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頵总是见过世面的,以他王爷的身份地位,身边溜须拍马的人多了去了,总不会因为人家几句奉承话就失了方寸。

    “仁哥儿过奖了,贤王的名头小王可不敢当,只不过和怀仁兄一样,爱好些诗词书画而已。”

    “哦?坊间早就流传赵兄书画双绝,还精通医术,亲自手书《普惠集效方》,可谓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啊,怎么就称不上贤王了,在小弟看来,那可是大大的实至名归!”

    说到书画,赵頵确实是小有名气,一手飞白体的行书,颇有东汉蔡邕的几分风雅。

    那本《普惠集效方》,纪录了数百先秦至宋初的良方,也是他亲自收集整理并自撰成书,听说他还时不时白送些药材,算得上亲民。

    赵頵对别人无脑的吹捧早有了免疫力,但是一个像杨怀仁这样的读书人能在才华和成就上认可自己,还是十分受用。

    “一看仁哥儿也是个爱好书画的文雅之人,为兄自当送上几卷拙作与君共赏。”

    “那就太好了,不过几卷可不够我赏的,最好弄上三五车,我家房子里都挂上,小弟也好时时心情愉悦。

    还有书,来个几百本我回去给朋友徒弟啊,家里仆役丫鬟啊,让他们人手一本,好好学学王爷这种忧国为民的情怀。”

    赵頵一听更是心花怒放了,家里的供奉和宾客们平日里总夸赞自己,他还不觉得怎么样,毕竟吃人嘴短。

    但是得到一个素昧平生的书生如此追捧,是否代表了民间士子们的看法呢?他是真的发自内心的高兴。

    杨怀仁同样高兴,脸上的笑容自然而真诚,因为家里茅厕可真的快没纸了。

    赵頵才要与杨怀仁身后的俊俏书生见礼,却见这书生竟瞪着自己。

    上下打量一番,才意识到这个书生是个女子所扮,随即微笑着颔首致意,心里却想着杨怀仁不仅文采风流,为人更风流,不拘于世俗。

    三人在主席上落座,范二娘才盈盈的走了出来,杨怀仁一下就傻了,他从来没想到范二娘竟然是个男子,直觉他行止坐姿甚是闪瞎了双眼。

    转念一想也对,既然归雁楼是嘉王府的产业,自然是王府内侍做了掌柜,只是这阉人的名字起得也太贴切,没有老二,娘娘们们。

    赵頵作为王爷,倒是一点架子没有,听闻他家里养了上百的食客,他都以友待之。

    席间滔滔不绝谈论着琴棋书画,杨怀仁插不上嘴,又觉得无趣,只能循着他的话说些新鲜事打趣,心里却在算计,嘉王这小子其实不错,算是纨绔中的极品,交个这样有钱的朋友,按说不错。

    而且他家那么有钱,不会在乎让我这个朋友取一点,而且我取了也是学雷锋做好事,帮他赵家解决了一伙子山贼,也算是对得起他。

    分席上的诸位掌柜的都是为了牛肉面的方子而来,自然有些按耐不住,但是又不好打扰了嘉王的兴致,只得陪着一脸便秘似的假笑,一再的忍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嘉王已是微醺。他忽然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杨怀仁说的事,是他在京城里不曾见过和听过的,顿时对他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

    而且他赵兄赵兄的称呼的亲切,比起那些自己视为师友的人面对自己那种尊卑差异之感,这个杨怀仁身上却一点儿都没看到。

    范二娘终于等到自家主子说到牛肉面上,才阴柔的皮笑肉不笑的插了句话,“既然大家都是同行,不如杨小官人把这牛肉面的方子拿出来,咱家王爷定会重谢。”

    赵頵听他这么一说觉得好像自己在朋友面前失了体面,顿时换了脸色,厉声训斥道:“杀才,你还敢说,曹麻子去偷人家方子的事你当本王不知道吗?”

    范二娘吓的扑通跪倒,小鸡啄米般的磕头认错。

    赵頵回过头来向杨怀仁赔罪道:“仁哥儿莫怪,本王疏于管教,才叫这帮阉人领着些唯利是图之辈作怪,做生意本就各凭本事,干出这等鸡鸣狗盗的事来,真是有失体统。”

    如果是做戏,杨怀仁觉得嘉王绝对是能拿奥斯卡金像奖的级别。

    “不怪不怪,追逐利益本就是为商的根本,商有利则国库盈之,赵兄言重了。

    小弟今日赴宴,也是为了此事,牛肉面的方子并不是多么机密的东西,拿出来大家研究一下,让它能发扬光大,让大宋的万民都能享用这等美味,自是一件美事。

    只是小弟家产单薄,若是白白送了人,总觉得对不起祖宗,若是有人肯出二三润笔之资,小弟自当写出这牛肉面的方子来转赠。”

    赵頵转怒为喜,随园的牛肉面他只听过,却不曾吃过。

    自从归雁楼也开始自制牛肉面,他倒吃过几次,非常的好吃,当知道归雁楼的牛肉面顶多只有随园七成味道的时候,就有了今日的饮宴。

    既然杨怀仁肯把牛肉面的方子明买明卖,在座的众人也不必藏着掖着了,也顾不得王爷在场,开始自顾的问起价来。

    杨怀仁站起身来,行了一圈罗圈礼,“诸位,稍安勿躁,今天在座的诸位都是各大名楼和正店的掌柜,我家随园的牛肉面方子可以转让,但是只能转让给最有实力的一家。

    可是每个人都想要,该怎么办呢,总不能顺的哥情失嫂意,不如正大光明的拍卖,价高者得。

    我杨怀仁在这里许诺,方子只卖一家,从此后双方约定再不转卖,觉得有实力的掌柜,请出价吧。”

第二十五章: 连锁巨头() 
如果你觉得杨怀仁把牛肉面的配方只卖一家的做法是杀鸡取卵,那么你就错了。

    今天归雁楼上总共来了十三家东京城里的餐饮业大佬,谁不是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油子了?

