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聊斋-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三爷态度坚决:“少赚点钱,总比没命花钱好。”

    “是!”

    周扬与袁镖头也感受到了事态严重,当即应命而去。

    “这个天下,真要大乱了吗?”

    赵三爷头疼地伸手揉了揉额头,思绪很乱。

    ……

    夜幕渐渐降落,大地昏沉下来。

    郊外乡镇,人们吃过晚饭,洗了身子,纷纷上床睡觉。村庄的轮廓消融于夜色里,浑然一体,成为了这夜的一部分,难以分辨出来了。

    只有少数的地方有灯火点亮。

    胡家内庄,便是一处。

    这是一座堡垒式的庄园,高大厚实的外墙,全部是用大块的岩石砌成的,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

    如斯强度的庄园,整个潘州地域,找不出第二家。

    胡氏一族,盘桓此地百年,世代练武,称得上是潘州大族,人脉颇广,名望显赫,方方面面都有着人情,极具神秘色彩。有人说,胡氏家族中有人在朝廷当了大官,可能就是当今的礼部尚书胡可生。有此大靠山在,官场之上,谁不给几分面子……

    也有人说胡氏一族的势力远非潘州这里,而是遍布整个天下,潘州胡家庄,不过是整个大家族的一个分支罢了……

    反正众说纷纭,不可名状。

    而在这个资讯蔽塞的世界,很多事情的真相,往往只有很小很小的一撮人知悉。

    胡家外庄,有千户人家,人口众多,但内庄却颇为冷清,有资格居住于此的,就胡老爷夫妇,两位小姐,以及负责赶车的胡老三,还有两名服侍的丫鬟。

    除此之外,再无旁人。

    事实上,胡家两位千金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今年来才传出招募塾师的消息,接连招募了两三拨,当真是千挑万选,比选女婿还要严苛,最后只得陈唐一个应聘上了。不过他只当了半个月的塾师,整个过程,很是莫名其妙。

    胡老爷坐着胡老三的驴车赶了回来,脸色不大好看。

    进入内庄,胡老三把驴车赶去放好,胡老爷则进入大屋,穿过厅堂,最后来到一座大后花园内。

    这花园有数亩方圆,里面亭台楼阁,假山流水,极为精致秀丽。

    园子内,一条石板路径,蜿蜒通达,路径两边的树上,每隔一段距离,便挂着一盏灯笼,灯火通明。

    这些灯笼,每天晚上都点着,光是蜡烛耗费,就是一笔不菲的用度。

    然而胡老爷却明白,诸多灯笼,与一般不同,每一盏灯笼皮上,都盖着一方印章符文,朱砂赤红色,符文勾画玄奥,不是什么标识标志,而是一种具备神通的特殊符咒。

    只要符咒在,这灯笼便会在夜晚自动点亮,大发光芒。

    当然,每一道符咒烙印都有着使用寿命,当时间到了,便会消失掉,也就失去了功效。再想用时,需要重新盖章。

    此物堪称神奇,但个中玄机,就连胡老爷都不清楚。

    这世上,有很多事物,本来就无法解释的——除非,你到了那个能够明白的层面上。

    胡老爷沿着路径走,走过一座小桥,拐过一道廊桥,前面传来了娇脆的笑声,如玉珠落盘,听着十分舒服。

    胡老爷当即站定,双手垂立,态度十分恭敬。

    前面是一面小湖泊,满湖荷花,碧叶蔓蔓,花朵盛放;湖中有一座八角亭,孤立于此,四面临湖,却无桥梁连接过去,人想要去到亭上,需要乘船。

    此时四周无船只,亭子内却有两名女子在嬉戏,远看过去,身影窈窕,灵动娇俏。

    “阿喜,正经点,你能不能不要整天胡闹?”

    “嘻嘻,咱们既然姓‘胡’,自然便得‘闹’呀。干嘛要正经,跟那些老学究一般,天天板着脸,累不累……”

    胡不悔便不理她,走在亭边来,说道:“名斐叔回来了。”

    胡老爷,名“名斐”。

    “参见小姐。”

    胡不悔看着他,微微一笑:“那个书生,不愿意来?”

    胡名斐低着头:“他说要准备举子试,不肯答应,我再想想办法。”

    胡不悔道:“他不愿意就算了,这样的事,勉强不得。况且,我已有八、九分的把握,他来不来,都无所谓了。”

    “什么,这臭书生竟不答应,真是不识好歹。”

    胡不喜跳起来,张牙舞爪状。

    胡不悔瞥她一眼:“有你这样的学生,哪个敢来教?”

    胡不喜忽而娇媚一笑:“要不,我亲自出马,把他勾搭过来?”

    胡名斐闻言,吓一跳,连忙道:“不喜小姐,陈唐已经离家出外,游学而去,此刻都不知在哪儿了。”

    胡不喜柳眉倒竖,双拳握起,像一头恼怒的猫咪,气呼呼地道:“好小子,居然来这一招,以后让我遇着,非得好好教训他一顿不可。”

    胡名斐暗抹把冷汗,道:“不悔小姐,不惜小姐,我先出去了。”

    胡不悔道:“辛苦名斐叔了。”

    等胡名斐离开,胡不喜一把将胡不悔搂住,笑嘻嘻道:“不悔,你老实告诉我,你为什么老护着那个书生,是不是瞧上人家了!”

    胡不悔没好气地横她一眼:“说你傻,你就装;说你疯,你就作。哎,真是头磨死人的狐狸精。”

    “嘻嘻,说得你不是头狐狸精一样……”

    胡不喜忽然伸手摸过去,表情夸张地叫起来:“不悔,你那里怎么又大了!”

