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帝国1924-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令,你怎么在寒风中等候,万一惹上风寒这该如何是好!”赵承绶来到阎锡山面前,担忧地说道。

    “应甫,无妨。快,到屋里说去,你这一路赶回,也辛苦了,屋里暖和!”

    “是!”

    或许是真的有点冷,阎锡山在见到赵承绶也没问其他事情,边立即招呼着对方以及周围的人往后面的建筑而去。一到屋里,那正在燃烧的炭火,就让几人感觉深处另一个环境了,几人进屋后,把大门一关,阎锡山就把身上的军大衣给脱了,可见屋里的温度有点高。

    “应甫,你这次去跟他们谈得如何?”一坐下,阎锡山就着急地问道。

    “只能说还行,那边的人没有答应我们的提议。想来这毕竟是第一次见面,都不清楚对面的情况,也很达成具体的协议,有些事情我也得回来向司令你请示。”赵承绶便把自己的看法给说了出来,虽然这个名声不怎么好,但是他也算是尽心尽力的为阎锡山办事。

    “那也是,看来是我着急了。现在这个情况,谁着急谁就占下风,后面的谈判肯定会吃亏。我的建议是,年前再跟日本人谈一次,到时候估计还得由应甫你出面,再跟日本人谈谈。

    我们的初步要求也别弄太高了,只要他答应让出几座县城让我们进驻就行,一步一步来。然后再谈武器以及更深的合作细节。”阎锡山听赵承绶这一说,心里也觉得自己有点着急了,看样子也真是八路军带来的压力比较大。

    “我本是晋绥军一员,这也是关乎我晋绥军能否再次崛起的关键,我劳累点也是应该的。”赵承绶认真地说道,也算是一个表态。

    阎锡山肯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办,可见对方对他的信任,此时的他就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

    “对了,你们这次的谈判,没有引起中共方面以及重庆方面的注意吧?”阎锡山担忧道。

    “放心,阎长官!日本人也不想我们的合作因此被破坏,选的是一个小村庄的百姓家里谈的。那户百姓的主人,是日本方面的一个工作人员,安全也都是有保障的。那个地方挨着孝义县,八路军的人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知道我们跟日本人的接触。”

    赵承绶一直以为他的行踪是很安全的,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晋绥军对于八路军而言,现在都快没有秘密可言了。军情局对晋绥军渗透之深,连阎锡山自己都不知道,更别说赵承绶了。

    “隐秘就好,这个事毕竟还没定下来。万一提前暴露,八路军那边肯定会捣乱,到时候就会有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万事小心为妙!”阎锡山谨慎的说道,一双手也不禁在火炉旁边借着其温度,暖和自己的手。

    “司令,你就放心吧,我们都是乔装打扮,不会有事的!”赵承绶保证道。

    就在这次谈判之后,日军也就没有发起对晋绥军的进攻,双方又在腊月期间再次进行了一次谈判,并达成了一个简单的协议,即‘日军撤出孝义城,让晋绥军进驻’。

    由于为了让阎锡山看到日军的诚意,这个协议在年后就生效了,三月份孝义城上空就插上了晋绥军的旗帜。而双方基于这个,再次进行了一次谈判,而那次谈判所签协议,让晋绥军在投日道路上,卖出了一大步。

    。。。。。。

    阎锡山的事,由于没到关键时候,李卫国也没心情去收拾他。现在皖南事变才过几个月,国民党都说了不再提反攻,暂时也没有大规模的军队进攻中共武装,所以中共也就没有借口收拾晋绥军。

    此时的李卫国则是早就到了兰州,因为有人从苏联回来了,他也得亲自去迎接。回来的人是黄公略,他在苏联学习了近三年,除了学了不少空战的知识理论,还学会了开飞机。

    黄公略在苏联的表现也让不少苏联将领感到惊讶,想到半年之后苏德战争就要爆发,李卫国也怕黄公略这位得力手下被扣在苏联,那样很不划算,所以就让他跟着苏联交付的第一批飞机等物资回国。

    现在的兰新铁路还在修建之中,不过已经修到哈密附近了,到乌鲁木齐也就剩下不到600公里了。不出意外,42年之前兰新铁路就能正式通车,到时候,从西安出发就可以直接到乌鲁木齐了。

    兰新铁路可以算是中共占据西北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了,有了这条铁路,中共就能控制整个甘肃,甚至新疆。后面即使盛世才乱来,中共也能很快出兵把对方灭了,到时候新疆也就能划入中共的根据地范围了。

    黄公略回来,就是从乌鲁木齐做的汽车到哈密,然后转火车回来的,与他一起的就是第一批12架拉格…3战斗机和4架雅克…1战斗机,包括相关的图纸技术,以及技术人员,因为这些飞机都是散件,这也是方便运输,到了兰州再重新组装。

    至于那5辆赠送的t…34坦克,也一起回来了,不过这5辆坦克,都是有点故障的,苏联人可不会那么好心赠送你完好的坦克。t…34毕竟是苏联的新式主力坦克,中共提过买,但苏联没答应。这次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就从因为在训练中出现故障的坦克中,挑了5辆送了过来。

    兰州火车站,在黄公略一下车就看见李卫国亲自来迎接,脸上也是笑容不断,就主动上前打招呼道,“李大总司令,你这怎么亲自来了,我有这么高的待遇?”

