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工业帝国-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惶坠r系列五轴加工中心和美国政府闹翻天了。

    下面的清单中好货更是连连,英国辛辛提那公司的摇臂钻床、深孔钻床,这些可都是军工级别的玩意,更让他惊讶的是,里面竟然有美国格里森公司的龙门铣磨床,这可是大家伙啊,至于普通的车床、铣床、万能磨床、刨齿机、螺丝机之类的小机床,几乎都是白菜价,也不知道安德森这大胡子怎么有这么大能耐!

    事实上,陆鸿完全高估了安德森的能耐,三年前从德国开始爆发的经济危机,早已席卷了美国,如今,德国的经济刚刚复苏,事实上,欧洲的英法等国正处在经济危机末期,很快持续负增长的经济状况会有大的改观,但是,最后进入经济危机的美国,在过去三年中,超过一万五千家企业倒闭,存活下来来的企业,无一例外都大量抛售各种生产设备,这直接导致了早年的大批机械设备甚至被回炉炼钢的下场。

    若是陆鸿采购这些旧机床的话,安德森那以货物抵扣部分的利润又能多出一块来,这完全是双赢的局面!

    他立刻给安德森大灌**药,“亲爱的安德森,难道美利坚合众国就出口这些废铜烂铁嘛?最新型的机床呢?我可听说,美国联合钢铁公司的兼并,使得美国钢铁价格大幅度下降,为何你这些二手的机器还卖得这么贵!”

    一脸期待表情、手里捧着茶杯的大胡子,这时候最想做的,估计是把茶杯整个塞进陆鸿的大嘴巴里,持续四年的经济危机后,美利坚能有多少新机床,旧的都消化不了,机床厂都靠着裁员苟延残喘,而自己给的价格也算是良心价了,毕竟这些个玩意不远万里运来,在海上要颠簸一个多月时间,天知道会损坏多少。

    “亲爱的陆,这已经是极为低廉的价格了,真的就比卖废钢多那么一点点了!若非我们有着长期的合作协议,我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价格!”大胡子唾沫横飞,胡子上都快下雨了!

    陆鸿头一摇,“不行不行,我和你交易的可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样吧,你帮我弄一套大学实验室设备来吧,能有多少算多少,我想,这点小小的要求,应该不难办到吧!”

    大胡子听了也是一愣,自己这个大客户的要求还真是不寻常,这时代,实验室设备绝对不像后世那般简单,不过,除了那些个欧洲国家级高等学府的实验室代价昂贵外,普通的物理、化学实验室设备不好找,但却算不得值钱,他立刻答应了这个条件,不过,也提出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末了,陆鸿可没忘记,让这大胡子替自己从美国聘请10名左右的机床高级技术工,当然最好有工程师,薪酬嘛,自己只能答应给美国目前薪酬的3倍,这么着10个、8个的,自己还能承受,毕竟,他估计,这其中不少机床,国内都未必有。

    而秦天民这几天开始跑动的频繁起来,回来了天天找陆鸿大吐苦水,反正这京城里的办事,到处得使银子,不过,他说得更多的,却是朝堂上这几日愈演愈烈的另外一件大事情。

第40章 人选() 
京师里这几ri早就传开了一事,据说内阁侍读学士裴维侒奏报《官军任意抢掠请惩办由》的折子让光绪皇帝大为震怒,这种底层军队**透顶的情况,其实早非第一次有人奏报朝廷,不过,这确实是第一次被送到光绪皇帝的面前,当然,这种能耐,朝堂上也就有几人能够做到。

    内阁侍读学士裴维侒在折子中真真切切的写出了他去年到地方上巡视时看到的军队真实面目:

    “……窃臣维行军以严纪律为先,荒岁以恤流离为急。比值军书旁午,官吏遇事或力不能办,或兼顾弗遑,所在多有……臣之所闻实有最甚者,此次官军任意饱掠沿途并带所抢妇女,营官视若故常,虽有控告,地方官不敢过问,迄于拔队随处留遗至数百人之多,军纪荡然,其情惨甚……”

