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轮回开端之应聘者-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将城门轰成渣渣,守城的一万清兵全线撤退,锦州城中大量满人百姓尚未来得及撤离,滞留在了城内。

    当吴三桂带着大军杀到锦州时,他们面对的就是一座城门大开,城墙之上毫不设防的城池。

    高鹏的怒吼在锦州城上空响起,所有大明将士清清楚楚的听到了高鹏的声音,“所有大明将士听着,进城之后,屠城三个时辰。”

    “所有穿满清服饰,剃满清金钱鼠尾辫者,无论满汉,杀无赦,着汉服,留汉发者不得伤其分毫。”

    高鹏此项命令在这个时代是大有道理的,如今这个时代鞑子还没搞什么“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运动,那些穿满服,留辫子的汉人,不消说,自然是主动如此做,自甘投靠鞑子,等同汉奸。

    而那些在鞑子治下,还坚持穿汉服,留汉发的人,哪怕在帮鞑子做事,也多半是逼不得已,至少他还记得自己的身份,这样的人,大可饶其一命。

    “崇祯十六年秋七月己未,高鹏战于女儿河,清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死,歼清军四万,克锦州,尽屠鞑虏。”摘自《明史·列传第二百二十三·高鹏》。

    ……

    夜,锦州城,原阿巴泰府邸,此时府邸大厅之中灯火通明,酒宴正酣。

    高鹏高据首位,举杯道:“诸位将军,今日一战,本督师很满意,大家辛苦了,本督师敬诸位。”

    在场所有大小将领齐齐举杯,喝道:“敬督师。”

    饮罢一杯,吴三桂笑言:“督师一人,可抵百万大军,我大明有督师,定可江山永固。”

    “末将十分好奇,却不知督师先后于山海关及女儿河边施展的那一招万佛朝宗,究竟是何来历?”

    高鹏此时心情不错,也就有了跟众人吹牛打屁的兴趣,“吴总兵可看过西游记?”

    吴三桂闻言一怔,点头道:“闲暇时倒阅过一二,督师的意思……”

    高鹏笑道:“本督师所学,名唤如来神掌,便是那如来佛祖降伏孙猴子所用神通。”

    “哦……”

    场中大小将领尽皆惊叹不已,却听高鹏接着道:“不过本督师功力浅薄,自然是远远比不上佛祖了,这一招若由佛祖施展,那佛掌不仅要大千百倍,更可化为一座五行大山。”

    吴三桂叹服,突然轻笑出声,道:“在末将看来,如今满清鞑子便似那佛祖掌心的孙悟空。”

    吴三桂话音一落,立刻有人附和道:“吴总兵说得好哇!那满清鞑子再如何蹦跶,也蹦不出督师的五指山。”

    “哈哈哈哈……”高鹏与厅中众将齐声大笑。

    叶禹钟接口笑道:“督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不应是大明太师,当为大明国师才对。”

    高鹏摆摆手,自嘲的道:“休要胡言,自古以来,但凡国师者,除少部分外,余者皆为祸国殃民的妖人,本督师虽不至祸国殃民,却也没那闲心当什么国师。”

    “要复兴大明,得靠朝廷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方能成事,本督师也就是大明的一把刀,替皇上荡平天下,征讨不臣还凑合,让我治国,本督师却是没兴趣的。”

    孙传庭等大明重臣心下暗暗点头,拥有通天手段,却无野心,高鹏这样的臣子,无疑是帝王最喜欢的臣子。

    ps:书友们,我是倾世大鹏,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直扑辽阳() 
次日,高鹏巡营,同时听史可法汇报战后统计。

    “此战除折在督师手中的六千余人外,我军将士斩首两万余级,余者皆溃散时自相踩踏而亡,缴获战马六千余匹,粮草物资……”

    高鹏一边在大明军营中缓步走动,查看将士们的精神面貌,结果让他很满意,在他的作为下,将士们以大明禁军为荣,军纪尚算严明。

    并未出现一打胜仗就军纪败坏,骄傲自大的情绪,他们也很清楚,之所以能打胜仗,全仗督师神通,他们也没什么好骄傲的。

    听完史可法的汇报,高鹏点点头,道:“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回督师,我军伤两千余人,阵亡六百余人,虽是追杀溃军,但鞑子的战斗意志的确不俗,部分鞑子眼见逃生无望,回身死战,这些伤亡便是这种情况下产生。”

    “不过我军缺乏训练,在配合上有很大的不足,这也是产生重大伤亡的原因。”

    高鹏叹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场征伐,但愿能让将士们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明军看似损失轻微,九牛一毛,但要知道,这是在追杀已经毫无士气可言之溃兵的情况下产生的伤亡,这样算伤亡就不小了。

    高鹏说完这句,忽然顿住脚步,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士兵,那名士兵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模样,身上作关宁铁骑打扮,他身边放着一堆雁翎刀,正在磨刀。

    高鹏走到那磨刀少年战士面前,少年感受到面前被阴影遮挡,抬头一看,见是高鹏,忙倒提雁翎刀,站起身向高鹏行礼,“属下参见督师。”

    高鹏点点头,和声问道:“你今年多大?”

    那少年神色一紧,似乎十分紧张,“回督师的话,属下今年二十……”

    “嗯?”高鹏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少年额头见汗,又弱弱的道:“属下十九岁,就快满……”

    “说实话。”高鹏脸色一沉,淡淡道。

    “呃……是,属下刚满十七岁。”少年见此反而平静下来,他知道面前这位督师神通广大,在他面前说谎,殊为不智。

    高鹏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道:“你为何年纪轻轻就来当兵?”

