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聊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塾师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其中大半都是花费在苏菱娘亲的后事上。

    陈唐左思右想,最后发现,还得重操旧业,到州府去摆摊,帮人写字,写信。

    以前为了读书,家里的两亩薄田早卖掉了,苏家为外来户,却是无田,只能帮人做工。

    苏菱每天上山砍柴,采摘野果野菜,要是村里有什么零碎活,她也去做,从早忙到晚,但即使如此辛苦劳累,也很难赚到钱,只能赚个日常口粮。

    至于陈唐在城里摆摊,也是个清苦营生。

    陈家庄距离州府倒不算远,进一趟城,走大半个时辰便到了。

    早上出门,黄昏时分则回来,摆摊的时间有四、五个时辰,大概能赚十来文钱,不至于饿肚子。不过现在家里多了口人,开销徒然大起来,这点收入自然捉襟见肘。

    日子过得紧巴巴,温饱都成问题,当然不可能有积蓄。

    没有余钱,参加举子试就变得遥不可及。

    这世界,考的不但是知识,更是钱财。每考一场试,都需要花费不少:入场费、路费、食宿、笔墨、交际……

    对于陈唐而言,这些都没着落。而经过他的仔细思量,多方考察,发现想要在这个世界活得体面,活得滋润,最靠谱最直接的方式,只有科举之路。

    以他的文弱身子,对于力气活只能望而兴叹;至于技术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只恨当年没有深刻领会那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不过做了十几年语文老师,术业有专攻,他还是有不少特长的,无奈当下环境,几无用武之地。

    前身的经义文章,水平其实一般,毕竟穷苦人家,底子单薄,又没有钱到学府深造,读不起书,自然难有提高。

    想着往后的事,陈唐越想越头疼,最后也是没办法,花费了点钱,置办了一卷黄边纸,买了些劣质笔墨,准备进城开摊,重操旧业了。

    在家傻呆着毫无用处,不如先去做营生,赚点小钱,生活生活,先保证了能生存,才能谈“如何活”的问题。

    第二天清早,早早起来,苏菱已经做好早餐。

    一锅野菜粥,菜多米少,黄黄绿绿的,没油没盐。

    陈唐稀里哗啦喝了一大碗,叮嘱了苏菱几句,便背上那架几番修补的书箧出门,往州府而去。

第三章:赠书() 
清晨时光,气候清凉,正适合赶路。

    走了一阵,陈唐发现个问题:他竟不觉得累……

    记得前身出来摆摊的时候,由于书箧负重不小,几乎一路走一路歇的,每走半刻钟,就得找地方坐下来,喘一会气。

    可如今都走一刻钟了,一点乏力之意都没,精神抖擞得很。

    这身子,似乎不同了……

    难道是在胡家吃喝半个月的效果?

    应该如此。

    天天能吃饱喝足,身子骨自然会变得强壮。

    陈唐不再多想,继续赶路。不用在路上歇息,速度大有提升,过去大半个时辰的路程,现在小半个时辰便到了,起码快了一刻多钟。

    州府一如既往般热闹,循着旧时记忆,陈唐来到以前摆摊的地方。

    这是一条清幽的街道,有个名堂:翰墨街。顾名思义,两边开着的,全是出售字画而或古玩的店铺。街边散杂地摆着数个小摊子,便是像陈唐这般落魄的穷酸秀才弄的,日常帮人写字写信写对联,诸如此类。

    翰墨街两旁多有槐树,一棵棵撑开绿荫,煞是凉爽。

    陈唐很快在树下寻个空地,把书箧支起来,垫块木板,便等于是个简易小桌,可在上面写字,当真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

    “哟,这不是陈老弟吗?怎么又摆起摊来了?”

    前面不远,那摊子主人有些阴阳怪气地叫起来。

    这家伙姓吴,名“函”,今年四十二岁,是不折不扣的老秀才,举子试已无望,又当不上塾师,只得到翰墨街来做营生。半个月前,胡家庄招募家庭老师,他也屁颠屁颠去应聘,可惜最后没选上,因而对陈唐,心里便有几分嫉妒之气。

    一月一千钱,酬劳极其丰厚,何况胡家小姐如花似玉,每天对着,简直便是赏心悦目的事,俗一点说,可称为“财色兼收”,当真是人生乐事。

    万一……

    如果万一跟胡家小姐对上了眼,弄个生米煮成熟饭什么的,下半生都不用愁了。

    虽然吴函长得尖脸猴腮的,但也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然而大好机会,却落到陈唐这小子头上。

    说着,吴函离开摊子,走了过来,打量陈唐一眼,见他面色红润,面目越发俊朗,心中的酸意更是难以抑制:半个月前,这小子还是面黄肌瘦,弱不禁风的,怎地当了半个月胡家塾师,便养得如此好气色了?一定是在庄上吃好喝好,天天有肉……

    想到肉,他不禁吞了口口水。

    陈唐一拱手:“吴哥好生意。”

    “好个屁,我都两天没开张了。”

    吴函莫名有气,直接爆了粗口,悻悻然回到自家摊上,坐下来,闭目养神。心里想着:陈唐重操旧业,应该是被胡家庄解雇,丢了工作……

    这么一想,心情才变得愉悦起来。

    翰墨街的生意就这样,不管是店铺,还是摊子,大都清淡,店铺里讲究“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可外面的摊子就没有这个说法了,天天眼巴巴有几文钱入袋,才不会饿肚子。

    等了一阵,陈唐没等到顾客,却等来个衙役,膀大腰圆,一脸凶相。

    他叫“王大壮”,专门负责收取翰墨街这边的摊费,用现代人的话说,叫“工商管理费”,交了钱,才能在街上开摊,否则的话,直接砸摊子。可没有什么“文明执法”一说,蛮横得很。

    每天三钱,半点不能少。

    “咦,陈秀才,好久不见,怎地又摆上了?”