    这位二榜头名进士出身的官员直言了如今军纪管制上的巨大问题,军纪管理完全由营官、将领来处置,如果这些军中将官对此放任,那就意味着士兵可以任意妄为,而地方官员虽然有捕贼缉盗的职责,却根本管不到这些军队士兵。

    他去年路过山东、山西、湖广等地,都看到当地练军开拔途中肆意强抢民女,甚至出现一个营的士兵停留地方上数ri后,走的时候有上百的民女被遗弃的军营之中的惨象,而地方官对此完全无能为力,小小县令的参劾根本无法动摇这庞大军队体系的陋习!

    当然,裴维侒的折子揭开的只是如今朝廷军队军纪**的冰山一角,他这个折子被军机大臣翁同龢披红重办之后,立刻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大批的官员纷纷上书揭露军队中的军纪问题、粮饷空额问题、倒卖武器问题……

    而这些折子经过翁同龢之手后,其中一部分被送到了勤政的光绪面前,另外一些问题,则被这位有针对xing的忽视了,很显然,年轻的皇帝对于自己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那是极度的重视,尤其是现在八旗军成为养老院之后,各地按照西法编练的练军已经成为的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

    没想到的是,每年耗费军饷上千万两养的庞大军队,竟然存在如此严重的军纪问题,而翁同龢对此的评价更是彻底,他向小皇帝直言,“练军所费巨额,预期花费如此巨大养着这等无用的军队,不如将银子省下来纳入国库,当年各省督抚不费朝廷银饷都能自筹银两编练能征惯战的勇营,那如今也一样能维系地方平安。”

    当然,翁同龢这话只是个幌子,这满清朝廷岂会将好不容易名义上收归朝廷的兵权再轻易下放,现在,虽然淮军依然是国家国防力量的中间,但是,如今可没有正儿八经的淮军说法,那些可都是带着朝廷名义的练军。

    翁同龢提那银子的问题,自然是看准了这朝堂上最关切的问题,大清王朝如今年入8000余万两白银,但事实上每年国库支出总是亏空的,如果能从军费中挖出几百万良来,那也是一大笔的结余了,更何况,这一招显然能够狠狠的打击下老对手李鸿章!

    不过,翁同龢却很明确一件事情,要想裁撤淮军,目前而言几乎毫无可能xing,而他指使下展开都对军队军纪的声讨,显然都在为筹备那军纪营之事做好铺垫。

    在京城清流派口诛笔伐之下,保守派的不少官员也加入了声讨李鸿章的队列,这位封疆大吏不得不在三月中旬上表辩解,声称要彻查军队贪渎、军纪案,而且将追究相关将领的罪责,绝不姑息。

    李鸿章的这份折子到了中枢后,自然不会被翁同龢留下,他要打击李鸿章,也用不着这种不合规矩的手段,很快折子就被送进宫里,并且也通过其他渠道向慈禧太后进行了报告,毕竟,李中堂可是太后面前始终的红人。

    20ri,太后那边有懿旨下来了,对于李鸿章上表自是赞赏有加,不过,对于清流提出裁撤部分违纪军队的提案,这位整ri琢磨着花钱的太后那也是上了心思,毕竟,裁撤个几万军队,那可就是几十万两银子那,所以,太后同样嘉奖了一番清流一派忠君报国的举动。

    这朝堂上的老油子翁同龢,岂会不明白西宫的意思,有了这道懿旨,他立刻劝说光绪要对军队有所行动,整天在宫里,光听这翁老头讲解中文要义的光绪,虽然号称天资聪慧,但真正的见识可不是整天在宫殿里听课能听得到的,他考虑一番,很自然没有什么真知灼见,不过,好在自己老师没把这种困难的事情让给皇帝做。

