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聊斋-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唐甚至怀疑,是不是大胡子故意这么说的,为的便是让陈唐用心考试,必须考中。

    在本质上,这可以算是一种长辈对后辈的鞭策,属于善意的谎言。

    无奈当其时两人在坟冢前的见面,只是短短一会儿工夫,其中状况,搞不清楚。

    想不明白,只能暂且作罢,过得几天,参加完琼林宴,便要离开京城回家,希望在路上,能把大胡子的事解决了。否则的话,又不知要拖多久。

    大胡子,被困在那棵怪树上,还能坚持多久?

    琼林宴是鹿鸣宴的进阶版本,有面圣的机会。皇帝终生,几乎都在紫禁城中,极少离开。所以面圣,本身就是一项极为难得的殊荣,见过之后,可以到外面吹嘘一辈子了。

    不过对于这些,陈唐无感。那种根深蒂固的阶级尊卑观念,他可是没有多少觉悟的。留在京城参加琼林宴,对他而言,只是一项入乡随俗,避免麻烦的程序罢了。

    而参加完琼林宴后,便是循例的戴花巡游大京城了。

    唐诗有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描述的,便是进士们巡游街市,接受万众瞩目的飞扬心境。

    过完这些程序,一众进士开始离京返乡,等待任命下达,然后再赴任为官。

    整套流程下来,要弄上一年半载。有人脉有背景的,会快人一步,先去当官;没人提携的,只能多等待些时间。而一甲进士及第,状元是铁定会进入翰林院当编撰的,起点比其他进士,先天高一截;榜眼与探花亦有机会,主要看安排。即使当不上京官,他们的任职也不会拖沓太久,一个七品知县,十拿九稳。

    随着开榜,结果揭晓,早有专人通过驿站快马,奔赴各大州府,把捷报一级级地传达宣读下去。

    是以在进士们没有回到家之前,家乡基本都知道了喜讯,并会做好迎接士子们衣锦还乡的准备。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不外如是。

    在等待琼林宴的日子,陈唐深居简出,推了很多应酬。至于榜下捉婿的事,由于他高中探花,很多人家知难而退,不敢贸然前来打扰,倒省了很多琐碎事宜。

    有小道消息称,历届探花者,多为皇宫选驸马,却是谬论。事实上,参加天子试的举子,十有七八,都已婚娶,有儿有女的了。而且那驸马,乃是典型的吃皇家软饭,一旦去当了,也就意味着绝了仕途,谁甘心去做?

    客栈中的其他士子,考上的,自然天天欢愉,各种人情交际,不曾消停过。趁还在京城,当然要各种跑关系,跑官;而落榜的,自是收拾包袱行李,黯然离去,回家过年了。

    陈唐的行为表现,沉静而异类。不过各有各忙,没人顾得上理会他。就连范轩等人,也是一直不见踪影。

    光阴荏苒,很快便要到了琼林宴举行的日子。但在前夕,一个惊天消息传出:

    当今圣上,身子不适,又进服了一枚由国师进贡的丹药后,半夜腹痛,七窍血流,驾崩了!

    皇帝驾崩,天崩地裂,满城发丧,告知天下。

    国师被打入天牢,连累释家无数寺庙基业,有传言说,新皇登基后,便要颁发灭佛令,对释家下手了……

    然而皇帝骤然而崩,并未留下遗诏,东西两宫,为新皇人选的问题,本来积攒多年的矛盾,一下子爆发开来。

    宫廷之斗,朝野之争,再无遮掩。

    在这般状况之下,琼林宴,自然而然被取消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给钱() 
(求订阅,求自动订阅!)

    风云突变,皇帝驾崩。京城内暗流汹涌,已成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无奈天寒地冻,气候恶劣,这个时候赶路,十分艰苦。身子弱的,难以经受得住。不得已之下,一些新科进士,唯有躲在客栈内,苦捱日子,要等过完年后,才好离京返乡。

    但也有一部分的人,选择了第一时间出走。他们坐在马车内,有炭火取暖,有仆从伺候,自是不畏严寒。

    有人走有人留,陈唐的离京,就和他入京时一样,波澜不惊,并未引起什么动静。

    他准备妥当,背上书箧,坐上在京城车马行租赁的一辆马车,悄然离开了京城。

    经幢关,过陵城,风雨兼程,中途更是换了数拨马车,花钱如流水一般。

    沿途所见,虽然称不上满目疮痍,但很是萧条,多有流民,倒毙路边者,亦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民生凋零维艰,已经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程度。

    只是庙堂之上,如今正在倾轧争斗,谁顾得上底层老百姓的死活?

    作为过来人,陈唐很明白这天下局面的动荡规律。当下状况,就像一个满装火药的火药桶一样,稍有不慎,便会砰然爆炸开来。

    但对此,他无能为力。

    时日忽忽,新年在奔波中恍然而过,一点感觉都没有。

    开春,冰雪初融,有新芽吐绿。

    这一日,已然回到虢若县地界,赶到信白镇上。

    陈唐囊中,却已干瘪得厉害,就剩十多钱了。

    到了小镇外面,车夫把他放下,匆忙赶车离开,接下来的路程,陈唐只能靠自己一双腿了。

    他的计划,本就是要在虢若县境内多盘桓逗留些时日。毕竟当初,就是在这一块区域,进入的及第学府。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到了此际,陈唐倒希望宋司命方面主动现身来,免得他苦找无门。

    正当午时,腹中饥饿,陈唐寻思着先入镇内吃碗面,暖和暖和肚子。不过他现在囊中羞涩,客栈是难以住得上了。若是表明身份,亮出功名书,倒是可行,但陈唐又不愿如此。

    他身怀武功,往来惯了,怎么都过得去,何必去求人收留?

