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6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是一层生菜,上面是仍然带着油温还在滋滋响的牛排,牛排上是一层乳黄色的奶酪,再上边是金珍珠一般的饭粒,每一颗都颗粒金黄,大小几乎相同,而且没有任何多余的蛋液,最后又是一层鲜艳的红色西红柿酱汁。

    视觉上给一个食客的冲击力,就让人欲罢不能了,虽然牛排已经摆在了食客面前,但牛排还是热的,这些热量带着牛排的鲜美味道蒸腾起来,又渗入了上层的食物当中。

    于此同时,奶酪浓厚的香味也不断的向下,融入到了牛排之上,酱汁不断向下渗透,包裹了蛋炒饭的外层,几种不同的食材散发出来的味道交融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的,也更加美味诱人的香气。

    汉人习惯用筷子吃饭,不过用筷子吃这道菜,似乎还有些不太方便,若是把牛排夹起来硬往嘴巴里塞,似乎又显得有些失了斯文。

    杨怀仁也想到了这一点,除了必要的筷子之外,也早安排了助手们,在上菜的时候,又格外在盘子旁边多加了其他的餐具。

    左手边,是一把用竹子制作的小叉子,而右手边,则是一把分肉时常用的餐刀。

    几个人第一次见吃一道菜竟然有三种餐具摆在面前,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心里也害怕,若是使用这些餐具的方法不对,显得他很土鳖了似的,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资深大厨子曾深。

    曾深也没办法,他也是第一次,同样也不想丢了分寸,让人看了笑话,于是又抬头看向了杨怀仁。

    杨怀仁也不用亲自过去他身边指点叉子和餐刀的用法,微笑着抬起双手做了几个手势,用这种方法暗示几位嘉宾刀叉的正确用法。

    曾深作为大厨,自然很快看懂了杨怀仁的手势,于是他拿起来刀叉,用叉子固定好了盘子中的牛排,然后右手持刀,把牛排先分成了小块。

    接着用叉子把小块的牛排叉起来放到了嘴巴里,其他人见状也有样学样,忽然间变身高贵的西方式贵族,让杨怀仁都产生了一刹那间的错觉。

    当曾深把牛排放到了嘴里,立即感受到杨怀仁为什么把几种本不想干的食材放在一起了。

    西方人把肉类作为主食的,很多时候吃牛排,配菜也许是一道蔬菜沙拉,而不需要再多吃一份面包作为主食。

    但中国人似乎不同,习惯上不管吃什么菜,吃喝单纯喝酒之外,都是喜欢配上米饭或者面食作为主食来食用的。

    煎牛排和蛋炒饭配合在一起,听起来似乎不搭,但真正吃在嘴里,却能感到两种食物相互融合后明显的层次感。

    特别是牛排的肉质混合着酥香的饭粒,口感上也给人以新奇的感受,再加上奶酪的浓重醇香味道,以及西红柿酱酸酸甜甜的清新口味,让主料牛排不但不腻,而且变得爽口起来。

    吃完了一块,曾深便忍不住点头称赞道,“王爷不愧厨神的称号,在下深以为,这世上没有人能超越王爷的厨艺了。”

    赵佶也很捧场的夸奖说,“杨厨神把一道简简单单的牛排做出这么丰富的口味来,真的是难得,难得!”

    郑春山郑老板忙站出来锦上添花,“牛排不光好吃,王爷还把制作的过程完全展现了出来,可谓心胸广阔啊。”

    李格非就相对没那么夸张了,不过牛排的味道确实非常棒不错,他只是非常中肯的说了四个字,“味道上佳。”

    秦少游可没那么多顾虑,已经开始摇头晃脑地酝酿一首诗词来赞扬杨怀仁精妙绝伦的厨艺了

    

第1243章:秀美食(十八)() 
下面坐着的食客们,就没有五位特邀嘉宾那么幸运了,可以一个人吃到一份,他们只能多个人分享一份,每个人也就尝到的一点点而已。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杨怀仁一个人,也不可能做出三百人的份量来,通过这种方式让食客们对秀美食有个初步的认识,而让他们产生饥饿感,也是他营销的一部分。

