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只要有这样的不满存在,就会越积越多,当不满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会把契丹人统治辽国的这根支撑的柱子压弯,甚至压断。

    这样的事情不会立即发生,也许一年,也许十年,肯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你说大宋可以趁机出兵收复燕云,我觉得现在看来有点难,一来辽国的军事力量还在,二来大宋的皇帝,也不一定就有这样的魄力,三来就算大宋皇帝敢这么做,也不一定就有足够的实力能顺利的把土地收回来。

    这一点很复杂,我不想跟你争论。”

    杨怀仁其实跟鬼姐想的还是一样的,换了是他,他也想冒一次险,趁着辽国权力交接混乱之际能出兵收复燕云,但真想到细节之处,就越来越觉得这样不现实,很难把计划变成现实。

    单单是大宋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们,似乎就不会同意这么做,他们习惯了安逸,已经不愿意冒险了,就说这一次赵煦执意要和西夏开战,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朝堂上的争论,最后也是在他和章惇的坚持之下,才把想法付诸了实际行动。

    若是大宋刚跟西夏打完,接着便又转过头来和辽国开战,对大宋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大宋的国力,也无法支持连续的两场战争。

    所以杨怀仁觉得,还是先完成原本的任务,让辽国乱起来,让他们无暇顾及大宋和西夏之间的战事就好。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国只会越来越乱,而大宋则会在他的不断改变之下变得更强,此消彼长之下,未来别说收回燕云之地,就算吞并辽国,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只是这一切,还不能说出来给鬼姐听,只能先把她蒙在鼓里。

    天本来一片晴好,忽然间一声春雷,天空中乌云滚滚而来,风也变的有了些凉意……

第1089章:送礼() 
    

    春雨贵如油。

    宋人这么说,是因为及时的春雨,可以帮助开春种下的粮食能有足够的水分生长,也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而对草原上的牧民来说,春雨同样重要,草原上的青草已经破土发芽,一场春雨,青草同样会疯长,牛羊也有了充足的食物。

    雨来的很快,杨怀仁也只好停下了和鬼姐的谈话,送她回府。

    鬼姐总觉得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口,可面对着杨怀仁,却不知该如何开口了,只能默默地和他送别。

    望着杨怀仁远去的车驾,鬼姐忽然想到十天后这个人男人就是她的官人了,心里是一种甜滋滋的欢喜滋味。

    可想起他们事先约好的,他们这样只是假意成亲,鬼姐看着簌簌落下的雨滴,又有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老人们话说春捂秋冻,是有道理的。春天暖和起来的很快,可刚等你脱下了冬装,换上轻便些的春装,一场雨落下来,气温骤降,很快又让人觉得冷了。

    万国寺宋朝使节的主院里,又点了几个火炉来取暖,杨怀仁心说这不正好给大家过阴天吗?

    于是派人去宰了十几只肥羊,使团里众人都分了分,杨怀仁这边则是亲自切了羊肉片,兄弟们把几个火炉一围,架上铜盆就开始吃火锅。

    不得不说,草原上放养的肥羊,肉质特别的鲜美,想来应该是苍天野茫的生活环境,赋予了这些肥羊与生俱来的鲜美味道。

    众人听着雨声,吃着火锅,喝着小酒,也庆祝今天在比武招亲中的大获全胜。

    大老爷们嘛,喝了酒,总是要吹些牛皮的,天霸弟弟最是大声,说起他一屁股差点坐死萧忽忽的事情来,他便有点得意忘形。

    说什么当时应该把身体的重量往下放一点,压断几根肋骨算什么,压在萧忽忽肚子上给这小子压出屎来,让这小子再也抬不起头来做人才算是真本事。

    不过后来天霸弟弟想想又不太对,推说还是压胸口更好,要真压到萧忽忽的肚子上,不也溅他一身那啥嘛,将来回到家里也没法面对小雅不是?

