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6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放在别的时候,或者换了一个旁的什么人,敢说这样的话,章惇一定不会放过他的。

    可眼下这种场面,他对杨怀仁这种表现却是能理解的,眼看着心爱的女人就这么在眼前死去,换了谁也不会好受,发疯也不过是一时想不开的冲动之举罢了。

    这一刻章惇心中竟产生了对杨怀仁的一种敬意,感慨这世上像杨怀仁这样痴情的男子,真的已经不多了。

    章惇还是有些武艺的,可谓是文武双全,他觉得凭他的武艺,杨怀仁又不会武功,真发了狂持剑乱砍起来,他还不至于受到伤害,至于那些太医们,那就不好说了。

    杨怀仁见太医们吓傻在原地不敢动弹,大声吼道,“你们在等什么?!不给安国公主治病,老子现在就砍了你们!”

    太医们赶紧又一次凑到鬼姐床前,可他们也只能做做样子,鬼姐的脸色就跟死人一样,哪里还有办法能救的过来?

    开药方?谁敢啊,连病的原因都没找到就乱开药方,眼下或许可以糊弄一下不懂医术的杨怀仁,可之后呢?

    万一安国公主还是救不活,或者服了他们开的药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加剧了,这个锅又有谁来背?

    更严重的是他们这次来杨怀仁府上给安国公主看病是官家的旨意,他们不懂就乱治乱开药,那不跟欺君罔上没什么区别了吗?

    就在这么混乱又紧张之际,屋子外边有人大喊道,“老爷老爷,刚才那个游走的郎中又折回来了,说公主得的怪病了可能还有救!”

    杨怀仁错愕,立即扔了手上的利剑,快步奔到门前,打开门把门口站着的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汉子拽着衣领子拉了进来。

    “你说什么?公主还有救?”

    管家也不知是被吓得还是被杨怀仁扯得疼了,咧着嘴一个劲地往身后指,“是他,是他说的。”

    杨怀仁立即把管家扔到一边,又去抓那个背着药箱的郎中,“快说,怎么才能救公主?!”

    那郎中衣着朴素,也没有随侍的药童,手里还扶着个脏兮兮的幡子,一看就是个走街串巷的那种游走的野郎中,这种郎中是被正常在医馆里科班出身的郎中所瞧不起的。

    像这些太医们,就觉得这些郎中几乎没有正儿八经系统的学过医术,有的是拜了个江湖郎中学了几个方子,有的甚至连师父也没有,自己看书学了点医术就敢出来行医,跟江湖骗子是没什么两样的。

    这个江湖郎中人长得不怎么样,看上去甚至还有些滑稽,但他并没有介意太医们质疑的眼神,神情淡定地抬手拍了拍杨怀仁抓住他衣领子的双手,示意他放开手。

    杨怀仁叹了一口气,松开了手,江湖郎中才开始说,“公主的病我一个小小走方的郎中还看不了,不过根据我的判断,公主这种情况,如果用我开的药方,倒也能暂时保住性命。

    不过要想把这么怪的病治好,恐怕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情……”

    江湖郎中摸着他稀疏的小胡子,抬眼看着天花板。杨怀仁领会的快,立即吩咐管家去取钱。

    江湖郎中这才继续说道,“我师父邵神医倒是有可能治得了公主的怪病的,可惜的是,我师父住在江南,离京城可就太远了。”

    杨怀仁似乎看到了希望,眼神里立即绽放出光彩,“求小神医告诉在下您的师父邵神医人在何处,家住何地,不管他江南什么地方,我一定要找到他帮我娘子治病,小神医的酬劳,我也一定不会吝啬。”

    这会儿管家已经抱着一盘银饼子快速跑了回来,杨怀仁二话不说,也不管托盘里有多少银饼子了,拽过江湖郎中的药箱来打开,全部倒了进去。

    一阵叮呤咣啷的悦耳之声之后,江湖郎中喜上眉梢,这才昂首挺胸叫道,“笔墨伺候!”