    “你这在苏联待了几年,变化不少啊!怎么样?苏联还不错吧?就是不知道你去过乌克兰没有,那里的女同志可是长得挺不错啊!”二人关系挺不错,所以二人见面就开起了玩笑。

    “想什么呢?要是弟妹知道你这惦记着乌克兰的女同志,小心晚上不让你上床。”听见李卫国这玩笑,黄公略有点哭笑不得,他也是有家室的人,又是优秀同志,怎么可能干这种事呢,真以为是‘花帅’,走到哪,爱到哪!

第四百三十七章 黄公略归国() 
“不开玩笑了,我们先上车吧,你这几天舟车劳顿估计累坏了吧。”旁边的有着下属,要再开玩笑就不合适了。

    “可不是,从莫斯科坐火车,中间在新疆转坐汽车,到了哈密又坐火车,虽然火车平稳,但是哪有在家里的床上睡着舒服。”听到李卫国的询问,黄公略那叫一个抱怨。

    即便是黄公略在火车上的条件也不会差,但是火车坐久了真的会很不舒服。首先是由于不怎么动,脚会感觉肿大;其次你的味觉这些都会受到影响,严重影响食欲。

    苏联的莫斯科到兰州可是有几千公里,这个时候的火车速度又不快,不做个几天几夜那是到不了的。

    “别抱怨了,苏联那么大,咱也不是国家领导人,人家不会用飞机送我们的,将就吧,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也到家了吗!”说着李卫国就招呼着黄公略来到车站外的车上。

    李卫国这边上了车,火车上的那些东西有着其他人负责,兰州飞机制造厂专门派了技术人员指挥着那些士兵搬着那些飞机散件。那些东西可都是宝贝,这些飞机厂的人员看见那些图纸以及那些飞机散件,可都是两眼冒光。

    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就可以知道苏联人的这些飞机都是怎么结构和原理,甚至可以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款飞机。不过这两款飞机,也不是都给兰州飞机制造厂的,留给他们的是12架拉格…3战斗机,那4架雅克…1战斗机则是给了阎良设计所下属的制造厂。

    图纸后面都会都会复制一份,保证双方都知道拉格以及雅克初始型号的战斗机是如何设计的。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刺激两个飞机制造厂以及他们各自的研究人员产生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这些人的脑力。

    设计的飞机好,被军方采纳了,就意味着更多的经费以及研究院的壮大。不过相比兰州飞机制造厂,阎良的那个则是要弱小点,毕竟也是新成立一年而已,没造过飞机,之前都是维修前线的受损的飞机。

    至于那五辆有故障的t…34,也被汽车厂的人给拉走了,中间数次趴窝的几辆坦克可是让这些汽车厂人员又爱又恨,最后好不容易才把把五辆坦克给开回去。

    几个小时后,黄公略在兰州的招待所好好洗漱了一番,并吃了个简单的午餐,下午就和李卫国一起驱车来到了兰州飞机制造厂。他是航空纵队的副司令,这些飞机以后也都是要装备给他们航空纵队的,他肯定得来看看这些飞机。

    他们来的时候,兰州飞机制造厂已经腾出了一个专门的生产车间,用来组装这12架拉格…3战斗机。

    看着那些正在忙碌的飞机厂员工,李卫国则是跟黄公略闲聊起来了,“老黄,你这到苏联待了这几年,觉得苏联咋样?”

    “我只能以非常强这个词来形容。先不说他们的军队很多,他们的那些工厂之大,即便是那些刚刚成立的制造厂,都远不是我们这个制造厂所能比的。

    我去参观过他们很多的工厂,包括飞机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钢铁厂、造船厂。他们的工业实力也让我感慨万分,实在不是我们中国能比的,这不是打击自信,而是事实。”黄公略感慨的说道。

    “怎么?一个苏联就把你震惊成这个样子了?你要是去看看美国的工厂,就知道苏联也不是世界最牛的,就拿钢产量来说,苏联的总产量也不过美国的三分之一(后面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工业损失掺重,产量大幅下降,两者差距更大),日本更是才美国的十分之一。

    虽然钢铁不能决定一切,但是这也是这个时期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现在造什么不需要钢铁?枪、炮、轮船、军舰、坦克,这些都是需要钢铁来制造,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在战争时候就会造出更多的武器。

    而我们钢铁产量才刚刚突破百万吨,跟日本相比差距也不小,更别说跟美苏两国了。”李卫国可没有被黄公略的话震惊到,反而是对方让他震惊到了,这就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吗。

    “照这么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强大?”黄公略好奇地问道。

    “别急,工业这个事,最忌讳冒进。人家美国、英国等,之所以工业实力很强,那是经过上百年的积累,我们这才几年,有这个成就就不错了。

    你看看南边的国民党,钢铁产量不到10万吨,武器产量也被我们压下去了。也就他们还沉浸在美国的不断援助的美梦中,殊不知他们现在就像无根的浮萍,终究不会是我们的对手。”李卫国淡淡地说道,没事贬低贬低国民党已经是他的习惯了,当然更多是在潜移默化中给这些高级将领提升信心。

    “看来为什么卫国你能走到这个地步,这些眼界就不是我们所具备的,即便是我这个在苏联待了几年的人。”黄公略佩服道。

    “你就别谦虚了,这些事没有一生下就知道的,无非就是多看书、看报,了解世界,取长补短。若是故步自封,只能像清王朝那样,被侵略者敲开国门,蒙受欺辱。就说这个苏联,现在不也是开始防备我们了,他还占据着外蒙古这块土地,不过现在有求于他,我们也只能虚与委蛇。

    你在苏联应该感受颇深吧!”李卫国看向黄公略,问道。

    “的确,苏联的以及他的前任沙俄都是充满了大国沙文主义的国家,在国内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