    大家便听着他胡诌八扯的哈哈大笑,吹够了笑够了,大家也都吃饱喝足,杨怀仁才开始安排接下来大家要做的事情。

    安国公主出嫁,自然也有一套契丹人的规矩,虽然没有汉人传统的三书六礼那么繁琐复杂,但该有的礼数,杨怀仁这个刚刚当了金刀驸马的人也一点不敢含糊。2yt。org

    十日之后成亲典礼之前,自然要给新的“老丈人”耶律跋窝台送去一份厚礼的。

    这时候杨怀仁就感叹自己有先见之明,随便搓了三十个面丸子,除了送给耶律洪基的十粒之外,另外的二十粒可都卖了个好价钱。

    把从耶律延禧和萧撒弼那里白赚回来的部分牛羊直接当聘礼给耶律跋窝台送去,既省时又省力,也不用自己人瞎忙活了。

    这空手套白狼的功夫,杨怀仁敢说天下第二,恐怕没人敢说是天下第一。

    这事杨怀仁只需要出面即可,具体的事情,像黑牛哥哥这些兄弟们自然也不太明白契丹人到底是个什么规矩,杨怀仁便吩咐了萧老倌儿去做。

    老萧是奉礼郎,送礼这种事,就是他的专职,送岁币也是送是,送聘礼也是送礼,反正总是送礼的,他一定能胜任。

    耶律延禧那份子钱,是有崔庆来处理的,现钱耶律延禧自然是不肯给的,说的牛羊数量,倒是一只也不能少,总不让这小装了孝顺,还不大出血。

    崔庆如今升了官,办事也越来越利索,这些日子几乎每天都有消息从太子府里送到万国寺来,详细到耶律延禧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甚至晚上和哪个老婆发出了什么样的动静,动静又持续了多长时间,都说的一清二楚。

    只要是崔庆能接触到的,他都事无巨细的记录了个明白,杨怀仁很满意他的表现,只是善意的提醒他,耶律延禧和哪个老婆发出什么动静这种事,就没必要记录了。

    不过回过头来,杨怀仁还是忍不住想到,原来耶律洪基这三辈人子孙不兴旺,是这么个原因,耶律延禧这么年轻就这么不顶用,看来这都是命数。

    另一个出血更多的冤大头萧撒弼,杨怀仁本来觉得这老小子会跟他扯皮一番的,可没想到他竟然主动派了府上的管事来万国寺找杨怀仁商议交接牛羊的事宜,还真让杨怀仁吃了一惊。

    这完全不是契丹人的性格啊,杨怀仁心里想笑。也许是因为萧撒弼在盘算着新的大事,才不肯把这件小事拖延下去,否则杨怀仁一日日的派人上门收账,好似显得他很抠门似的。

    当然,萧撒弼之所以有难得的痛快,也源于他对杨怀仁的提防。

    他提防杨怀仁,害怕宋人从他北院大王府上打探了什么消息去,而杨怀仁同样也提防着他。

    杨怀仁这时候还真是有点怕他,如果萧撒弼真的在十天后的捺钵节上做大事,本来和杨怀仁没有关系的事情,却也容易顺带着遭了秧。

    万一那天萧撒弼野性大发,滥杀无辜可怎么办?

    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这爷孙俩,他是一定不会放过的,辽国的文武百官,他也一定会挟持,不向他屈膝称臣之人,恐怕也逃脱不了被屠杀的命运。

    那么耶律跋窝台这个他一直看不过眼的人,估计也难逃一死,那鬼姐和杨怀仁就尴尬了,鬼姐心里虽然也盼着她的便宜契丹老爹死无葬身之地,可表面上她终究还是耶律跋窝台的女儿,萧撒弼会放过她吗?

