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聊斋-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道:“可能是恰好在附近的,真是雄壮。”

    “那还用说,人家都是精锐,一个人,能打咱们一群人。”

    说着,脸上露出了敬畏闪缩之意。

    就连那口无遮拦的小五,都赶紧闭上了嘴巴,生怕祸出口出。

    他们看见这队人马的领首着,一位是全身披挂的将军,另一个却是位身穿篮袍的怪人。

    说他是怪人,皆因他长得有点怪,两颊瘦削,左右两边脸上各有一道纹路,不知是伤疤呢,还是胎记之类的,出现在脸上,显得斑斓狰狞。

    其身量颇高,双手袖笼在衣袖里头,也不执缰绳。但座下健马跑得非常稳,人坐在上面,如同生根似的,纹丝不动。

    光露这一手,便可见不凡。

    这队人马快速地穿过街道,然后往江岸那边去了。

    岸边满是枯萎的芦苇,看上去,一片苍黄萧瑟。

    “黄校尉,孔老大一伙人,便是在此地出的事。”

    到了江边,停下马来,那将军开口说道,手指马鞭,指着前面一块区域。

    那黄校尉抬眼扫过去,鼻子嗅一嗅,说道:“今天的天气不错。”

    这句话完全牛头不搭马嘴,答非所问。

    不过那将军知道这一位的性情,并不说话。

    黄校尉鼻子喷了口气,问:“那天发生的事,衙门方面可有问到什么了?”

    “根据捕快获悉的情报,当天孔老大是想对一名衣饰华贵的女童下手。”

    那女童出现在码头上,本身就是焦点,除了孔老大一伙人外,别的人见着了,亦是印象深刻,一问便知。

    将军继续道:“只是后来,女童不见了,而孔老大他们则死在此地。”

    “衣饰华贵的女童?”

    黄校尉听到后,双眸一缩,神色变得凝重。

    那将军神色不动,继续道:“有目击者曾经看见,在码头的时候,孔老大他们正要下手时,但出现一个牵着马的书生,帮了那女童一把,是以孔老大等人没有得到机会。”

    顿一顿,又道:“那书生牵着的,是一匹枣红马。不过面目样子,对不上号。”

    黄校尉很有经验地道:“面目相貌,可以伪装。那么,这书生后来去哪儿了?”

    “应该是上了姜家的商船,至于目的地去哪,就不得而知了。那船,已经使出去两天了。”

    黄校尉点点头:“我知道了。”

    那将军瞥他一眼,说道:“不知黄校尉下一步要如何去做?这书生,只是有些嫌疑罢了。”

    黄校尉咧嘴一笑:“有嫌疑就够了,总得找到人,当面瞧一瞧,便知是也不是。周将军,你说对吗?”

    周将军不置可否:“你便宜行事,不管对错,都是你的事。”

    黄校尉道:“那便好……”

    话题忽而一转:“那衣饰华贵的女童,后来有没有人见到?”

    “有,那书生带她来到街市吃东西,还逛了街。不过后来,他们两人便分开了,书生去码头坐船,而女童则一个人离开了街市,不知所踪。”

    周将军方面,显然调查得很清楚。

    “一个人?”

    黄校尉问。

    “根据街市的目击者所言,的确只得女童一个,显得孤零零的样子……”

    “这是怎么回事?”

    黄校尉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心中暗道:“究竟是不是那家的丫头,可没道理,她怎么会一个人出现在这里?而那书生,究竟是不是那位探花郎?但即使不是,也得找他问问,关于女童的事了……”

第两百六十一章:卖字() 
商船在洈水上行使,途中会停泊不少地方。或者下人,或者上货,有时候,也是为了补给休息。

    在船上,陈唐的生活颇为机械,除了必不可少的日常功课之外,闲暇时间,便会跑到甲板上,观望江流风景。

    洈水两岸,有山峦林木,远看过去,景色宜人。有见及此,陈唐诗兴来潮,倒是写了两三首诗词,皆是蕴含文气的作品。气息缭绕,显得不俗。

    由于文气自产自用,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在这方面,陈唐实在有些不上心。到江南许久,都写不出什么作品来。至于在江州时写的长联,以及口占的《水调歌头》,完全属于正常形态下的碾压,与文气无关。

    诗词一类,往往与风雪花月形成关系。想要做得好,的确要有感而发,而非“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坐在船上,随波逐流,整个人都处于一种颇为清闲的状态,见着沿途美景,情绪波动之下,写出蕴含文气的作品,也就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船上写诗,并非是以诗言情。关键在于,陈唐想要靠这个卖出钱来。

    这一艘商船,等于一方圈子。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能上船的人,基本都会有些来历。

    是以写出作品后,陈唐当即在甲板上寻个适宜的地方,摆开个小摊子。

    在某种程度上,这等于是重操旧业。卖的都是字,所不同的是字的质量与价格。

    每幅作品,标价三百钱,还特意标示出“谢绝还价”的字样。

    坐船的光阴闲暇而无聊,摊子开张后,很快便吸引到不少人的注意,围拢来看。

    陈唐的字,不敢说自成一家,精妙绝伦,但绝对有着独特的风格韵味,颇为养眼;至于诗词内容,更是不用多说,经受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毋庸置疑。

    只是价格……

    实在有点高。

    要知道在世俗眼内,能卖上大几百钱的,基本都得有一定名气的,所谓名家之作。很多时候,字画卖的除了作品本身之外,还需要名气加持。甚至有不少情况,名气比作品本身更为矜贵。

    然而陈唐摆出来的作品呢,连署名印章落款都没见着。从严格意义上,属于不健全产品,不登大雅之堂。

    这样的字词,敢叫卖三百钱?端是狮子大开口,毫无道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确是好句,但只凭这个,就想卖如此高价,却是异想天开了。”

    “可不是,当别人都是傻的?”

