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帝国1924-第5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蒙本就人烟稀少,即便桑贝子是外蒙东部最大的城池,其规模也不过南边的一个较大点镇子。整个城池在八路军重新纳入治下时,也不过六千多人,其中还有一半是日本人、以及被日本人抓过来的东北人。现在整个城市的店铺,也不过两家酒楼,几个杂货铺而已。

    现在八路军进驻桑贝子之后,整个城市才变得热闹起来,本来只只有几千人的桑贝子城一下涌入了两万多名八路军士兵。

    外蒙的战斗不像正在进行的山东战斗一样,这里地广人稀。虽然吴光浩利用机械化部队推进速度奇快,但在几个礼拜前收回桑贝子之后,便停止了进攻。

    不是吴光浩打不过日军,而是后勤的原因。

    后勤是在外蒙的八路军和日军共同面临的问题,这里的战斗在日军进攻河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打到现在打了差不多半年,最开始是八路军惨败,然后进入了相持阶段,随着李振华入主外蒙,外蒙八路军的实力大增,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才把日军慢慢赶出外蒙。

    现在日军在外蒙已经没有多少力量的存在,毕竟没有了较大的城市作为桥头堡,日军进攻失去了跳板。

    反之,随着桑贝子等地收复,八路军有了进入东北的桥头堡,靠近东北的这几座较大的城镇自然就成了八路军的跳板。这几个礼拜的时间,八路军都在往桑贝子等地运送物资,把抓获的日伪军俘虏,以及之前在日军进入外蒙后向日军投诚的那些人也都被征集起来。

    桑贝子之前本就是日军的一个重要基地,虽然日军只在这里待了半年的时间,不过却修建了不少防御工事。跟华北等地的防御工事没法比,但在外蒙,都算得上坚城。这就能看出日军的野心,想趁机把外蒙收入囊中,可惜最后还是没有得逞,白白便宜了八路军。

    日军自从几个礼拜前被击败后,外蒙东部就很少见到日军大部队,只有偶尔从呼伦贝尔地区飞来的飞机来骚扰一下八路军。日军之前在桑贝子也有野战机场,虽然走的时候被日军破坏了,不过经过几个礼拜的修复,也恢复了作战能力。

    所以吴光浩才敢这么大胆地在城楼上站着。吴光浩虽然不是第一批进入外蒙的人,不过也在外蒙待了一年多,现在的他皮肤也被晒得比以前更黄了。特别是冬天,外蒙风又大,而且还下着很大的雪,最大的时候那个雪都能没到膝盖。还好吴光浩体验过苏联的冬天,不然他还真不一定适应。

    城外,不少八路军士兵正守着那些俘虏干活,桑贝子城太小,现在两万多名八路军士兵住下都显困难,要是等后续部队到了之后,连住都是个问题。

    外蒙没有森林,除了戈壁、荒漠就是草原,建个房子这些都很困难。搭建帐篷倒是容易,不过不太安全,要是日军飞机来炸一下,立马就玩完。不过中国人可是出了名的会建东西,虽然你让这些八路军修建高楼大厦估计修不出来,但建平房,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在桑贝子城附近,八路军临时修建了几个大型砖窑,反正附近有煤炭,泥土就地取材就行。要是靠八路军自己干,或许太麻烦,而且会影响训练,不过吴光浩手上有大量的俘虏,用来干这些活正好不过。

    “吴军长?吴军长?”徐海冬看吴光浩在那发呆,声音就大了不少,对方回过神来才继续说道,“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发呆?我看你怎么忧心忡忡的样子,现在我们不是把日军赶出了外蒙,应该高兴才对啊!”

    吴光浩回过头来,看见来人是徐海冬,语气也很客气,“原来是徐司令,你怎么来城楼了?”

    徐海冬现在是第九纵队的司令员,论资历或许比他老点,不过他因为走的新兵种的路子,发展的比对方快。但现在两人在合作,两人自然要多交流,保证能认真执行李振华下达的命令。

    徐海冬回答道,“闲来无事,来领略一下草原的风光,顺便视察一下部队,看看工程进展如何。你还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为何你一直皱眉?是因为要面对关东军主力吗?”

    吴光浩倒是对徐海冬观察人的能力感到惊讶,平淡地说道,“要是一年前的关东军,或许我还真有没把握。现在的关东军战斗力比一年前差了很多,大量的精锐外调,虽然还有着几十万之多,不过我们又不是一次性面对这么多人。

    担忧肯定是有,不过我并不是在想关东军。”

    徐海冬有点疑惑,好奇地说:“那吴军长所想何事?”

    吴光浩没有明说,而是看了看北边。

    徐海冬恍然大悟道,“你指的苏联?”

    吴光浩点了点头,“日军现在的颓势已经很明显了,华北方面被我们打的节节败退,在太平洋上好像也不好过。

    不过北边的邻居真的挺担心的,或许我们不久之后会跟这位邻居兼老大哥打一仗。”

    “苏联的确是一个野心极大,而且说话不算话的国家。”对于苏联,王以哲深有同感,“不过现在他们不是还跟德国人打仗吗?德国可是强国,苏联现在虽然挺过来了,不过它有余力跟我们打吗?”