    杨怀仁口口声声说方子只能卖给最有实力的一家,可十三位掌柜的心里都明镜儿似的,这只不过是他一招二桃杀三士的招数罢了。

    如果只有一个能拿到配方的名额,十三家掌柜自然会抢破了头,不断的提升购买价格,最终得利的还是他随园的老板杨怀仁。

    “只卖一家,这怎么可以?杨掌柜不要这么吝啬嘛,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如果在这里为了竞价撕破了脸,伤了和气不是?”

    明月楼的张老板不乐意了,他的声音得到了大家的赞成。

    杨怀仁装作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说道:“张老掌柜说的在理,还是您老想的周全,若是只卖一家,也不利于这牛肉面的推广。

    但是如果今天在座的诸位人人有份,又怎么保证这份食谱不外传?”

    众人一听人人有份,顿觉不虚此行。

    大家都觉得人家杨怀仁弄出一种新的食物,断不能让人家白送方子,于是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可以签协议,杨掌柜的提供食谱,我们一起出一笔钱算是赠仪。”

    “我家今后愿意拿出牛肉面贩售纯利的一成的红利给随园!”

    “对,我也愿意,若是谁走漏了方子砸了大家饭碗,人神共灭之。”

    看着众人群情激昂,杨怀仁长线获利的目的已经达到,站出来说道:“好,就按诸位说的规矩立章程。

    第一,加入这个协议的人,要保证方子不外传,只有今天在座的诸位自家的生意上使用;

    第二,每家一次性缴纳给小弟五千贯的使用费,算是入伙了;

    第三,在座的各位在各州县都有分店,只要是贩售用小弟给的方子制作的牛肉面,牛肉,以及肉汤卤制的卤菜等衍生食品所产生的利润,小弟要拿一成的份子,每年一结算;

    第四,为了保证牛肉面的质量,年底大家一起对各家的牛肉面进行评估,如果有粗制滥造或者偷工减料影响到牛肉面声誉的,或者弄虚作假拿假账糊弄小弟的,取消其下一年使用配方的资格。

    第五,谁要是违反了今日的约定,另外十二家群起而攻之。

    各位掌柜,意下如何?如果不愿意签这份协议的,小弟绝对不勉强,现在就可以走了。”

    都这时候了谁还舍得走?别说五千贯,一万贯也照给不误。一成的份子钱,反正也不多,自己不是还拿了九成的利润嘛。

    至于泄漏配方,那就更不可能了,没有人会砸自己的买卖。

    做假账?不用你查,官府干别的不行,收起商税查起账来,绝对的有效率。

    再说了,你杨怀仁才一成的份子,还值当的跟你扣扣索索那一点儿钱?

    整个宴席上就嘉王赵頵地位最高,自然是他做了保人,大家笑呵呵的立了字据,一人一口气把墨吹干了放到怀里这才算放心。

    事情进行的无比顺利,一个连锁巨头即将诞生。酒席的菜肴还没上全,众人也顾不得礼数了,都要回家给杨怀仁准备那五千贯钱。

    各家有各家的算盘,东京城里大小食肆近万家,能脱颖而出的,谁家不是有几个拿手的绝活,如今能再加上一碗最近火热的牛肉面,那就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各家的买卖,除了京城里的总店,谁家不是在大宋各州县有几十家的分店,听说小小随园一天就卖三百碗,一个月都有近二百贯的纯利,自家生意规模比随园大了十几甚至几十倍,算下来一年至少几万甚至十几万贯的利润。

    给他一成份子,算不得什么,倒是他这么随便就把自己看家的宝贝方子这么卖了,真是天下第一败家子,发誓自己要是摊上这么个败家儿子,头给他拧下来。

    杨怀仁不知道别人把他数落成什么样,还热情的招呼大家明天开始派信得过的人去随园,亲身去学牛肉面整个的制作过程,连写方子的力气都省了,反正他写的字跟狗刨的似的。

    赵頵想劝,可是转念又觉得仁哥儿这是心胸豁达,心中的敬佩又多加了几分。

    降阶相送,礼数做到周全,杨怀仁临走还没忘让赵頵记得早点给他送去那几车画卷和医书。

    看来人家是真的喜欢,赵頵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湿润这眼睛感叹道:“相见恨晚啊……”

    何之韵疑惑了一晚上,见身边没人,这才问道:“仁郎,虽说一下赚了他们六万五千贯钱,可是我怎么觉得咱吃亏了呢?”

    杨怀仁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这牛肉面的方子,若是他们想要我们不给,自然处处给我们下套,任凭你我再聪明绝顶,也是日防夜防,防不胜防啊。

    再说我从来没打算把方子藏起来孤芳自赏,让大宋更多的人吃到我做出来的美味,本就是我的梦想。

    你说今天这宴会是鸿门宴,我都没反驳你,因为它确实是鸿门宴,不过最终赚便宜的是咱们!”

    “什么?咱们赚了便宜?方子给了人家,咱家将来的买卖可咋办?”

    看着何之韵替自己着急上火的样子,杨怀仁开始觉得,她终于把她当杨家人了。

    “随园现在规模就这么一点,能做到多大?一个月二百来贯钱,一年也不才两千多贯的盈利。

    就算只卖给一家,你觉得他们最多能出多少,也不会超过六万五千贯的。

    这十三家家底厚实的程度,几代人的积累,不是我们能想象的,有他们去扩展牛肉面的销售渠道,大宋各州县算是能大概覆盖个遍,市场立即就饱和了。

    什么东西都是物以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