    当下迈步,走进小镇。一边走,一边张望,眉头皱了起来。

    他感觉到了,镇上的变化,一种蔽败、破落、叫人隐隐不安的变化。

    记得上一次到此,初夏的时光,阳光和煦。虽然进来之后,便遇到钱家办丧事,但那时候的镇上,是热闹的,繁华的。

    而今,走在街上,冷冷清清。两边的一些人家店铺,不是紧闭门户,就是坐着个老人家,无精打采地靠在屋边上,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看着心酸。

    两次往来,相距没到一年的时间,怎么就成这样了呢?

    很快,陈唐就来到那云来客栈门外。

    砰的一响,一人被扔了出来,结结实实地摔倒在地。

    随即两条汉子扑出,拳脚雨点般朝那人身上打,一边打,一边叱骂道:“好个穷酸,没钱还想吃饭,找打!”

    那人是个书生模样,身材瘦弱,毫无反手之力,只能拼命抱头,苦苦求饶。

    陈唐看不过眼了,说道:“两位请住手,有话好好说,何必非要把人往死里打?”

    一名汉子,满脸凶恶,把眼一瞪,打量陈唐一眼,喝道:“怎地,你要行侠仗义?”

    又往那文弱书生身上狠狠踹了一脚,这才与伙伴罢手,走回客栈内。

    挨了好些拳脚,那书生浑身疼痛不已,脸上有血。他倒是硬气,勉强站起,赶紧收拾被摔在地上的破旧书箧,以及一些笔墨等物。

    陈唐见着,叹息一声,走进店内。环顾四周,见里面的摆设格局,倒没什么变化,但掌柜与店小二,却全换了人。当下正是饭点,但人气冷清,竟没人吃饭。

    想着隆冬季节的灾祸,这边或许也受到了波及,是以变得萧条,也不出奇。

    陈唐道:“店家,来碗清汤面。”

    过不多久,那刚才在打人的一个汉子便端一碗面上来,重重地落在木桌上,发出闷响。

    只见这面,盛装的碗倒是不小,但里头就大半碗汤汁,面条数目可数,不够两口吃的,而且一根根,很是生硬的样子,根本没有煮好。汤汁同样卖相极差,漂浮着一片片黑色的事物,不知是没洗锅呢,还是用了脏水。

    伸手一摸碗身,冷的。

    “五十钱,快给钱。”

    汉子一抱双手,粗声粗气地道。

    陈唐忽地笑道,抬头看着他,似笑非笑道:“你给我?”

    汉子一愣,脑筋一下子有点转不过来,凶恶地道:“你这小子,少说废话,难不成想吃霸王餐?不给钱,咱这拳头可不客气!”

    其见着陈唐,清清秀秀的,虽然比起先前那个多些肉,但书生就是书生,哪怕来多四五个,也不够一顿打的。

    陈唐摇摇头,明白外面那书生的遭遇了。这云来客栈,竟然变成了一间黑店,实在让人惊诧不已。莫非那钱家穷疯了,又或者钱举人发神经了?

    他站起来,背上书箧,想要离开。

    “好哇,果然又是个吃饭不给钱的!”

    汉子狞笑着,早已做惯这事,大手一伸,抓向陈唐头颅。

    啪!

    一声脆响。

    陈唐反手抓住,脸色冰冷:“要动手?”

    “还敢还手!”

    另一个汉子见状,跳起来,大步冲到,一拳打来。

    “滚!”

    陈唐动怒,飞起一脚,正中其胸口。虽然留了力,但汉子哪里禁受得住?飞出一丈远,把一张木桌都给砸烂了,倒在地上,哼哼不已,半响爬不起来。

    这一幕发生,那边正在打算盘的掌柜见着,大吃一惊,连忙满脸赔笑地走出来:“误会,公子误会了!”

    手中一抓,非常爽快地拿出五十钱:“这钱,正是要送给公子的。”

    此时,被陈唐抓住手腕的汉子,已经疼得满脸冷汗流出来了。

    “哼!”

    陈唐毫不客气地甩手收钱,大步迈出客栈。

    那汉子龇牙咧嘴,低声道:“掌柜,你怎么真送钱给他了?”

    掌柜一巴掌打到他脸上:“蠢货,你懂什么?这叫缓兵之计。你快去禀告老爷,派人过来。这些外乡人,竟敢在信白镇上撒野,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好!”

    汉子赶紧从后门跑了出去。

第一百六十五章:要去() 
出到外面,陈唐见先前挨打的那书生坐在边上,正在大口喘气。其看见陈唐从客栈出来,连忙叫道:“这位兄台,你千万不要在这家店里吃东西,他们是开黑店的,胡乱开价,不给钱就抢……”

    陈唐闻言,嘴一撇:我都出来了,你才说,未免太马后炮。可能刚才对方挨了打,头晕脑胀的,只顾着收拾书箧,是以没来得及出言提醒吧。

    书生叫着,注意到陈唐安然无恙地出来,不禁一愣神。

    陈唐一拱手,问道:“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书生连忙还礼:“鄙人姓‘宁’,名‘弈’,字‘品臣’,乃秦州秀才,出外游学到此。”

    宁品臣?咋不叫宁采臣呢?

    陈唐打量他一眼,觉得此子还挺厉害的,敢一个人离家游学。其实这也不奇怪,童生而或秀才阶层,是游学的主体。到了举人,以及进士,家业开始壮大,反而颇受羁绊,不好拍拍屁股便远走了。

    当下问道:“你没事吧?”

    宁弈脸露苦笑:“死不了,只是已身无分文。这些人如此蛮横,抢钱还打人,与贼寇何异?我要到虢若县击鼓告状。”

    说着,愤愤不平。

    “看,他们还在那!”

    一声嚷喊,足有十来名汉子,各自手执器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