    大多数人是只能看着,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想象杨怀仁亲手煎制出来的牛排是什么样的味道。

    所以他们有些埋怨,看向杨怀仁的眼神里,都像是快要饿死了的狮子老虎一般。

    杨怀仁也赶紧转移大家的视线,“多谢大家的捧场,接下来的下一道菜,才是这次美食评鉴会的压轴大菜,我要用面前的这块铁板,给大家做一道铁板煎冰砖!”

    众人这才随着杨怀仁的话收起了自己的埋怨,但铁板煎冰砖,这又是一道什么样的菜式?

    似乎哪里不太对,这好像不太可能吧?铁板烧热,煎制冰砖?那冰砖遇热不就化成了一滩糖水了吗?这怎么可能?!

    坐在杨怀仁对面的赵佶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们坐在桌子前,离的加热的铁板确实有点近,所以感觉上也有些热。

    刚才吃了一份热的煎牛排,就更感觉热了,听到冰砖二字的时候,赵佶还以为杨怀仁这是再给他们上一份冰砖解暑呢。

    等他反应过来,立刻变得有点不可思议,“杨兄,你刚才说要煎冰砖?可是用这块铁板煎?”

    杨怀仁笑着点点头,“是的。”

    赵佶脸上表情更疑惑了,“这不可能吧?冰砖是冷的,铁板是热的,别说煎了冰砖了,就是把冰砖放在桌子上,你不快点吃了它,它很快就会化掉了的。”

    “没什么不可能的,”杨怀仁依然不去跟他详细解释,“待会儿端王见到了,就不会这么想了。”

    其他几位也糊涂了,无论如何他们都想不通,用铁板煎制冰砖,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倒是曾深忽然想起来什么,摸着小胡子缓缓道,“在下以前曾经听说过一件趣事,和王爷刚才说的煎冰砖好像有点相像。”

    “哦?”杨怀仁也很好奇,“曾先生说的是什么趣事?不妨说来大家听听。”

    曾深笑道,“说来也无妨,不过这件事也只是在下听说过而已,是不是真的,在下也只是从一些民间厨艺的旧书籍里看到的,也不敢保证是不是真的发生过,大家听了,就当听一乐事,笑笑就好。

    说是当年后梁太祖朱温在位时,有一年冬天连日大雪,雪停之后天寒地冻,房檐上结了许多的冰溜子。

    据说当时因为北方雪灾,冻死了很多农户家中的牲畜,朝臣们更担心来年粮食会减产,造成百姓没有足够的粮食吃,会对朝廷产生更大的危害。

    于是大臣们纷纷给朱温上疏,请求朱温早点想好应对之策。这时的朱温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看着门外地上的厚厚的积雪叹道,若朕眼里的不是冰雪,而是粮食就好了。