    吴光浩摇了摇头,“徐司令或许不知道,苏联短时间内肯定不会直接动手,不过他会扶持别人。

    当初收复外蒙的时候,乔巴山等一部分原外蒙分裂分子逃到了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时,外蒙可是出了不少人去帮助苏联的,人数大概有一万多人。

    苏联或许不会直接干涉,但是肯定会支持乔巴山回来闹事,甚至可能让苏联军队打着外蒙军队的旗号来帮忙。

    现在苏联已经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压力远没有之前那么多,分出几万军队还是没问题的。我们现在正在跟日军作战,而且还即将进入东北,我担心我们进入东北后,外蒙的力量空虚,可能会让苏联人钻空子。当年北洋政府就是因为被当时沙俄钻了空子,徐树铮一死,外蒙就在那闹事。

    我在苏联待过,知道苏联的底蕴,还有他们的民族性格。而且斯大林的威望极高,按照总司令的说法就是典型的斯拉夫人、大国沙文主义的代表。”

    听到是这个原因,徐海冬笑了笑,没有吴光浩那么担心,这让吴光浩也有点奇怪。或许看到了对方的疑惑,徐海冬才解释道,“吴军长,你真的太过担忧了。

    你或许还不知道吧,总部那边已经决定把三纵队和15纵队各一部调到外蒙来,现在已经在出发的路上了,快的话,半个月就能到我们这。

    这是今天早上发来的电报,你不会没看吧?”

    徐海冬这才把成立16纵队以及朝鲜独立纵队的事说了一下,这个消息也不是什么秘密,不过今天才刚刚发到他们这里。徐海冬估计是吴光浩出来时没有看今天的电报,不然不至于不知道这件事。

    “真的?”吴光浩惊讶道,“我一大早就出来视察,之前下面说有电报传来,不过我看不是紧急军情,就打算回去再看。

    他们要是来了,那倒是好了不少。看来总部的意思可能今年就要进入东北,不然不会这么快把这两支部队调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吴光浩当即就猜测到了总部的意图。对于王以哲的事,他知道一些,本来以为对方会在华北战事结束的差不多的时候才会调来,没想到现在就下了调令。

    既然这封调令下了,又要成立两个新的纵队,这就必须提前进入东北。不然两个纵队各自只有一个师,兵力根本不多,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抗联的同志终于要迎来希望了!”徐海冬看着东北方向感叹道。

    若是从九一八开始算,抗联及其前身,一共在东北坚持了12年,今年都是第13年了。而且东北不像关内,东北人口太少,日本人在东北的渗透在九一八之前就有几十年地时间。

    所以在九一八后,别看当时抗日义勇军发展十分迅速,不过很快就被日军瓦解。仅仅抗联坚持了下来,不过现在也都被日军赶进了山里,活动范围被压制的很惨。

    抗联第二、第三路军还好点,因为靠着苏联和外蒙,早期得到不少援助。不过后来跟苏联关系恶化后,第二路军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39年的抗联将士人数还有七万多人,但是现在估计不到六万,而且大兴安岭地区的第三路军占了近一半。其他两路军损失都比较大,特别是杨靖宇的第一路军,从39年的三万多人,降到了不足两万人。

    抗联日子一直好过的也就第三路军,虽然之前的实力不怎么强,不过一直有援助,加上所处位置也是日军防守的薄弱地区,发展虽然不快,却很稳。

    这次吴光浩等人能这么顺利赶走日本人,就是因为得到大量武器弹药援助的第三路军在日军后方大肆捣乱。

    吴光浩也深有同感,“的确,他们独自在东北坚持了这么久,真心挺佩服他们的。”

第六百零二章 兴安岭雄风(二)() 
跟外蒙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样,大兴安岭地区也是一样无际,不过这里不是草原,而是森林。大兴安岭地区作为东北最大的山脉,身处其中,向远处望去,除了被茂密的树木,就是那绵延不断的群山。

    冬季的大兴安岭地区日子不太好过,大雪封山对于生活在山里的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折磨,夏秋两季就要好很多。

    一群马鹿正在河边饮水,有几只头上带角的马鹿正在在那激烈的打斗。马鹿在大兴安岭地区分布的比较广,是一种群居动物,公鹿头上长着角,雌鹿在相应的位置就没有角,这就是区分它们雌雄的一个简单技巧。

    眼前的这群马鹿大约有20多只,雄鹿大概有七八只的样子,有大有小。现在已经进入九月,这也是马鹿的发情季节,为了争夺配偶,雄鹿之间就会爆发冲突,谁赢了,就能获得雌鹿的交配权。

    啾。。啾

    一根根利箭忽然从不远处的草丛里飞了出来,速度极快,直接朝着那一群马鹿射去。察觉到危险的马鹿还有在河边饮水的其他动物,纷纷四散奔跑,不过那些被利箭盯上的目标极少有躲开的,几秒过后,立即有七只马鹿倒在地上,哀叫不已,其他的马鹿却是跑远了。

    看见命中这么多马鹿,隐藏在丛林里的人纷纷钻了出来。人还不少,一个个头上都带着用杂草编成的草环,身上穿的衣服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人手上还拿着枪。

    这幅打扮一般人都会以为是土匪,毕竟整个东北是出了名的土匪多,而且这群人穿着也不太像军队。不过在抗联一部退到大兴安岭地区后,这里的土匪要么被收编,要么被消灭,像这么几十个人的规模,还真不多见。

    既然不是土匪,结果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活跃在大兴安岭的抗联第三路军。

    一个腰间别着一支手枪,手上拿着一副弓箭的士兵,跑到那群倒在地上濒临死亡的马鹿面前,对着后面一个普通的青年男子招了招手道,“连长,大收获啊,一共七头鹿,这下我们可以敞开肚子吃一顿了。”

    虽然这山里没什么敌人,不过一群士兵还是在附近百米的位置持枪警戒,除了防止渗透进来的敌人,也有提防丛林里的食肉动物。这大兴安岭里,除了人之外,战斗力最强的就是棕熊,甚至还有东北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