    管家还没喘匀和气呢,又跑去取了纸笔回来。

    杨怀仁恭敬地请江湖郎中落座,看着他写了一张药方,一张地址。

    写完他两张纸交给杨怀仁,“这一张是我师父邵神医的地址,你收藏好了。

    这一张呢,是本神医给公主开的暂时续命的方子,一日一服,可保公主三十日之内无恙,若是过了三十日,恐怕见了我师父邵神医,也回天乏术喽……”

    说罢便施礼告辞,走之前还刻意瞅了另一边那帮衣着光鲜的太医们一眼,充满鄙夷地“哼哼”笑了一声。

    望着江湖郎中扛着一箱子压驼了背的银饼子离去,太医们谁也不敢说什么,至于那个能治得了安国公主的怪病的江南邵神医,他们心里是不太相信的。

    要是世上真有此等的神医,他们不可能没听说过。

    杨怀仁是不能不当真的,现在情况紧急,安国公主的性命危在旦夕,他哪里有工夫去琢磨邵神医是真是假?

    他转向了章惇,“章相公,方才你也看到了,几位太医既然治不了安国公主的病,那么本王打算立即起程赶赴江南,寻找那位邵神医去帮公主治病,官家那里,还请章相公代学生转告一声。”

    “这……”

    章惇本想说江湖郎中的话不能尽信,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了,他心里也不希望安国公主出事,在太医没办法的情况下,也只能去听一回江湖郎中的听起来很不靠谱的话了。

    杨怀仁见章惇还在犹豫,语气坚定道,“章相公,我知道我一个王爷如此看重一个女人,一定会被朝堂上的群臣们所不齿。

    但不管别人怎么说,安国公主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不能没有她,只要这世上还有人能治得了她的怪病,我什么都舍得。

    不管官家同意不同意,江南我是一定要去的,就算官家要治我的罪,我也不在乎,若是公主的病要治一年,我就在江南呆一年,若是要治十年,那么我就呆十年,若是要治一辈子,那么我永远也不回来了!”

    。

第1282章:妙计得逞(上)() 
一个老太医觉得那个江湖郎中不可信,便上来要他开的药方看看。

    杨怀仁也不避讳,抬手就把药方交了出去,几个太医凑过脑袋来仔细研究了下药方,无非是一服以人参灵芝等贵重药材吊命的寻常房子,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但他们心里明白,这样的方子换了他们,也一样的开,但这样的方子也许能吊住安国公主的性命让她多活几日之外,实在不算是对症下药,也根本救不了她的性命的。

    可眼下的情况,是他们之中没有人能治得了安国公主的怪病,如果就这么拖着,恐怕公主顶多还能过个十天八天而已。

    为了他们自己的性命,带头的太医也只好说道,“虽然卑职觉得江湖郎中的话不是太可信,但眼下安国公主的病情确实刻不容缓的。

    如果王爷真的要把安国公主的性命交到一个江湖郎中和他的师父身上,卑职也不敢说什么,只是将来官家追问起来,还望王爷多为我们说几句好话。”

    老太医这么说就是很不要脸的推卸责任了,不过杨怀仁似乎很是情急,也不考虑那么多了,随口回道,“你们治不了,我怪你们有何用?你们不要阻拦我去江南寻找隐世神医便好。”

    说罢不再理他们,而是屋子转身去吩咐自家仆子丫鬟,立即开始准备车马,收拾细软行装,要趁着城门还没有关闭之前便要出城。

    章惇觉得杨怀仁也太急性子了点了,可这样的情况,换了是他,他觉得他也会这么做,杨怀仁的失礼之处,也便不觉得有什么了。

    “王爷若是打定了主意,那么请王爷稍事等候,在下立即进宫,去官家那里请一道旨意来,到时你再奉旨出城也不晚,万不要因为一时情急,坏了大义和规矩。

    你毕竟是一位王爷,如此冲动鲁莽行事,没有皇命便擅自离开京城,将来有些多事之人去朝堂上参你一本,怕是官家也没法保你了。”