    胡不悔两颊飞霞:“又胡说八道了。”

    两人嘻嘻哈哈的,闹作一团,娇脆的笑声传荡开来,晚风徐徐,荷花有香。

第六十四章:观战() 
卤肉真香,汤面热气腾腾,绿的是菜,红的是辣椒,一大口吃进嘴里,口感滑腻,辣得起劲。

    周边人声喧闹,熙熙攘攘,乃是一条繁华街道。

    宵禁差不多要到子时才开始,现在正是最为热闹的时候。

    是的,陈唐又回到了潘州府。

    白天之际,袁镖头等人走后不久,随后他也离开。

    陈唐当机立断,取消了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杀个回马枪,说回便回。

    所谓“游学”,本就是个幌子,并没有任何的目的和计划。只是不想莫名其妙地到胡家庄当塾师,便来了个釜底抽薪,出门寻个安静。

    但外面出了祸事。

    虽然背负天人剑匣,有几分依仗,然而心里莫名不安,想了想,终是没有贸然冒险,干脆打道回府。

    不管怎么说,府城之中,有高大城墙,有兵甲守护,总比荒郊野岭要安全得多。

    陈唐脸上依然戴着画皮,并没有着急回家。

    这种感觉有些怪异,就像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大号厌倦了,就换个小号上来,倒也有种新鲜的体验感。

    人对身份是有一种定位和惯性的,不管现实社会还是虚拟世界,当一个角色稳定了下来,其言行举止,其所作所为,都会渐渐固化,就如同被钉死在一块定色板上,很难再挣扎逃脱出来。

    家庭内的角色,工作上的角色,阶层里的角色,皆是如此。

    久而久之,这人的心性和情绪,便会感觉到极大的压抑与苦闷,便想放纵,就想逃离……

    所以旅行,以及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便成为人们消遣寄托之所。

    但现实是一口井,大部分的人不管如何蹦跳,如何碰撞,到头来,依然得回到原来的角色里头,安分守己地过着周而复始的程序化生活。

    生活本该如此。

    可也不该如此。

    当条件具备,陈唐就有了新的身份:无忌!

    只可惜目前阶段,这个新的身份还相当空白,而且弱小。

    吃罢夜宵,来打客栈中,住了下来。

    一夜无事,第二天起来,陈唐决定要好好逛一逛这潘州府。

    作为一个州府,潘州占地颇大,具体数据不详,但二十多平方公里是有的,人口不少,二三十万左右。

    这些,都是粗略的估计,但不会相差多少。

    偌大一座城,便等于是个小世界了。

    而陈唐进城后,主要来往的地方便是翰墨街、潘州学院、以及赵三爷的府邸。

    三个点,几乎成一条线。

    别的区域地方,基本没有去过。

    这主要是陈唐本身的秀才角色,把他禁锢住了:读书,回家吃饭,形成固态。至于赵三爷和詹阳春那边,还是由于特殊情况,才延伸出去的一个点。

    别的读书人,生活的圈子更加狭小。两耳不闻窗外事,绝非说说而已。

    不过现在,陈唐有意要改变这种僵硬的生活状态,因为他换了个身份:无忌。

    这个身份的定位,可称之为:游侠儿!

    就跟他去世的父亲一样。

    在外人眼中,陈父吊儿郎当,经常夜不归宿,出一趟门,往往十多天,甚至几个月才回家……

    这般行径,不负责任,简直就是无业游民。

    但从《善养经》和天人剑匣两件事物上,陈唐知道父亲绝非等闲之辈。

    像陈虎这样的,只会在乡上横行,无事生非,欺凌老弱良善,才是混混。

    而陈父走南闯北,探幽冒险,他的经历,一定丰富多彩,有着传奇色彩……

    说实话,穿越而来的陈唐颇为向往那种驰骋江湖、快意恩仇的生活。

    前提在于,他能跑得起来,能跑得快。

    力量与速度的结合体现,便是武功。

    潘州府那么大,各行各业皆备,有酒楼客栈,有青楼镖局……

    陈唐曾问过赵三爷,知道他的武功乃家传,不轻易外传。至于其手下的镖师,他们的武功各有源头特色,或家传的,或拜师所得,或碰上际遇,偶然学会。

    不管如何,同样不会随便教人。

    但陈唐知道,城中有一个行业地方是专门教人武功的。

    武馆!

    所以他今天特意打听到了,前往附近的一间大武馆,名叫:“胜武馆”的。

    来到胜武馆时,就见前面空地上围着一大圈人,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样子,议论纷纷:

    “飞鸿馆的吴博乃是成名已久的高手,人称‘六合霹雳手’,一身外家横练功夫,据说已经练到了外家八段的境界,极为厉害,这次胜武馆接不住的话,招牌可要被摘咯。”

    “那也不一定,老馆主黎山虽然老了,但他的两个徒弟可不是吃素的,尤其是那付明金,同样只得外家七段,但胜在年轻,已得《奔雷槌》真传。打起来,谁胜谁负,可不好说。”

    陈唐挤进去,稍一打听,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殷国崇文,同样尚武,各大州城里头,武馆数量着实不少,同行之间,有门户之见,更有利益冲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么一条规矩:上门挑战,公平对决,输者,那招牌就要被胜方摘去。

    一家武馆,连招牌都保不住,传扬出去,乃是极为丢人的事,自然很难再招收到学徒了。

    而想要夺回招牌,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挑战,登门上去,将对方打败。那样的话,不但能抢回自家招牌,还能拿走对方的招牌。

    江湖规矩,挑战有明战和暗招两种。暗战是关起门来,两人对决,没有第三者,而或只有少数的人观战;明战则是直接在武馆门口摆开阵仗,谁都能来看,等于是见证。

    今天这一场,便是明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