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快穿之圆梦-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一直没有歇过离开侯府,回归老家乡下的心思。她没有收侯夫人的钱财,而是以此让后夫人答应,销了她的贱籍,给她弄了张户籍文书。让她许诺,等她养好伤,就放她回家,过平静日子。

第五十五章 地主婆选婿记(4)() 
侯夫人见香杏识趣,也很满意。侯府后院的姨娘、通房多了去,少她一个也不少。反正世子对她没了兴趣,她也不吝卖香杏一个好,准她离府归家。

    谁知波澜乍起!

    香杏养伤时,多了股从容淡然的柔弱美,某天夜里,她在园子里散步,叫躺在花丛里对月饮酒的世子见了,惊为天人!一颗心再度为香杏狂跳,他又爱上了被他冷落已久、受尽磋磨的她。

    世子是一个倔脾气的纨绔,他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性子十分霸道。他要香杏,自然不准她离开。哪怕侯夫人劝阻也不行!他在侯府被母亲和妻子说得心烦,索性带了香杏离家,把她养在了外面的别院,和香杏一起住在别院不归家。

    香杏深知世子喜新厌旧和蛮横固执的性子,她不敢和他作对,只事事顺着他,想着用不了多久他便会对她失去兴趣。到时,她想走,也不会有人拦她。

    只是她恨世子处处带累她,总是打着爱她、为她好的名义,给她招仇恨添堵。便趁着世子对她情浓,隔三差五问他要些值钱的东西,偷偷把它们拿去外面铺子换了银子,兑成银票贴身藏着。

    她不喜丫鬟近身服侍,世子对她也不是很上心,只把她当宠物一般养着逗着,所以,这个秘密,一直都没人知晓。

    谁知世子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一直宠了她两年,一半的时间都陪她住在别院,引得家里人人反对,他还没有消停的迹象。众人越反对,他就越起劲地作,更加宠香杏。

    香杏不想有他的孩子,因为她压根没想过和他长久过下去。和他在一起时,一直注意着喝温和的、对身子损害不大的避子汤。对外就说是补药。

    这事儿本来瞒得挺好。

    谁知某天她出去外面抓药时,被一时兴起,跑到别院给她惊喜的世子撞见,见她行迹鬼祟可疑,偷偷跟着她去了医馆,终于知道她一直喝的补药,其实是避子汤。

    当世子得知她在喝避子汤,一点儿都不想要和他的孩子,满面阴云地把香杏带回了别院,关起门来,厉声责骂香杏不识好歹,质问她,为何他对她那般好,她却如此对他。

    香杏厌恶透了他拿真爱恶心她的说法,直接告诉世子,她从没有爱过他,对他只有恶心和厌恨。他狂怒交加,对着香杏又打又骂,失手把香杏推到墙上撞破了头,害得她香消玉殒。

    意外杀了人的世子,害怕此事被人知晓,累他担责受罚。他让自己的心腹常随,偷偷把香杏放在麻袋里,丢到城郊荒野喂狼。然后,逃一般回了侯府,躲在书房等消息,顺便想怎么解释香杏失踪的借口。

    景寂就是在香杏被弃荒野时,进入她的身子,代替她活下来的。

    她附到香杏身上那会儿,通过读取她的记忆,发现了被她缝在衣衫内衬夹缝中的钱袋,在里面找到了她的户籍和一摞数目不小的银票。

    香杏这个良善的丫头,被世子失手杀死,也没想过要让景寂为她报仇。只求她代她回乡,替她照顾郭寡妇,找个夫婿为老赵家留个后。

    因为在她的印象中,如世子这般的主子,打杀她这种下人也是正常的,要怪,也只怪她命不好。

    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奴婢思想,景寂无法苟同。她没打算饶过世子和南平侯府后院那帮恶毒的女人。