    杨怀仁愁眉苦脸装作思考,接着点点头,“多谢章相公提点,学生差点因为一时鲁莽坏了大义,只是眼下情势多么紧迫你也看到了,我也是没办法啊,不如咱们一同入宫,求陛下允许我离京。”

    小半个时辰之后,紫宸殿。

    杨怀仁倒是穿了官服配了金鱼袋子,可怎么看都觉得穿得太匆忙,本来很板正的衣服被他穿的歪歪扭扭的。

    若不是章惇这位宰相一路护送,怕是这副仪容根本走不到紫宸殿就要被宫中禁卫给拦下来。

    见了赵煦,杨怀仁忽然大哭着扑倒在地,话都说不清楚了,只是一个劲儿的求陛下让他带着安国公主离京去江南看病。

    赵煦一脸懵逼,杨怀仁如此的穿着打扮,又如此的情绪激动,在他印象里他何时这么没有分寸过?

    章惇在一边帮杨怀仁一通解释,赵煦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大概,这下连他也有点慌了,换了是个大宋的公主,他还真不一定这么紧张。

    可安国公主是辽国的公主,而且还是当今大辽皇帝耶律跋窝台唯一的女儿,如果她在大宋境内得了怪病死了,那么大宋便说不清了。

    外边传闻杨怀仁贪恋女色,可赵煦是了解杨怀仁的,他虽然娶了五个老婆,但还真不是贪恋女色。

    而且杨怀仁疼爱老婆赵煦是见识过的,知道杨怀仁就是这么一个人,老婆虽然多,但他对每一个娘子都是真心真意的。

    所以不论是哪一个老婆的了连宫中的太医都没法子治疗的怪病,杨怀仁可能都会发疯的,以他的愣子性格,擅自离开京城带着老婆去江南看病,他真的办的出来。

    赵煦其实很理解杨怀仁,他的后宫里也是有许多妃嫔的,但他喜欢的其实就那么几个,最喜欢的当然是最能知冷知热的刘婕妤。

    他幻想着如果刘婕妤得了怪病,他也会发疯,所以赵煦的内心里,觉得这一点他和杨怀仁有点像,那就是他们都是痴情的男子。

    权衡了一下利弊,赵煦觉得让杨怀仁带着安国公主去江南找什么邵神医看病,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

    就算安国公主的病在邵神医那里没有治好,到时候大辽来问罪,也不是大宋朝廷的责任。

    想到这里,赵煦便做了决定,随便给杨怀仁安排个差事,让他去江南便是,奉旨出京,旁人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章惇也适时地把江南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说了一遍,赵煦也不用挑拣什么了,直接给了杨怀仁一个钦差的名头,让他去江南巡察。

    具体巡察什么,其实也不用计较,无非是疏通河道,治理漕运,打击海盗,监督赈济水患等等,甚至都不用杨怀仁亲自去办这些事,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带着安国公主去看病。

    当然样子还是要做的,赵煦心里江南那边好久都没出过乱子了,最近虽然没有大乱子,但小乱子不断,海盗山贼的也真是扰人清静。

    所以想想,就算不是因为安国公主的病情急需去江南找神医医治,他也应该找个合适的人去江南巡察一番了。如今朝堂上人手还不够用的,杨怀仁这个闲人其实就是最好的人选。

    眼见太阳西沉,赵煦也不用中书门下一套繁琐的规程去慢慢拟旨了,他吩咐了太监准备笔墨,亲自写了一道圣旨,钦命杨怀仁为江南两浙四路巡察使,让他去江南处理一应事宜。

    因为涉及平定海盗和山贼的乱子,自然要给杨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