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聊斋-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去打开看看。”

    苏菱闻言,便去开启一口箱子,顿时目瞪口呆,被满满一箱的珠光宝气给晃得双眼发直,失声道:“两箱都是?”

    陈唐回答:“不错,你挑选几件不那么显眼的出来,明天到城中换钱,然后买东西。”

    沈墨河几个精怪相赠的东西,太过于贵重,等闲不好出手,免得露白。好在其中,也有一些金银器物,卖相没那么显赫的。

    当下两人动手,最后挑出十多件事物来,用布卷成包裹,准备明天带去藁城花使。

    有钱花了,苏菱显得很高兴,嘴里一个劲念叨要买什么什么。那些东西,可是惦记许久的了,也是刚需品。陈唐就让她列个单子出来,免得忘记。

    一夜无话,第二天,草草吃过早饭,苏菱去撑出一叶宽大的竹筏——正是燕还丹昨日去接宁弈的那一艘,载着陈唐,还有胭脂马,使出河峡。

第两百九十三章:换钱() 
(书友群213142008招兵买马中,正版读者请加!)

    从大塘乡去往藁城,距离不短,路途更不好走。正常的速度,都得走两、三个时辰。是以大塘乡的人出来,一般都是一月出一趟,还要在藁城过一夜,第二天再带着东西返回来。

    陈唐与苏菱两个骑上胭脂马,放马驰骋,快速地穿过山地,起码节省了大半的时间。

    到了外面,陈唐换上无忌面孔。

    苏菱见着,大眼睛眨呀眨,还以为是变戏法来着。

    陈唐交待道:“这个身份好行事。”

    苏菱点头道:“明白。”不禁伸手过来摸了摸,感觉极其真实。

    天气寒冷,衣着厚实,两人共骑,却也没有多少旖旎可言。将近中午时分,抵达藁城之外。

    陈唐问:“阿菱,你可曾到过此城?”

    苏菱摇摇头:“没有,当日燕伯伯带我们走的是另一条路,而进村后,我就再没出来过了。”

    陈唐便叮嘱道:“进城后,要跟着我。”

    “好。”

    两人下马,牵着马朝着城门走过去。

    有兵丁守在门外,一个个手执长枪。不过不像丰林县那般,大肆缉捕通缉犯。

    “站住!”

    见陈唐面目陌生,又牵着马,当即有兵丁喝道。

    陈唐直接亮出莫少春的令牌:“九扇门办差。”

    果不其然,兵丁一见,顿时肃然起敬,满脸堆笑了。根本不敢上前查明真伪,立刻放行。

    对此陈唐早已习惯,一路来,都是用这一套伎俩,畅通无阻。

    计算时间,这身份还能冒用一段时日,都不怕东窗事发。不过也不可能是永远的,丰林县那边肯定会有公函去州衙。过得久了,九扇门便会反应过来,从而加紧这方面的盘查。到时,风险系数就大了。

    藁城乃古城,据说建城近千年之久,历经沧桑。在整个秦州地域,藁城也是有数的大城镇之一。

    入得城来,陈唐看了几眼,便知此城秩序尚可,人气还算过得去,非丰林县那等地方所能相比的。

    如此正好,起码买卖有市场。

    “不矜哥,我们要到哪里换钱?”

    苏菱问道,包袱里头的都是金银器物,不好流通,得先换成制式钱财。

    陈唐道:“钱庄,而或当铺,就找城中最出名的。”

    在殷国,钱庄的存在还属于稀罕物,倒是当铺多见。问了几个路人后,就有了方向。约莫两刻钟后,他们来到一间名叫“聚源坊”的大当铺。

    “掌柜的,当东西!”

    陈唐站在高高的栏栅外,朗声叫道。

    一个中年人坐在里头,懒洋洋地道:“东西拿来看过。”

    当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走的便是一本万利的路子。不管什么好东西,到了这,都会成为“破烂”,直接一句“光板无毛,虫吃鼠咬”。这一行,水极深。

    叮当一响!

    一块令牌落在上面。

    中年人抬头一看,见到令牌上的“玖”字,吃一惊,连忙起身:“原来是九扇门的大爷来到,在下怠慢了,可请里头用茶。”

    陈唐一摆手:“不用了,我急用钱。”

    中年人面有难色:“校尉老爷,你这块牌子,小号实在不敢收。若是手头紧,我还能做主给几百钱。再多的话,就得请我东家来做主了。”

    随着时局动乱,兵甲、九扇门,两大势力可以说是大出风头,很是威风。这掌柜以为陈唐是拿着令牌来打秋风的,虽然不满,但也不敢轻易得罪。

    陈唐呵呵一笑,伸手拿回牌子,将包袱递过去:“我要当的,是这些东西,直接换钱,你算一算,有多少。”

    当铺水深,诸多问题,他懒得与对方扯皮,于是先抛出牌子吓一吓人,免得搞出幺蛾子来,徒添麻烦。

    掌柜接过包袱,打开一看,双眸顿时一亮,掠过贪婪之色。不过很快,他就想到身份上的问题,这一单买卖,得收着点,不敢乱来。倒不是真得怕了九扇门的一位校尉,聚源坊背后也是有人的。问题在于,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动手脚,与对方结下梁子。闹将起来,都不好看。

    这些金银器物虽然价值不菲,但远称不上是稀世珍宝。

    “校尉老爷,近期行情你应该也有所知晓,物价飞涨,什么买卖都不好做,所以这价钱……”

    中年人沉吟着说道。

    陈唐冷笑一声:“该你赚的,我不会强拿,但也不能收太狠了。否则的话,别怪我翻脸。”

    “好的好的。”

    掌柜连声应道,开始算起来。等了一阵,他算好了数目,递出来:“你看,这个数,可否?”