    23ri下午,翁同龢已经受命草拟圣旨,拟派遣7路特使督查军队军纪,翁大人草拟的初稿中,语气十分强硬,对于军队中违纪现象要进行彻底清算,对于问题严重的军队编制要彻底裁撤后重建,以确保新军队不再有老的毛病……不过,光绪皇帝在这上面显然并不认同他老师的意见,稍微修改后,对一般问题不再追责,如果贪渎、违纪严重的,才进行治罪。

    而这份圣旨自然不能立刻以光绪的名义颁布,因为,有一份比这圣旨更有力量的懿旨存在,当天稍晚时候,光绪皇帝和翁同龢、军纪孙毓汶一同到颐和园见慈禧,呈上草稿后,这位西宫太后十分认真的批阅起来。

    一旁与李鸿章交好的孙毓汶一贯看不起翁同龢那清高模样,这件事情上自然要出头一番,他立刻拱手出列,“太后,微臣也理解皇上着急的心思,但若是这七路专使一下,恐怕地方上的督抚会多有意见,毕竟皇上派出的专使,那可就是钦差的身份,地方上恐怕多有不便!”

    帘子后面的老女人不痛不痒的嗯了一声,过了半晌这才说道:“孙学士所言有些道理,翁大人,我看派个两路就差不多了,把事情办妥贴了才是替皇上分忧啊!”

    这番话自然不是表面听起来那么简单,小皇帝老老实实的跪安后,退了出来,到了外面,光绪十分举棋不定的询问起他老师来,“阁老,皇额娘的意思,你可听明白了?”

    翁同龢笑眯眯的点点头,在自己这个皇帝学生面前,他一直都是个万事通的模样,“太后闲7路专使太多,只开2路,显然不希望我们搞的动静太大,恐怕乱了军心……我看太后这担心也确有必要,我看就派一路水师、一路陆师吧,京师八旗那就不查了!”

    “老师可有合适的人选,我看这事情非得是清廉耿直之士不可为!”年轻的皇帝对于这种问题的关键倒是把握得颇为到位,这要下去查,压力可谓是无比的巨大,就是顶着钦差的名义,那也未必有用。

    翁同龢没有直接接话,而是看了看还在后面跟着的孙毓汶,这位可是有了名的后党红人,他们两人的谈话故意不避开这位,那也是一种态度,不过,这人选嘛,他倒是有几个,“皇上,礼部右侍郎志锐、刑部主事沈曾植、翰林院编修王仁堪、黄绍箕、丁立钧都可用,待我回去考虑之后再奏报上来!”

    翁同龢刚回军纪衙门之后,自然考虑起这次督办军纪事务的人手起来,细细考虑一下之后,之前几位清流干将若是真的去军中办这事情,说实话,他却有些不放心了,这调查军纪之事,绝对是得罪人的勾当,但若是什么都查不出来,那岂不是折了皇上的面子和自己的面子。

    礼部右侍郎志锐是皇上宠妃珍妃的表兄,办事倒是破有能耐,派去陆师督查军纪倒是可行,而刑部主事沈曾植文采可以,却非干大事的人,王仁堪、黄绍箕、丁立钧几个,都是好笔杆子,人品也可以,但缺乏做实务的经验,更是从未接触过水师、陆师……

    细想之下,他颇为头痛,把李鸿藻、黄体芳找来商议,结果李鸿藻推荐翰林编修李文田,而黄体芳则未有人选,他倒是想过推荐陆鸿,不过,现在的陆鸿只是一介布衣……不过这个机会似乎应该回报一下这位陆贤侄!

    翁同龢正在cao心这督办军纪之事,两天后,上海却发生了一件让他震惊的事情!

第41章 官位() 
1894年3月27日,朝鲜开化党首脑金玉均被朝鲜人洪钟宇诱至上海,之后将其杀死在东和洋行之内……原本上海滩上的这件刺杀案也就是桩小事情,这个金玉均在大清国根本就是个无关紧要的朝鲜人,这厮也就在10年前的朝鲜,导演过一场仅有三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