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想到杨怀仁从来不走寻常路的大名,再看看如今的尴尬场面,觉得这提议其实还不错。

    他们就是负责传旨的,只要旨意传到了就算完成任务了,没必要多生事端给自己找不自在。

    吩咐管家给他们拿了赏钱又安排他们在杨府住下,杨怀仁这才拿着两封沉甸甸的旨意回了卧房。

    他现在脑子有点缺氧,明显不太够使,让何之韵帮他分担一下,确实是个好办法。

    不出所料,两位大佬的旨意又是不谋而合,他们都高调地赞美了杨怀仁在功成名就之后回乡祭祖之举是天下人行孝的典范之后,就是催促他赶紧回东京城。

    虽然没细说要他赶回京城有什么事,字里行间却强调了一个“快”字。

    看来一场暴风雨真的要来临了,杨怀仁没有任何准备,他的计划里,也只有一个字——躲。

    当初出京回乡就是为了躲避这样的争权夺利的宫斗,可如今看来,还是没有躲过去,他一下子成了太皇太后和皇帝眼里共同的大红人。

    何之韵有点发愁,她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官人掺和到她真正的“娘家”的这场争斗之中。

    即便杨怀仁提前知道了结果是怎么样的,他仍旧不愿意掺和,换了是个别人的什么人,如果也能预测到结果,或许会主动凑到赵煦身边,争取混一个从龙之功,凭借这样的功劳,他将来的仕途可谓一马平川。

    可惜杨怀仁对此不感兴趣,高太后这人不咋地,作为一个女人,她太迷恋权力了,也太狠毒了,只要能让她荣登九五,她可以蔑视任何人的生命。

    加上唐朝有位武则天给他树立了榜样,她觉得她如今计划的事情,根本就是有样学样罢了,死上个万儿八千的人作为她的垫脚石,再整出一个女皇帝来,应该是这些人感到荣幸才对。

    杨怀仁对她的凭借就是野心有余,能力不足。玩权谋争斗她在行,说到治理国家,她无非也是靠那几个宰相和大学士拿主意。

    这几位拿主意的老头按说都是些有大智慧的人,只不过这些老头顽固的很,照他们的治国理念玩下去,北宋完蛋的会更早。

    可赵煦也不是个明君,从历史看,他上台后的改革措施虽然挽回些局面,可他命太短,又荒淫好色,最后便宜了一个更荒诞的皇帝上台,也就是搞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的宋徽宗。

    这个还是将近十年后的事情了,杨怀仁也许还有时间用自己的能量去改变大宋的命运,但赵煦执政后的大清洗,还真是搞得朝堂之上血流成河,人人自危,多少文坛领袖在这一年里先后殒没,都是这小子干的好事。

    后世的人评论历史,只说元祐更化是一种历史倒退,一个劲的鼓吹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元丰改制是有前瞻作用,却从不客观的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不切实际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也要分时间分形式,北方各路胡子酝酿着要杀过来了,你装瞎熟视无睹,还抽空闲忙的耗费大量精力搞政治改革,你的心也真够大的。

    搞改革也就算了,你找一条切实可行的方式来也行,从基层开始搞,先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是正道,没听说过把老百姓的生活搞的困苦不堪的改革能成功,这帮鼓吹的人,也不知道是啥心理,要不先把你工资砍一半你也亲自体会体会假大空的改革的“好”处?

    有理想有抱负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去实现理想是另一回事,没有能力光靠一张嘴吹出个大牛比来,你的理想是家家一亩地年产一万斤粮食,有毛用?

    两边都不靠谱,杨怀仁无论选择帮谁都难以说服自己,又是左右为难。

第347章:抗旨() 
跟自己媳妇在被窝里发了半天牢骚,杨怀仁忽然觉得自己劳心操神的想那些干什么?

    自己老婆孩子热炕头享受就是了,管他历史会怎么发展呢,一个人的力量就是再大,又能改变多少?

    杨怀仁生闷气,想起谁来,就逮着谁的祖宗数落一番,被骂的最多的自然是赵煦和高太后的祖先。

    赵煦和何之韵其实是同一个祖宗,自己的祖宗被这么编排,何之韵也没有生气,反倒附和着杨怀仁也随口骂上几嘴。

    杨怀仁就这么被逗乐了,他看着何之韵笑,韵儿也微笑着看着他。男女之间的感情,还真不是什么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场面话,一个眼神,足以表达的至真至美。

    平静下来的杨怀仁觉得这旨意接是接了,却不能真遵了旨意回京城去。既然知道前方明明是踩一脚进去就再也拔不出来的泥潭,就更不能往前走。

    一个侯爷的封号,杨怀仁觉得已经足够了,既没有必要削尖了脑袋往朝堂里钻,更没有必要顺着任何一根杆子往上爬。

    所以无论是赵煦还是高滔滔送来的杆子,杨怀仁准备都扔到一边去,哥们就是要抗旨了,你们爱咋咋地,不服气来咬我,大不了哥们学廉复,也找一处荒山野岭当野人去。

    当然,这种话也就逞一时意气说说,真要抗旨不遵的话,不能那么生硬,自己一家人做野人无所谓,那些和自己关系密切的朋友们不能因为他的决定受牵连。

    抗赵煦的旨意,杨怀仁还真没有一点心理负担,随便编个瞎话,或者继续拿孝道做文章,皇帝老子也总不能不让人尽孝道。

    当下有的是这样的事情,某个官员在党争中被贬去了什么名头都叫不上来的荒野之地去做官,不愿意去的话就编个尽孝道的理由告假回家伺候老爹老娘去,两位大佬也没有不让的道理。

