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怀仁不明所以,搓着鼻子一脸糊涂。

    杨母把那两把金锁送到他眼前,指着说道,“你光想着这两把金锁不值那几十两银子了,可想过这两把金锁戴在你一双儿女脖子上,那代表这什么?这可是皇帝赐的,想明白了没?”

    杨怀仁这才恍然大悟,心道我去啊,还是娘想的透彻,将来这两把金锁戴在儿子和女儿身上,那不就跟皇帝御赐的黄马褂一个道理?

    以后这俩孩子长大了,只要身上戴着这两块金锁,还不走到哪里都能横着走啊,谁他姥姥的敢惹?这不就跟御赐免死金牌差不多一个样了吗?

    想到这里,杨怀仁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了才骂道,“下次让赵煦这小子也赐给我一个,以前没提,下次见了他好提醒他一下。”

    杨母早就对儿子直呼圣上的名讳见多不怪了,反正也知道儿子只不过是在家才这么没大没小。

    收了这么多礼物,在杨怀仁心里,还是觉得自己兄弟们送的东西才最贴心。

    黑牛哥哥亲手做了两副摇篮,天霸弟弟也学着样子做了两套木马,小川和玄参没这样的手艺,不过他们去买了极具民间特色的虎头帽和虎头鞋来。

    兄弟们送的东西看上去也许值不了几个钱,但是那份心意,却是让杨怀仁感觉到他们是把这一对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疼爱的,东西都挺实用,也充满了一个长辈对孩子们的爱惜。

    小七嫂子本来比杨怀仁的两个媳妇儿有身孕还早一些,可是不知怎么却晚产了一些日子,一来一去,反而小七的宝贝女儿生得比韵儿还晚了几天。

    不过小七还是乐坏了,想起当初那个把他追得像猴一样窜上旗杆的娘子,还是杨怀仁当的媒人,如今他当了爹爹,自然对杨怀仁心怀感激。

    只不过他报答的方式让杨怀仁见了他就想跑,小七这家伙总是不忘那个定娃娃亲的事,见了杨怀仁就说要把他宝贝女儿嫁给杨怀仁的宝贝儿子。

    杨怀仁很为难,这种事并不是他不乐意,而是怕他儿子将来不乐意,孩子们的终生大事,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将来长大了以后自己做决定。

    他们当父母的,在孩子刚出生还完全不懂事的时候就草草给他们的人生做出了这么重大的决定,杨怀仁这个来自现代的人有点接受不了。

    可惜杨怀仁腿脚再好,也跑不过轻功卓绝的小七,被追上了,又不好直接拒绝,只好答应小七,说将来如果他儿子愿意,他就不会反对。

    小七摸着脑袋瓜子细细琢磨了一下杨怀仁的话,就觉得这是杨怀仁答应了,笑嘻嘻地拍拍杨怀仁,说让他提早准备好嫁妆。

    说完了不等杨怀仁说话就往回跑,边跑还边喊着,“这下我也好跟我娘子交差了。”

    杨怀仁指着他的背影笑骂道,“原来也是个怕老婆的。”

第692章:内卫改制(上)() 


第693章:内卫改制(下)() 
,杨怀仁考虑了一下之后,决定把内卫改组成一个新的组织,至于新的名称嘛,肯定不能叫菊花内卫了,菊花菊花,总听这个名字杨怀仁就蛋疼。

    既然以后内卫会成为专业的情报组织,那不如就叫风神卫,杨怀仁作为新的风神卫的最高统帅,也不再叫做大总管,而是像禁军中的职位一样,叫做大将军。

    这一点杨怀仁早就不满意了,宫里的太监们头头们才叫总管,他也跟着叫总管,听了浑身就不自在。

    而把风神卫中的官职效仿禁军一卫的官职编制方式,听着舒服,职位和职责的划分也性对能清晰不少。

    这样一来,原来的内卫们变成情报人员之后,也就是像军人一样的身份,纪律要求没有以前内卫那么残忍,但也保持了原来的严格和紧密。

    那些原来的内卫暗哨们,继续留在原地收集消息,称作听风卫;而主动出击刺探消息和执行任务的,叫做逐风卫。

    大致的组织架构,也会改变,比如原来分散在各地的堂口,也改变名称和运作方式,通过一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来把风神卫的权力集中在杨怀仁手里。

    整个风神卫将来会分成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大堂口,现在的金菊堂就地改编成青龙堂,作为留在京畿之地的第一堂口,也同样是风神卫的权力中枢。

    青龙堂负责对整个风神卫的组织管理的工作,把收回来的信息分析处理并作出决断。

    白虎堂则专职负责对外情报的打探工作,相对的朱雀堂则是专职负责对内的情报收集工作。

    最后的玄武堂,负责内部监督,以及风神卫内部人员考核,培训等后勤保障工作。

    每一个堂口的负责人,也不再叫做堂主,而是称作将军,下边的各级人员,也都效仿军营中的官职高低来安排。

    另外风神卫内部,也会新制定一套军阶制度,杨怀仁按照后世军队里那种将、校、尉、士的军阶制定出一套等级划分。

    内卫里原来人员的等级高低,会在审核之后直接搬过来,颁发新的职位和军阶,这样便让风神卫中的职位和职责划分更加清晰了起来。

    杨怀仁任命连子庚成为青龙堂的第一任将军,第一个任务便是把内卫原来的制度改变一下,变得更加人性化。

    用新的职位晋升,收入和地位增长来促进风神卫的工作积极性,而不是用一种用生命威胁的方式去保证组织严密性。

    改制之后的风神卫,在保证身份保密的同时,可以在向上级请示之后,成家立业。

    留下来改编成风神卫的原内卫人员,杨怀仁给他们保证,将来他们也有可能出仕当官,他们的子女也相对自由。

    这一点杨怀仁也想到了解决办法,如今龙武卫和虎贲卫之中很多中层校尉的职位都是空缺的,除了内部选出有能力的士兵担任之外,从风神卫之中安排一些有意愿的人进入禁军,也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而不愿意留下来的,杨怀仁也不会强行逼迫他们留在风神卫,不过他们离开风神卫之后,必须一辈子接受风神卫的监督,不能泄露任何关于以前内卫和以后风神卫的消息,如果他们违反了这一条,那后果就要自己承担了。