    少年闻言沉声道:“我要为惨死在鞑子刀下的亲人报仇。”

    说完这句他又颓然的道:“可统领看我年纪太小,不让我上阵杀敌,只让我干些辅助的活,其实我武功很厉害的。”

    高鹏失笑的看着少年,道:“你杀过人吗?”

    “没有,不过我杀鞑子绝不会手软。”少年神色坚定的道。

    高鹏看了看他手中的刀,对他伸出手掌,少年见状忙将手中雁翎刀递到高鹏手中。

    高鹏举起雁翎刀,以大拇指指肚刮了刮刀刃,摇头道:“太锋利了。”

    “呃……兵器不是越锋利越好吗?”少年弱弱的问道。

    高鹏笑了笑,道:“磨刀也是一门技术活,打仗用的刀,不可太锋利,也不可太钝,太锋利容易豁口,甚至断掉。”

    “太钝的话,砍进骨头会卡住,很难拔出来,刀尖则一定要够尖,刺进去要迅速,拔出来要爽利,明白吗?”

    高鹏一边讲解,一边做了个刺击的动作,那少年在脑海中想象着高鹏形容的画面,暗暗咽了口唾沫,脸色略微有些不自在。

    高鹏见状微微一笑,果然是个雏儿,他将刀递还给少年,笑道:“你还是先学好磨刀吧!上阵杀敌,不急于一时,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接过刀,闻言答道:“回督师,属下叫王进宝。”

    高鹏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是眼前一亮,问道:“你是甘肃人?表字可是叫显吾?”

    王进宝略显诧异,他说的明明是正宗的“京片子”,督师怎么知道他是甘肃人?而且……督师怎么知道我的表字?

    “督师英明,属下是甘肃靖远人,督师……知道属下?”

    史可法也诧异的看了高鹏一眼,一个小兵而已,督师怎会一口叫破对方底细?

    高鹏笑了,原来是这小子。

    王进宝,字显吾,甘肃靖远人,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

    这小子就是鹿鼎记世界的云南副将,因不是吴三桂嫡系,被派到京城。

    因其善于察看马迹,抓到了潜逃的吴应熊,与韦小宝、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结为兄弟。

    因与赵良栋都是脾气火爆之辈,故此经常吵架,在平定三藩时仍争吵不休,相互弹劾。

    他生于大明天启六年,即公元1626年,如今是崇祯十六年,即公元1643年,正好17岁。

    这家伙的确是员勇将,三藩之乱时,王进宝在陕甘屡破叛军,被授为陕西提督、奋威将军、一等男爵。

    原本其会在明年被吴三桂挟裹着一起投降满清,可如今被他遇上,自然不会再浪费这个人才。

    想到此,高鹏对王进宝道:“王进宝,你可愿跟随本督师?”

    “啊?”王进宝猛然怔住,似乎是脑子一下没转过弯来。

    史可法呵呵笑道:“这傻小子,督师看得起你,要收你做亲随,怎么?你不愿意?”

    王进宝如梦初醒,如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双手抱拳,深深一揖,道:“愿意愿意,属下拜谢督师栽培。”

    “起来吧!你是张勇张副将麾下的人吧?一会儿我去跟张副将打个招呼,将你调过来,日后就跟着本督师,你想要上阵杀敌,本督师会给你机会的。”

    “是,多谢督师。”

    ……

    高鹏依然留下五千人镇守锦州城,同时修复城防,照顾伤员,处理善后事宜,自己则是带着六万余大军继续向盘锦进发。

    谁知到得盘锦后,却发现早已人去城空,鞑子大军与一应物资尽皆撤走,连人口都已经迁走,只剩下一座空城。

    高鹏没有在盘锦多作停留,甚至怕鞑子效仿诸葛亮火烧新野,在城中布下什么陷阱,在派斥候打探了城中情形后,连城都没进,直接绕过盘锦,继续前进。

    据高鹏与孙传庭史可法等人商议后,一致认为鞑子多半是想集中优势兵力据城而守,那么估计鞍山的兵马多半也撤了,所以他们直扑盛京门户辽阳而去。

    只要攻克了辽阳,便可直接杀到满清首都盛京城,皇太极与未来的顺治帝皆在此处。

    ps:书友们,我是倾世大鹏,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走() 
盛京皇宫崇政殿。

    清太宗皇太极、郑亲王济尔哈朗、武英郡王阿济格、肃亲王豪格齐聚议事。

    皇太极看完关于锦州之战的战报,脸色阴沉的将战报交予诸王传看。

    “荒谬,简直荒谬,莫不是皇叔轻敌大意,中了对方奸计,大败亏输,结果用如此荒谬的借口来糊弄,当我们都是傻子吗?”豪格怒气冲冲的沉喝道。

    济尔哈朗凝眉道:“这封战报的确有些荒唐,若明朝真有如此神人,又岂能任由张献忠李自成祸乱天下?”

    “数月前我大清铁骑纵横青兖二州,如入无人之境,那时怎不见这能够身化佛陀的神人出来干预?”

    其他几人闻此言亦纷纷点头称是,皇太极叹道:“无论事情究竟如何,阿巴泰战死,我军折了四万人这是事实。”

    “或许这次这支明军确有不同之处,以往的明军一味死守,从来不敢主动打出关外,他们既然敢来,定有依仗。”

    “豪格,你再调集十万大军,红衣大炮二百门,鸟铳五千支,支援辽阳。”

    “儿臣遵旨。”

    ……

    辽阳,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眉头紧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