    这话当然是一句玩笑话,不过堂上一位奸臣为了讨好朱温,便自告奋勇,说陛下说冰雪是粮食,那么冰雪也一定是能当做食物来吃的。

    这时候一位正直的臣子就站出来对这个奸臣质问道,你说冰雪能吃,那你先用冰雪做一道菜出来,然后吃吃试试,如果真的能吃,就算你说的对。

    本来忠臣是想借此难题把奸臣的无理取闹给打压下去的,不过没想到那位奸臣忽然说道,冰雪怎么就不能吃了,不光能吃,还很好吃呢。

    于是他竟然把家中的一位厨子找了来,当着朱温和满朝文武的面前,要用冰雪制作一道菜出来。

    这位厨子叫什么现在也不知道了,不过书中只说他姓霍,咱们就叫他霍大厨吧。

    这位霍大厨其实也很是为难,但那个奸臣逼着他做,他也不能不做,否则奸臣就会把欺君的罪名戴到他的头上。

    霍大厨不想做替罪羊,只好用力的去想,想了半天,终于想出来一道可以用冰雪来制作的菜式来。

    于是他找宫人帮忙,在御厨房的门外架起来梯子,把房檐上挂着的冰溜子截了一段下来。

    然后当着朱温和诸位大臣的面前,先把冰溜子敲成碎块,然后用面粉糊裹在上面,又添加了许多糖和其他的调味料,用油把冰溜子给炸了出来。

    冰溜子其实就是冰块了,不过冰溜子上裹上了一层面糊之后,一定程度上隔断了它的受热,面糊遇到热油立即膨胀凝固,当油炸冰溜子从油锅里捞出来的时候,冰溜子也还没有完全融化。

    朱温和几位大臣分别品尝了一下,虽然大冬天吃冰块有点不合适,不过因为味道是甜的,所以也算是让他过了关。

    只是因此那位奸臣得了朱温赏识,说他见多识广,倒是让霍大厨也跟着背了奸臣的黑锅。

    在下之所以想起这个故事来,也是因为王爷说要用铁板煎制冰砖,才忽然觉得,王爷的做法,是不是跟那位霍大厨油炸冰溜子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众人听罢纷纷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也开始琢磨,杨怀仁的铁板煎冰砖,是不是也是这种的做法。

    不料杨怀仁却说道,“这个故事的确有趣,油炸冰溜子,也确实有创意。不过嘛呵呵,油炸冰溜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以我们随园的冰砖为例,大家买回去,也是可以过上面粉糊糊用油炸出来吃的,不过那样的吃法,味道并不见得就会好吃,而且冰砖是用来解暑的,用油炸了,反倒让人在这样的大热天里,更加的上火了。”

    杨怀仁这番话,倒没有贬低前梁那位霍大厨的机智,而是他实话实说,他接下来要表演的铁板煎冰砖,和油炸冰溜子完全是两码事,而是他的做法,一定是充满了厨艺的技巧和智慧在里边。

    而最重要的,是他这份铁板煎冰砖,并不会改变冰砖原来的作用,做出来之后,同样是给大家用来解暑的。

    

第1244章:秀美食(十九)() 
尽管杨怀仁这么说,但大家还是心存怀疑,冰饮子遇上火,那还能是冰饮子吗?

    杨怀仁清理了下铁板上留下的油渍,又请帮厨端了一大托盘的冰砖出来,为了保持冰砖不化掉,托盘有两层,两层之间夹着一层铺好的冰块,用这种方法来保持冰砖的形状。

    另外还有助手端了牛奶、自制的奶油冰激凌、切好的碎水果粒和一些杨怀仁自制的饼干,放在了桌上杨怀仁的手边位置。

    其中自制的奶油冰激凌,和后世的冰激凌是不同的东西,制作和相对简单,用浓牛奶和鸡蛋清混合,搅打起泡后,再加入黄油,再一次搅打至粘稠的沫状,然后放到冰窖里冷冻即可。

    水果粒即是应季的水果,切成小粒状即可,饼干也只是普通的牛奶饼干罢了,这些食材都不算是很独特的东西。

    杨怀仁给众人依次展现了下他所需要的食材,然后便开始了制作。

    他先点了火,等铁板热起来,便取了两块冰砖放在了铁板上,冰砖遇到烧热的铁板立即开始了融化的过程。

    杨怀仁也不闲着,速度把几块饼干放在了冰砖上,然后在上边又倒了些牛奶,保证牛奶能把冰砖全部覆盖,然后左右手同时使用倒三角型的小铲,把饼干和冰砖剁碎。

    剁碎了的饼干、冰砖和牛奶混合,在铁板加热下变成了一团牛奶糊糊,杨怀仁双手飞快地不断的搅拌,剁碎,再搅拌,在食客们眼里,他双手上上下下的摆动,都快出了虚影。

    等到牛奶糊糊的粘稠度达到了杨怀仁心中的要求,他便把这些糊糊用小铲压平,然后碾在了铁板上,像纸一般薄。

    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