    这样的话传达下去,那些原来的内卫们几乎没有人自愿离开,除了极少数确实年龄偏大没有能力胜任风神卫的人员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愿意留下来成为新编的风神卫。

    原因其实很简单,离开了风神卫之后,这些人基本没法脱离自己的过去,反而留下来,会有更好的前途。

    现在杨怀仁这个风神卫大将军也允许他们成家立业,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过日子了,而且在新的组织制度下,他们的身份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没有实际身份只能活在阴影中的人,他们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些去面对未知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一个靠山。这些人也都是些有特殊本事的人,以前没机会,可现在不同了,能凭借自己的本事升官发财,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让他们有了念想。

    有杨怀仁这样的一个靠山,他们也不愁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未来。

    其他的堂口地址还要再找时间讨论,青龙堂的堂口,只需要把原来的金菊堂改造一下就可以了。

    金菊堂的堂口也在谷地之中,那片河边的荒地和那个巨大的山洞,都是现成的。

    山洞改造一下,非常适合作为一个秘密情报组织的办公地点,而洞外的荒地,就要投资建设一番了,除了人员住宿之外,合适的培训设施也是必要的。

    这个活可以交给孙把头,现在庖厨学院的建设已经完成了,他们正在忙着新的龙武卫和虎贲卫军营和新校场的建设。

    这些工程比起庖厨学院的建设来,相对没有那么复杂,人员足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工程的进度也不用太担心。

    当然,洞口外那一大片荒地将来是要砌一面墙围起来的,开个大门挂个风神卫的牌子,也显得威风。

    杨怀仁之所以敢把风神卫搞的这么明目张胆,也是因为他没打算瞒着赵煦,不过和赵煦怎么说,也不能太直白了。

    菊花内卫的存在,杨怀仁还没有傻到认为赵煦不知道。高太后出殡之后,宫中就秘密清除了一批内侍和宫人。

    不用想,这些人肯定是以前高太后的属下,也就是被赵煦认为是高太后的那个秘密内卫的人员。

    也许赵煦不太清楚内卫的具体情况,但是这些人的存在,他是心中有数的。

    杨怀仁现在主动把事情编个好听的故事,用一道秘密奏折报给赵煦知道。

    不过只说是收编了高太后手下几百人的刺客队伍,加以利诱,把这些人改编成一个给大宋去周边各国刺探消息消息的密探组织,相信赵煦不会反对。

    这样一来风神卫便可以正大光明的做这些工作,同时也给了风神卫一个正当的身份。

第694章:学院落成() 
最近的好事接连不断,庖厨学院的工程,也已经全部完成了,工匠们的工作已经全部转移到学院背后的谷地禁军大营那边。

    半年不到的工夫,一座宏伟壮丽的学院在谷地的南口处拔地而起,说起来还真是个建筑史上的奇迹。

    奇迹也不是单单说这样的建设速度,学院的建筑物,在柔石和利水两位先生的设计下,风格上似乎和当代寻常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

    单从外观上看,虽然也是青砖碧瓦飞檐竖栋,但这些不过是建筑物的表面,实际上不论主体结构和内部风格,都让杨怀仁有那种现代建筑风格的感觉。

    宽敞的大门是首先映入眼帘的,跨过大门,是一片平整宽阔的大理石铺就的广场。

    五层的主教学楼设计成一个口字型,中间还有个露天的天井,天井里设计成一个花园,栽植了不少奇花异草。

    五层听起来也不算高,但是在这年头,就已经算是极其高大的楼宇了。

    而三层的学生宿舍楼则设计成了之字形,近千间房间可以让整栋宿舍楼可以容纳六到八千名学生住宿。

    另外图书馆,食堂,澡堂和体育场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也栽植了新的树苗,也许现在还不太明显,但是几年之后,整个学院的校园就会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

    最特殊的是在这些建筑物的后边,还专门划出了一片区域,从外边运来了优质的泥土,圈成了一片菜地。

    庖厨学院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跟寻常书院的不同,杨怀仁的意识里,学生们以后不仅要学会烧菜做饭,蔬菜的栽培繁育,鸡鸭猪羊的养殖技术,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和实践基础。

    只有搞明白食材的来源,才能更好的去了解食材,然后更合理的利用食材去做出精美的菜肴。

    学院背后相隔不远,就是谷地禁军的大营建设工地了。谷地大营的建设,杨怀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要提供龙武卫虎贲卫的将士们住宿和训练的必要建筑和设施之外,不光要把大营仅仅作为容纳这两卫禁军的驻扎场所,还要建设成一个可以训练士卒,培养军官的军事学院。

    落成典礼是一定要办的,只不过杨怀仁没打算特办大办。

    一是因为他花了这么多钱,盖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庖厨学院,在很多迂腐的读书人眼里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