功。

    徐泾看到这一切,心中是又喜欢又遗憾。

    喜欢的是将士们虽然是第一次打仗,虽然天色黑暗,但也算是见了血了,将士们一开始也有些恶心,但想起要割脑袋报功的时候却又一点儿也不怕了。

    这是好事,军人不怕血了,也就意味着将来再次上阵杀敌,心中没有那么多忌讳。

    但遗憾的是徐泾打算抓个舌头里打听打听交趾吉婆岛水军大营在哪儿的计划落了空。

    徐泾冲着手下人骂骂咧咧,“你们这帮笨蛋,就不知道给老子留个舌头问话,问完了话你们再割脑袋,也少不了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