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当一具阵亡的士兵尸体被同伴用担架抬下来的时候,路过的其他兵士都很自然的停下脚步,站直了身体向阵亡的战友注目行礼。

    杨怀仁他们一行人本来还在为即将上战场而内心兴奋,可在这一刻,大家才察觉到真实的战争,不止是他们想象里的热血,还有残酷和令人悲伤的一面。

    众人转身贴墙,闪出了道路,神情都自然的严肃起来,发自内心的向刚刚失去了生命的士兵遗体表示了敬意。

    没有哀乐,没有悲伤,边军的士兵们仿佛习惯了这一切,他们的眼神里,是另一种热烈,是一种期待复仇的渴望。

    一直跟在杨怀仁身边的兰若心抓着他的胳膊,见到一具又一具阵亡士兵的遗体被抬下去,下意识地用力抓得更紧了。

    杨怀仁的胳膊上传来一阵生生的痛,他却没有叫喊或者甩开兰若心抓住他的手,而是感觉到了身体的深处传来的一股力量。

    他心里明白兰若心为什么会有这样下意识的举动,因为她怕了,她怕不久之后,杨怀仁也会用这样的方式被抬下去。

    这是她没有办法接受的,她刚刚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愿意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只为了和心目中喜欢的男人在一起,可马上,他们即将站在关墙上,站在生与死的边缘。

    李黑牛他们也沉默了,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黄大银领着他们到了他们这队人守卫的一段关墙,这里是清平关整段关墙的西北角,看上去刚才发生的两次战斗,这片区域都不算是最激烈的。

    从墙头望下去,西面墙下边二三十步外便是环江的支流西川,因为这一段关墙下边的区域相对狭窄,不利于进攻的夏军展开阵势进攻,所以这一段并不是他们主要攻击的区段。

    柯小川四周转着瞧了一下,好像发现了什么,回来对大家说道,“看来营官没把咱们这队人当主力守城的将士来安排啊。”

    黄大银是有经验的,其实在营官给他分配任务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他还是很满意这种安排的。

    第一,侯爷偷偷上了关墙,若是安排在紧要的位置,一会儿西夏军攻的猛烈,打起仗来乱糟糟的就容易顾不上侯爷,万一他出个什么意外,他还真没法交代。

    第二,侯府的这帮侍卫,虽然个人武功都比寻常的边军士兵高出不少,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争。

    守关的重点是不让进攻的夏军从他们这里打开缺口攻上墙来,到时候怕这帮人意气用事,只顾着杀敌,却忽略了这一条重点。

    第三,就是作战时的纪律。营官也好,队官也好,他们会根据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在战斗打响以后,根据战斗的进行中发生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策略。

    比如根据敌人进攻的重点区域,指挥士兵调整位置转移阵地以应对;

    或者指挥某一部分守军适当的后撤,故意露出破绽,吸引敌人转移进攻的侧重点,一方面缓解另一个薄弱防守点的压力,一方面制造陷阱诱敌进入弓箭兵的杀伤范围以达到最佳防守效果。

    黄大银担心侯府这帮侍卫万一当时候杀红了眼不听号令,若是影响了将军整个防守策略的施行,影响了大局,那可就百死莫赎了。

    黄大银找到了杨怀仁,把心中的担忧告诉了他。

    杨怀仁不懂这些,以前只以为行军打仗也好,像眼下这种守城守关的防御战也好,就是两边比谁的人多,比士兵们的单兵素质谁更强。

    影视剧里也好,小说里也好,都着重表现了将士们英雄杀敌的宏大场面,总结起来就一个字——冲。

    可真正的战斗并不是单纯看谁能打,看谁更勇猛,听了黄大银的话,杨怀仁才明白了一点,真实的战争里,影响最终胜负的还是“谋”。

    人们说起武将来,称赞的词汇之中,用的最多的一个便是有勇有谋,勇是他的个人武力,谋才是这个将军是不是一个优秀的将军的关键所在。

    并不是像小说里诸葛亮那样的才智高绝的军师安排阵型,调动军队如何作战才是谋,一场局部的小型战斗之中,一位基层将军临阵应对战场变化的细节处理,同样是影响一场战斗胜败的重要因素。

    杨怀仁懂了黄大银的意思,立即召集了各个“火长”,郑重其事地把黄都头的意思都贯彻了下去,要大家一定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战斗再次打响以后,万不可因为一时意气,只顾着自己冲杀,不顾整个战斗的大局。

    黑牛哥哥等人觉得杨怀仁说的非常在理,开始从新理清自己的思绪。

    正在这时,夏军第三次巨大擂鼓进攻的声音再次响起……

第455章:防守阵型() 
站在关墙上听到这一阵鼓声,和远远的在山谷中听到有很大的不同。

    远远的山谷里听到,夹杂着回声,还没有那么的感到压迫,可站在关墙上远远向关外望去,五百步外西夏军中一排直径五六尺的大鼓同时被敲的震天响,让人连心脏也跟着强烈的震动起来。

    一排大鼓的中间,是一面巨大西夏的帅旗,上边是看不懂的文字,帅旗下面一张巨大的长椅,上边坐着一个全副盔甲的西夏大汉,想必这就是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静塞军大将军野利图里了。