    一些围过来的文人士子忍不住出口点评,议论起来。

    另有一些练武之人,但没有跻身内家的,他们对于笔墨更无兴趣,瞄了一眼,掉头就走。

    陈唐端坐在那儿,闭目养神,如同老僧入定,不理会围观者的目光与看法。他卖的可不是字,而是字里行间的文气,只有特定的人群才能感受得到,别的人,跟他争辩也说不明白。

    “阁下这一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实在妙句。我见着喜欢,不过那价格太狠。不如这样吧,我出价三十钱,卖与我如何?”

    这是一个中年读书人,看其衣装,显得朴素,绝非富贵人家。

    坐这商船出行的人,除了商旅之外,还有游学的,探亲投靠的,成分不一。

    陈唐摇摇头:“抱歉,我只卖这个价。”

    三十钱还不够一顿吃的,卖了作甚?这两天虽然产量不低,但亦非说想写出来就写的,卖不上价,宁愿留着。

    “可惜了。”

    那人叹一口气,一拱手,掉头就走,心里想:那诗句不俗,其实也可以自己抄写一幅,挂在墙上,慢慢欣赏便是,何必浪费那个钱财去买一个名不经传的人的作品?

    这是个很好的主意,而且不需要多少成本,只耗费些笔墨罢了。

    这人越想越得意,暗暗把诗词记住了,好回去船舱后默写出来。

    陈唐摆了一天,看的人不少,真要买的也就先前还价三十的那一位。

    乱世降临,字画古董那些,价值大跌,没有谁轻易去碰了。

    到了晚上,陈唐收了摊子,默然回去。

    这几天花销下来,他身上的钱,就剩下一丁点了,屈指可数,说出来都寒碜,明天的伙食已无着落。

    这还是在胭脂马几乎没吃过东西的情况之下,此马自从吞食了那位神秘女童赠送的珍珠,上船后,一直显得有些昏昏欲睡。一天到晚,起码有大半的时间都在睡着。

    陈唐初时还担心牠吃错了东西,生病了。虽然牠是马妖,可也会生病的不是?不过询问之后,胭脂表示牠很好,没有问题。于是陈唐觉得,应该是其吃了珠子,导致身体出现了某些状况。而且这状况,是有利的。

    得了滋补,进化了?

    第一时间,陈唐就想到这个可能性,替胭脂感到高兴。就不知道这个进化的过程需要持续多久,进化完成后,牠会变成怎样。但不管如何,都是好事,从南服县出来,胭脂马居功至伟。不知不觉间,在陈唐心目中,这马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伙伴了。

    第二天,陈唐继续摆摊。他知道自家诗词的价值,只要识货的人看到,就一定能卖掉。

    今天围观的人明显少了,毕竟这方圈子就那么大,来来回回的人就那些。他们看过了,自然没有继续注意的必要。与此同时,还在心里暗暗讥笑,觉得陈唐掉钱眼去了,把价格定得那么离谱,一定是不想卖掉,只是当成个哗众取宠的噱头。

    然而接下来出现的情形,却让诸人大吃一惊。在接近中午时分,商船的主人姜炜带着两名壮汉出现了,他站在摊前看了一会儿,开口笑道:“陈公子写的字词很好,我全部买下了。”

    陈唐一张面瘫脸看不出表情,落在别人眼里,还觉得突然间有了些高深莫测的意味,简单回了个字:“好。”

    姜炜又道:“陈公子如果还写出这样的诗词,直接送到我那即可,照价全收。”

    这一下,看热闹的人顿时不淡定了。如果不是姜炜亲自出来买的,他们还以为,对方是陈唐特意安排的托呢。

第两百六十二章:鬼跳() 
一手交钱,一手交字。

    当十多枚大钱入袋,陈唐心中,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虽然他知道这几幅字词的价值所在,但若是碰不到识货的买家,价值自然无从谈起。

    再说了,现在还在江南地域。江南文风一向鼎盛,笔墨浓郁,蕴含文气的作品不在少数。在行情上,自然与潘州不同。不过现在看来,陈唐的作品,在这方面的质量还是过硬的。

    这一点,亦能直观感受得到。在天人之气的观感下,字里行间的一团文气缭绕,清清楚楚。

    口袋有钱,心里不慌,这一路的饮食用度,基本不用太发愁了。姜炜已经发话,只要陈唐还写出文气作品,直接拿去卖给他即可。

    这便等于得了张长期饭票。

    对于别人而言,想要写出一首情景交融,文采粲然的作品不容易,得绞尽脑汁。但这个,对于陈唐,就显得简单许多。他已经洞悉其中关窍,掌握了套路。

    当然,并非说就能量产了,只是具备着别人难以企及的优势而已。

    姜炜拿着诗词,转身便离开。

    此事很快传开来,诸人望向陈唐的眼神,就有些不同。

    陈唐哪里在意这些,赶紧去吃饭才是王道。

    又过一天,当他再来到甲板上,想要观望景致,寻觅灵感的时候,居然发现甲板上有人也摆开了摊子,卖字了。过去一看,字写得还行,上面诗词倒也文采飞扬,辞藻华丽。问题是,就是些普普通通的作品,不具备任何气息。仿佛没有灵魂的躯壳,注定无人问津的。

    关于气息的玄奥,本就在一小圈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