    景寂怕世子知道香杏“诈尸”,又跑来找她的晦气。她用魂力治好香杏身上的伤,连夜赶回京城,摸进侯府。

    凭着香杏的记忆和自己的魂力,景寂在侯府行走,简直如鱼得水,完全不用担心会被人发现。她很快便在世子的书房,找到了他和帮他弃尸的常随。

    她用魂力修改了这两人的记忆,让他们认为是世子厌弃香杏,将她赶走了。并对世子下了永远也不想搭理香杏、也不愿家人提起香杏的暗示,彻底断了他对香杏旧情复燃的可能。

    之后,她将魂力化针,埋入南平侯府的一群欺负过香杏的大小主子、丫鬟姨娘脑中,让他们一辈子都受针扎头痛的苦,永远也没有治好的可能。

    这是景寂细心思量后给他们定的刑罚,不一刀了结他们,而是用钝刀子磨死他们。

    头痛这种小毛病天道也不会管,她也不必担心会受罚,又能真正让那些身娇体贵的主子丫鬟们吃苦受罪,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惩罚和报复了!

    因为香杏只是姨娘,根本没资格上侯府的族谱,她之前被侯夫人弄成了良民,户籍上只有她一人。侯夫人嫌麻烦,没有把她的户籍弄回原籍平州乡下,而是直接让人把她落户到了京郊的一个小镇上。

    不过这并不影响什么。吴朝繁荣,商业发达,到处都是行商走卒。只要身上有户籍文书有银钱,想到哪儿都成。

    就这样,景寂带着香杏的遗物,按照她的遗愿,去京城牙所找到君嬷嬷,联系上了曾经帮她给郭寡妇送银送信的恭管事的小儿子恭瑾,备上厚礼,请他帮忙找人护送她回平州老家鸿集村。

    刚好恭瑾也要回乡探望生病的老父,便让景寂跟着他雇佣的镖局车队一同前行。恭家老宅在鸿安县,和鸿集村相隔不远。

    恭管事年岁大了,早年走商太拼,风雨无阻,以至身上落下许多病根。年纪一大,日子就不大好过。

    这次因一场风寒,引发了他体内蛰伏已久的隐患,病得卧床不起,人也被烧得有些糊涂了,大夫说他很可能熬不过去。

    昨日,景寂随恭瑾一起到恭家探望恭管事,发现他身子内里已破败不堪,没几天好活了。

    想到恭管事曾帮过香杏和她的家人,恭瑾这三年又分文不取地帮她带钱传信给郭寡妇。他们父子都是好心人,香杏也拜托过景寂,若是可以,请她代她报答恭管事父子的恩情。

    景寂在上一个世界得到天道大赏,如今魂力充足,她也不想见好人短命。恭管事才五十三岁,在她看来还年轻,不该这么早死。便慷慨地渡了些魂力给恭管事续命。

    她没有一下根除恭管事的病,而是决定隔三差五去探望他,慢慢渡魂力给他,让他的病情逐渐好转。

第五十六章 地主婆选婿记(5)() 
要接近恭管事渡魂力给他,需要名头。景寂便以在南平侯府久病成医,跟着一位医中圣手学了一套神奇的针灸术为由,借着施针给恭管事渡魂力。