    王大壮来到陈唐摊前,满嘴酒气地说道。

    陈唐把三文钱交上,这个钱,跑不了。

    “哈哈,你是被胡老爷解雇了吧。”

    对于他的戏谑,陈唐不愿多理,点点头。

    “陈秀才,快跟我说说,那胡家小姐长得如何?是不是像天仙一般?”

    这话一问,嗓子又大,四周听到的人都不禁竖起了耳朵,做倾听状。

    虽然被解雇,但陈唐并没有出卖雇主隐私的恶趣味,没好气地道:“胡老爷说了,要是我在外面乱嚼舌头,就把我舌头割掉。”

    “哈哈,胡老爷的话,厉害!”

    王大壮干笑一声,不再逼问。

    他做了几十年衙役,貌似凶恶鲁莽,实在一肚子阅历人情,颇有分寸。在他看来,涉及女儿名声,胡老爷是很可能下了禁口令的。另外,陈唐今年刚及冠,年轻得很,虽然出身贫寒,但说不准以后有中举的希望,所以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欺人太甚,非逼人说不可。

    他笑着,向前走,找下一家摊子的主人收钱去了。

    陈唐掂了掂钱袋,伸手进去,默默数一遍:二十八文钱,全部的家当,就剩这些了。

    每天摊费加上饮食用度,起码得花八文钱左右,如果没生意,三天后便花费殆尽,只能天天喝野菜粥水了。

    一文钱难死英雄,陈唐心里不免有些焦虑。

    然而枯坐到午饭时间,依然不曾开市,他叹了口气,花三文钱买了三个包子,聊以充饥。

    根据以往经验,上午没生意,下午只会更加惨淡。

    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到了下午时分,天色已不早,要收摊出城回家了。晚的话出不了城,可就悲催,留在城里,住客栈一晚最少得十文钱,如果露宿街头,被巡逻衙役逮到,还得罚钱……

    收拾好东西,背上书箧,出城。

    回家路上,心情低落,根本无心观赏落霞满天的景色。

    将近陈家庄时,已是傍晚,天色一点点暗落,前面路边坐着个人。

    看着眼熟,陈唐一箭步上前,立刻认出来了,恭敬地叫道:“老师,你出来散步吗?”

    那人年约古稀,一头白发,满脸皱纹,拄着一根老木拐杖,正是陈唐的启蒙老师陈松,也是陈家庄的族学蒙师,在族中,颇为德高望重。

    陈松咧嘴一笑,满口稀疏:“不矜,你终于回来了,我等你许久了。”

    “等我?”

    陈唐一愣,问道:“老师找我有事?”

    “嗯。”

    陈松点点头:“族中年轻一辈,我教的几十人中,就你考到了秀才。接下来,你要考举子试,不可无钱,更不可无经义。老师无能,做了一辈子塾师,攒不下几个钱来,就做了三卷举子试的经义,我考了一辈子都考不上,现在,只能指望你了。”

    颤巍巍地拿出一个包袱递过来:“好好读,好好考,莫要辜负老师的期望。”

    陈唐接过,鼻子微微发酸,躬身一礼:“多谢老师赐书。”

    陈松猛地伸手抓住他的双手,抓得真有力,眼睛睁得大大,目光有些异样:“记住,你一定要考上举人!”

    陈唐都被他抓得有些疼痛了,见其双手,枯瘦如鹰爪,又不敢大力挣脱,怕带倒了他,忙道:“老师放心,我会尽力的。”

    陈松嗯了声,终于松手,转身慢吞吞离开。

    “咦,老师怎么往山那边去?”

    陈唐一怔,刚想叫喊,谁知下一刻,陈松的身影已经不见。

    “这,这个……”

    陈唐大吃一惊,左顾右盼,都见不到人,他心里有些发毛,想了想,赶紧回村,直接去到陈松家里,就听到里面一阵嚎啕声,原来老师卧床数日,一刻钟前,断了气。

    闻言,陈唐心中惊悚,啪的,手中包袱掉地,几本书散落开来。此时觉得双手手腕疼痛不已,撸起袖子看,就见到两圈黑紫色的瘀伤,仿佛烙印到手腕上,蜿蜒开来,像两条缠绕着的小蛇,隐隐有几分狰狞之意。

第四章:瘀伤() 
精神恍惚地回到家里,脑子嗡嗡做乱,连苏菱叫他都没听清楚。

    “不矜哥,不矜哥,吃晚饭了!”

    晚饭很简单,依然是一锅野菜粥,只是多放了点米,稠了些。

    望着眼前这碗粥,陈唐心里想着事情,没有动筷。

    “不矜哥,快吃吧,很快天黑了。”

    家里点不起灯,到了夜晚,难以视物。

    陈唐稍稍定神,端起碗一阵稀里哗啦,吃完,随便洗了把脸,便躺到床上,想今天的遭遇:

    作为一名新社会的无为青年,他的三观一向很正,如今出了这趟超现实的怪事,让他霍然明白:

    这个世界,并不正常!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相当不正常。所以既来之,则安之,没有什么是接受不了的。

    他一骨碌又起来,拿起陈松赠送的三本书,凑到窗口处,借着熹微的光线,开始翻阅。

    三本书,都是经义注释,其实就是陈松的读书笔记,心得之类,上面记载的,并无多少独到的内容,大都是老生常谈。

    陈唐看着,心中失望。

    不过想来也是,如果陈松文才了得,恐怕早中举了,哪里会当一辈子的老秀才?

    并非说三本书毫无用处,里面一些见解,都是经验之谈,而且是关于举子试的,这些,正是陈唐所欠缺的东西。

    翻了一会,陈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