    随着整齐的鼓声,西夏军中走出来几十个约百人一队的方阵,方阵中的夏军面无表情,步伐压着鼓点的声音向清平关的缓慢的行进。

    宋军这边,关墙上各队的都头开始大声喊叫这把散坐在地上休息的士兵喊起来,整理军械,摆好了箭壶和石块,准备迎接夏军的又一次进攻。

    杨怀仁终于可以见识到古代的战争是什么样了,他好奇的趴在女墙的凹格上向远处望去。

    说心里话,杨怀仁心里有点失望,他原以为能看到西夏军成对的骑兵猛烈的朝着清平关的方向冲杀,万马奔腾扬起乌云一般的尘土。

    后来一想对于夏军来说这是攻城战,骑兵真来了也会因为目标太大成为靶子,反而步兵才是攻城战中的主力。

    夏军也的确没有他想象中的可怕,行进的方阵还算整齐,可惜走的并不快,就那么慢慢悠悠朝着清平关的方向行进,没有一点要冲锋的意思。

    杨怀仁在转头看看身后的人们,也都翘首往关下望去,神色略微有些慌张,身体在巨大的鼓声之下,止不住的开始战栗。

    他知道,他们并不是害怕,毕竟第一次离真实的战争这么近,心中难免兴奋的,导致无法抑制自己身体的颤抖。

    黄大银挨个拍了拍大家的肩膀,大声地喊叫着让大家不要慌,不要乱,根据他说的方法,五个人一组,守住自己的位置。

    除了黄都头,黑牛哥哥算是最懂如何作战的人了,他开始协助黄都头指挥大家按照自己的分队,每一火十个人分成两组,每一组把守一处女墙上的凹口。

    相邻的一队守军见黄都头这边带的都是新兵,也有人主动过来安抚大家紧张的情绪,指导怎么防止夏军架了云梯冲上城头。

    五人一组把守女墙的一处凹口的战术也是当时比较科学的守城分组方式,也有相应的特制的武器来保障这一点。

    五人小组之中,一人是负责投掷石块的,目的就是把攀爬上来的士兵砸下去;

    两人则是刀盾兵,负责举盾为小组中的战友抵挡从城下射上来的弓箭,同时斩断攀爬城墙的士兵扔上来的钩绳;

    最后两人是长枪兵,武器是一种特制的勾枪,枪头除了和正常的长枪又个尖头之外,枪头后边还有个类似牛角一样的勾刺,用于把对方的云梯顶翻。

    黄大银负责的这一片关墙的角落恰好十四个凹口需要把守,分配完了人员,发现最后把杨怀仁和兰若心给余了出来。

    黄都头这么安排也是有心不想让侯爷冒险,可杨怀仁不干了,大声骂道,“你姥姥的,哥们都站在关墙上了,结果还不给我任务,真当哥们是假的吗?”

    不仅黄都头听见了,杨怀仁带上来的所有人都听见了,可是他们似乎都装作听不见一样。

    因为他们想的都一样,仁哥儿的确是个真汉子,可是他武功啥的也真不行,绝对不能让他站在女墙边上冒险。

    杨怀仁本来以为身边的兰若心能声援一下他,结果兰若心似乎是对这种安排最满意的一个人,站在他身边死死抓住他的胳膊,不让他往前凑。

    杨怀仁只有无奈的份,可看着身边兰若心紧张他的样子,心里淡淡地流过了一丝温柔。

    他怎么也想象不到,原本冷若冰霜又高傲自负的兰若心,如今竟像个小女人一样,倚在他身边,就为了保护她的情郎,不想让他去冒险。

    杨怀仁心里是感动的,可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天霸弟弟见杨怀仁有点可怜,讪讪道,“哥哥,要不待会儿你帮弟弟这一组往下扔石头?”

    杨怀仁撇着嘴有点不开心,想想其他工作他也实在帮不上忙,扔石头这种事没技术含量,他倒是可以试试,总不能来了一趟真正的战场,自己被一个女人拉在一边当观众吧?

    “还是天霸弟弟心疼哥哥,哈哈……”

    兰若心犹豫了一下,心想让他躲在女墙后边往墙外边扔扔石头,并没有多少危险,万一夏军从这边攻了上来,大不了她敲晕了杨怀仁拉着他下关。

    转眼间夏军已经行进到了离关墙还有大约二百步的地方,从关墙上已经能清楚的看到夏军士兵的样子,他们照样是一个脑袋两只眼睛,甚至样貌和宋军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夏军的鼓声停了,从夏军方阵之间的甬道里,有几骑手持令旗的传令官飞奔到方阵的最前沿。

    一声闷长的牛角号声响起,沉重地“呜呜”声拖长了音调,像是发出了什么指令。

    传令的令官开始按照一定的姿势和顺序把手中的令旗在空中挥舞的猎猎作响,夏军方阵在看到令旗挥舞之后,突然散开,原来的行军的方阵变成了横向的队列。

    队列中的夏军士兵从背后取下了略微拉长的近似椭圆形的盾牌,高高地成约四十五度角举在了头顶。

    跟随着令官手中旗帜的挥舞,夏军整齐划一的动作深深震撼了杨怀仁,他忽然发现不能低估古人的军队,虽然在冷兵器时代没有后世那么厉害的火器装备,但如果从军队训练的角度看,夏军的军事素质还是挺高的。

    看来野利图里不仅仅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猛将,在训练士卒方面,他的确是西夏难得的一个军事人才。

    宋军这边,关墙上在守卫女墙凹口的步军背后,出现了一排弓箭兵,他们每隔五步一人,每人身背三个箭壶,选好了视野良好的位置站定,却没有要拉弓开箭的意思。

第456章:盾墙的弱点() 
看着身边所有人都神情肃穆的样子,杨怀仁也不自觉的跟着紧张起来,他心里知道,企盼了许久的战争,真的马上就要来了。

    夏军的号角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是一声昂扬而尖锐的号声,像是一把利剑划破了长空。

    接着鼓声再次敲响,不过和前边的行军鼓声又有所不同。夏军组成方阵行进的时候,是整齐又有节奏的鼓声,正好让士兵们按照鼓声走出了整齐的步点。

    而现在的鼓声的节奏更快,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