    之所以选择施针,是因为景寂可以用魂力对人体进行内视,看清其构造和经脉穴位,不用担心扎错针,让内行人看出端倪。

    昨儿她就耗神给恭管事扎了一通,破除了他的死劫。若不是她多年不曾归家,急着回家尽孝,恭瑾和恭太太都舍不得放她走,想请她长留恭宅,以便随时照看恭管事。

    后来,还是另外几名大夫诊断后告诉恭太太和恭瑾,恭管事已经没有性命之忧,他们也能治他了,加上景寂也答应三日后再去恭家为恭管事扎针,恭家母子才遣家仆护送她回鸿集村。

    想到恭家人,与胖大婶王氏一同坐在牛车上摇摇晃晃前进的景寂,不禁弯唇,那家子人都是好的,往后可以深交。

    恭家在鸿安县可以说是地头蛇。县衙、商税院那边的大小官员,都和恭家关系亲近。

    景寂和恭瑾之前在路上休憩时闲聊,恭瑾知道她想买田、建房、买仆人,会经常出入县衙和商税院,还让她要办事时尽管通知他,他会出面帮她打听和跑腿,保证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其实,在胖大婶给景寂介绍她的侄子王子辉之前,景寂觉得恭瑾这人还不错,相貌堂堂,踏实能干,有经商头脑,极会处事,与人相处总是叫人如沐春风,完全有资格当她的相公。可以说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可惜,恭瑾是恭管事唯一的儿子,恭管事和恭太太对他期望很高,想为他选一房门第清贵的官家小姐做妻,给恭家引进一些书香气。让恭瑾的下一代读书科考,走上仕途,从而改换恭家的门庭。

    因吴帝提倡商业,吴朝商业很是发达,商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可士农工商的排行早已深入人心,人人都尊崇做官的士族,瞧不起经商的商户。

    恭家已是一方豪商,根本不缺钱,缺的是打入士族阶层,抬高自家地位的关系。

    若恭瑾能娶到一名官宦家的女儿,就能打通那层关系,让恭家的地位节节高升。

    这些,是身为庶民、还曾给人为奴为婢的景寂,给不了他们的。

    所以,当景寂从恭太太那儿旁敲侧击地打听到,为何恭瑾都虚岁二十,及冠两年了,还未娶亲。当她听说了恭管事夫妻的打算,就果断放弃了娶恭瑾做相公的念头。

    失去恭瑾这一个候选者,景寂是有些遗憾的。她初来此地,人生地不熟,要找个好相公可不容易。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媒婆去相亲。

    可她还没与媒婆接洽上,就听与她同行的王氏,说起有关媒婆乱做媒,夸大男方或者女方的优点、家庭条件,以至于害许多男男女女跳进“火坑”的例子。

    弄得景寂一点儿也不想去找媒婆了。

    鸿集村离镇上很近,不过半个时辰,牛车就抵达镇上,随即不快不慢地穿过镇东门口那处每逢赶集便拥挤喧闹的早市,停在了王子辉的杂货铺外。

    “老钟叔,劳烦您稍待片刻。我和王婶进去坐坐,最迟一个时辰后,我便会出来。到时还得麻烦您接着送我去县城。这一两银子是定钱,您先拿着,去早市那边吃碗面或者混沌。一会儿估摸着时间来接我就成。”

    “好咧!”老钟叔高兴地接过银子,揣进怀里。

    景寂跳下车,扶王氏下来,挥别老钟叔,饶有兴致地与她一道踏进了九全杂货铺,她对王子辉,还真有几分好奇。

    “大丫,你仔细瞧瞧这铺子,别看它小,东西可多咧。还有许多北方和江南那边的稀奇货!子辉是个有条理爱整洁的人,都说物如其人,你看他铺子里的东西,这摆放,这光亮干净劲儿!”

    “确实挺整洁。”景寂点头认可。

    今儿逢上赶集日,铺子里人山人海的,拥挤得很。景寂和王氏没走几步,就被人挤到、撞到、踩到了七八次。

    店里有三个伙计,这会儿都被人团团围着问话、找货,根本脱不开身招呼她们。

    那三个伙计都认识王氏,见着她,笑着匆匆打了声招呼,又低头忙起自己的事儿。

    不一会儿,其中一个眉清目秀的伙计,给围着他的几个妇人找到货物,得了丝空闲,立刻高声冲着在里头柜台收钱算账的王子辉喊道:“东家!您二姑母又来看您了。”

    王子辉这会儿叫一群叽叽喳喳的女人围着,又要收钱入账,又要回答她们的问题,头都大了。哪里有闲工夫招呼几乎每逢赶集日,都要上门找他说话的王氏。

    他还不知王氏带了个美人,要给他说媒。随口冲着被乌压压的人群完全挡住身影的王氏道:“姑母,我这儿正忙,没空招呼您。您找阿三拿了钥匙,自个儿去后面院子坐。等我忙完,再来找您。”

    “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