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好像一场政变确实也成功了,大理保定帝段正明也确实被逼无奈之下向高相国交出了皇权,然后自己去当了和尚。

    只是这一段历史里,高氏皇权也没持续多久,大概仅仅维持了两年那么短的时间。

    而有一种说法,是说高升泰当了两年大理皇帝之后,在临终前并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或者高氏家族中的什么人,而是把皇位重新还给了段氏。

    更奇妙的是,大理段氏似乎也不怎么记恨高氏一族,反而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给了高氏世袭布燮的地位。

    也就是说,大理段氏继续当他的大理国主,而高氏,在篡权夺政两年之后,还是继续做大理国的宰相,而且还是世袭的宰相。

    不知道别人能不能理解段氏和高氏两家的这种行为,杨怀仁反正是理解不了,按正常的道理讲,他们两家不应该是不共戴天之仇吗?

    想了一路也没想明白,杨怀仁只觉得脑仁疼。不管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利益关系,杨怀仁反正是把赵煦交给他的这个从中斡旋的任务,当做是公费旅游罢了。

    他前脚到家,圣旨后脚就到了,这次赵煦很大方,给了他一个真正的钦差的身份,让他代天巡狩,监察西南诸路诸州,一个字没提大理国的事情。

    这就属于政治上的辞令了,圣旨怎么说也是官方的文件,在这样的正式文件当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干涉别国内政的内容的。

    但旨意说的很隐晦,其中意思杨怀仁是明白的。

    杨母听了圣旨有点不高兴,说是眼看就要入冬了,官家还要发派这么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任务让杨怀仁去做,一去还去那么远的地方。

    杨怀仁也不解释什么,有些事根本不用说出来让家里人担心,而且杨母是当着众人面说的这些话,与其说这话是说给杨怀仁听,不如说是故意说给两个刚生了孩子的儿媳妇听的。

    有那么点明贬暗褒的意思,杨怀仁心里明镜儿似的,母亲这是为他开脱了。

    即便如此,杨怀仁对韵儿和莲儿,还是心怀愧疚的,女人刚生完了孩子,是最需要她们的丈夫留在她们身边的时候。

    并不是非得需要她们的丈夫真的去伺候月子,而是只要丈夫在身边,她们就会觉得生孩子的苦痛都不算是什么,会觉得心里暖,会有安全感。

    杨怀仁也想多留在家里陪陪她们,可是时间上有点紧迫了,他想着如果一路赶过去,象征性的把事情处理完了,也许还能赶在新年之前赶回家来陪着老婆孩子过年。

    这年头真正的钦差出巡是很有讲究的,仪仗就必须做足了派头,而且随行的官员也不少,毕竟地方上的繁琐事务也很多,杨怀仁也不可能事毕亲为。

    而随行的侍卫,就更不能少了,按照杨怀仁的意思,他这趟出去轻车简行,只选出一百名自己府上的府卫随行也就够了。

    不过为了防止意外时间的发生,圣旨里还是允许杨怀仁从他的龙武卫禁军中选取三千名禁军将士随行保护。

    听起来带着三千禁军去替皇帝出差挺体面的,不过这可是三千人啊,也太惹眼了些,就算西南诸路诸州有什么贪官污吏的,知道钦差这么大张旗鼓的去巡游,也查不到他们腐败的证据来。

    当然,杨怀仁也无心去搞出那么多事情来,只要不是很过分的,他都可以不闻不问,因为他心里清楚,就算揪出一两个硕鼠来,对于大宋当前的局势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不如就按照他的方式,先御外,再安内,所以这趟出去,先把皇帝的交代的事情办完了,然后一路尝尝各地的美味,然后便可以回来交差。

    还有另一件是也是杨怀仁可以顺道去做的,就是一路可以联络上分散在各地的原来的内卫们,把内卫改制成风神卫的相关事宜处理一下。

    所以这一趟出去,他的随身侍卫,用的是府卫中的那一百名原来的内卫们,而那三千龙武卫禁军,让连子庚带领着随行。

    而他的兄弟们,要么像天霸弟弟和柯小川这样刚成家的,要么像小七这样老婆刚生了孩子的,杨怀仁自己没法在家伺候老婆坐月子,但是不想小七也不能陪在老婆孩子身边。

    不过话跟他们一说,这帮人是没有一个愿意留在杨家庄子的,都愿意跟着杨怀仁出去见识见识。

    杨怀仁也只能劝他们,像黑牛哥哥,作为府卫大将军,杨怀仁走了之后,不论是家中还是龙武卫里,都需要他留下来的照应着。

    而柯小川呢,毕竟年初的伤势刚刚才好了一些,大冬天的跟着舟车劳顿,杨怀仁怕他身体的伤病再出现反复,所以也不让柯小川跟着。

    柯小川是不肯的,拿出男儿志在四方的理由怼了回来。杨怀仁只想笑,这话你也就是不当着僧儿面前说出来给自己壮胆,你才刚成家,瞎出去转悠啥?