    陈唐扫一眼,总体是低于心理价位,但也没低多少。诚如对方所言,行情走低,便道:“行,你换钱出来,不要小钱。”

    “晓得。”

    掌柜眉开眼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买卖了,经他的手,便能抽成一些。

    足足算了一刻多钟,才把所有的钱财数目算好,交给陈唐。

    陈唐接过,拿了一部分出来,其余的,都打成包袱,沉甸甸的。

    苏菱没见过这么多钱,脸色都是呆滞的。虽然不愿意露出端倪,但她毕竟年纪小,哪有那么深的城府?

    “阿菱,你拿着。”

    陈唐将包袱递过去,苏菱立刻紧紧抱住。

    “走了。”

    陈唐一摆手,率先离开,苏菱亦步亦趋,就差贴身跟随了。

    后面当铺,掌柜的目光渐渐阴沉下来,过了一会,他叹息一声,喃喃道:“有本事,在九扇门当差,真好赚钱呀。随便捞一笔,便是数万资财。啧啧,可惜了,是个校尉,若是门客之流……哎,想那门客,也捞不到这么多……”

    到了外面街上,陈唐看着神色紧张的苏菱,笑道:“阿菱,你这副表情,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苏菱一愣:“什么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陈唐便把这故事简要说了。

    苏菱听毕,噗嗤一笑:“这人真笨。”

    陈唐笑道:“所以说呢,你不要把包袱抱得那么紧,人家一看,便知有问题了。”

    苏菱脸色一红:“我没拿过这么多钱,不矜哥,还是你来拿吧。”

    “也罢。”

    陈唐伸手拎过来,他已背负剑匣,不过多个包袱,也算不得什么。

    “那我们现在去哪?”

    苏菱问道。

    陈唐一笑:“有了钱,当然要去花钱了。”

第两百九十四章 出事() 
花钱其实是个学问,要买的东西不少,得分主次。考虑到携带问题,即使胭脂马能背负千斤,但体积过大的话,也不好驮负。

    所以,陈唐先去车马行买了架宽大的马车,然后套到胭脂马身上。

    架着马车去购物,就好办得多了。

    一袋袋米粮面食,还买了数十斤的酒,以及油盐之类,又买了不少布匹材料等,装了满满一车子,足够过冬了。

    至于苏菱想买的家禽和小狗,陈唐建议她可以回大塘乡找人买。毕竟那边,家家户户都养着些。

    苏菱道:“我问过了,价格要比外面贵一到两成。”

    陈唐道:“无妨,乡里的家禽家畜好养活,再说了,现在不差钱。”

    说不差钱,换到的钱如流水般花销,却也不禁花。主要当下物价飞涨,样样东西都贵了一大截。沉甸甸的一包钱财,已经不见大半。

    “我们不在城里过夜吧?”

    苏菱观望天『色』,问了句。

    “现在就出城回去。”

    陈唐回答,目光一扫,见到个人,不禁轻咦一声。

    苏菱问:“怎么啦?”

    “见到个熟人。”

    陈唐看去,就看到身形略胖的范元带着两名随从匆匆地从街道上走过。

    范轩范元两兄弟……

    那是在入京赶考时遇着的故人了,他们的确是秦州士子,只没想到会在藁城见到。范氏乃大族,在此地应该很有名望才对。就不知动『乱』之下,对于秦家的冲击影响有多大。

    “那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不用了,其实也不是很熟,我们出城吧。”

    陈唐现在带着无忌面孔,范元自是认不出来。况且彼此之间,还真算不上深交。

    吆喝一声,驾驭马车出城。

    满载而归,有了这车物资,可以到明年开春再出来了。陈唐要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跟燕还丹探讨武学上的奥义,增进修为。说实话,虽然每天都在做功课,但缺乏全副身心的投入。毕竟一路来,都是熙熙攘攘,事端频发,不够寂寞,缺乏一种能完全静心的环境条件。

    自从创出“破釜”后,陈唐大有启发。他觉得,运气好的话,在大塘乡的闭关,也许能再创出一式新的武功来。

    马车辚辚,速度甚快,下午时分,脱了官道,拐上小径,开始变得崎岖不平起来。

    不是第一次走这条路,自然了解路况。计算行程,再走得一个时辰左右,马车便难以通过了。正是因为不通路径的缘故,很难将大批物资运送进乡里。村民们每次进城,都是两人结伴而行,他们把东西打包好,步行背回来的。

    两个包袱,能装多少东西?与现在陈唐这一马车,完全没有可比『性』。

    不过眼下,东西多了,运输也成为问题。

    “聿!”

    胭脂马嘶鸣一声,停了下来。前面是个山坳,那边的都是羊肠小道,四个轮子的马车走不上去了。

    陈唐与苏菱下了车,把车辕从胭脂马身上卸掉,开始把一包包事物往马上装。

    绳索之类,早有准备,也亏得胭脂马天生神力,哪怕诸多事物堆积得像一座小山似的,牠仍站得稳稳妥妥。还有一部分不好装载的,比如酒水等,则要人抱着走了。

    陈唐先把空下来的马车给处理好,不留下手尾,这才与苏菱踏上山路。

    望着像一座移动小山的胭脂马,陈唐不禁喟叹一句:“想致富,先通路……”

    不过大塘乡的蔽塞源于历史原因,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里面的人,可不愿意真得修一条路出来。

    一路摇摇晃晃的,很是麻烦地走着,好不容易回到江河边上,早已入夜,一轮冷月挂天上,洒下清光。

    呼呼!

    陈唐放下大包小包,重重吐出口气,那边苏菱虽然拿的东西不多,但也累得够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