    杨怀仁倒是对他自己的处境不是太担心,他作为宋使,萧撒弼若是篡权夺位成功了的话,总会想着不必和大宋闹的不可开交了,所以杨怀仁的小命,就算他不喜欢,也不会在这时候就要了去。

    从另一方面讲,杨怀仁其实不想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这么容易就被杀,他要的是辽国大乱,如果耶律洪基不死,辽国就会发生一场内战,这样一来,也就不用担心他们还有工夫去管西边的宋夏战事了。

第1090章:万源货栈(上)() 
    

    春雨如绵,细细的,一丝丝,不会让人觉得淋得慌,却又不肯停下来,总让人心生淡淡忧郁,逃不开,抹不去。

    耶律跋窝台心中早已经认下了杨怀仁这个女婿,自然不会跟他客气,萧老倌儿早早的去了趟耶律跋窝台在大定府的府邸,便带回来一张礼单。

    按照契丹人传统的规矩,嫁女儿收彩礼,自然是收牛羊,而牛羊的数量,也跟出嫁女儿人家的地位是成正比的。

    不过耶律跋窝台本就是个契丹贵族,家里自然少不了牛羊,只象征性的讨要了牛羊各百头,其余的则都是些各色的礼物。

    一百头牛羊的话,杨怀仁只需要把耶律洪基回礼的那些牛羊转送过就好了,本来也是个场面事,这倒没什么可说的。

    而礼物嘛,耶律跋窝台就有点过分了,凡是辽国生产的,他一样都不写,专挑大宋的稀罕东西来为难杨怀仁。

    杨怀仁看着那张礼单,立即便把他这个未来老丈人十八辈祖宗数落了一个遍,心说这下可亏**了,娶了个假媳妇,却赔了这么大一份彩礼。

    也想着下次见了鬼姐,一定要和她说道说道,第一句话便是“没想到你还挺贵的。”

    用物质和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总是不太对的,原本杨怀仁对大约总价上万贯钱的礼单也并不是很在意,但这份儿钱是真真切切要白掉了的,还白掉给了一个契丹老家伙,所以杨怀仁才有点心疼。

    杨怀仁想不明白为什么耶律跋窝台没开口跟他要延寿丹,若是这样的话,杨怀仁大不了再多搓几个面丸子,谎称私留了一份就好。

    可耶律跋窝台竟对延年益寿毫无兴趣,一心钻进了钱眼儿里。也许在他看来,生命的长度是上天注定的,而生命的宽度却是由他自己来决定的。

    所以比起多活三年,他更愿意在他有限的生命里拥有足够的财富来享乐。照这么看来,杨怀仁觉得耶律跋窝台倒是个精明之人。

    礼单里最大份儿的礼物,要属宋朝江南产的上好丝绸了,虽然耶律跋窝台只要了一百匹的数量,但上好的丝绸可不便宜。

    游走于宋辽两国的商人不远千里把丝绸运到大定府来,不论运输和人工的成本,都是一笔非常大的成本,货物过关还要缴纳关税,在辽国销售还要缴纳商税。

    所以同样的一匹上好的江南丝绸,也许在大宋价格只要二三十贯钱,但经过了这么一番折腾运来了辽国,价格最少又翻了一番,售价能到四五十贯钱甚至更多,所以就显得格外昂贵了。

    杨怀仁这次带来的丝绸,基本都是送岁币的时候礼部额外送给耶律洪基的礼物,杨怀仁自然不会去截留,所以也没有多余的存货来应付耶律跋窝台。

    而要给耶律跋窝台送丝绸,便只能从中京城里重新购买那些高价货了。

    虽然买高价货吃了不少亏,杨怀仁觉得倒也没什么,借着这个机会,正好拿着这事当幌子,带着兄弟们亲自去了一趟风神卫在大定府最大的据点万源货栈走一趟,就算是视察一下风神卫的属下们的工作了。

    万源货栈座落在中京城中最繁华的街市上,沿街一排门面房,后边是个偌大的院落,院落里除了库房,还有马房和住舍,在这里养上二百来个风神卫还这不是难事。

    万源货栈这样的规模,虽然还不是中京城内最大的货栈,但在汉人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