    杨怀仁后来给了他一个职事,让他去学院里当总教官,监督学院的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把军事化管理进行到底,这才让他留了下来。

    玄参直接打发他去了西北,柯小巧如今在环州也呆了一年了,去年的事情也渐渐淡了下来,是时候让她回到中原了。

    让玄参直接去环州,就是杨怀仁想成全他们俩,直接就把柯小巧迎娶回来就好了,杨怀仁这个永兴军路节度使的名头虽然是个虚衔,不过他相信环州地面上,他的话还是一言九鼎的,没有人会说三道四。

    而陶勇和梁二娘,就看他们自己如何选择了,愿意回到中原,就接回来,庄子里有很多职事也是需要人手的,如果他们愿意留在环州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那就随他们好了。

第715章:西南行(下)() 
杨怀仁觉得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地理学得还是挺好的,从京城出发去云南嘛,自然是除了城要往南走。

    可实际上钦差队伍却是从西门而出,沿着向西北方向的官道进发。

    杨怀仁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南辕北辙,不过带路的官员自然是不会带错了路的,既然队伍向西走,那就随他好了。

    这年头大宋,从经济发展上来说,江南二路肯定是最富庶的地方,而之后,便是京城附近中原地区。

    要再往下算的话,长江流域因为粮食产量相对高一些,所以经济发展上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不过要说道路交通的情况,那还是北方要好一些,从中原地区到北方边地的官道修的四通八达,也是一种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

    所以杨怀仁的钦差队伍出城向西而去,也就不难理解了。

    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官道经过的州县官员,无不出城迎接钦差队伍,不过杨怀仁可没工夫停留,白天只顾着赶路,晚上也从来不进城下榻。

    也许是出于一种训练龙武卫这三千将士的目的,杨怀仁故意每天在野地里安营扎寨。

    龙武卫的将士们如今也跟以前大不相同了,不论行军还是扎营,都是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这一点让杨怀仁这个兼职大将军的非常满意。

    将士们的心情看来是挺好的,这三千人里边很多人从进了禁军,还从来没有出过京城,乍一跟着杨怀仁出了京,心情自然大好。

    而更关键的一点是,按照以往的惯例,跟着杨怀仁这个钦差出来办差的,多多少少都会离殇一些功劳回去,官职或者待遇也也都会提上一级半级的,这就让将士们的积极性更加强烈了。

    杨怀仁走在临时的大营里,也受到了将士们好心情的感染,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一些。

    而他不论走到哪里,身后也总是跟着三个人,有一个很明显就是女扮男装的,这人便是兰若心了。

    兰若心如今和杨怀仁相处的方式有点奇怪,在家的时候,她绝对不会主动找杨怀仁说些男女之间的悄悄话之类的。

    只要是杨怀仁有正事要做,她从来不再那段时间里来给杨怀仁添乱,也许环州那件事之后,她也跟着成长了许多。

    在杨府里,虽然她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分,但在杨母和何之韵默许之后,家里人都知道兰若心铁定了是将来的三夫人,所以对待她也从来没当做外人。

    杨怀仁奉旨出巡,兰若心自然是要跟在身边的,而且他自己清楚她现在还没有名分之前,也不会以一个女人的姿态出现在杨怀仁身边,而是女扮男装,不想被一些喜欢乱嚼舌头的人坏了杨怀仁和他自己的名声。

    而出京之后,那种忌讳似乎少了许多,兰若心跟着杨怀仁,有那么点寸步不离的意思。当然,除了晚上,女儿家的矜持,兰若心还是有的。

    另外两个男子,一高一矮,就是天霸弟弟和小七了。天霸弟弟责任心强,尽管他也是刚刚成婚,杨怀仁本想让他留在家里陪赫斯缇雅度蜜月的。

    不过天霸弟弟大大咧咧的说着什么该度的早就度了,现在跟着仁哥儿出门,是为了“距离产生美”,而贴身保护仁哥儿,也被他当做了一生中的重要使命。

    杨怀仁听了这话差点栽了个大跟头,这小子平时跟在自己身边时候久了,连说话都带着一股子文艺青年的闷骚劲儿。

    他和赫斯缇雅要说有了婚前那啥行为的话,杨怀仁是信的,俩人整天在庄子里卿卿我我的,要说没有那才是怪了呢。

    况且赫斯缇雅这位西域美女和大宋女子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在她们的文化和认知当中,如果早已经把自己的心给了一个男人,那么身体,只不过是一样附属产品而已,婚前和婚后,对她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这种事要是给旁人去说,有极大的可能被别人说他们这是不知羞耻,按在杨怀仁这个来自现代的人看来,是非常能够理解他们的。

    一段感情或者关系当中,重要的东西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封建的礼法非要把人类的肉体和道德廉耻联系到一起的。

    这种强行加给人们的枷锁,反而在杨怀仁眼里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人与人之间,感情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能说不重要,只是说比起情感来,那些东西只能退居其次而已。

    而另一位矮个子,不用说就知道是小七了。小七以前虽然尝尝睡杨怀仁家的房梁,不过还没有到跟杨怀仁形影不离的地步。

    这次他非要跟出来,在杨怀仁看来都不一定是他自己的主意。小七嫂子是个有志向的人,她的意识里,既然她跟小七的个子都不算高了,那么志向就一定要高一些的。

    小七本来过的很安逸,他的身份,也已经是一位参将了,也并不愁吃喝,更不怕别人因为他个子矮嘲笑他。

    不过小七嫂子自从生了女儿,就憋着劲让小七粘着杨怀仁,非要攀这门亲家,这也就是小七前一段整天跟着杨怀仁要定娃娃亲的原因了。

    杨怀仁呢,也不觉得小七嫂子这算是有心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想让自己的丈夫争气一点,想让自己的女儿将来嫁得好一点,是人之常情。

    小七兄弟呢,也是个听老婆话的,尽管他是很稀罕自己个女儿不想出门办差的,不过老婆枕边风一吹,他还是执意跟了出来。

    唯一让杨怀仁不爽的是这小子整天聊天就只会聊孩子了,而且不是和杨怀仁交流育儿经验,而是惦记着杨怀仁的宝贝儿子快点长大,长大了好娶他宝贝女儿过门。

    杨怀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