    杨怀仁就可以说去世的老爹新坟修的不顺利,老娘心急导致身体不适染恙,哥们要在老家伺候老娘,反正把哥们当孝顺孩子的典范也是你们说的。

    在高太后这边,就没这么容易了,这样的理由忽悠赵煦行,忽悠高太后这种老狐狸就够呛了。

    狗啃骨头猫吃鱼,你给猫扔跟骨头,它不但不知你情,说不定还恨你恼你,臭蛋和毛球这俩货现在啥都吃,当然是不应该算到此列的。

    高太后根本不在乎你尽不尽孝道,所以这理由说给她听,她能再来一道旨意弄死你,杨怀仁第二次生命如今过的这么滋润,没有送死的道理。

    所以要看人下菜碟,老太婆迷恋权力,把封建迷信这种神话传说之事当信仰,那么从这方面下手,才是正确的忽悠她的姿势。

    杨怀仁手里还有五块钱硬币,也许是时候再给她一块了,也正好解释了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烧了梁山,弄死了二三百个山贼。

    这事肯定瞒不住她的,她也绝不会相信杨怀仁剿灭了一伙山贼,仅仅是出于为民除害的目的,与其让她没事瞎琢磨自己的真实目的,不如直接给她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

    你看,我费心劳神的火烧梁山烧死那么多人,作的这么大的孽,可都是为了你卖命,我这么忠心耿耿忠肝义胆的,总该信得过我了吧?

    既然如此,再编一个搜寻到另一块九天玄铁的线索的故事,她也会照收不误。

    想到这里,杨怀仁的心情就放松下来了,哥们就是这么牛逼,哥们就是抗旨了,而且还是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旨意一起抗的,连理由都让他们找不出毛病来,我就问问,天底下还有谁?嗯?

    第二天一早,杨怀仁就用早想好的理由给赵煦和高太后各写了一封信,让两位来传旨的小公公带了回去。

    两个小黄门虽然不知道他们传达的旨意里具体说了些什么,但是大体意思是知道的,就是两位主子都要杨怀仁回京。

    可今天见他样子,没有一点要收拾行李往京城里赶的样子,于是开始怀疑人生了,人家侯爷这是咋活的,咋这么彪悍呢,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旨意说不遵就不遵,还笑呵呵的,这得多么牛叉啊?

    杨怀仁没工夫陪他们发呆,一个人塞了一百两银子,屁股上各踹一脚,让他们赶紧滚蛋。

    喊来了管家,自己离开这半个月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需要了解一下。

    杨母没事就呆在家里,也约束了家里上下百十号人少出门去给他惹事,偶尔出门也是去杨家庄子察看杨父的新坟修的怎么样了。

    其实修坟的事情并不需要多长时间,半个月的时间足够了,但是因为按照杨怀仁的要求放慢了进度,才拖拖拉拉没有弄完,现在的计划是新年之前修好,不耽误大家过年。

    杨家村里的基建工程也开始了,大冬天的不适合盖房子,于是就先铺路,等来年开春再把新房子一盖,整个村庄就会焕然一新。

    书院因为在一座山坡上,所以现在做的是平地基的基础工作,真正的工程同样需要来年开春暖和了才能开始。

    有意思的是谢长礼这老家伙太会来事了,杨府周边的街道没有任何违章建筑和小商小贩,卫生方面,那叫一天三扫,哪个不开眼的敢在杨府周边的街道上丢垃圾扔石头的,立马被他抓衙门里去脱裤子打板子。

    全大宋估计也找不出这么干净整洁的街道来了,杨怀仁忽然想起来,难不成谢长礼这老头真是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城管队伍?这将来可是一支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了。

    二丫自从和李清照一起玩之后,也开始读书写字了,稍微有了那么一点大家闺秀的模样,这个其实杨怀仁也没打算把自己的妹子真培养成李清照那样,反正自己有钱,出得起嫁妆,妹子根本不愁嫁,就算真变成个女汉子也无所谓。

    唯一的怪事,要算杨家村族长带来个好消息,以前他还觉得杨怀仁身边的护卫地位低不会吸引小娘子们垂青,结果消息一放出去,一百个侍卫相亲的名额,给整出五百个报名的小娘子来。

第348章:相亲大会(上)() 
这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金菊堂的内卫们自从跟了他之后,虽然名义上立了些功劳,但像火烧梁山这样的事情,其实只能算是给杨怀仁干私活,在正式的层面上,是没有赏赐的。

    内卫这帮手下,其实杨怀仁用起来很趁手,他们本就是身怀各色绝技的人,只不过出身卑微,又没有任何亲人,所以才那么冷酷。

    实际上,杨怀仁觉得世界上是不应该有天生就冷酷的人的,是他们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塑造了他们的性格。

    人的心,都不是冷的,只不过缺少温暖他的事情,或者人。

    杨怀仁之所以要给他们找媳妇成家,眼前的目的是为了笼络一些得力的手下,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真心关心他们,为了他们好。

    助人为乐,听起来很高尚,有时候也会被人误解成虚伪或者伪善,杨怀仁到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将心比心的事,既然自己一句话,几千贯钱就能帮助促成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起码杨怀仁觉得,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倒霉事,不会发生在他身上,人之初,性本善,他相信这个。

    就算真出个一头狼两条蛇的,大不了弄死就是,这样的家伙猪狗不如,宰了也不会内疚的。

    就这样一场相亲大会组织了起来,内卫们起先知道他们的堂主杨大侯爷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他们也没太当回事,他们自知像他们这样的人,命都是贱的,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鲜血,他们不配拥有妻子和家庭。

    可事情逐渐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